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聚乳酸为基材、牛至精油为抗氧化活性成分、司班80为增塑剂,通过流延成膜工艺制备聚乳酸/牛至精油抗氧化活性包装膜并对其性能进行测定,通过测定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弹性模量评价牛至精油对聚乳酸包装膜力学性能的影响,测定水蒸气透过率及氧气透过率评价牛至精油对聚乳酸包装膜阻隔性能的影响,测定自由基清除率评价牛至精油对聚乳酸包装膜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乳酸/牛至精油膜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且其抗氧化效果随牛至精油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添加不同量的牛至精油对聚乳酸膜的包装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牛至精油添加量达到1.5%时,聚乳酸/牛至精油膜的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2.6%,此时膜材料的厚度显著增加至(136.2±6.0)μm,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分别显著下降至(10.0±0.9)MPa、(22.7±3.0)MPa,断裂伸长率轻微下降至(343.4±18.2)%,水蒸气透过率显著降低至(34.7±1.2)g/m~2·24 h,氧气透过率增高至(988.3±39.6)mL/m~2·24 h·atm。  相似文献   

2.
表面分子膜是抑制稻田氨挥发的一种经济环保的手段,但适宜膜材料的选取及作用途径尚未明确,为此,试验选取聚乳酸(PLA)、玉米蛋白、Span60为表面分子膜材料,根据材料的溶解度和成膜状态确定各材料添加比例,PLA添加比例为2、4、6、8 g·m~(-2)(以干性物质计,下同),玉米蛋白1、2、4、8 g·m~(-2),Span60 1、2、4、6 g·m~(-2)。通过开展控温培养试验,比较不同分子膜材料对氨挥发的控制效果及其主要作用途径。结果表明,PLA、玉米蛋白、Span60三种材料均降低了肥后一周内的氨挥发排放量,降低比例分别为6.61%~18.10%、6.71%~21.78%、4.32%~9.51%。PLA、玉米蛋白通过降低田面水铵态氮浓度和pH值共同作用抑制氨挥发,含2 g·m~(-2)的玉米醇溶蛋白和含8 g·m~(-2)的PLA对氨挥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可分别降低氨挥发排放量12.46%和9.61%;Span60主要通过降低田面水铵态氮浓度抑制氨挥发,但添加比例过高会增加田面水铵态氮浓度,最佳添加比例为1 g·m~(-2),与对照相比可降低氨挥发排放量5.63%。研究表明,玉米蛋白(2 g·m~(-2))是较适宜的氨挥发表面分子抑制材料,但其田间实际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新型生物降解地膜自身特性及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通过覆膜玉米小区和大田试验,以普通地膜及无覆盖栽培为对照,探讨不同新型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研究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及玉米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新型生物降解地膜中M1膜降解速率最快,当季可降解75%左右;生物降解地膜在花期前的保温保墒效果与普通地膜之间差异不显著,花期之后其保温保墒性能与降解速度呈负相关;覆膜可以促进玉米生育期提前,生物降解地膜可使玉米生育期提前8~11 d;覆膜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M1降解膜处理的玉米产量为955.45 kg·(667 m2)-1,比裸地对照增产17.21%。本研究认为生物降解地膜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取代普通地膜。  相似文献   

4.
为贵州大白菜的绿色种植提供参考,采用3种不同规格全生物降解地膜A、B、C与普通PE地膜在大白菜的种植中进行应用,比较不同地膜覆盖下大白菜生育期内的土壤温湿度、大白菜生长指标、杂草抑制率以及地膜降解速度。结果表明:相比普通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具有更好的保温、保水、防杂草功效,同时还可自然降解,生态效益显著。其中全生物降解地膜B(宽2 m、厚0.009 mm)使用效果最好,其覆盖栽培下土壤保温保湿效果优异,对杂草抑制率高达99%,大白菜产量可达4 118.4 kg/667m2,与普通地膜覆盖相比,产量增加1 362.4 kg/667m2,覆膜后20 d即开始降解,60 d后开始出现2.0~2.5 cm裂纹,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可再生资源木质素磺酸钙(木钙)、聚乙烯醇(PVA)、硅溶胶为基料,采用311A最优设计,合成不同基料比例的PVA-木钙-硅溶胶复合型液态地膜原液。利用延流成膜法,将原液制备成风干片状膜,测试和分析不同基料膜的拉伸强度和透湿性。结果表明:1)聚乙烯醇对增强液态地膜拉伸强度起主要作用,聚乙烯醇与木钙、木钙与硅溶胶的交互作用对增强拉伸强度具有正向相互促进作用。基料添加量为:聚乙烯醇54.28~70.36g、硅溶胶6.67~12.83g、木钙11.90~41.63g时液态地膜力学性能较好。2)硅溶胶对降低液态地膜透湿性起主要作用,木钙和硅溶胶对降低液态地膜透湿性具有正向相互促进作用。基料添加量为:聚乙烯醇44.55~55.45g、硅溶胶10.91~19.09g、木钙43.78~50.62g时液态地膜透湿性较小。不同性能优化值范围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对不同性能的要求选择基料配方。  相似文献   

6.
以生物降解地膜A(无色,0.008 mm)和生物降解地膜B(土黄色,0.01 mm)为供试地膜,以普通聚乙烯地膜(无色,0.012 mm)为对照,比较不同类型生物降解地膜自身降解特性、保温保湿性能和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推广应用的降解膜类型。结果表明,降解膜A降解较充分,但前期诱导期短、降解速率快,较对照减产35.8%;降解膜B出现裂解的时间晚,最终没有完全降解,整个生育期保温保水性能与对照相当,产量较对照增产5.4%,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接骨木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接骨木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适合接骨木芽启动培养的培养基为MS NAA 0.2 mg·L-1 6-BA 2.0 mg·L-1,诱导率可达100%;增殖培养基以MS TDZ 0.03 mg·L-1 6-BA 2.0 mg·L-1为宜,培养25 d,增殖系数可达3.8;生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IBA 0.2 mg·L-1 6-BA 0.1 mg·L-1,生根率100%,根长势良好且根毛区长达2.0 cm左右;移栽以珍珠岩:腐殖土=1:2为基质,覆盖地膜保湿7 d,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人工林速生材桉木为基材,聚氯乙烯膜代替传统胶黏剂制备木塑复合材料,解决了甲醛释放、白色污染等问题。采用热压—冷压工艺,以热压温度、时间及塑料添加量3个因素为自变量,胶合强度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最优生产工艺;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界面形态,即热压温度为183℃,热压时间为452 s,塑料添加量为320 g/m~2。试验表明:桉木单板/聚氯乙烯膜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工艺具有可行性,其胶合强度达1.14MPa,满足GB/T 9846—2015标准中Ⅱ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聚谷氨酸/豌豆淀粉为主要材料,加入甘油、海藻酸钠等添加剂,制备聚谷氨酸/豌豆淀粉复合膜。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等对复合膜的成膜工艺及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确定最佳配方为:100 mL水溶液中添加13 g主组分(聚谷氨酸/豌豆淀粉质量比1∶9)、海藻酸钠0.6 g、甘油1.2 mL,85℃条件下,300 r·min~(-1)搅拌30 min后,玻璃板铺膜,50℃烘干,揭膜,保存。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表明,水蒸气透过率为379.30 g·m~(-2)·h~(-1),透油率为0.524 g·m-2·h-1。  相似文献   

10.
以脱乙酰魔芋葡甘聚糖(Da-KGM)和κ-卡拉胶为主要原料,甘油为主要辅料,制备复合可食性膜,并通过响应面法对其主要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魔芋葡甘聚糖(KGM)的脱乙酰度、Da-KGM与κ-卡拉胶比例(质量比)、Da-KGM添加量、甘油添加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复合可食性膜断裂伸长率和水蒸气透过系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Da-KGM添加量、甘油添加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制备参数为Da-KGM添加量1.01%、甘油添加量0.43%、加热温度68.72℃、加热时间28.78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可食性膜的断裂伸长率为25.48%,水蒸气透过系数为4.19 g·mm/(m~2·h·kPa)。该研究可以为后续的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旱地蚕豆覆膜,是在一定规格的垄面上播种蚕豆后,直接覆盖地膜,出苗时破膜引苗的具有全生育期保温、保湿、保肥、抑制杂草生长的一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用技术。一、整地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淀粉(ST)及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全生物降解地膜。研究了ST-PVA交联反应的最适条件及增塑剂的最佳用量,并初步探讨了纳米SiO2对膜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交联剂甲醛与多聚磷酸钠(二者用量比1∶2)的最适用量为3%;交联反应的最适时间20min、温度为90℃、搅拌速度为120r·min-1;加入3.3%的MgCl2有利于交联反应;复合增塑剂甘油与乙二醇(二者比例为1∶3)的最佳用量为3.2%;添加0.03%的纳米SiO2对膜的拉伸强度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地膜为对照,在烤烟生产中开展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应用效果试验,旨在为可降解膜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1、T2两种全生物可降解膜在使用30 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150 d后两种膜的降解率均达到70%以上;可降解膜保苗、保温保湿效果能够达到与普通地膜一致的水平,在不影响烟株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能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性状。可见,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具备普通地膜的功能,能够满足烟株生长发育需求,且降解率高,可有效解决田间白色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不同地膜覆盖栽培对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温、保湿、保肥作用,聚乙烯农用薄膜覆盖栽培的产量最高为32 165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35.7%,其次是黑色地膜栽培,产量为31 869 kg/m2,比露地栽培增产33.34%。  相似文献   

15.
以陈大米为原材料,添加甘油作为增塑剂,制备了大米可食性膜,并对大米可食性膜的成膜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分别探讨了大米粉用量,甘油添加量和氢氧化钠溶液含量对大米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米7 g·100 m L-1,甘油3.5 m L·100 m L-1,0.2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7 m L·100 m L-1,干燥温度70℃,在光滑聚酯薄板上,采用流延法制得的可食性膜具有较强的抗拉伸强度与光泽度。  相似文献   

16.
不同原料及热解条件下农业废弃物生物炭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浙江省宁波市本地适合制备生物炭的6种农业废弃物原料,采用不同热解条件制备获得生物炭,对自行制备的生物炭及大米加工副产物稻壳炭的成炭率、pH值、元素含量、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及热解条件下生物炭的产率分布在19.50%~45.40%之间,pH值为8.52~10.85,碳含量在432.50~778.62 g/kg之间,其他元素含量在不同原料之间有所不同。自行制备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分布在1.01~7.63 m~2/g之间,微孔面积分布在未检出~4.81 m~2/g,低于稻壳炭的比表面积(48.35 m~2/g)和微孔面积(24.06 m~2/g)。扫描电镜(SEM)图显示自行制备的生物炭为蜂窝状孔隙结构,稻壳炭为网纹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最佳药剂,对9种杀菌剂和5种菌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噻呋·嘧菌酯30mL/667m~2、250g/L戊唑醇5mL/667m~2和300g/L醚菌·啶酰菌5mL/667m~2防效较好,依次为62.4%、53.1%和50.7%,其他药剂防效均低于50%;测产结果表明,1,2-苯并噻唑-3-铜30mL/667m~2、1,2-苯并噻唑-3-铜40mL/667m~2、250g/L戊唑醇5mL/667m~2、300g/L醚菌·啶酰菌5mL/667m~2和30%噻呋·嘧菌酯30mL/667m~2的总产量分别为3 287.80 kg/667m~2、3 172.46kg/667m~2、3 104.37kg/667m~2、3 080.75 kg/667m~2和2 654.14 kg/667m~2,增产率分别是42.54%、 37.54%、34.59%、33.56%和15.06%,商品薯产量占总产量的比值分别为50.85%、48.31%、66.56%、 47.68%和65.29%。综合考虑,药剂噻呋·嘧菌酯和戊唑醇具有良好的防病促生效果,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液态地膜成膜与稳定机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考察液态地膜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施用技术的合理性,探索液态地膜成膜与稳定机械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以商业液态地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平台模拟实际田间成膜方法,利用万能材料物理试验机、食品物性分析仪等仪器,研究了液态地膜原浆液稀释比例、原浆液用量及土壤环境条件对液态地膜薄膜抗拉伸力和成膜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液态地膜的原浆液稀释比例、原浆液用量以及土壤环境条件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液态地膜成膜与稳定机械性能。其中液态地膜抗拉伸力随着原浆液稀释比例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原浆液稀释比例为1∶4时,液态地膜薄膜的抗拉伸力达到最大值,此时拉断力为6.07N;当原浆液与水配比一定,液态地膜的抗拉伸力随着原浆液用量增加而逐渐增大,成膜稳定性也随之提高,然而过量的液态地膜浆液会吸附在成型的土壤团粒结构表面,待水分蒸发后形成独立膜体,不仅不能增强土壤团粒作用效果,反而给环境造成不必要的降解负担,因此推荐用量为45g·m~(-2),即450kg·hm~(-2);表层土壤颗粒度越小,喷施液态地膜后越容易把土粒粘结成小团块,增大土壤团粒间结合力,在土壤表层形成连续的地膜,显著提高土壤表面液态地膜成膜效果;同空白土壤样本相比,施用液态地膜土壤经模拟雨水浸泡后未出现明显干涸裂纹,进一步说明液态地膜施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表层土壤团粒间结合力,保持土壤团粒结构稳定,提高土壤水稳定性和保墒效果。研究结果为液态地膜田间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河套灌区地膜使用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现状,本研究对不同作物种植区进行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地膜污染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农田地膜残留量介于18.20~418.60 kg·hm-2之间,平均值为131.11 kg·hm-2。地膜残留量受覆膜年限、作物类型、回收情况、土壤质地等因素影响,其中覆膜年限对残膜量的影响最大,随着覆膜年限的延长,地膜残留量显著增加,覆膜20年以上地块残膜量显著高于覆膜年限少于20年地块(P<0.05)。玉米种植区地膜残留量(132.77 kg·hm-2)高于向日葵种植地区(127.88 kg·hm-2)。地膜回收意识是影响河套灌区地膜残留量的重要因素,回收方式主要为人工拾捡或耙地带出农田,研究区地膜回收率仅为38.10%,地膜回收地块的残留量(108.28 kg·hm-2)低于不回收地块(145.03 kg·hm-2)。相同条件下,不同质地土壤中砂质壤土残膜量最多(153.84 kg·hm  相似文献   

20.
以榆木锯材小料为原材料,选定试件含水率、施胶量、加压时间等因子为试验变量,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并对所制备层积材料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测试。通过极差计算分析,施胶量对冷压工艺榆木层积材的静曲强度影响最大,冷压时间对弹性模量影响最大。榆木层积材冷压制备的优化工艺为:施胶量330g·m~(-2)、含水率12%、冷压时间55min;含水率对热压工艺榆木层积材的静曲强度影响最大,热压时间对弹性模量影响最大。榆木层积材热压制备的优化工艺为:施胶量300g·m~(-2)、含水率10%、热压温度90℃、热压时间8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