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空间变异函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分析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变异特性和分维特征。结果表明:在总体空间格局上,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组织性,热点区域在东北平原区积聚,东南沿海出现了新的冷点带,总体差异扩大;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连续性和自组织性增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份在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日益显著;从不同方向的空间变异格局看,东南—西北方向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差异较小,而南—北方向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2.
当前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生产和贸易。从近年来的生产来看,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因此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将是国际贸易,而对国际贸易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从澳大利亚开放粮食市场出发,分析由此可能带来的贸易格局的演变,从粮食禁运的视角分析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新的小麦贸易格局将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粮食安全贡献度的FSP模型分析框架,从省际粮食供需平衡的角度测算中国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并探究了粮食主产区粮食供求格局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除2000—2003年粮食产量骤降造成粮食供给缺口外,1991—1999年、2004—2018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盈余(调出量)呈“稳中有降—绝对增长”的U型变化趋势,历年粮食安全贡献度均高于85%,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地位相对稳固。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求格局经历了省际间的分化和重组。一方面,粮食供给向中北部地区集聚,而南部地区粮食产需紧平衡,粮食供需错配严重;另一方面,粮食供需空间分异明显,2000年后黑龙江、河南、吉林3省的粮食安全贡献度合计达50%左右,而湖南、江西、江苏、河北、湖北、四川、辽宁7省的历年粮食安全贡献度均低于5%,粮食调出总量合计仅占粮食主产区粮食调出总量的10%~20%。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区域粮食供需平衡和区域粮食安全提供参考,运用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分析2002-2017年吉林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动态格局变化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上,吉林省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上涨,涨幅为89. 97%;空间上,吉林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呈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高高集聚区分布在中西部平原台地区,低低集聚区分布在东部山地丘陵区; 2002-201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重心向北偏东32. 65°移动了7. 05 km。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是影响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乡村土地利用形态日趋多元化的现状,探究山东省乡村三生空间整体及系统间时空演变、格局演化等关键问题,从而为山东省各地市未来乡村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运用2007、2012、2017年数据构建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进而对山东省乡村三生空间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探讨其格局演化与时空...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但区域性矛盾问题不容忽视,优化粮食安全区域布局有利于增强粮食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文章从粮食用途角度,估算2013—2018年31省市的粮食需求量,将粮食产需划分为6个不同等级,分析我国粮食产需平衡的时空演变规律,测算了空间自相关性。结果显示:1)2013—2018年,我国粮食高产区增产而低产区减产,粮食生产重心向高产区集中,粮食生产的省域差距持续增加。2)口粮和饲料用粮是粮食总需求结构中重要的两个部分;间接用粮和粮食总需求量变动呈现“北减南增”、“东减西增”的空间变动。3)山东、四川和辽宁虽为粮食主产区,但也表现为高缺粮。有充足的粮食可输出的省份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新疆和甘肃。2013—2018年,多数省市内的粮食产需不平衡现象得到了改善,省级层面粮食安全水平提高。4)我国粮食产需呈现空间正相关,具有集聚状态,且口粮需产差的空间集聚性更强、更稳定。高余粮区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偏北区域,而高缺粮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基于上述分析,文章得出平衡好口粮需求和间接粮食需求之间、粮食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的关系;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加强粮食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单元为样本,采用省际建成区绿地率空间面板数据,运用ESDA与GIS技术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方法,探明1997-2014年我国省域建成区绿地率空间聚集、空间相关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建成区绿地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增强趋势。2)我国70%左右的省域属于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高-高型主要分布在东部,低-低型集中于西部,地区间省域集聚类型差异是我国省域建成区绿地率空间分异的主要特征。3)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检验少数省域集聚类型的显著性强,对周边省域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而2/3以上的省域建成区绿地率空间集聚类型处于不稳定状态。本研究提出差异化、分类制定提升4大地区和省域建成区绿地率的政策建议,对实现国家建成区绿地率总体发展目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研究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概况,依据2006年昆明市耕地相关数据,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结合人均食物需求量300和400kg2种情况,计算分析了昆明市及各县(区)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结果表明,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300kg时,昆明市人均耕地面积具有区域差异性,体现了不同空间的分布规律,呈现了明显而典型的径向分布特点,以昆明市区为中心处于全市最低,从市郊向四周递减;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400kg时,在同样的消费水平条件下,昆明市各县耕地承受的压力不同,而驱动这种变化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300、400kg时,昆明市耕地压力指数都大于1,耕地资源压力巨大,各县(区)耕地压力指数存在大于1和小于2种情况,其原因各不相同。结合昆明市耕地、粮食的空间分布特点及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盘活存量用地、统筹规划昆明市各县(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合理配置耕地资源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及其空间格局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投入、产出、生产服务3维度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时空演化规律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00—2016年中国整体层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分化为以黄淮海平原为核心的高值区和以西南山区为核心的低值区。农业现代化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趋势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局域空间集聚方式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型为主。应制定差异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策略,重点推动山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并充分发挥地理上的空间溢出与辐射带动效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重心迁移模型、基尼系数等模型,从区域、省域和县域不同尺度定量分析1998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1998~2010年间,粮食总产量增加了0.34亿t,粮食总产量较低的区域处于控制地位且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粮食总产量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等;粮食总产量的两极分化趋势加剧并向主产县域集中,人均粮食占有量区域差异增大,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的单元在空间上积聚。(2)1998~2009年间,省域和县域的粮食生产向北方集中,人口却向南方积聚,粮食区域供需矛盾加剧。(3)基于1998年县域粮食总产量、1998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和1998~2009年间人均粮食净变化量将研究区划为6类,输入需求强、人均粮食占有量递减型的县域个数最多。明确不同区域粮食增产的努力方向,创新国家公共资源投入与区域粮食生产级别相挂钩的配置政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探索国土空间格局演变规律有助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对人们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土地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为研究区,选取其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国土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国土空间在1990至2018年间,生态空间和生产空间一直是主导空间;生态空间和生产空间之间的相互转移是黔东南州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类型;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逐渐增加,生态空间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豫西山区典型县域河南省登封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1990—2019年4期遥感卫星影像进行解译并提取各期土地利用数据,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功能,划分一级和二级土地类型,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用地转移的生态贡献率、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探讨登封市"三生"空间演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1990—2019年,农业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和牧草生态用地持续减少,而城镇生活用地、乡村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增幅明显,城镇生活用地增幅最高。2)一方面导致登封市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恶化的原因为低质量区面积持续扩张,研究期内面积由228.96增至256.41km~2;另一方面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原因主要为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为水域生态用地,以及牧草生态用地转化为林地生态用地。总体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远高于改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重心主要分布在东金店乡,研究期内持续向西北方向转移。3)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其中,"高-高"型区域集聚在北部的嵩山和南部大熊山等山区,"低-低"型聚集区多分布在登封市区及大冶镇—阳城工业区形成的工业走廊沿线。综上,该研究可为豫西山区"三生"空间优化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同类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唐县2009—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通过分别计算莫兰指数(Moran's I)和标准差椭圆,对唐县2009—2018年生态空间聚集特征及其演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8年唐县生态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西北—东南"的布局特征,具有较强的空间聚集性和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受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导致空间总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收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国茶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茶产业空间格局变化进行原因分析。分析表明,茶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主要受到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结构、市场集中度、市场导向以及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翟涛  罗冲  马宏声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6):203-207+221
基于国家统计局、FAOSTAT、海关总署和UN Comtrade数据资料,系统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供给保障空间维度变化和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供给保障包括国内供给和国际市场供给两部分。国际市场供给占中国粮食供给比重略有上升,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国际市场供给呈现明显地理集聚特征。国内粮食供给是保障中国粮食供给的主要力量,粮食供给区域不平衡,不同粮食作物供给区域不断演化。中国粮食国内供给区域发生较大变化,供给重心逐渐北移,地理集聚由相对离散渐进演变为稳定集聚,且表现出显著空间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棉花生产的空间格局演化及集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1978-2011年全国31个省级地区棉花生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理加权模型(GWR)比较1990年和2011年棉花生产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棉花生产一直保持较高的集中水平,但空间集聚程度在全国尺度上有较大下降,呈现由集聚变为分散分布的整体格局;在区域尺度上,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等局部地区一直为高值集聚区,呈现出空间集聚的分布特征;劳动力投入长期对我国棉花生产布局具有正向影响,单产和纺织工业总产值的影响有所增强,而光照和化肥使用的影响则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19.
采用TOPCON全站仪,在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施业区内设置1块500 m×600 m固定监测样地,并进行群落调查,在Arc GIS平台上采用Ripley’s K函数进行不同尺度的空间聚集度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研究区内的种群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老龄林中数量最多的前6个种群分别是簇毛槭、白牛槭、千金榆、色木槭、裂叶榆和花楷槭;不同的起测胸径对林木的空间格局分布有重要的影响,起测胸径5 cm时,发现6个个体数量最多的种群显示出了不同的空间格局,其中白牛槭的空间聚集性最高;优势木在空间尺度较小时,生长得比较密集,在空间尺度较大时,则呈现出离散的分布特点,不同的起测胸径对研究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研究空间格局分布时,起测胸径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优势木在种群间还是不同空间距离下,优势木间均显示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只是相关性程度略有差异,优势木的相关性受空间尺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以2010—2017年165个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最邻近指数分析、核密度分析、Voronoi图三步迭代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缓冲区分析、双侧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分布类型、分布密度、分布聚类、空间自相关性等进行了描述;并对有可能影响湖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分布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其中,鄂东地区分布最为密集。休闲农业的分布受海拔、交通区位、市场环境因素影响明显,地方经济、人口密度逐渐变得次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