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八年来杭州市桐庐县耕地有机质变化及其改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杭州市桐庐县二十八年来有机质的变化特征,从而提出因地制宜的有机质改良措施,以期为提升桐庐县耕地地力和农业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现将桐庐县耕地有机质现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十八年间,杭州市桐庐县耕地有机质含量已经从30.9 g/kg下降到24.8 g/kg,下降了19.4%。其原因主要是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土地整理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但质地黏重的耕地有机质含量仍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为此,提出了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畜禽粪肥和商品有机肥的增加有机质提升措施和推广适合桐庐县的油菜—单季水稻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技术推广应用效果,2010—2015年在贵州省55个县(市、区)开展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能明显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探索有机质提升的有效技术模式,评价有机质提升实施效果,引导农民推广应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培肥地力技术措施,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增施商品有机肥和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提升耕地质量。本试验以农艺、生物、化学综合技术应用为切入点进行玉米种植,探索高台县土壤有机质提升的有效技术模式,评价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效果,引导农民推广应用增施商品有机肥、施用土壤调理剂等地力培肥综合技术,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贵州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2009—2015年依托农业部、财政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在贵州乌当、清镇、盘县、水城、凤冈、桐梓、习水、播州、镇宁、关岭、长顺、瓮安、荔波、从江、施秉、锦屏、威宁、赫章、纳雍、松桃、玉屏、思南、册亨和望谟等24个县(市、区)开展了绿肥种植对耕地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经过6年种植绿肥翻压还田后耕地耕层土壤容重逐渐减小,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缓效钾、全钾含量逐渐增加,土壤pH逐渐增大,阳离子交换量(CEC)逐渐增大,耕地质量逐渐提升,其中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从27.96g/kg上升到33.12g/kg,年均增幅为2.21%;全氮含量从1.78g/kg上升到2.07g/kg,年均增幅为1.69%;全磷含量从0.72g/kg上升到0.73g/kg,年均增幅为0.70%;全钾含量从10.33g/kg上升到11.77g/kg,年均增幅为1.89%;有效磷含量从18.37mg/kg上升到18.71mg/kg,年均增幅为0.46%。  相似文献   

6.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技术,进行了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667 m~2增施有机肥500 kg或1 000 kg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可使土壤容重下降0.01 g/cm~3左右,有机质含量上升0.50~0.57 g/kg,有效磷含量上升0.20~0.31 mg/kg,速效钾含量上升2.8~3.9 mg/kg。在减少20%无机肥施用的基础上,每667 m~2增施有机肥500 kg,每667 m~2水稻产量增加8 kg;在减少40%无机肥施用的基础上,每667 m~3增施有机肥1 000 kg,每667 m~2水稻产量仅减少36 kg。  相似文献   

7.
农业耕地面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不断减退,同时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导致土壤养分降低、板结、退化,造成耕地生产能力的降低,因此保护耕地质量,应用先进的质量提升技术恢复和提升耕地质量,保障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义市主要实施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绿肥种植、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综合应用,因地制宜、综合施策,通过连续耕地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各种技术模式的应用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麻阳县耕地主要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从2008年开始对麻阳县耕地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及其理化性状进行检测分析,摸清了全县耕地养分现状、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耕地肥力的对策: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轮、间、套作,调整优化施肥结构以及调节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9.
在上思县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3460个样品统计,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9.93g/kg,高等级仅占总面积10.1%,总体水平较低。分析结果认为:耕地有机肥的投入意识不强和用量极少,耕地质地偏砂、不合理的施用化学氮肥和干湿效应的自然条件等,是造成耕地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建议采用发展冬季绿肥和夏季绿肥,推广秸秆还田,发展间套种粮肥作物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从2008年开始对麻阳县耕地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及其理化性状进行检测分析,摸清了全县耕地养分现状、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耕地肥力的对策: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轮、间、套作,调整优化施肥结构以及调节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模式对绿肥产量与土壤改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种植模式绿肥的产量表现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并选出适宜的绿肥种植模式,2010—2011年采用混作、净作和套作等3种绿肥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混作模式的绿肥产量最高(1 836.1kg/667m2),极显著高于净作和套作(p<0.01);土壤改良效果也最好,较试验前容重下降0.18g/cm3,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上升1.3g/kg、0.06g/kg、25.0mg/kg、2.6mg/kg、26mg/kg。因此,在绿肥种植中,应主要推广绿肥混作,提高绿肥产量;在复种指数较高的地区积极发展绿肥套作,促进用地与养地结合,兼顾其他农作物生产,提高土地综合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许昌市休闲绿地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许昌市休闲绿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土壤肥力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城市绿地土壤养分研究及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许昌市休闲绿地表层土壤速效氮含量为12.55~176.44mg/kg,均值54.74mg/kg,整体上属于土壤养分分级的5~6级;速效磷含量为4.61~76.86mg/kg,均值32.18mg/kg,整体上为3级及其以上;速效钾含量为177.36~477.54mg/kg,均值324.23mg/kg,整体上属于1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48~78.87g/kg,均值40.67g/kg,整体上为2级及其以上;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1.29,属于三等土壤,肥力水平一般。因此建议,许昌市休闲绿地应多栽植绿肥植物;增施氮肥以均衡养分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施有机肥以平衡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3.
浅析提高耕地质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金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300-300,306
介绍了提高耕地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工作、增施有机肥、大力推行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推广绿肥种植等,为中山市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吉首市耕地土壤有机质现状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吉首市耕地土壤有机质现状,针对性提出培肥与改良对策,利用吉首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分析了吉首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吉首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在10.0~89.1g/kg之间,平均为20.19 g/kg,属中等水平,不同土类及区域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各土类耕层有机质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黄壤黑色石灰土水稻土红色石灰土红壤紫色土;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有机质含量由西北方向至东南方向递减。根据不同土类可采取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实行秸杆还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兴修水利,提高排灌能力等方式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开垦耕地地力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包括实施地力提升工程、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农牧结合、适施化学肥料、适量施用生石灰、种植经济特产林固土、政府应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续第6期第11页) 12.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政策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在全国部分县(场、单位)开展耕地质量建设试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施策的原则,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技术模式.一是退化耕地综合治理.重点是南方土壤酸化(包括潜育化)和北方土壤盐渍化的综合治理.施用石灰和土壤调理剂,开展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等.二是污染耕地阻控修复.  相似文献   

17.
不同绿肥间套作方式对培肥地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研究在不同间套作模式下增施有机肥对中低产土壤肥力的影响,特进行了不同绿肥间套作方式对地力培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培肥区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比例为1∶1左右,玉米产量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02.5kg/667m2,平均增产率为23.05%,其中马铃薯/绿肥/玉米分带种植模式增产幅度较小(51.2~66kg/667m2),而油菜/绿肥/玉米和小麦/绿肥/玉米种植,增产幅度在100kg/667m2以上.改良培肥区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提高0.23%、0.033%、23.23mg/kg、1.5mg/kg和17.75mg/kg,土壤肥力指标都有所提高,同时玉米生长健壮,植株高大、粗壮,穗大、粒多,粒重,秃尖率低,产量高.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全面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建设,提升江苏南京市耕地地力水平,稳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保障粮食安全,2015年南京市创建了10个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面积3000亩以上。通过3年左右的项目实施,使项目区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实现年增粮食能力50-100公斤/亩(折标  相似文献   

19.
2007—2010年,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对墨竹工卡县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墨竹工卡县耕地土壤耕层有效硼含量低,有1/3的耕地土壤缺硼,且有效硼含量因行政区划、灌溉条件的差异而变化很大。根据土壤中硼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和补施硼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柳州市积极谋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工程手段与农技推广、农机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提出并推广“3+N”的技术集成模式,即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全面普及工程技术标准、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化等3项内容,并根据各项目耕地利用情况、当地轮作习惯等实际情况,选择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或农家肥等N项技术措施或N项技术措施组合,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率,稳步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