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葡萄果实膨大期是葡萄周年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是葡萄当年和次年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本文从葡萄枝蔓管理、果穗管理、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总结露地鲜食葡萄果实膨大期的管理技术,为鲜食葡萄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依据当地鲜食葡萄的生长周期,从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鲜食葡萄绿色生产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和技术-点进行了论述,以期为鲜食葡萄绿色生产周年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选用合适甘薯品种、机械、除草剂类型,形成一套适合江苏丘陵地区鲜食甘薯省工化的栽培模式,在南京郊区推广应用,人力成本有较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稳定粮油生产,本研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作物品种优势,通过多年的实验示范,总结集成了“早稻-鲜食秋大豆-油菜”三熟制水旱轮作绿色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不仅实现了粮食绿色安全生产和稳粮增粮,而且大幅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12个中华猕猴桃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引种技术在江苏丘陵地区进行引种栽培,并对栽培表现进行观测。参照《猕猴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调查12个猕猴桃品种的物候期、适应性、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金艳的成熟期最晚,在10月上旬,果实纵径、单果质量最大,总酸含量最低;金桃的成熟期在9月下旬,落叶期最早,主干粗度最大,果实呈长圆柱形,果形端正,均匀美观,果型指数最大;红阳的萌芽期最早,成熟期最早,在9月中旬,结果枝百分率及平均花蕾数最高,果实干物质含量最高,果实味甜,果面光滑,果实有红色髓线,深受市场认可。综合分析可知,金艳、金桃及红阳在江苏丘陵地区的表现良好,配合适宜的栽培手段,在江苏丘陵地区种植推广的前景很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鲜食玉米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美味的食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鲜食玉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生产技术标准的缺乏、种植管理粗放等因素,鲜食玉米面临着穗形不正、穗虫较多、大小不一等一系列影响其商品性的问题,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不利于鲜食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总结了一套鲜食玉米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旨在为鲜食玉米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以期促进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结合在维西县多年绿色雪桃生产种植经验,从雪桃建园种植、肥水管理、修剪整形、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绿色雪桃生产种植的技术措施,旨在为维西县扩大雪桃生产规模与提高生产效益奠定基础,为绿色雪桃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桃营养指标量化施肥技术模式下湖景蜜露桃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果实采收及采后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黄桃又称黄肉桃,蔷薇科桃属,特点是通体金黄,果肉比较硬,味道酸甜.黄桃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锌、硒等),主要用途是生产速冻桃片、桃脯、桃罐头等.随着国内外对黄桃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广大果农种植黄桃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与鲜食的水蜜桃相比,黄桃的挂果期和贮存期长,管理相对粗放.现将黄桃的种植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鲜食蚕豆-鲜食大豆-秋豌豆高效种植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鲜食蚕豆-鲜食大豆-秋豌豆高效种植模式要求,从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等方面,制订高效种植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1.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丘陵地区的应用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综合管理技术措施,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特点。针对丘陵地区水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于丘陵地区应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田间生产应用效果表明:在丘陵地区合理应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可显著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发展绿色食品葡萄,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实现"双减"增效,保证食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针对江苏鲜食葡萄生产实际,结合国内外新技术成果,总结出鲜食葡萄绿色发展目标与"双减"增效关键技术,分别从技术目标、技术模式、关键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关键技术包括土壤改良与生物修复技术、农艺措施与生态调控技术、理化诱杀技术、低残留风险农药使用技术以及精准施药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从园地概况、土壤管理、施肥、水分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介绍无公害沙子早生桃的生产技术,以期为种植该品种的农户生产无公害桃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桃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夏令佳品之一。以其外观鲜艳、肉质细腻,营养丰富而著称,但因抗寒性差,一般在-26℃以下最低温度即发生冻害。又因果实柔软多汁,多集中在夏季成熟,易霉烂损失而影响其种植。为了提高桃的抗寒性,使桃的栽培界限向北推移,并能延迟桃果实的成熟期,满足淡季鲜食的需求,从而提高桃的利用价值,我们于1982年开始进行杂交选育抗寒、晚熟桃新品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食荚豌豆-夏大豆-荞麦轮作模式是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结合泰兴地区生态条件和杂粮种植优势成功探索出的高效轮作种植模式,其种植效益高,且茬口衔接紧凑,可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当地杂粮生产的发展。为食荚豌豆-夏大豆-荞麦轮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品种选择、整地做畦、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该模式下豌豆、夏大豆、荞麦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丽江雪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以有机肥施用为主,配施少量生物有机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并辅以绿肥种植翻压、绿色植保技术的改进施肥模式对丽江雪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施肥模式雪桃果实的蛋白质、总酸、总糖、维生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常规施肥模式增加29.63%、2.17%、8.65%、32.50%、3.37%,且经检测果实无氰戊菊酯、多菌灵、毒死蜱、乐果、甲胺磷和克百威等农药残留物,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秦安县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鲜食桃生产基地,桃产业是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本文介绍了秦安县桃产业发展现状,从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品种结构、栽培技术、苗木供应、从业者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制约该县桃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优化品种结构、加快新技术推广、强化绿色品牌建设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8年生“大久保”桃的幼果期、硬果核期和成熟期进行遮阳处理,并喷施200μm/L水杨酸。结果表明,在遮阳条件下,水杨酸显著地提高了桃果实在幼果期和成熟期的GA3、ABA和ZA的含量,水杨酸提高了硬核期和成熟期的IAA含量,但降低了幼果期IAA的含量。水杨酸还提高了幼果期和成熟期桃果实内蔗糖合酶的活性和果实内蔗糖的含量。可见水杨酸在遮阳条件下,显著提高了桃果实的库强并促进了蔗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农村百事通》2006,(4):82-83
冬枣:亦称苹果枣,是目前鲜食品质最好的晚熟枣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整光洁,果形酷似小苹果,果实中等大小,一般单果重16-25克,最大果重45克,果皮薄而脆,熟期浅绿色,熟后赭红色,光亮,果肉白绿色至黄白色,细嫩多汁,无渣,味浓甜,鲜食极为可口,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桃的品质和产量,研究了富泰威康健在桃二次膨大期对果实的着色、直径大小、单果重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桃果实成熟采收前20 d左右,用富泰威康健灌根处理可显著促进果实着色,促进果实增大,提高单果质量,果实直径和单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6.3%和1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