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形势下宁夏农业结构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宁夏独特的气候、资源条件,分析了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阶段宁夏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探讨了农业结构调整中应给予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乌鲁木齐区域农业发展现状、条件、市场的基础上,指出区域农业结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根据市场原则、生态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提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相应对策:以市场为导向,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强化副食品基地建设,实现专业化生产;加强副食品精深加工,搞好特色副食品系列开发;加强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建设,构建加工企业带动型农业发展模式;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强化宏观调控机制;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农业种植结构影响因素及调整原则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气候因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政策等方面对近几十年来甘肃省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变化情况及其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认为今后该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要掌握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立足资源特点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等4个方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新疆绿洲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新疆绿洲农业发展及其农业结构中面临的农民收入、农业生产结构、非农化、市场、营销、组织等方面问题的分析 ,提出新疆绿洲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方向和途径 ,以及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的本质是市场农业,对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生产技术条件、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供销一体化及相适应的社会环境都提出了很高要求.而农业综合执法正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即全面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通过强化综合执法力度,通过法制手段来切实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才能真正推动现代农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高产农区农业自然环境资源时空组合特点及其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光温水潜力和光温水土潜力的分布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偏低且垂直和水平差异显著;水资源贫乏;土地质量普遍偏低.光合潜力河西区可达16 468.5 kg/hm2,陇南和陇东次之,陇中较其他各地差;光温潜力河西区为10 452.0 kg/hm2,陇南为7 671.0 kg/hm2,河西和陇中地区光热同步,光温潜力达光合潜力的66.62%和65.95%,陇东和陇南地区为57.49%和53.06%;在河西绿洲灌区,光温水潜力和光温水土潜力均最高,分别占光温潜力和光温水潜力的88.0%和95.7%以上;陇中、陇东和陇南区较低,光温水土潜力仅达光温水潜力的60%~67.4%.  相似文献   

7.
新疆于田绿洲农业资源潜力分析及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疆于田绿洲地处干旱内陆区,生态环境脆弱,是一个以灌溉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落后地区。着重计算分析了绿洲的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光温水潜力和光温水土潜力,结果表明水分和土壤肥力是限制该区农业生产潜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对光、热、水、土资源空间组合错位的认识有助于农作物的合理布局,为绿洲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尽管该区农业发展比较落后,但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主要表现在耕地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种植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四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农业资源生产潜力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WTO框架下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入世给西部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WTO农业贸易规则和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提出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并从品种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3个层次论述了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平凉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凉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但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且处在兰州旅游区、西安旅游区和银川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较佳。因此,研究平凉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问题,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意义重大。本文在对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位条件、客源市场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平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对策,重点就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路线设计做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半干旱偏旱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取向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武川试区为例,分析了半干旱偏旱区农业资源的基本条件和特点,评价了其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与经验,并据此提出半干旱偏旱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目标、技术取向、选择及实施要点,为半干旱偏旱区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旱地农业发展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并重点就农业结构调整和农田持续增产的技术途径进行了论述,认为培育抗旱节水新品种和发展半旱地农业是农田稳定持续增产的突破口,而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以发展草地畜牧业则是半干旱地区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生产力同步提升的关键。此论述以期对指导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数学模型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线性回归、灰色系统理论及运筹学的方法确定了山西省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预测并建立了山西省近期、中期、长期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山西省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案及结构调整的重点与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分析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的农业生产结构,构建充分体现资源优势,以牛羊为主的农牧结合型调整优化模型.实施该模型,可使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上述3市旗种植业总产值分别达到调整前的2.15倍、2.08倍、1.52倍;畜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调整前的1.99倍、1.83倍、1.29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农业生产用能特征及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反映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用能特征和效率,以及对农业经济促进作用,文中对比分析了1990-2007年间全国及各地区农业生产用能水平、结构、变化趋势、利用效率、对农业贡献度及弹性系数等情况。结果表明,各地区农业生产用能水平从东往西逐渐减小;在用能结构中有机能依然占有一定份额,以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则更偏向于无机能使...  相似文献   

15.
水是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发展节水型农业成为目前干旱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位于塔里木河上游的阿克苏地区,是新疆重要的绿洲农业区和主要的粮食、棉花和瓜果基地。对目前的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达到节水和增效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拜城县为例,通过构建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在水资源约束下,进行了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调整后的种植结构能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基本符合新疆绿洲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松嫩平原西南部的长岭县为例,依据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反馈控制理论和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维持现状”、“生态建设”、“节水”、“偏畜牧业”、“偏种值业”和“农牧互促”等6种调控方案。经仿真模拟及其结果对比分析,“农牧互促”方案是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前文"中国东北地区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再探讨。本次在重点分析了区域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优势基础上,分地区诊断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在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前提下,重组而不仅仅是一般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知识经济含量,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8.
民勤绿洲农业系统变化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基于1956—2008年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近50年内民勤农业生产系统(作物和牲畜)和环境系统在土地退化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进一步探寻了民勤农业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系统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状态。研究表明:(1)在土地退化的条件下,民勤农业生产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依然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状态,虽未使民勤农业系统在土地退化的影响下崩溃,但却存在过度种植放牧、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之间的恶性循环;(2)民勤绿洲农业各子系统围绕长期均衡态还存在短期的波动,其中天气条件(沙尘暴次数)和地下水资源(机井数)开采调整回均衡态的贡献显著,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前系数绝对值分别为0.9129和~(-1).2583,远远大于其他指标;在对荒漠化地区进行监测时,应当优先选择沙尘暴天气数和机井数等指标;(3)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羊只存栏数和地下水资源(机井数)开采是沙尘暴次数的Granger原因。畜牧业的发展,超过草场的自然承载能力,风蚀现象加重。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矿化度增加、地表植被大面积死亡,导致沙尘暴灾害加剧。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放牧和有效管理地下水资源来实现研究区的荒漠化防治。  相似文献   

19.
种草养畜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从遏制荒漠化、种植业结构调整、草地禁牧、气候变化等方面阐述了种草养畜是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并对农田种草、牧草品种的选育引进、栽培及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