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南疆戈壁日光温室内不同叶背补光模式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获得适合该地区设施番茄生产的经济最适补光模式.[方法]以NS3389番茄作为材料,LED为补光光源,于08:00~22:00期间内,以无补光处理为空白对照(CK),并设置3种叶背补光模式:T1,100μmol/(m2·s)持续补光;T2,揭帘之前与盖...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日光温室揭放保温被时间,进而实现自动控制,以园区管理员经验揭放时间为对照(用CK表示),依据日出日落时间变化和不同的天气状况,设计揭放保温被时间处理(用H表示)。揭放保温被时间公式为T=T日出/T日落±Xmin,同时两温室内种植同一作物(樱桃番茄)。结果表明:(1)在冬春茬樱桃番茄的不同生育期,H处理比CK的光照时长增加9.42%~24.32%;H处理和CK的平均空气温度基本满足樱桃番茄的生长;H处理和CK的平均土壤温度都可以满足樱桃番茄的正常生长。(2)在盛果期,与CK相比,H处理显著促进了樱桃番茄的光合作用,并且显著提高了樱桃番茄的品质和产量。(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日光温室揭放保温被时间自动控制装置,目前该装置应用灵活、方便、自动以及安全,并且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日光温室的揭放保温被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置式秸秆反应堆在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的生产过程中,对日光温室环境因子及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无CO2发生装置的日光温室为对照温室,以利用外置式秸秆反应堆补充CO2的日光温室为处理温室,观测在番茄不同生育阶段(苗期、结果期、转色期)温室内CO2含量、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以及对番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日光温室内CO2含量的日变化曲线呈不规则的“N”形,空气湿度昼夜变化曲线呈“V”形。与对照温室相比,在番茄不同生育期,处理温室10:00-11:30 CO2含量提高了230 μL/L,13:30-16:00提高了84~150 μL/L;夜间平均气温提高了1.5~2.0 ℃,空气相对湿度平均提高了4%~5%;并可显著提高不同生育阶段番茄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极显著降低苗期蒸腾速率,显著提高结果期和转色期番茄的蒸腾速率,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3 707 kg/hm2和59 310元/hm2。【结论】外置式秸秆反应堆能有效改善越冬茬番茄栽培过程中日光温室内的环境条件,缓解晴天日光温室内CO2的亏缺,增加番茄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最终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冬季的管理主要是合理控制光温条件.一般可以通过揭盖草帘来控制室内的光、温条件,揭盖草帘的时间,要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来确定.在初冬,一般于早晨7:30~8:00揭帘,在深冬则可在9:00揭帘.深冬过后,揭帘时间要逐渐提前,晚上盖帘的时间则要延后,让植物尽可能多接受阳光,同时也利于温室的蓄热保温.如果遇到阴天但不下雨,仍要及时揭帘,若遇连续阴天,亦应揭帘,使作物接受散射光.  相似文献   

5.
选取山东Ⅲ型、Ⅳ型、Ⅴ型3种结构类型的日光温室,利用温室记录控制系统采集温室内的温湿度变化数据,并调查供试作物番茄产量和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山东Ⅳ型日光温室保温、除湿效果优于山东Ⅲ型、Ⅴ型,且较适合种植番茄,产量高,病害轻;3种不同构型温室的番茄产量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山东Ⅳ型和Ⅲ型温室的番茄产量与湿度间的相关性达到5%显著性水平,山东Ⅴ型温室的番茄产量与湿度的相关性达到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南疆兵团第三师五十三团3连日光温室为对象,采取不同揭被程度、揭被时间、通风时间、揭被-通风时间等管理措施,研究了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外的气象因子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在扣棚升温期,揭被程度大,晴天温室内光照、气温、土壤温度显著增加,降雪则降低了温室内气温;在花期,揭被、通风、揭被-通风管理措施中,温室内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与外界趋势相同,紧密相关。早揭被,温室内升温较快,降湿度较慢;早通风,升温较慢,降湿较快;早揭被-通风,升温较快,降湿效果明显,5 cm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与气温相同。因此,在扣棚升温期,应注重通风降湿,改善温室光照条件,使气温、地温同步升高;在花期,晴天可早揭被-通风,阴天晚揭被、通风,注意适时盖被保温。  相似文献   

7.
以南疆兵团第三师五十三团3连日光温室为对象,采取不同揭被程度、揭被时间、通风时间、揭被-通风时间等管理措施,研究了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外的气象因子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在扣棚升温期,揭被程度大,晴天温室内光照、气温、土壤温度显著增加,降雪则降低了温室内气温;在花期,揭被、通风、揭被-通风管理措施中,温室内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与外界趋势相同,紧密相关。早揭被,温室内升温较快,降湿度较慢;早通风,升温较慢,降湿较快;早揭被-通风,升温较快,降湿效果明显,5 cm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与气温相同。因此,在扣棚升温期,应注重通风降湿,改善温室光照条件,使气温、地温同步升高;在花期,晴天可早揭被-通风,阴天晚揭被、通风,注意适时盖被保温。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补光时段株间补光对冬季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番茄品种粉太郎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CK(不补光)、T1(早晨揭帘前补光5.0 h)、T2(晚上盖帘后补光5.0 h)、T3(早晨揭帘前、晚上盖帘后各补光2.5 h)4个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品质、产量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13项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早晨揭帘前补光5.0 h的补光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T1处理产量、果实硬度、单果干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番茄红素含量显著高于CK。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得出,T1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T2、T3处理,CK得分最低。综上所述,早晨揭帘前补光5.0 h番茄的产量最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动采光结构日光温室研究了其采光性能及其对不同种植密度、不同保留果穗处理番茄的光合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在2种不同采光类型日光温室内设计了2种不同种植密度处理、2种不同栽培方式处理以及3种不同保留果穗处理,合计18个处理组合。在植株生长期间选3 d(晴天)测定番茄叶片光合指标,在植株生长后期测定株高、茎粗、单果品质及产量等农艺性状。主动采光日光温室在采光方面显著优于普通采光日光温室(P<0.05),在测定番茄光合的3 d内主动采光日光温室的光照强度与普通采光日光温室相比分别高出7.90%、8.33%、8.51%;主动采光日光温室与普通采光日光温室相比,番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表现为种植密度越小效果越好,番茄蒸腾速率则与之相反;农艺性状方面,主动采光日光温室番茄呈现高而细,普通采光日光温室番茄则呈现矮而粗的现象;两栋日光温室番茄果形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采光日光温室番茄的果实硬度较主动采光日光温室番茄果实硬;在产量方面,主动采光日光温室每一处理组合的番茄产量较普通采光日光温室相对应处理组合的要高,其中G2-D3-C3产量达到14 625.79 kg/667m2,并且主动采光日光温室番茄的成熟时期较普通采光日光温室提前7~10 d。日光温室主动采光对其光照强度以及在其内种植番茄产量的提高起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补光对日光温室越冬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荧光灯为对照,采用不同光质荧光灯(红,蓝,红蓝1∶1)对日光温室内番茄进行定时补光(6:30—8:30,16:00—18:00;光照强度2 000 lx),研究不同光质补光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补照红光能够促进番茄植株生长;补照红光和红蓝混合光能提高番茄产量,且补照红光的增产效果最好,产量增加22.4%;可溶性糖含量以红光处理最高,可溶性蛋白、Vc和可滴定酸含量以蓝光处理最高,果实番茄红素含量在红光与红蓝混合光照射下均明显增加。综合评价,补照红光有利于促进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保温被揭盖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部温度的影响,基于温室内部不同位置光照的需求建立保温被精准揭盖位置模型,提出一种逐时揭盖保温被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瞬态模型分析不同的揭盖方式下大寒、春分节气温室内部空气温度变化。【结果】按照温室规格1∶1建立日光温室CFD模型,所建立模型决定系数在0.91~0.92。选取大寒、春分2个节气分析,在光照完全照射墙体时逐时揭盖分别比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室内部温度提高0.03和2.49℃;在光照完全照射地面时,逐时揭盖分别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度提高0.55和0.9℃;在光照完全照射作物层时,逐时揭盖分别传统一次性揭盖温度提高0.53和0.62℃。【结论】逐时揭盖对较为严寒的大寒日前后提高温度不明显,全体平均气温最大提高了0.56℃;在春分日逐时揭盖方式全天平均温度最大可提高2.49℃。寒冷季节下,揭盖方式对温度的影响不大,可增大保温被揭起角获取更多的光照,在春分节气可减小揭起角以增加温室内部的温度。  相似文献   

12.
揭帘、盖帘时间与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对每天揭帘时间分别为9:00和10:00、盖帘时间分别为15:00和16:00的两个日光温室内气温和室外气温进行了连续实时测量,研究了揭帘、盖帘时间对日光温室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揭帘、盖帘时间对温室气温的变化产生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着季节和天气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初冬和早春的晴天里,适当早揭帘晚盖帘,有益于延长光照时间,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在寒冷的季节,适当迟揭帘早盖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温室温度。在室外气温≤-9.0℃时,温室内气温将降低到5.0℃及其以下,对喜温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必要时要采取短期人工增温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LED补光时长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影响,研究新疆地区越冬季节日光温室番茄最佳补光时长。【方法】以番茄品种天粉1号材料,以日光温室保温被揭盖时间为基准,比较不同补光时间处理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2 h/4 h、4 h/2 h、6 h/0 h、4 h/0 h有利于番茄株高和茎粗(4 h/2 h)生长;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 h/2 h、6 h/0 h处理叶片光合特性明显增强,番茄果实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番茄果实果实VC和番茄红素含量以盖后/揭前6 h/0 h和4 h/0 h为最佳。【结论】综合番茄生长、植株干鲜重、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因素,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6 h为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适宜的补光时长。  相似文献   

14.
叶面肥喷施次数对弱光下番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内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在遮光条件下设计2个叶面喷肥处理:处理1为0.3%磷酸二氢钾;处理2为0.3%磷酸二氢钾、1.5%葡萄糖、0.1%硼砂和1.5%氯化钙的混合液,分别以温室内自然光照和遮光条件下喷施清水的处理为对照(CK1和CK2),测定了喷施不同次数叶面肥对番茄的生长发育、营养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促进番茄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弱光下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以连续喷施3次叶面肥效果较好,而且处理2效果好于处理1。弱光对番茄植株吸收氮和磷的影响较小,但抑制了植株对钾的吸收。连续喷施3次叶面肥后,可以显著增加植株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且处理2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加气灌溉滴头埋深和加气灌水频率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温室小区对照试验,设置滴头埋深水平(10,15,20cm)和加气灌水频率(3d1次、6d1次),均以对应的不加气灌溉为对照,共组成12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加气灌溉可以提高番茄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使番茄株高增加36.54%,茎粗增加6.81%,产量增加44.96%,有机酸含量增加2.5%,Vc含量增加11.9%,硬度增加4.3%,糖酸比降低5.4%。6d1次加气灌溉番茄株高、茎粗、产量均大于3d1次加气灌溉处理;其中,番茄株高增加32.76%,茎粗增加5.87%,产量增加13.76%,有机酸含量增加9.8%,Vc含量增加11.7%,硬度增加3%,糖酸比降低12.8%。在灌水频率相同的情况下,滴头埋深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不大,但相对而言,15cm的滴头埋深更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生长量、产量和品质。【结论】番茄全生育期单株总灌水量为18.28L的条件下,加气灌溉对植株生长量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显优于不加气处理;灌水频率为6d1次且滴头埋深为15cm的处理,最有利于番茄生长量的增加、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目地是探明加气灌溉不同灌水量和加气灌水频率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采用温室小区对照试验,设置3个不同作物-皿系数Kcp(Kcp=0.8、Kcp=1.0、Kcp=1.2)和2个加气灌水频率(1次/3d、1次/6d)共组成6个处理,均以对应的不加气灌溉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灌溉频率及灌水量下,加气灌溉可以提高番茄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加气灌溉的番茄株高较不加气灌溉增加1.44%、茎粗增加3.02%、产量增加19.49%;加气灌溉有利于温室番茄茎粗、株高的生长,并且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利。加气灌溉处理时,在相同的灌水量条件下,1次/6d较1次/3d的加气灌水频率,株高增加了8.08%,茎粗增加了6.33%,产量增加了26.01%。由此得出:加气灌溉对植株生长量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显优于不加气处理;灌水频率为1次/6d且Kcp=1.0的处理最有利于番茄生长量的积累、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以高纬高寒地区装配式双膜内被节能日光温室为试验温室,采用膜下滴灌方式设置三种土壤含水量处理(50%~65%、65%~80%、80%~95%),探究秋冬季节装配式日光温室中土壤含水量对番茄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土壤相对含水量增加提高番茄植株株高和产量,茎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番茄红素含量显著降低。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番茄品质和产量,再结合土壤含水量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的影响,认为低水分处理(50%~65%)在装配式日光温室秋冬季番茄生产中应用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自然通风方式下日光温室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提高日光温室自然通风效率,设计2种不同自然通风方式:后坡整体开窗式和后坡间隔开窗式。将分别采用后坡整体开窗式和后坡间隔开窗式通风方式的温室,依次记为G1、G2,并以传统顶通风式日光温室(G3)为对照,对上述3座采用不同自然通风方式的温室内部环境和作物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晴天白天,G1、G2的室内光照强度分别比G3提高了26.34%和10.16%,G1、G2、G3平均气温分别为33.7、33.8、34.8℃,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47.15%、47.21%、44.03%,风速折减率分别为0.80、0.74、0.90;晴天13:00,G1、G2的植物冠层气温分布呈现南高北低,而G3的呈南低北高分布。G1、G2内的番茄产量分别比G3提高了19.54%、6.90%。综上,后坡整体开窗式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寒冷干旱地区日光温室在自然通风时内拱膜结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对呼和浩特市农户日常生产使用的日光温室内部气温进行多点实时测试,并利用多峰拟合法对不同内拱膜竖直高度下的室内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0:00~08:00时段,日光温室内拱膜竖直高度越高,室内气温沿跨度方向温差越大,而在10:00~15:00的通风时段,内拱膜竖直高度越高,室内气温沿跨度方向的温差越小。在通风时段,试验温室Ⅰ、Ⅱ内距地面2.5m高处的气温最高,1.3m高处的气温最低,且试验温室Ⅱ内不同高度处的气温均高于试验温室Ⅰ,而对照温室内距地面2.5m高处的气温最高,0.1m高处的气温最低。多峰拟合的最小拟合度为0.960 2,拟合分析表明,内拱膜竖直高度越高,相同时段内室内平均气温越高。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市厚墙体日光温室冬季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研究呼和浩特市冬季日光温室内小气候特征,合理调控日光温室小气候条件,有效开展蔬菜生产,采用小气候自动监测设备观测厚墙体日光温室内冬季气象要素,分析晴天、多云、阴天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气温、土壤10cm地温、相对湿度等小气候特征变化,并对比同期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温室内外气温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各要素日变化为:气温变化均为单波峰曲线,8-9时最低,14时左右气温升到最高;地温变化均为单波峰曲线,峰值约出现在14-15时;相对湿度变化为倒单波峰曲线,最低值出现在14时;厚墙体日光温室冬季室内气温明显高于室外;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各项要素的日变化均与保温被揭盖时间密切相关,各要素变化时间与保温被揭盖时间基本相符,且同一观测要素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