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贫成效卓著,令世界瞩目。但扶贫开发形势依然严峻,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文章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集中连片特区(以下简称"四大片区")为例,介绍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扶贫工作的成效、主要模式和经验,并针对农业科技扶贫中的责任主体、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新型经营主体配套机制、激励机制等提出了推进扶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永仁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随着县委、县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和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步伐的加快,植保工作在农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随着"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的不断深入,永仁县在太阳能杀虫灯推广中做了不少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永仁县太阳能杀虫灯推广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作一些探讨。1永仁县太阳能杀虫灯推广的现状1.1基本情况永仁县地处滇中北部、隶属于楚雄彝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8月6日,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讨及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新书发布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本部"蓝厅"举行。《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2019)》是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也是研创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地方专业化智库机构作用的又一重要成果。本书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魏胜文研究员总体策划,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编委会把握总体方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经所统筹协调并承担具体编校工作。编研工作团队坚持专家立场,学术视角,以"坚持原创、追踪前沿、打造权威"为基本遵循,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甘肃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农业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永昌县人民政府开展院地科技技术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政府推动、院所参与、科技人员下基层、联合县乡农技中心、服务企业农户"的"永昌院地合作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解决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出了创新思路。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大力发展了地方高原特色蔬菜和食用菌产业,建立科技联合创新平台,培养地方科技人才,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5.
正从高产到优质,延津小麦何以叫响"中国第一麦"?从品种到配套技术,正阳怎样做好花生大文章?土地收益增长10倍,蜜瓜成兰考农民脱贫致富新动力……9月21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在原阳县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举办了"强科技,迎丰收"系列活动,专家们与来自全省16个县(市、区)的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农民代表共同庆丰收、话丰收、促丰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说:"细数河南农业农村事业取得的每一个辉煌、  相似文献   

6.
正"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创新联盟"是农业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的区域联盟,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发起,联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黑龙江农垦科学院共同组建。目标定位:整合东北农业科技资源,搭建区域科技创新与交流平台,凝聚优势力量,通过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不同环节的协同创新,形成"集团军式"的研发模式,解决东北地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为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辽粳系列水稻品种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创建的品牌,建国以来育成的经国家和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水稻新品种50个。"八五"以来,辽粳系列水稻品种在辽宁省年均应用面积在水田面积60%以上,对稳定粮食生产,实现粮食自给有余,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进贫困和民族地区行动",为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存在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够、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足、农业...  相似文献   

9.
<正>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8月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所,该所于1997年7月更名为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2001年2月,与农业测试中心合并,成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与科技信息中心。2009年12月,更名为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并加挂"科技信息中心"。2013年11月,加挂的"科技信息中心"更名为"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2014年7月,湖北省编办批复成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并加挂"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规划设计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6):53-53
2005年11月1日上午10时,作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百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的“2005年贵州农业科技产品(种子)展示交易会”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新建成的农业科技产品展示长廊开幕。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委、省政府在综合考虑云南省情以及云南农业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地位作用后,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该文在全面分析腾冲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和差距的基础上,提出腾冲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路和举措。1高原特色农业概述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省委、省政府在综合考虑云南省情以及云南农业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地位作用后,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该文在全面分析腾冲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和差距的基础上,提出腾冲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路和举措。1高原特色农业概述  相似文献   

13.
禄丰县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农业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农业农机装备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禄丰县委、县政府围绕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四张名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云南省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推动全县高原特色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3月20日,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系列成果之一《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智库团队、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相关专业研究所、甘肃省农牧厅、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创编写,全书由总报告、综合篇、环境篇、产业篇四大部分组成,集成的18篇研究报告(1篇总报告、17篇专题报告)凝结了60多位学者的心血与智慧。  相似文献   

15.
<正>大姚县作为农业大县,农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关于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大姚县地理位置、产业发展基础以及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在全面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走出了一条生态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等单位,利用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与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风沙半干旱区防蚀增效旱作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项目,开展了14年的联合攻关研究,形成的"东北地区旱地耕作制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针对  相似文献   

17.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根据云南实际发展需要探索现代农业新路的一项重大决策。云南优势巨大,其地理独特、气候突出、物种明显,且省委提出了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大特色农业,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重点打造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云薯、云果、云药、云畜、云渔、云林等十二个品牌。文章探讨什么是"高原特色农业"、为什么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如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8.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自"十二五"规划以来,云南省始终把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旨在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在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正确处理好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几个关系,对云南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8月13日至14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主持的"节粮型高瘦肉率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十三五"课题启动会在武汉召开。农业部科教司高新技术处陈彦宾处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院士,湖北省科技厅刘望清副厅长,湖北省农业厅科教处欧阳书文处长,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焦春海院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李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院长刘红林教授,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20.
倪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233-235
因体制机制因素,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弱于农业高校.应当借鉴高校体制改革的优点,按照稳中求进思路,推进省级农业科学院改革.在给予稳定的财政保障中,放活省级农业科学院人事权、参与市场经济的自主权.同时要结合国家政策和"三农"发展趋势,强化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动能.在强化区域农业战略科技力量中,推动共建适应生态区划的农业科研机构.深化农业社会科学、农业工业化等领域研究,促进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链与地区产业链深度融合,以更好的创新能力服务"四个面向"要求,助力区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