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别以琯溪蜜柚、缅甸柚和无酸柚为父本给水晶蜜柚授粉,同时以自然授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水晶蜜柚当年坐果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相比,琯溪蜜柚和缅甸柚授粉显著提高了水晶蜜柚的坐果数、坐果率、果肉重、可食率、中部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中下部果肉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了果实中心柱大小和果基长,且中心柱由空心变为实心。因此,琯溪蜜柚和缅甸柚授粉能显著改善水晶蜜柚的果实性状,提高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琯溪蜜柚、缅甸柚和无酸柚为父本给水晶蜜柚授粉,同时以自然授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水晶蜜柚当年坐果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相比,琯溪蜜柚和缅甸柚授粉显著提高了水晶蜜柚的坐果数、坐果率、果肉重、可食率、中部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中下部果肉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了果实中心柱大小和果基长,且中心柱由空心变为实心。因此,琯溪蜜柚和缅甸柚授粉能显著改善水晶蜜柚的果实性状,提高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单层双色纸袋套袋对白沙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层双色纸袋对3个白沙枇杷品种果实进行套袋,结果表明单层双色纸袋套袋可提高枇杷果实的品质.白玉枇杷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都上升,果实外观色泽均匀,锈斑较少;冠玉和青种枇杷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内在品质明显提高,皱皮果少,果面洁净.  相似文献   

4.
荆州地区6个柑橘品种成熟期果实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丰蜜桔(橘类)、国庆1号(柑类)、日南一号(柑类)、朋娜(橙类)、玉环柚(柚类)、琯溪蜜柚(柚类)等6个柑橘品种为试材,对各柑橘品种果实的主要品质特性,如果形、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玉环柚及琯溪蜜柚的果实均较大,单株产量高,果实硬度也较大,而且其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较其他柑橘品种合适,且Vc含量亦较高;其次则是南丰蜜橘,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同时具有最高的可食率;其他的几个柑橘品种果实的品质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套袋和采收期对留树保鲜的梨橙果面绿斑病发生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用乳白色单层袋子开展果实生长期套袋试验,果实成熟后留树保鲜至翌年2—4月分批采收,调查果面绿斑病发生情况和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梨橙果实套袋后能有效控制果面绿斑病的发生,可显著提高果皮亮度、红色度和光洁度,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随着采收期延后,套袋与不套袋果VC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可滴定酸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套袋果实外观优于不套袋果实,其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低于不套袋果实,单果重、可食率和糖酸比高于不套袋果实,但无显著差异。梨橙套袋果实和不套袋果实外在品质有差异,内在品质不存在差异。梨橙延迟采收最佳时期为第Ⅱ采收期(即3月中旬),此时果实外观品质优良、糖酸比高、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黄金蜜柚’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柚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期(90d)内,套袋果不易失重,贮藏好果率可达94%-96%,高出对照6-8个百分点,果实木质化程度轻于对照;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前期低于对照果,中后期则高于对照果;贮藏中期,‘黄金蜜柚’可滴定酸含量升高,出现"返酸"现象,套袋果贮藏60d后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说明套袋果较耐贮藏;套袋果的Vc含量高于对照。因此,生产上应推广套袋技术特别是套双层柚果专用纸袋,以提高其采后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7.
选择7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新西兰红梨等5个梨品种(系)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轻微降低大部分梨果实的内在品质。套袋后大部分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套袋能增加大部分梨果实Vc含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套袋处理对尤力克柠檬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8种纸袋对尤力克柠檬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纸袋类型对柠檬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提高果实亮度,改善外观品质,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因不同类型果袋影响不一.选用外黄内黑纸袋进行套袋的柠檬亮度、黄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大于对照,差异显著;但总酸含量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以奥灵达夏橙为试材,设不同时期进行果实套双层纸袋处理,果实成熟采收后调查绿斑病发生情况和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控制果实绿斑病的发生,可提高果实亮度、黄色度和红色度,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但单果重有轻微减少;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套袋越早,降低越多;套袋各处理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均比对照有所增加。综合分析表明,夏橙在9月至10月套双层纸袋对控制果实绿斑病、改善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奥灵达夏橙为试材,设不同时期进行果实套双层纸袋处理,果实成熟采收后调查绿斑病发生情况和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控制果实绿斑病的发生,可提高果实亮度、黄色度和红色度,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但单果重有轻微减少;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套袋越早,降低越多;套袋各处理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均比对照有所增加.综合分析表明,夏橙在9月至10月套双层纸袋对控制果实绿斑病、改善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果实套袋对水晶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晶葡萄为试材进行套袋对果实外在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套袋能显著改善果实的外观,使果实外观光亮,色泽好,无锈斑和明显病虫害。套袋时期不同,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影响,套袋时期推迟可溶性固形物有增高的趋势;果实套袋后的总糖含量随果实成熟呈增高趋势,总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对维生素C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红肉蜜柚在福建省闽侯县的引种表现,观察红肉蜜柚在引种地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及果实经济性状,并开展了不同肥料及套袋材料对红肉蜜柚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肉蜜柚引种表现果大皮薄、色泽鲜艳、瓤肉无籽、多汁柔软、风味酸甜适中、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性,适宜在闽侯县推广种植;施用不同肥料对红肉蜜柚产量和果实品质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施用柚类专用肥的效果最佳,其单株产量、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糖酸比、固酸比均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及常规施肥高,且果实裂瓣率、粒化瓣率及总酸含量最低;套袋处理可改善红肉蜜柚外观品质,显著提高果实商品果率和一级果率,降低落果数、病虫果数、果实裂瓣率和粒化瓣率,但果实内在品质有所降低,比较发现黄色单层柚果专用袋套袋效果较好,不仅外观品质得到提升,而且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四川蜜柚风味物质组成和含量特征,了解其营养品质状况,为四川蜜柚果实评价与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以四川地区主栽的琯溪蜜柚[Citrus maxima(Burm.)Merrill]及其4个芽变品种(红肉蜜柚、三红蜜柚、红绵蜜柚和黄金蜜柚)为试验材料,测定蜜柚果实基本生理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测定糖酸、酚类物质和类胡萝卜素的组成和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1,1-diphenyl-2-picrylhydrazy,DPPH)、铁离子还原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清除能力(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3种方法测定抗氧化能力,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果实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柠檬酸和蔗糖是琯溪蜜柚主要的有机酸和可溶性糖,没食子酸和柚皮苷是琯溪蜜柚主要的酚酸和类黄酮,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分别是红肉型蜜柚和黄肉型蜜柚的主要呈色色素。其中,三红蜜柚的色泽表现最好,其总黄酮含量为13.34 mg·g-1,约为琯溪蜜柚的1.6倍,柚皮苷的贡献最大,为807.47 μg·g-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抗氧化能力在5个品种中最强,DPPH和ABTS分别达133.04和5.92 μmol·g-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主成分分析排名第1。黄金蜜柚的总糖含量最高,为10.20%,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仅为7.5 g·L-1,与其他品种呈显著性差异;但黄金蜜柚汁胞粒化现象较为严重,且抗氧化能力最弱,主成分分析排名第2。综合比较评价结果显示,三红蜜柚和黄金蜜柚在四川产区综合品质较好,可为下一步品种选择与果实加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套袋枇杷果面微域环境变化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贵妃枇杷为试材,用3种果袋进行套袋,对袋内微域环境的光照强度(简称光强)、温湿度和透气性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果袋内微域环境变化和果实品质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套袋使微域环境中的日均光强下降,果实外观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在光洁度好、着色均匀、果粉和茸毛较完整、日灼果率和锈斑病下降;内在品质表现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增加,风味偏酸偏淡;日均光强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的影响均呈正相关,但对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的影响均呈负相关,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9766,相关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单果套袋和整穗套袋对鸡嘴荔果实若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果套袋在改善鸡嘴荔果皮色泽,促进提前转色,增加单果重和果个大小方面均优于整穗套袋和不套袋,而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除显著性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外,单果套袋却增加了采收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但与其他处理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花牛苹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年生天汪1号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袋促进果实着色,使果面光洁度提高,改善了果实外观品质;降低了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使糖酸比降低,风味变差,影响了果实内在品质;常温贮藏条件下,套袋果实失重率和烂果率均低于不套袋果,套袋使果实耐贮性增加.综合分析,在供试的5种果袋中,欢迎和条黑效果最好,其次是陇上红,旺盛和康盛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套袋处理对白沙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进一步优化洞庭地区白沙枇杷的套袋栽培技术,采用不同果袋和不同套袋时间处理,研究其对青种和白玉2个白沙枇杷品种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层双色果袋可以改善青种枇杷的外观,果面色泽均匀,锈斑较少,同时,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套袋时间早,有利于白玉枇杷果实外观品质提高,但其内在品质略有下降。而在4月20日套袋的透明袋对提高白玉果实的内在品质方面效果较好,但易发生锈斑和果实皱皮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以‘8306’椪柑(Citrus reticulate Blanco cv.ponkan)为试材,研究套袋后不同拆袋时间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单果重有减少的倾向,果皮厚无变化;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增加;套袋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可食率、出汁率、种子数及囊瓣数均没有影响。综合来看,套袋可提高‘8306'椪柑果实品质,‘8306'椪柑适合套单层纸袋,最佳拆袋时间为采前15d。  相似文献   

19.
以荆梨一号梨为试材,分别用外黄内黑双层袋、外灰内黑单层袋对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果袋均能显著改善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其果品品质,但单果重有所降低;不同果袋对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品质影响不同,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果实果面为黄白色,与不套袋果实相比,着色一致,洁净,光滑,色泽亮,果点小且不明显,但套袋亦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及Vc含量,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有不同程度提高。而外灰内黑单层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效果不如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选择3种不同类型果袋对鸭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果点变小,果皮光亮洁净,但颜色变浅,甚至变为黄白色;套袋轻微影响了果实的内在品质,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的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实VC含量增加;3种果袋相比,黄白袋可以最大程度保持绿色果皮,但果面微微泛白,糖酸比下降最大;双黄袋对单果质量影响最小,对外观品质也有明显的改善,果皮颜色稍微变浅,对内在品质的影响也较小,且糖酸比在3种果袋中最高;灰黑袋对果实外观品质也有很好的改善,果实呈黄白色,是生产黄色果实的优质果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