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欧阳海灌区设计灌既面积72.74万亩。由左右两条渠系从水库引水(欧阳海水库总库容4.24亿 m~3)。干渠总长292km(左干54km,右干238km),渠首正常输出流量47.0m~3/s(左干8.5m~3/s,右干38.5m~3/s)。通水1m~3/s流量以上的支渠18条,总长282.5km。  相似文献   

2.
利用Tennant法、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年型划分方法 4种生态基流估算方法对天山北坡呼图壁河的生态基流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Tennant法获得的生态基流量为一般用水期(10月-翌年3月)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0.055亿m~3,鱼类产卵育幼期(4-9月)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253亿m3;利用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估算值为0.052亿m~3;利用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估算基流量为0.072 8亿m~3;利用年型划分法估算生态基流量为0.166亿m~3。(2)对比4种方法可得利用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估测值数值与实测值较接近,改进的Tennant法估测值不仅与实测接近,而且对年内用水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所以更适合用于反映呼图壁生态基流量。  相似文献   

3.
以深溪沟围堰水库为调节水库,论证了瀑布沟水库初期蓄水期间,在50%、80%、90%来水保证率情况下,深溪沟水库提前蓄水、瀑布沟水库下闸蓄水、深溪沟水库临时供水等过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以80%来水保证率作为设计保证率,并讨论了瀑布沟水库实施蓄水时,在上游来流量为960m3/s,尼日河来流量为64 m3/s的情况下,两库的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膜覆盖后原有沟灌技术参数不能适应现实要求,分析了不同技术参数设计条件下垄膜沟灌水流推进、入渗与消退、灌水均匀度等方面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垄膜沟灌技术参数设计可提高灌水均匀度、减小入沟流量、延长灌水沟长度。在实际应用中若垄沟坡度在1/500左右,适宜的灌水定额为375~525 m~3/hm~2、入沟流量为0.8~1.0 L/s,垄沟长度为60 m;垄沟坡度在1/1 000时,适宜的灌水定额为375~525 m~3/hm~2、入沟流量为0.8~1.0L/s,垄沟长度为60 m;若灌水定额大于525 m~3/hm~2,则入沟流量适当减小;若入沟流量小于0.6 L/s,在1/500~1/1 000坡度条件下,垄沟长度不宜大于40 m。研究成果可为垄膜沟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陈垓引黄灌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境内,设计灌溉面积42.21万亩(自流灌溉26.51万亩,提水灌溉15.7万亩)。渠首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30m~3/s,加大流量35m~3/s。除满足灌区用水外,同时还承担向南四湖和济宁市每年送2~3亿m~3的工、农业用水任务。1988年以来,灌区进行了节水型灌溉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粮、棉单产已由1965年复灌前的150kg和  相似文献   

6.
基于初头朗水文站1971-2016年的逐日平均流量资料,运用变化范围法(RVA)较为全面地评估三座店水库对河道径流水文情势的影响。由于众多水文指标间存在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筛选了33个指标中最相关的3个水文指标,6月均值、最小30日平均流量、零流量天数进行分析。三座店水库建库后导致6月均值下降了68%,水文改变度为41%;最小30日平均流量下降了88.48%,水文改变度为48%;零流量天数增加了3191%,水文改变度为62%。下游流量整体呈现逐步降低趋势,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情势改变为中度改变。  相似文献   

7.
基于栖息地偏爱法,采用River2D模型,对玉符河流域进行鱼类栖息地模拟,根据栖息地数量(WUA)以及底栖生物完整性对玉符河的补水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卧虎山水库下泄流量为2 m~3/s的方案,预测可使104国道以上的大部分河段恢复到最优状态的50%以上;在考虑南水北调引水状态下,采取下泄流量为4 m~3/s的方案,预测可使玉符河全部河段连通且生态系统恢复到中等偏上水平。为北方地区有水库供水的典型季节性河流的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1 工程概况奉华市石头岙泵站是山区的一个小型泵站,设计流量0.14m~3/s,位于对面100多m之外山坡上的石头岙水库上,由预埋30.48cm灌溉涵管出水口引水,经加压,通过管路和沿山渠道将水送到2km外的桥棚村,供灌溉和群众生活用水。泵站布置见附图。  相似文献   

9.
以赣江流域现有最大水利工程——万安水电站(水库)运行前后区分水利工程的影响时段,以赣江下游外洲水文站多年(1955-2011年)逐日流量为依据,在MK突变检验、滑动t突变检验的基础上,运用水文变异指标法和变化范围法(IHA/RVA)分析大型水库工程影响下的枯水变异特征。研究发现,赣江流域在1955-2011年,自万安水电站1990年正式运营之后,最小1、3、7、30、90d日平均流量的偏离率均显著上升,前4者的幅度均超过了24%。IHA的最小各日平均流量极值变化在中RVA范围尽管均属于低度改变,然而在低RVA范围内5个指标都达到了高度改变,由此充分揭示了对河流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低流量范围内多个枯水情势高改变度的存在,为水库生态调度和河流生态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梯级水库下游宜昌水文站1882-2006年流量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法对宜昌站流量变化进行了趋势性分析,并采用复Morlet小波周期性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采用变动范围法(RVA)分析葛洲坝水库蓄水前后宜昌站水文情势变化,定量评价了水文情势改变程度,随后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宜昌站水文情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葛洲坝水库对水文情势改变程度为29%,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三峡水库蓄水后,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河流水文情势,水文情势改变必将影响到长江中下游河流水生生物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向家坝一期围堰工程汛期安全度汛,时汛期横江入流的向家坝一期河段水位的顶托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时首先采用实测资料对横江洪水的顶托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不同横江来流下向家坝水文站的水位变化进行预测,给出向家坝水文站的水位壅高幅度.结果表明:横江洪水对向家坝河段水位顶托影响主要发生在金沙江洪水过程的涨水段,一期围堰修建后向家坝水文站受横江来水顶托影响主要发生在屏山流量为8 OOO~17 000 m3/s,且横江流量大于1 000m3/s时的范围内,其水位壅高幅度一般在0.44~1.5 m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察汗乌苏河流域灌溉高峰期河道断流和工程性缺水问题,以区域综合缺水量最小作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优先考虑河道内生态需水量2 743.1万m~3,河道外生态需水量1 859.6万m~3,在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年平均来水条件下的可供水量配置方案,从而寻求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平衡点,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维持河道生态健康和保护下游湖泊湿地生态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平移式喷灌机供水明渠底坡采用顺坡和平坡设计进行比较,提供了常用平移式喷灌机供水明渠的流量和渠长范围,结合平移式喷灌机对其供水明渠水面线的具体要求,采用分段试算法计算当明渠流量分别为0.10、0.15、0.20、0.25和0.30 m~3/s,渠长分别为3.0和4.5 km,明渠底坡分别为0.000 1和0时的水面线。结果显示当明渠流量分别为0.10、0.15和0.20 m~3/s时,明渠底坡为0的设计较优;当明渠流量分别为0.25和0.30 m~3/s时,明渠底坡为0.000 1的设计较优。结果表明当明渠流量不大于0.20 m~3/s、渠长不大于4.5 km时,平移式喷灌机供水明渠宜采用平底坡设计;当明渠流量大于0.20 m~3/s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流量、渠长和粗糙系数对渠高和底坡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4.
1 基本情况云水水电站地处湘鄂边界。1979年正式投产运行,设计年平均发电量100万kW·h,总造价78万元。云塅水库集水面积6.3km~2,包括外引4.7km~2,引洪渠长2 100m(其中两个隧洞总长1 709m),水库有效库容为375万m~3。电站设计净水头216m,流量0.4m~3/s。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影响,以三峡水库下游控制水文站宜昌站1882-2013年日均流量为基础,运用M-K法和线性倾向估计法对宜昌水文站日均流量趋势性进行分析,并用RVA法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年后生态水文指标改变程度。结果表明,宜昌站年均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枯水期(1、2、3月份)的流量上升趋势明显,而4-12月份流量下降趋势明显;三峡水库蓄水对宜昌水文站的整体水文改变程度为61%,属于中度改变。该研究可为长江水生态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太子河流域面临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退化现象,建立汛期以旬、非汛期以月为调度时段的水库生态调度模型,提出3种联合调度方案,并采用逐步优化算法求解,结果表明,在满足各区间用水户现状用水的条件下,各控制断面流量均能满足生态流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1 概述湖北省漳河水利工程是由观音寺、林家港、王家湾、鸡公尖等四座水库组成的水库群。观音寺水库位于库群之首,鸡公尖水库位居尾闾,各水库之间由三条明渠(三条明渠总长5 500m,最大过水流量3 500m~3/s)相连接。王家湾水库位于第三条明渠之首,起连接观音寺与鸡公尖两座大库以及沟通明渠之作  相似文献   

18.
河流生态流量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的条件。选取长江荆江三口(虎渡口、藕池口、松滋口)作为控制性断面,采用年内展布法和IHA-RVA法计算分析了河道最小和适宜生态流量,并利用Tennant法进行了合理性验证。其中,最小生态流量分别为264.3、241.3、680 m~3/s,分别占多年平均天然流量的44.4%、16.4%、46.9%;虎渡口、藕池口、松滋口三个断面的适宜生态流量分别为409.5、613.2、1 017.2 m~3/s,分别占多年平均天然流量的68.8%、41.7%、70.1%。本研究所采用计算方法计算的生态流量结果能够满足河流生态目标的需求,与天然河流年内丰枯变化状态相吻合,计算结果较为合理。该研究可为荆江三口的水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上游水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沙资料,对长江上游水沙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游水文站近期年径流量变化不大,年输沙量有减小的趋势,三峡入库沙量持续减少,输沙量减少主要集中于汛期,其中北碚、屏山站年输沙量的减小是三峡入库沙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清溪场水文站受三峡水库回水影响,流量与含沙量相关关系在汛期时基本一致,枯期时含沙量减小,说明泥沙在上游落淤;上游主要水文站实测悬沙有变细的趋势,其中万县和宜昌站实测悬沙粒径减小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膜覆盖后原有沟灌技术参数不能适应现实要求,分析了不同技术参数设计条件下垄膜沟灌水流推进、入渗与消退、灌水均匀度等方面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垄膜沟灌技术参数设计可提高灌水均匀度、减小入沟流量、延长灌水沟长度。在实际应用中若垄沟坡度在1/500左右,适宜的灌水定额为375~525 m^3/hm^2、入沟流量为0.8~1.0 L/s,垄沟长度为60 m;垄沟坡度在1/1 000时,适宜的灌水定额为375~525 m^3/hm^2、入沟流量为0.8~1.0L/s,垄沟长度为60 m;若灌水定额大于525 m^3/hm^2,则入沟流量适当减小;若入沟流量小于0.6 L/s,在1/500~1/1 000坡度条件下,垄沟长度不宜大于40 m。研究成果可为垄膜沟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