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种类粪便配比养殖蚯蚓的生长与繁殖情况进行比较,为畜禽粪便大田高效蚯蚓养殖提供科学参考。以前期试验结果为基础,对不同种类畜禽粪便进行合理配比,利用花盆室内养殖法进行小规模饲养,观测与比较在15、20、28℃温度条件下,太平3号蚯蚓的生长、取食与排便活动、蚓茧孵化及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指标。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采用猪∶羊粪=6∶4的比例来养殖,蚯蚓生长速度较快,养殖效果最好。在相同环境温度下,不同基料配比养殖的太平3号蚯蚓生长速度在不同周龄间不同,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蚯蚓各项繁殖指标均有增高的趋势,表明温度对不同种类粪便配比养殖蚯蚓在生长及繁殖方面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牛粪与玉米秸秆作为蚯蚓养殖基料,研究不同配比基料(牛粪与玉米秸秆按1∶2、1∶1、2∶1比例混合)对蚯蚓繁殖生长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不同配比基料转化成蚯蚓粪的速度及其对蚯蚓粪便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大棚内蚯蚓规模化养殖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3种比例的混合基料均可作为蚯蚓的养殖物料;其中,牛粪与玉米秸秆按2∶1比例混合,蚯蚓的繁殖生长情况最好,全年产量最高,为11.75 kg;物料转化为蚯蚓粪的用时最短,为58 d;蚯蚓粪理化性质较好,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全钾含量和有效活菌数均最高,pH值和砷、汞、铅、铬等元素含量最低,全年产量最高,达0.96 m3。  相似文献   

3.
畜禽粪便养殖蚯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专业户养畜业的发展,深感蛋白质饲料源不足,为此,进行了利用畜禽粪便养殖蚯蚓、提供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源的试验。以前的试验,多用发酵粪便养殖蚯蚓。我们采用了三种处理的牛、猪、鸡粪养殖蚯蚓。试验结果指出,发酵牛粪加10%的发酵鸡粪,蚯蚓繁殖最好;发酵牛粪,风干牛粪和100℃烘干牛粪,蚓蚓繁殖较好;而发酵鸡粪,经两次投蚓,都在两小时内死亡,100℃烘干猪粪两次投蚓都在一周左右死亡,不能繁殖蚯蚓。这样,大型牛场可以采用速干牛粪养殖蚯蚓,减少粪便污染环境时间。对于专业户来说,可随时干燥牛粪来繁殖蚯蚓,提供蛋白质饲料来源。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葛渣资源化利用新途径,通过室内蚯蚓养殖试验,研究了新鲜葛渣、腐熟葛渣及鲜葛渣与牛粪不同配比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及蚯蚓堆制处理前后物料肥力属性的变化,并利用种子发芽实验判断蚯蚓堆肥效果.结果 表明,纯鲜葛渣和纯腐熟葛渣不利于蚯蚓生长和繁殖.蚯蚓在鲜葛渣和牛粪的复混物料中可以正常生长繁殖,10%鲜葛渣复混90%牛粪的物料更有利于蚯蚓繁殖.不同物料经蚯蚓堆肥处理后,总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总养分含量显著升高,种子发芽指数有一定程度的升高,70%鲜葛渣复混30%牛粪经蚯蚓堆肥处理后的总养分含量为102.2 g·kg-1,比10%鲜葛渣复混90%牛粪高出57.7%.研究表明,蚯蚓生物处理技术可应用于葛渣肥料化利用中,采用70%鲜葛渣复混30%牛粪进行蚯蚓堆肥,资源化利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蚯蚓养殖处理养殖场牛粪和农户牛粪2种处理,比较研究了不同处理下苗床的养分特性、温度、含水量、接种密度变化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和繁殖及消解的影响,旨在筛选出蚯蚓养殖处理牛粪的最佳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1)蚯蚓养殖处理后的农户牛粪较养殖场牛粪更适宜蚯蚓生存和繁殖,处理后的农户牛粪养分含量相对养殖场的高,其中有机质平均含量38.07%、全氮含量1.02%、全磷含量0.85%、全钾含量1.03%;(2)在温度保持在18.6℃、蚯蚓苗床含水量保持在28%左右最有利于蚯蚓的生存和繁殖;(3)蚯蚓养殖最佳接种密度为每平方米蚯蚓含蚯蚓粪8 kg下农户的牛粪消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郝民杰  张硌  庄松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39-13740
[目的]研究在蚯蚓养殖过程中使用沼液作保湿液对蚯蚓生长的影响,为沼液废物资源化利用、蚯蚓养殖使用沼液提供参考。[方法]用赤子爱胜蚓为试验种,在经发酵处理的和未经发酵处理的牛粪2个组中养殖,定期施加沼液保持湿度,以施加清水作对照,分别就沼液对蚯蚓生长、繁殖及孵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在经发酵处理的牛粪组中施加沼液,蚯蚓的日增重倍数增加明显;再用挑出的蚓茧试验,发现施加沼液对其孵化有负影响。表明在蚯蚓的生长阶段,沼液的添加对于成蚓和幼蚓的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蚯蚓的繁殖阶段,沼液的添加不利于其繁殖以及蚓茧的孵化。[结论]在实际应用沼液养殖蚯蚓时,应将沼液的使用范围限制在蚯蚓的生长阶段,繁殖与孵化阶段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7.
设置3个单项试验,研究不同畜禽粪与作物秸秆物料对蚯蚓生长繁殖、粪肥腐熟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羊粪与作物秸秆混合物料适宜养殖蚯蚓。其中:牛粪1.26 m3+玉米秸秆1.26 m3(1∶1)、牛粪1.76m3+玉米秸秆0.76 m3(7∶3)、牛粪1.56 m3+玉米秸秆1.01 m3(6∶4)、羊粪1.26 m3+玉米秸秆1.26 m3(1∶1)、羊粪1.26 m3+稻草秸秆1.26 m3(1∶1)混合物料养殖蚯蚓,蚯蚓生长、繁殖较快,粪肥腐熟时间短、有害菌较少,蚯蚓粪理化性质较好、产量较高。猪粪和鸡粪不适宜养殖蚯蚓:猪粪1.26 m3+玉米秸秆1.26 m3(1∶1)、鸡粪1.26 m3+玉米秸秆1.26 m3(1∶1)养殖蚯蚓,粪肥腐熟时间长,堆肥过程中释放有毒气体较多,蚯蚓粪理化性质较差,蚯蚓生长繁殖较慢。  相似文献   

8.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试验对象,用典型热带农业废弃物木薯渣为基质直接饲养蚯蚓,研究不同配比木薯渣与牛粪复合基质对蚯蚓平均增质量、生长率、日增质量倍数、产茧量、孵化率等生长繁殖指标及处理前后基质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可以直接对热带农业废弃物木薯渣进行生物处理,A6组最适合蚯蚓生长,A7组最适合蚯蚓繁殖;蚯蚓处理后复合基质的速效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A7组速效磷含量增幅最大,且增幅与牛粪比例有较好的相关性;A2组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A7组碱解氮含量增幅最大。综合比较可知,A7组(90%牛粪+10%木薯渣)不仅能使蚯蚓生长繁殖效果更好,而且能最大程度提高物料的速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白玉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养殖蚯蚓的最佳配方,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在白玉菇菌糠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尿素、豆粕、玉米粉,研究不同的原料组合对蚯蚓养殖效果的影响,选出以白玉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养殖蚯蚓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采用白玉菇菌糠饲养蚯蚓时,添加辅助原料是非常重要的,高氮素成分辅料的添加效果更好,表明蚯蚓对饲料中氮素的要求较高,适合于富营养饲养。蚯蚓繁殖和增重适宜的菌糠中三因素添加比例为尿素0.2%,豆粕6%,玉米粉2%。采用该营养水平,在试验条件下,单盆繁殖数为19,单盆增重为17.85 g·袋-1。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利用作物秸秆养殖蚯蚓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添加10%油菜秆、玉米秆、辣椒秆、稻草四种作物秸秆与鲜牛粪发酵后养殖蚯蚓,蚯蚓产量每平方米平均分别为2.74千克、2.71千克、2.72千克和2.68千克.不同种类的作物秸秆与牛粪混合后用于蚯蚓养殖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添加油菜秸秆10%、15%、20%、25%和30%与鲜牛粪发酵后养殖蚯蚓,蚯蚓产量平均每平方分别为2.95千克、2.96千克、2.85千克、2.62千克和2.44千克。随着作物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蚯蚓产量呈下降趋势,作物秸秆的最佳添加比率应在15%左右。该研究为牛粪与秸秆养殖蚯蚓的循环农业模式产业化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蚯蚓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蚯蚓养殖试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蚯蚓的生长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饲料配方等,最终得出,蚯蚓繁殖生长最适合的温度和湿度分别为20~25℃和55%~60%,同时,牛粪、蔬菜秸秆体积比1:1的饲料最适合蚯蚓的繁殖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肥配比对菠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5种有机肥料,采用6种配比在菠菜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鸡粪、猪粪、牛粪按1∶3∶1配比能明显提高菠菜产量。不同有机肥配比对菠菜的品质有明显影响。鸡粪、猪粪、牛粪以1∶1∶3配比能明显降低菠菜亚硝酸盐含量,鸡粪、猪粪、牛粪、草炭以1∶1∶1∶1配比可明显降低菠菜硝酸盐含量。同时有机肥配比中有机质含量高的玉米秸秆和高比例牛粪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施入鸡粪、猪粪比例高的处理有利于土壤速效磷、钾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罗海力 《吉林农业》2011,(3):90+92-90,92
利用自行设计的蚯蚓堆肥池,在温度22±4℃、湿度70%的条件下处理不同腐熟度的牛粪,结果表明:在各组合中的蚯蚓生长、繁殖状况均良好,尤其在新鲜牛粪200g与腐熟牛粪300g的组合中,蚯蚓生长、繁殖状况最佳,因此,可将腐熟牛粪的3/5回流,与200g新鲜牛粪混合后进行循环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猪粪垫料和泥炭作为原料配制栽培基质的可行性。[方法]将猪粪垫料、泥炭、蚯蚓粪、蛭石、菜园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原料配入基质,分析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不同处理的小白菜生长情况。[结果]猪粪50%、蚯蚓粪10%、蛭石20%、菜园土20%配比的基质促进小白菜出苗和幼苗生长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蔬菜栽培基质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在《科学养殖》杂志上看到牛粪养蚯蚓的报导,请问猪粪是不是也能养蚯蚓?  相似文献   

16.
蔬菜废弃物、稻草与猪牛粪不同配比厌氧堆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蔬菜废弃物、稻草以不同配比分别与牛粪和猪粪进行厌氧堆肥研究.试验对牛粪、猪粪分别设置了4种不同的配比,依次增加蔬菜废弃物的含量;采用厌氧发酵的方法进行堆肥,为提高发酵效果,在堆肥开始前接种了微生物发酵剂.分析了堆肥结束后的pH、EC、有机质、C/N比值、总氮、速效磷钾含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猪粪处理的效果在氮含量、...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恒温培养与室外田间养殖试验,研究温度与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关系,及高温季节下不同降温措施对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8~32℃温度范围内,养殖床温与蚯蚓处理牛粪速率间呈极显著相关,最适温度为25.4℃;夏秋季节,在养殖床上覆盖稻草1.78 kg/m2与架设遮阳网,养殖床温可降低6.14%,蚯蚓处理牛粪能力提高35.8%。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牛粪不作处理(CK1)、添加稻草和EM菌剂(CK2)、添加EM菌剂(T1)以及添加84消毒液(T2)预处理对蚯蚓堆肥中蚯蚓生长繁殖、微生物数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蚯蚓堆肥60 d后,84消毒液预处理的蚯蚓总产量最高(10.7 kg/m3),比CK1提高70.9%,比CK2提高44.4%,并且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比堆肥初期增加倍数也是最多的,其中细菌数量增加了2倍,放线菌数量增加了34.37倍。牛粪不同预处理蚯蚓堆肥的pH都是由碱性逐渐向中性变化,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呈现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硝态氮和发芽指数呈现逐步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84消毒液预处理后蚯蚓堆肥前后氮素损失率最多,为32.8%,堆肥结束时发芽指数最大,为83.1%。84消毒液预处理改变了牛粪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减少硫化氢、氨气等臭气物质的产生,更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影响了堆肥前后养分变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在蚯蚓规模养殖中使用沼液作保湿水对蚯蚓生长的影响,用赤子爱胜蚓作试验种,在经有效微生物(EM)处理过的牛粪养殖床(75m2)中进行试验,每隔5m交替投加沼液,每次施加量约为5 m3,间隔时间为7d,并设投加清水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在1个月的试验期后,与施用清水比较,沼液的添加对蚯蚓生长有促进作用,使蚯蚓质量增加1...  相似文献   

20.
牛粪预处理对蚯蚓堆肥生物学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牛粪不作处理(CK1)、添加稻草和EM菌剂(CK2)、添加EM菌剂(T1)以及添加84消毒液(T2)预处理对蚯蚓堆肥中蚯蚓生长繁殖、微生物数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蚯蚓堆肥60 d后,84消毒液预处理的蚯蚓总产量最高(10.7 kg/m~3),比CK1提高70.9%,比CK2提高44.4%,并且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比堆肥初期增加倍数也是最多的,其中细菌数量增加了2倍,放线菌数量增加了34.37倍。牛粪不同预处理蚯蚓堆肥的pH都是由碱性逐渐向中性变化,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呈现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硝态氮和发芽指数呈现逐步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84消毒液预处理后蚯蚓堆肥前后氮素损失率最多,为32.8%,堆肥结束时发芽指数最大,为83.1%。84消毒液预处理改变了牛粪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减少硫化氢、氨气等臭气物质的产生,更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影响了堆肥前后养分变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