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较耐寒而不耐热.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一部分饲料或一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气温高于20℃,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在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气温超过27℃,奶牛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采食约减少20%;40℃时,奶牛食欲几近废绝.  相似文献   

2.
谢纲  李国 《现代农业》2002,(8):23-23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明显下降.据资料统计,8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较1-2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2.5%,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奶牛产奶量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方法]在冷水江市金汉乳业养殖场开展试验,探讨气温与奶牛产奶量的关系.[结果]冷水江市黑白花牛产奶的适宜温度为12.5 ~24.4℃,当平均气温≥25.O℃、极端最高气温>35.0℃时,不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炎热高温对奶牛产奶极为不利,产奶量随着极端最高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奶牛耐寒性较强,O℃以下的低温对产奶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显著.[结论]7~8月的炎热高温是影响冷水江市奶牛产奶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
夏季提高奶牛产奶量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生产是一项高产、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的经济型产业.奶牛是耐寒、怕暑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不明显.温度在25℃以上时对高产奶牛的产奶量影响较大,日下降幅度可达5~10kg.  相似文献   

5.
1.温度方面进入冬春季后,气温不断下降,有时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耗过多。牛舍内的温度应保持在8℃~20℃。2.湿度方面奶牛全部进入圈舍后,要注意保持牛舍内的通风良好,牛  相似文献   

6.
<正>1.防寒保暖。饲养奶牛的最适宜温度为8~16℃。当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耗过多。牛舍内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10℃~25℃,温度过高也会对牛产生副作用。奶牛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4个小时,最好是上、下午各活动两个小时。另  相似文献   

7.
1、饮水温度饮水的温度高低影响牛的饮水量和生产性能.在冬春季节,不要给牛饮冰水或过冷的水;夏秋季要让其饮用自来水即可.实践证明,给奶牛饮8.5℃的水,比饮1.5℃的水产量提高8.7%;给奶牛饮10~15℃的水,产奶量可提高9%.适宜的饮水温度为:成年奶牛12~14℃,产奶妊娠牛15~16℃,1月龄内犊牛35~38℃.  相似文献   

8.
奶牛由于瘤胃发酵和产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加之奶牛汗腺不发达、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小等生理原因.决定了奶牛耐寒不耐热的生产性能。同时奶牛生长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就明显下降。因此,要保证奶牛夏季较高的产奶量.应减少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注重夏季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我国饲养的奶牛大都是中国荷斯坦牛,它比较适合于温暖、干燥的生活条件.可以适应的温度是4℃~21℃,最适宜的温度为15℃左右,其生产环境的温度为上限27℃,下限-10℃,超过了这个界限就会影响产奶量和奶牛健康.  相似文献   

10.
正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1.冬季奶牛饲养常见问题1.1注意饮水许多饲养户在冬季给奶牛饮水时,都是直接用自来水或井水让牛饮用,由于天气过冷很容易使水冻结,奶牛饮用后容易引发消化不良,从而诱发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其产  相似文献   

11.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一、冬季奶牛饲养种应注意的问题1、温度进入冬季后,当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将奶牛赶  相似文献   

12.
郭敏锐 《新农村》2007,(6):22-22
1.最佳配种年龄一般奶牛达18月龄,体重350~400千克时便可配种繁殖。奶牛虽可常年发情配种,但以春配秋产为好。夏季产犊因气温高,产奶量比秋冬季下降10%~20%,不利育犊。牛的妊娠期为280天左右,只要避开9~11月间配种,就不会盛夏产犊。2.最佳温度奶牛耐寒不耐热,犊牛的适宜饲养温度为35~38℃,成年奶牛为12~20℃,泌乳奶牛舍温高于24℃或低于-4℃,产奶量减少,所以夏季要防暑,冬季要保温。3.最佳粗饲料优质牧草、块根块茎类作物及青贮饲料都是奶牛的最佳饲料。据生产实践,1亩(1亩=667平方米)优质牧草,即可饲养1头奶牛。目前,奶牛业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奶牛的汗腺不发达,耐寒不耐热。奶牛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0~16℃,一般气温在5~20℃的情况下,奶牛不会产生明显的冷热应激。当气温超过26℃时,就会引起奶牛采食量下降,导致产奶量降低;当气温达到32℃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3):60-60
炎热的夏季,奶牛的体温会由平时的38.6℃上升到40℃,然而适宜奶牛生长的温度是8~16℃,当气温高于25℃、湿度高于80%时,奶牛的泌乳、繁殖性能会明显下降,加之奶牛的皮肤比较厚,散热较困难,高温天气,奶牛会因气候炎热产生一系列的热应激反应而引起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春季气温仍较低,要稳定奶牛的产奶量,就应做好春季奶牛的饲养管理,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温。入春后气温还比较寒冷,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使奶牛的体能消耗过多。牛舍的温度应保持在8~20℃。对怀孕母牛、泌乳高产牛居住的牛舍要适当加温,新生犊牛居住的牛舍温度要保持在35~38℃。  相似文献   

16.
<正>泌乳奶件饮水温度奶牛饮冷水会影响产奶,春季宜将奶牛饮水温度维持在9C~1 5℃,可比饮0℃~2℃水的奶牛提高产奶率8.7%;饮麦麸水温度奶牛生产后因损失大量的水分而感到口渴,并且体温较低,此时饮温度高于体温1℃~2℃的麸皮水代替饮水,有补充体液、温暖身体之效。禁止饮用冷水,否则可引起胎衣滞留及感冒等疾病。牛舍温度奶牛耐寒不耐热,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的温度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专家通过试验证明 ,在夏季给奶牛降低体温 ,能使奶牛的产奶量保持和其他季节一样 ,从而提高奶牛一年的产奶量。奶牛在夏季的体温会由平时的38℃上升到40℃ ,要使奶牛的产奶量保持原有的水平 ,就会超过奶牛本身的新陈代谢功能。研究人员在奶牛棚内装上水冷却式空调器 ,使棚内的温度从41 8℃下降至37 7℃ ,结果每头奶牛可多产牛奶500kg,扣除空调费用 ,仍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奶牛夏季产奶量的新方法@李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加上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会受到影响。改变这种影响的措施如下:1.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时,牛体就释放出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尤为重要。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  相似文献   

19.
南山是中国南方独特的天然草场,气候温凉,年平均气温11.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18.4℃,极端最高气温26.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2℃,极端最低气温-16.0℃,荷斯坦奶牛耐寒怕热,适宜温度为11-16℃,适宜在南山养殖,每头奶牛年产奶量为6900 kg,达到产奶量先进水平,其产奶量高峰值在6月,产奶量低值出现在10月.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0.25 mL奶牛细管冻精解冻后的最佳保存环境和适宜的输精时段,本试验对奶牛细管冻精40℃下20 s解冻后在0℃~4℃,14℃~16℃,25℃~27℃下分别保存2,4,6,8,10h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本次实验中,奶牛细管冻精解冻后在0℃~4 ℃和14℃~ 16℃保存到10h精子活力0.434±0.0167和0.423±0.0196与初解冻精子活力(0.441±0.030)差异不显著(P>0.05);在25℃~27℃随保存时间延长精子活力呈下降趋势,保存6h精子活力和初解冻相比差异显著(P<0.05),保存8,10h差异极显著(P<0.01).从而得出,奶牛细管冻精解冻后在0℃~4℃和14℃~16℃保存10h以内,精子活力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符合输精要求,在此温度和时间范围内进行长距离携带,对精液质量影响小,可以达到预期的输精效果;环境温度在25℃左右时,冻精解冻后宜于6h以内进行输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