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我国“三农”工作的关键举措,人才振兴是其中重要一环,农林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更是“一懂两爱”新农人的生力军。为了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江苏省3所优质的农林类高职院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林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意识薄弱等问题,建议政府统筹,精准施策,高校多措并举,落实落细,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担当,让农林类高职院校毕业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非农林类院校昆虫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手段的优化、成绩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探.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改进或优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提升非农林类院校昆虫学教学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农林院校高等数学类课程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中的作业雷同、替课、玩手机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或措施,从而保障教学的有效运行,并固化到学院的教学管理办法中,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4.
对日本消费者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出于不同考虑日本消费者时转基因食品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认可与兴趣。超过30%的调查对象既不愿意为转基因食品支付额外费用。也不愿意以折扣价格购买,这说明日本的消费者还没有确立转基因食品在他们消费意识中的位置。然而,结果也显示。如果转基因食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特殊消费效用,并使消费者得到其相关的信息,那幺,第二代转基因食品在日本是有潜力的。其中具有医学效用的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水果和蔬菜是最受日本消费者欢迎的转基因食品类型。  相似文献   

5.
侯鹏程  陈谊  许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518-21518,21522
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职院校学生择业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引导农林类高职毕业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余英玉  喻卫武  曾燕如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819-10820
从农民大学生培养目的出发,分析了农林类院校培养农民大学生的优势,在培养方式上提出应重视农民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基础课程实施实例式授课;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设置开放式的专业教学;加强中国农村现状与发展模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农民大学生控制农业产业链末端的能力;引导农民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农林类院校在培养农民大学生方面的优势,通过全日制农民大学生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建设者。  相似文献   

7.
张云  徐春花 《甘肃农业》2005,(12):217-218
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学科的演变历程、研究对象、三类院校该专业的办学特点等几个方面做一些分析调查,就农林类院校是否应该开设城市规划专业、如何办好该专业及该专业的办学方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选取国内2015年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过1000名的9所农林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分析样本,分别从毕业生结构组成、就业率、就业行业分布、单位性质、就业地域等方面着手,对当前农林院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并就从中发现的问题和可行性对策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映了高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大学生的学习问题反映了高校教育教学的问题。“在大学生中开展学习科学教育的研究”课题组在对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包括没有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对专业教育进行升华的意识;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变革与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较少;教师没有摆正和处理好教学与课程的关系;课程教学评价过于单一、片面等。同时,从学校、教师、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户关于转基因作物的认知对种植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地区54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分析农户禀赋特征和其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这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探寻农户关于转基因作物的认知对其种植意愿的影响,及农户的个人风险偏好对该过程所起的作用。通过层次回归分析法,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1)农户的性别、文化程度、兼业程度及家庭收入对农户关于转基因作物的认知有显著影响;2)农户关于转基因作物的认知对农户的种植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农户的个人风险偏好对品质情况认知与销售情况认知影响种植意愿的过程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对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提出拓宽宣传途径、提高农户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及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消费主权理论以设置变量;通过运城农学院学生300份问卷调查,综合质性研究及定量研究方法,探讨学生厌学的现状及特点;基于已有文献及调研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及对比分析法以分析产生厌学的原因。研究得出学习能力、心理健康程度、自控能力、社会兼职、学习目标对厌学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入学后学生对学校的后悔程度显著影响学生认知进而加剧厌学。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科普不是简单的从专业人士到公众的单向的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不同人群对转基因科普的接受度是不同的。对2018年在湖北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群为对象的转基因科普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探究转基因科普有效性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人群的科普有效性是有差异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地区等原因都是影响民众认知的因素,因此,针对不同人群应选取不同的科普方法,同时亟需建立科学家与公众的双向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地方农林类院校农学类研究生招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生源数量严重不足、优秀生源大量流失、复试有效性削弱、研究生培养缺乏个性、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针对这些新问题,国家应加大对农学门类学科的投入,扩大农林院校推免生的推荐比例;学校应努力加强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出台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高度重视和广泛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是教和学的永恒主题,在教和学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应完成的任务之一。对于农林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学生要通过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实践,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探索,去实现自己的创新,只有在实践当中不停地探索、追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安徽农业科学》2019,(13):272-274
针对当前农林类院校生源数量质量总体不足、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毕业生创新创业意识不佳等问题,分析了农林类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农林类院校U-S-B三级联动人才培养新范式:改革和优化招生制度使农林类院校获得优秀生源,选派师生在科学技术试验场站进行科学试验和技术验证,在生产性示范推广基地示范和商用产出的新成果和新技术,使得人才培养联动形成于院校(U)、场站(S)和基地(B)之间。最后,给出了新范式实施的具体建议,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产学研等,以期为培养师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课程建设是学校实现教学理念、培养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受不同的思路影响,学校课程建设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从学生求知要求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课程建设,以往对此关注不多,所以有必要进行特别考察,以使学校课程建设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刘玲玲 《农业展望》2010,6(8):40-44
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虽然转基因食品已问世近20年,但消费者对其的态度却不尽相同。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据。对中国今后如何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和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应用K-Means聚类分析法,通过对7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师资的高职称教师比例、中青年教师比例、高学历教师比例、具有外校学缘教师比例这4个指标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科、工学、理学、管理学等4个学科的师资为好和较好类别,经济学等1个学科为中等类别,法学、文学等2个学科为较差类别。根据该校各学科本科专业师资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优化其师资结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林院校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针对福建农林大学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开展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表明,农林院校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课程设置僵化,缺乏方法教学,师资难以满足扩招需求,学生缺乏潜心科研兴趣等问题;而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学生创新学习动力为经济压力所限制,课程安排欠合理,实践与科研训练不足,师资力量匮乏等。基于此,建议从完善招生制度、优化培养方案、落实科研实践教学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升农林院校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农林院校通识教育“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以及学生修习通识教育课程仅是为应付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等现状,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学生修读通识课程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得出影响农林院校学生修读通识课程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对专业成长的帮助;评分的高低;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报告或作业的多寡;教师的魅力;课程的内容;教学的方式;场地与设备、排课的时间。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