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分析城镇低效用地的概念和温州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制定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从地类认定、历史遗留用地处置、供地、市场主体参与机制规范、配套政策完善5个方面分析了温州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红利,并从扩大地类认定政策适用范围、再开发项目土地出让金评估收取办法制定、再开发项目审批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对策建议,为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进程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在全国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村低效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能够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同时,将农村低效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宅基地有偿退出的重要环节,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达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是交易指标的交易运行制度和如何保护交易中农民的利益,对如何确定交易价格研究较少,通过成本测算法、比较测算法和机会收益分析法,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测算指标交易价格。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低丘缓坡未利用地为例,在GIS的支持下,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考虑影响城镇建设各种因子的基础上选取参评因子,构建低丘缓坡建设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对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成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川区内低丘缓坡土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最适宜区面积为0,适宜区为5 035.74 hm~2,基本适宜区71 274.57 hm~2,不适宜区有14 754.07 hm~2。评价结果可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的建设开发提供依据,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综合开发未利用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开展城镇低效用地摸底调查上图入库,旨在掌握全省城镇低效用地状况,以摸清低效用地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再发潜力及存在问题为目的,为后续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为工作打基础;但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作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为今后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提供借鉴意义。1城镇低效用地调查提出的背景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既是生活载体,又是经济建设的要素。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不可移动性也使得城镇低效土地后备资源的稀  相似文献   

5.
城镇低效用地结构分析——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效用地再开发是城市内部存量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通过理论与调查结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江宁区存在低效用地的街道、开发区现状,分析了其低效用地的结构特点,并提出了江宁区"十三五"期间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属性差别的土地利用转型来分析"农谷"背景下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土地变化特征。基于2期10年土地利用变化遥感数据,按显、隐属性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模型、构建测度模型等方法,定量研究显性属性和隐性属性下太谷区土地利用转型的特征。显性属性表明,数量和空间结构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数量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为107.93 hm~2,未利用地减少幅度最大,为80.02 hm~2;空间结构中耕地中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最多,为83.79 hm~2。隐性属性揭示,太谷区西部土地开发强度和人均GDP远高于东部;土地利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变化表现为生产功能逐步下降,生活功能持续增强,生态功能基本保持平稳。基于双属性视角的研究结果表明,太谷区土地利用转型明显,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7.
揭示城镇用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特征,剖析城镇用地扩张的内在机制,是控制引导城镇用地合理扩张的基础.以南京市为研究区,采用扩张强度、景观形状指数、破碎度指数、分离度指数以及扩张方位分析等对南京市2000—2015年的城镇用地时空变化格局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同时,采用曲线拟合模型定量分析城镇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结果表明,2000年南京市城镇用地面积、景观形状指数、破碎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分别为569.38 km2、165.96、1696.74、0.9994,到2015年分别为891.42 km2、138.29、227.45、0.9956;15年来,南京市城镇用地扩张强度为3.77%,主要向北西北、北东北方位扩张,扩张面积分别为123.88、103.78 km2;南京市城镇用地扩张主要驱动力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交通改善、土地政策和土地资源禀赋等因素.城镇用地扩张特征的定量描述和驱动力分析将为城镇用地合理配置提供理论和实际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潜力测算体系,依据相关指标,分析测算娄烦县低效用地再开发规模潜力和经济潜力,其中绝对规模潜力共计762.05亩,相对规模潜力为88.57%,土地经济潜力367896.98万元。在此基础上,依据总分频率法进行潜力分区并分析得出娄烦县城镇低效用地潜力现状与再开发潜力特征,由此提出中部欠发达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相关规划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渝北区未来存量用地的挖潜方向,通过构建商服圈,并利用建筑、人口经济、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数据,从功能、强度和区位潜力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其权重,计算渝北区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并依此识别可用于二次开发的宗地.结果表明:①渝北区划定商服圈总面积15 827.25 hm~2,因受地形、政策和城市双核心发展因素影响商服圈呈不规则形状;②用于潜力评价的宗地因城市开发过程中各类用地并存且未实现更新而未呈现同心圆模式;③渝北区可用于二次开发的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 178.88 hm~2,主要布局于两路老城区南部、龙山—龙溪—龙塔街道西北部和创新经济走廊中部等区域.④渝北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是未来改造盘活的主要用地类型.  相似文献   

10.
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力举措。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探索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节地挖潜工作。通过梳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背景,分析南宁市该项工作的现状,总结出现阶段南宁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存在氛围不浓、动力不足、流程未明确等问题,建议政府提高对本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创新政策、明确流程、落实监管等措施保障我市城镇低效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引入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模型对抚州市临川区的城镇用地增长边界划定进行研究,采用2005、2010和2015年城镇用地数据对FLUS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结合最新基本农田划定及规划调整完善成果划定城镇增长边界,对2025年临川区城镇用地变化进行情景模拟。结果表明:2010年FLUS模型模拟结果的Kappa指数达0.97,总体精度达0.98;2015年模型模拟结果的Kappa指数达到0.89,总体精度达0.93,模拟效果较理想。考虑到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红线的约束,2025年城镇用地增长边界面积为15466.77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3%,主要分布在崇岗镇、上顿度镇、钟岭街道办事处、温泉镇等。  相似文献   

12.
《山西农业科学》2017,(2):271-276
低丘缓坡荒滩的开发利用是加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通过层次分析法选取弹性评价因子与刚性评价因子构建自然、经济和社会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海阳市低丘缓坡荒滩的耕地适宜性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依据邻域分析原理,运用ArcGIS空间分析与编程的方法对耕地与建设用地均宜的图斑进行适宜性方向的优化选择,为海阳市低丘缓坡荒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海阳市低丘缓坡荒滩适宜性呈现宜耕区北部优于南部,宜建区南部优于北部趋势;均宜区面积共7 759.45 hm~2,其中,优先选择为耕地的低丘缓坡荒滩面积6 835.78 hm~2,优先选择为建设用地的低丘缓坡荒滩面积923.67 hm~2;宜耕区面积共20 066.33 hm~2,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宜建区面积共5 515.24 hm~2,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中心城区和乡镇驻地周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城镇低效存量建设用地的内涵分析,总结当前建设用地的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造成利用低效问题的不同角度入手,关注内部挖潜、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和监管平台方面探索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途径,为低效用地的再开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科学》2019,(2):250-255
研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测算其丰度值,明确开发模式能够为耕地后备资源合理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山西省襄汾县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襄汾县生态安全、自然适宜和经济可行3个方面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新增耕地系数和新增耕地面积占比,构建耕地后备资源丰度测算模型,并以丰度值为依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将襄汾县开发模式进行分区研究。结果表明,襄汾县无高等适宜后备资源;较高等适宜面积为2 187.775 4 hm~2;中等适宜面积为11 511.268 1 hm~2;勉强适宜面积为3 782.169 9 hm~2;不适宜开发面积为543.683 5 hm~2。襄汾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分为4种模式,优先开发模式总规模为3 685.640 2 hm~2;重点开发模式总规模为3 413.028 4 hm~2;适度开发模式总规模为5 073.909 4 hm~2;先保护后开发模式总规模为5 852.318 8 hm~2。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对不同区域采取差别化开发,以实现耕地后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在对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专项调查成果,分析了城镇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构成、面积;对肥东县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与存量潜力进行了统筹配置.其研究不仅为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提供依据,而且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科学制定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九台区土地利用系统动力学特征及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长春市九台区为研究区域,先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厘清土地利用系统要素之间的反馈关系,基于Vensim PLE软件平台,绘制九台区土地利用系统流图,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再基于不同人口、经济发展速度和粮食单产水平的设定,开展3种情景下2013年到2020年间九台区土地利用变化仿真趋势模拟;最后,通过动态特征分析和效益核算,确定了九台区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土地利用方向,为研究吉林省中部县域土地利用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到2020年九台区最优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地面积290161.61 hm~2,建设用地面积28802.99hm~2,未利用地面积8569.73 hm~2;2020年建设用地供需差9993.14 hm~2,耕地供需差67253 hm~2。研究表明,通过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挖掘并利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是解决九台区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单产是缓解耕地需求压力的重要手段;在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的情况下,九台区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李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50-15651,15654
以咸阳市为例,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分别对咸阳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单个指标评价和指标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和单位GDP交通用地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负相关,而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单位工业用地工业产值都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正相关;影响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城镇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有三种,即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与市场合作模式和自主再开发模式,利用比较法与理论模型法分析此三种模式,结果显示:(1)政府主导模式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角色,快速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同时也存在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偏差等问题;(2)政府与市场合作模式有利于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低效用地再开发,缓解财政资金紧张的压力,调动全社会参与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积极性;(3)自主再开发模式通过原土地使用权人和市场主体自信实施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减轻政府负担。对城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有条件的地区应尝试推行政府与市场合作模式,不具备条件的地区需规范政府角色,提高补偿标准或规范自主开发方式,最终使三种模式逐步向市场主导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城镇低效用地迫切需要信息化决策支持手段。从整体上详细设计城镇低效用地分析决策系统的框架和数据库:采用Flex开发语言,以ArcGIS Server为开发平台,设计并开发基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调查数据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建库、数据浏览、要素图斑操作(包括选择、查询、编辑、渲染等)、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成果输出、系统管理等功能。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空间数据展示功能,以直观、合理的方式展示低效用地调查所取得的成果,并提供决策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创新,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厘清重庆和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并结合我国一二线城市的特性,提供相对应的建议。结果表明:1)重庆和成都市地票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将农村低效土地转化为城市建设可利用的发展空间,并通过整治农村低效建设用地,腾出了建设用地指标来满足农村发展。且以市场化方式进行用地指标的公开交易,既能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又能通过市场配置建设用地指标,实现城乡土地的空间布局的优化。2)对于一线城市,其可以将地票制度与城市更新政策结合,实现开展存量土地的再开发;而对于二线城市,其可以在地票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不同性质地块的地票置换的数量,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