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黄颡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是一种优质名贵的经济鱼类,在我国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营养需求和饲料添加剂研究越来越多.综述了黄颡鱼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需求量的研究进展和部分功能性添加剂在黄颡鱼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油脂是仅次于蛋白质的第二大类营养物质,是动物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和组成成分。文章就养殖鱼类的油脂需求以及适宜油脂源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针对当前易出现的脂肪肝、油脂氧化酸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养殖鱼类饲料油脂源的研究和应用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国内外鱼类营养学和饲料研究工作成果,以及我们的有关研究成果,论述了研制虹鳟、鲤、青鱼、草鱼、团头纺和尼罗非卿等七种池塘主要养殖鱼类配合饲料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1.对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最适需要量,脂肪和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糖和纤维素的需要量,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2.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原料的营养持点和营养价值;3.提高鱼类配合饲料生理学效价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鱼类的营养需求是属于高蛋白型水栖动物,因此,选择富有高蛋白间料做为蛋白源,对养殖鱼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讲主要论述动物性饲料源。 1 人工动物蛋白饲料 1.1 鱼粉鱼粉是鱼用配合饲料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性饲料源。鱼粉可分为白鱼粉及褐鱼粉。  相似文献   

5.
我国渔业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渔业饲料在养殖中是重要的营养载体,它含有鱼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随着鱼类营养学的深入研究,以鱼类营养特性与生物学为基础的饲料应用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正得到广泛的普及,但由于各种原因和不可避免的因素,鱼类营养研究并没有引起重视,鱼类饲料基础十分薄弱。本文对鱼用饲料营养原理和重要性进行了相关的介绍,着重研究了鱼类饲料物理特性,以期获得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保证鱼类养殖中养分的充足摄取和渔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陆全平 《农家致富》2012,(21):38-39
2.投喂颗粒饲料从理论上讲,配合饲料可以做到根据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进行配方设计,考虑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各种营养素的平衡性,补充维生素、矿物元素,再加上饲料加工过程中的熟化处理,从而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能被最大程度地吸收利用。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前期为  相似文献   

7.
头足类的乌贼、章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其中部分种类已成为富有潜力的水产养殖对象.目前头足类的人工养殖主要依赖于天然饵料,配合饲料的开发一直未取得重要突破.文章综述了头足类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对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需求,以及配合饲料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养殖头足类配合饲料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水产养殖动物对营养物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合论述了虾蟹类、鱼类、爬行类等主要养殖动物对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与脂肪酸、糖、维生素,矿物质的需要量和配合饲料中的适宜含量,旨在研制水产养殖动物配合饲料和提高养殖效益提供重要且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 蛋白质的需要量许多科学家研究表明,淡水养殖鱼类对蛋白质最低需要量(%)分别为:鲤鱼:38;鳗鱼:40;草鱼:41~43;虹鳟40~60。鱼类对粗蛋白需要量高于畜禽类,这是鱼类营养上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因此,研制鱼用配合饲料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但鱼类饲料中最佳含量与最佳需要量都因鱼的种类、食性、年龄、规格、水温、水质、饲料蛋白源和日投饲量等因素而异。一般情况,肉食性鱼类比草食性鱼类的饲料所需蛋白质高,而且同种鱼的苗种,饲料蛋白质最佳含量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商品饲料和配合饲料在鱼类养殖中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水产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同时也使养殖鱼类患营养性疾病的情况逐渐增多,而且随着配合饲料养鱼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有加速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开发海胆专用人工配合饲料,围绕海胆摄食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综述了海胆主要经济养殖种类,投喂频率、养殖密度、环境因子(水温、溶氧、光线、氨氮)等因素对海胆摄食量的影响,以及海胆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脂肪酸、胆固醇、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需求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以期为海胆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商品饲料和配合饲料在鱼类养殖中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水产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同时也使养殖鱼类患营养性疾病的情况逐渐增多,而且随着配合饲料养鱼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有加速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配合饲料在鱼类养殖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对高密度池塘精养更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应用配合饲料养鱼有4个方面的好处: 1.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配合饲料营养成分全面,能满足饲养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并能使各种营养成分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弥补单一饲料营养不全的缺陷;能有效地促进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各饲料营养成分的营养作用,提高饲料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为3.1、5.8、9.4、11.9、15.1 g/100 g的5种等氮饲料,探讨了饲料脂肪水平对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经过60 d的网箱养殖,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含量提高,9.4 g/100 g组的终末体重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5.8 g/100 g和9.4 g/100 g组间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饲料脂肪水平从3.1 g/100 g增至9.4 g/100 g,淡水黑鲷的饲料系数与蛋白质效率具有降低的趋势;而饲料脂肪水平从9.4g/100 g增至15.1 g/100 g,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具有升高趋势(P〈0.05)。全鱼脂肪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呈升高趋势,11.9 g/100 g和15.1 g/100 g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3.1 g/100 g和5.8 g/100 g组(P〈0.05)。全鱼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有降低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全鱼粗灰分和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总之,当饲料脂肪水平高于9.4g/100 g时,淡水黑鲷的生长和饲料利用下降,而脂肪在鱼体的沉积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大口黑鲈的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二超  陈立侨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12-316,318
综述了典型淡水肉食性鱼类大口黑鲈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蛋白质的营养需要量>37%,以40%为宜;脂肪为7%~16%,7%~10%最佳;碳水化合物不宜超过20%。赖氨酸、蛋氨酸的需要量分别为4.9、1.9 g/100 g蛋白质。根据理想蛋白质模型推测,100 g饲料蛋白质含精氨酸6.31 g、组氨酸1.31 g、异亮氨酸2.59 g、亮氨酸5.02 g、蛋氨酸+半胱氨酸2.10 g、苯丙氨酸+酪氨酸4.38 g、苏氨酸2.74 g、色氨酸0.56 g、缬氨酸2.90 g蛋白质时,可满足大口黑鲈各生长阶段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量的研究暂未见有报道。根据对淡水鱼类必需脂肪酸需要量的已有报道,建议大口黑鲈饲料中n-3和n-6系列脂肪酸的含量在0.5%~1.0%,但有关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定量需要尚需进一步研究。同时,需加强大口黑鲈对常见饲料蛋白源、脂肪源及糖源利用率的研究,结果可为高效人工饲料的研发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淡水养殖品种,其营养需求的研究起步较晚,以往的饲料配方参数主要借鉴鳗饲料,制约了中华鳖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关于中华鳖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越来越全面,因此,本文重点总结了中华鳖对蛋白质、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微量营养素等的需求,饲料中鱼粉和鱼油替代研究、饲料添加剂应用及其饲料产业发展现状,以期为中华鳖精准营养数据库的建立和高效环保饲料的配制提供参考依据。稚鳖对蛋白质的适宜需求量为32%~50%,赖氨酸和蛋氨酸需求量分别为2.40%和1.23%,脂肪的需求量为11.1%~35.7%,DHA需求量1.1%,碳水化合物需求量为17%~28%,磷需求量为0.30%;稚鳖能较好地利用动物蛋白原料,一些功能性添加剂有促生长和提高免疫的功效,关于鱼油替代和维生素和矿物盐需求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同时对中华鳖营养需求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沈慧 《农村新技术》2011,(10):60-60
渔用配合饲料是根据各种养殖鱼类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要,将多种原料加工粉碎,按比例加工成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由于养殖对象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所需的配合饲料从营养成分到饲料形状规格都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以初质量为(6.32±0.20 g)的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幼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8周的室内流水生长养殖试验,研究不同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17%、21%、25%)对黑鲷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1%时,黑鲷幼鱼的增质量率最大;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黑鲷幼鱼的形体指标、饲料效率以及体组成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5%时,黑鲷幼鱼的干物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黑鲷幼鱼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脂的含量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而增高(P0.05);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黑鲷幼鱼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说明黑鲷幼鱼饲料蛋白水平为41%、脂肪水平为14%时,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最适水平为21%。  相似文献   

19.
配合饲料养殖青鱼的生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是我国淡水养殖四大家鱼之一,它生长快、产量高、肉味鲜美,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养殖对象。传统饲养青鱼的饲料主要以贝类(螺蛳、黄蚬等)资源为主。目前,由于江河湖泊等水域遭受污染,天然贝类资源逐年下降,影响到我国的青鱼养殖生产。因而,需要开发研制一种适合青鱼营养需求的生产上行之有效的配合饲料,来替代天然贝类饲料。十多年来,王道尊等[1984;1987b;1986;1989]对青鱼的营养需要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基本探明了青鱼各阶段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最适需要量,掌握了青鱼必需氨基酸及必需…  相似文献   

20.
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是我国淡水养殖四大家鱼之一,它生长快、产量高、肉味鲜美,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养殖对象。传统饲养青鱼的饲料主要以贝类(螺蛳、黄蚬等)资源为主。目前,由于江河湖泊等水域遭受污染,天然贝类资源逐年下降,影响到我国的青鱼养殖生产。因而,需要开发研制一种适合青鱼营养需求的生产上行之有效的配合饲料,来替代天然贝类饲料。十多年来,王道尊等[1984;1987b;1986;1989]对青鱼的营养需要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基本探明了青鱼各阶段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最适需要量,掌握了青鱼必需氨基酸及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