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信、镇雄年均日照时间较少,降水量较多,采集威信东方蜜蜂3群蜂群蜜蜂样本和镇雄东方蜜蜂1群蜂群样本,与蒙自东方蜜蜂6群蜂群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每群测定分析15只,每只工蜂共有38个测定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镇雄东方蜜蜂形态特征上与威信和蒙自东方蜜蜂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对进一步揭示威信、镇雄东方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价值,为建立保种区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蜜蜂营养杂交技术培育抗螨蜂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大蜂螨是中国饲养的西方蜜蜂最重要病虫害之一,多年来药物防治蜂螨,一方面蜜蜂对药物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另一方面治螨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污染蜂产品。本研究通过蜜蜂营养杂交,探讨培育抗螨蜂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中华蜜蜂的蜂王浆饲喂意大利蜜蜂工蜂小幼虫,然后测定营养杂交后代工蜂形态指标、苹果酸脱氢酶Ⅱ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蜂群遗传相似系数以及抗螨力。【结果】营养杂交子后代工蜂的吻长、右前翅面积、腹部第3+4背板总长、第4背板突间距、第6腹节面积、蜡镜面积6个指标与亲本工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肘脉指数、跗节指数和翅钩数与亲本差异不显著;营养杂交子后代工蜂的苹果酸脱氢酶Ⅱ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存在一定的变异;营养杂交子后代之间遗传相似系数明显高于亲本意大利蜜蜂;营养杂交子后代的工蜂抗螨力显著高于亲本意大利蜜蜂。【结论】通过蜜蜂营养杂交,可以改变营养杂交后代工蜂形态、生理生化、分子遗传相似性及抗螨力等特性。蜜蜂营养杂交可成为蜜蜂育种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河南8个不同样点的20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工蜂共有38个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区辨分析;形态性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并与其它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河南东方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较为丰富,其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河南东方蜜蜂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地理变异式样,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云南德钦县的霞若、托顶两个乡镇共采集了8群东方蜜蜂的样蜂,每群测定分析15只工蜂,每只工蜂总共有38个测定的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与云南省内其它县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德钦东方蜜蜂个体较大,身上的绒毛较长,与云南省内其它东方蜜蜂分开,独自形成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中华蜜蜂的形态特征以及分类地位,探究与云南中华蜜蜂杂交后代的形态差异及杂交优势。采集6群广西中华蜜蜂、6群蒙自中华蜜蜂及2群杂交子代,每群测定分析15只工蜂,每只工蜂总共有40个测定的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中蜂个体偏小,第3、4背板较小,翅型偏小,蜡镜和毒囊较小,吻长也短;体色较浅,第2、3、4背板和喙、小盾片的颜色较浅;与蒙自蜜蜂进行对比,浦北县中蜂的个体稍小,体色较浅;子代具有良好的杂交优势,个体比2个亲本较大,颜色居于两者亲本之间;与省内几个地区相比,广西浦北县的中华蜜蜂单独分为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6.
 从云南水富县太平乡(4群)和贵州六盘水市盘县(3群)共采集了7群东方蜜蜂Apis cerana样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工蜂,每只工蜂总共有38个测定的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因素分析,并与云南省内其它县东方蜜蜂A.cerana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水富东方蜜蜂A.cerana个体较大,体色较浅,贵州六盘水东方蜜蜂A.cerana个体较小, 体色较浅,与云南省内南部东方蜜蜂A.cerana分开,与德钦东方蜜蜂A.cerana形成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7.
采集区域产卵和自然产卵2种不同人工育王方式培育下的蜜蜂(Apis L.)群各3群。参照Ruttner提出的38个蜜蜂形态指标进行测定,每群测定15只工蜂,每只测定40个指标。结果显示,18个跟蜜蜂体型大小相关的指标中,有15个指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其中跗节长、第三腹板长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吻长、胫节长、跗节宽、第三腹板蜡镜长、第三腹板蜡镜斜长、第三腹板蜡镜间距、第六腹板长、第六腹板宽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控制蜂王在特定区域产卵的方法能使其后代工蜂的体型增大;而试验组的肘脉a和肘脉b都减小,11个翅脉角中有7个减小,后翅翅够数也减小,说明不同的育王方式能引起蜜蜂翅型和翅脉的变化,但多数差异不显著。在8个跟蜜蜂体色相关的指标中,试验组的小盾片颜色K、颜色B和喙的颜色Lab1均大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试验组第四背板颜色小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的育王方式能引起蜜蜂体色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表明,不同的人工育王方式能使后代工蜂的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为培育优质蜂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蜜蜂的秋季饲养管理,主要是为蜂群越冬及来年的早春繁殖作充分的准备,从而使蜂群达到蜂王优、动蜂多、群势强、饲料足,确保蜂群安全越冬。现将饲养与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华蜜蜂在饲养过程中,管理上如稍有失误,就难免会出现工蜂产卵。工蜂产卵会给蜂群带来严重影响,轻的蜂群群势削弱,重的则全群衰败,蜂群失去继续饲养的价值。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一、工蜂产卵的症状在蜂群中,比较老的工蜂受到繁衍信息素的激励,蜂体颜色变深,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88和1989年50群蜜蜂的饲养观察和试验,初步摸索出一套早春快速繁殖蜂群的管理技术,对我省蜂农提高蜂群单产(蜂蜜和王浆)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奖励饲喂是蜜蜂饲养中一项不可缺的基本技术 ,是提高蜂群繁殖效率的重要手段 ,如春、秋季节 ,为了迅速壮大群势 ,或在人工育王时 ,为了刺激蜂群育王的积极性 ,都应适时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有经验的养蜂人常以奖励饲喂繁殖强群 ,获得高产。1 奖励饲喂的概念所谓奖励饲喂 ,是指  相似文献   

12.
蜜蜂是一种资源共享性强、社会分工精确度高且信息交流高度结构化的社会性群体。蜂群中,蜂王的交配方式是"一雌多雄",因此蜂群是由多个"同母异父"的亚家庭组成。研究表明,蜂群内这种"同母异父"的亚家庭结构,可以显著影响蜜蜂内在的部分社会分工。本研究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为实验材料,从3群自然蜂群中各取样94只饲喂蜂王的工蜂和原蜂王,利用4对微卫星引物对样本进行个体基因型分析。分析得出了亚家庭总数分别为13、13和21的3群蜂群,结果表明:饲喂蜂王的工蜂的亚家庭组成并无亚家庭专属现象,即蜂王会接受各个亚家庭的适龄工蜂的饲喂。  相似文献   

13.
蜜蜂运输检疫是蜜蜂在饲养、转地繁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养蜂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转地放蜂是为了饲养强群,保证蜂群强大,以有效抵御天气突变和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14.
工蜂在意大利蜜蜂性比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系统地研究了蜂群中蜜蜂性比调控问题。以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通过RAPD技术测定3群蜜蜂中蜂王自然交配次数分别为14、4和6次;通过人工饲养幼虫和弹氧式热量计测定技术测定并计算出培育每只工蜂和雄蜂所需的能量值分别为748.99J和2451.39J;通过亲属选择理论和性比原理,计算出蜂王所“期望”的理论性比值T峰王都是1:1,工蜂所“期望”的理论性比值T工蜂与蜂王自然交配次数有关,分别为(12、94。24.43):1、(16.98~32.06):1和(15.05~28.43):1;在分蜂季节,测定了3群的实际测定蜜蜂性比值分别为(20.21—25.63):1、(17.37~68.28):1和(24.04-45.97):1。蜜蜂实际性比值与工蜂所“期望”的理论性比值(T工峰)都很吻合。研究结果支持了工蜂调控蜜蜂性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蜂群的春季饲养管理,指的是从蜜蜂早春飞行排泄和蜂群保温繁殖到群势发展高峰或临近第一个主要流蜜期的饲养管理。这段时间,正是蜂群越冬之后的更新、发展和壮大的时期,这个时期饲养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全年的蜂群数量的增长和蜂产品的产量。因此,蜜蜂春季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法国抗螨蜂种在云南的适应性·抗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饲养观察法国抗螨蜂种在云南的适应性、抗螨性和繁殖能力。[方法]从2009年8月到2010年10月,采取饲养试验法,对法国抗螨蜂种的适应性,大、小蜂螨的寄生情况和蜂群的增殖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法国抗螨王只抗大螨,约1年,适应性强,对小蜂螨危害没有抗性;蜂群增殖最大群势为13.4脾足蜂。[结论]结果西方蜜蜂育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秋季利用荞麦花、向日葵花等晚谢花 ,精心管理蜂群 ,及时调整群势 ,为蜂群越冬和来年产量打下良好基础。1 育新王、繁冬蜂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好机会 ,定点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都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秋花后期是繁殖越冬蜂的最后阶段 ,也是养蜂生产不可忽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应用微卫星DNA技术研究中华蜜蜂群内工蜂监督效果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群内的工蜂繁殖现象,探讨蜂群的工蜂监督效果。【方法】以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对处女蜂王分别进行单雄和双雄人工授精,并以蜂王自然交尾的蜂群作为对照。蜂王成功繁殖后7周,利用蜜蜂微卫星DNA技术检测蜂群内的雄蜂是由蜂王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还是由工蜂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结果】所有蜂群中的雄蜂都是由蜂王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结论】在人工授精和自然交尾蜂群中都明显存在工蜂监督行为。  相似文献   

19.
蜜蜂是营造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就是群体的单位。现代养蜂生产,蜂场根据需要和蜂群群势,在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将一群蜜蜂快速分为两群或多群,从而可实现蜂群的快速繁殖。快速繁殖蜂群,可以在短期内增加蜂群数量,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养蜂效益。现特介绍几种快速繁殖蜂群的好方法,以供养蜂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西方蜜蜂大、小蜂螨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地均有蜜蜂饲养,品种除了本地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以外,主要饲养的是生产能力极强的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大蜂螨和小蜂螨是危害西方蜜蜂最为严重的敌害。螨害发生,轻则群势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