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明确秦巴山地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26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624 5为标准,将自交系分为5个类群,初步确定其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212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8.83个,变异为4~11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75,变化范围为0.31~0.93;自交系HSZ-3R被划分到第Ⅲ类群里,与其他25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407 9~0.671 1之间,HSZ-3R与其他4个类群的玉米自交系配置组合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自交系HB41065被划分到第Ⅴ类群,与其余25份参试自交系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02 5~0.600 0,遗传距离较远,杂种优势较强,在秦巴玉米组合选配中可作为重点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SSR分子标记与玉米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从CIMMYT引进的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和代表中国温带主要杂种优势群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从40对SSR引物中选取扩增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13对引物,在14份自交系中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变异,涉及到13个SSR位点,每个位点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平均为5.53.每个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IC)变化于0.11~O.84之间,平均0.65.依据14个自交系遗传相似系数,按类平均法聚类分析,将14个自交系分为6类,代表中国温带主要杂种优势群的玉米自交系被划分在不同类群中,聚类结果和系谱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用SSR技术可以划分杂种优势类群、但是根据自交系之间SSR分子标记数据估算的遗传距离,与杂种F1产量及其杂种优势相关不显著,不能预测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60个核心SSR标记分析了68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糯玉米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0个核心SSR标记在68份糯玉米自交系中检测出414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检测出的等位变异数为3~13个,平均为6.9个;基因多样性变幅为0.4982~0.9124,平均为0.7603; SSR标记多态性信息量(PIC)介于0.4630~0.8515之间,平均为0.7144;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1800~0.9600,平均为0.7402;利用UPGMA聚类分析法,将所有供试材料分为5大类群,分别为JS0381类群、衡白522类群、S181类群、通系5类群和中间类群;划分结果基本符合自交系的来源情况。68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亲缘关系较远,作为糯玉米种质资源利用及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50个鲜食糯玉米农艺性状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0份不同来源糯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鉴定,并利用40个SSR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0份糯玉米秃尖长、穗位高、毛重和净重变异较大。40个SSR标记在50份糯玉米品种上共检测到190个等位基因变异,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2—9,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4.75个等位基因。每对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在0.430—0.844,平均为0.675。利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进行聚类,共划分为3个主要类群,聚类结果与品种的来源基本一致。50份糯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为组配糯玉米杂交新品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60个核心SSR标记的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0个核心SSR标记分析了68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糯玉米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0个核心SSR标记在68份糯玉米自交系中检测出414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检测出的等位变异数为3~13个,平均为6.9个;基因多样性变幅为0.4982~0.9124,平均为0.7603; SSR标记多态性信息量(PIC)介于0.4630~0.8515之间,平均为0.7144;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1800~0.9600,平均为0.7402;利用UPGMA聚类分析法,将所有供试材料分为5大类群,分别为JS0381类群、衡白522类群、S181类群、通系5类群和中间类群;划分结果基本符合自交系的来源情况。68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亲缘关系较远,作为糯玉米种质资源利用及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32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SR标记分析了32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用91对扩增带型稳定的SSR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63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16个,平均为6.92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量值介于0.34~0.91之间,平均为0.72;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57~0.92,平均为0.78。利用UPGMA聚类分析法,将所有供试材料分为4类,分别为通系5类群、衡白522类群、中玉04类群和混合类群,划分结果基本符合自交系的来源情况。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类群划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SSR技术,分析了山西省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了杂种优势类群划分。49对引物共检测出294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0个,平均为6个;多态信息含量在0.223~0.836之间,平均PIC为0.633。总共检测出86个稀有等位基因,32个特有等位基因。SSR聚类分析将38份糯玉米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研究表明,山西省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很多自交系具有频率很高的独特基因,它们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SSR标记划分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杂种优势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了50份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从64对SSR引物中,选出扩增带型稳定的58对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07个多态性条带,涉及58个SSR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数为3.569个,变化范围2~7个;平均PIC值为0.560,变化范围从0.232到0.784。经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把供试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划分为4个类群(8个亚群)。聚类后的群内遗传相似系数大于群间遗传相似系数,这表明所选取的SSR引物可以有效地区分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划分结果是客观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为简化杂种优势类群划分,加快育种进程,利用64对SSR核心引物对257份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42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3~9个等位基因,平均6.59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444~0.879,平均0.769。257份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036~0.943。按UPGMA类平均方法进行聚类分析,供试自交系可划分为4大类群,6个亚群(Lancaster、旅大红骨、塘四平头、BSSS、PA和PB)。聚类结果与系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87份辽宁省主要玉米自交系SSR标记杂种优势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87份辽宁省应用的主要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类群划分。用102对扩增带型稳定的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496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9个,平均4.86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56。用UPGMA方法将87份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深入分析了辽宁省玉米生产中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探究玉米自交系QB506和QR273及其改良系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组配优良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提高育种效率和优良玉米自交系的利用率。利用42对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51份自交系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42对引物共检测到248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9个等位基因,平均5.9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为0.2934~0.8790,平均为0.7136;标记索引系数(MI)变幅为0.5867~7.8142,平均为4.3914。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较大,说明51份自交系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QB506及其改良系与QR273及其改良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4128~0.7891,平均0.5734,大于QB506与QR273间的遗传距离0.5482。51份自交系划分为五个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SSR标记用于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 10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 ,初步进行了杂种优势群划分。 10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 4 0个等位基因变异 ,每对引物检测出等位基因 2~ 5个 ,平均检出4个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为 0 .6 5,10个自交系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 0 .2 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自交系可归为两个类群 ,每个类群又分别由两个亚群组成。利用SSR标记可以对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分析 ,并可用于杂种优势群划分。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出抗逆性强及配合力高的玉米改良系,以4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和优良玉米自交系PH6WC为供体分别改良优良玉米新品种金玉506的母本QB506,选育出一批优异的自交系。基于田间试验统计和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5个供体对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效应。结果表明:产量高于对照金玉506(QB506×QR273)10%的测交组合为供体PH6WC、黔兴201和顺单6号所改良系组配的组合,改良效果明显。从146对引物中筛选出清晰稳定的引物42对,对32份供试材料同源性位点扩增,共检测到243个等位基因变异,每个点检测到等位基因数2~9个,平均5.8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为0.2122~0.8836,平均为0.6883。供试自交系划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QB506及其改良系、PH6WC和掖478,为Reid种质群;第Ⅱ类群为YA8201、Mo17、黄早四和18599;第Ⅲ类群丹340为旅大红骨群;第Ⅳ类群为QR273、QB48、QB2164、QB572、QB576和T32为Suwan类群。在选准供体的基础上改良玉米自交系,可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4.
选用系谱明确的和系谱来源复杂的38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在玉米基因组上均匀选取62个SSR引物进行遗传关系分析:(ⅰ)分析SSR引物在这些自交系中的差异程度;(ⅱ)进行自交系的类群划分;(ⅲ)明确SSR标记在不同来源类型玉米自交系的类群划分和遗传关系分析上的应用价值。62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38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4.08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0.612,平均标记索引系数(MI)2.58,三个指标对标记多态性的分析不完全一致。UPGMA聚类分析将38个玉米自交系分为瑞德、旅大红骨、塘四平头、兰卡斯特、P1、P2和热带素湾7个类群,划群结果与系谱基本吻合,同时对系谱来源复杂的自交系进行分析,明确了它们的归属。  相似文献   

15.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以4个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普通玉米标准测验种为对照,对65份青贮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3对引物在研究材料中共检测到67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的多态性片段为2.9个,每个SSR位点可以检测到的等位基因2~5个不等。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5份青贮玉米自交系可划分为4个类群,较好地反映了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浙南地区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指导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37份浙南地区甜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7个多态性SSR标记共检测到209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5.65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62~0.95,平均为0.82。自交系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12~0.94,平均为0.40,说明这些甜玉米自交系之间亲缘关系较远,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将37份甜玉米自交系划分为3个类群,划分结果与其系谱及地理分布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基于SSR标记的96份玉米自交系杂优类群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当前玉米自选系种质类群混乱,组配效率低下等问题,选用70对SSR引物分析了96份甘肃当地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7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23个等位片段,每对引物可以稳定检测到2~5个等位片段,平均每对检测到3.61个等位片段.多态性信息量变化范围在0.153~0.787之间,平均0.60.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497~0.919之间,平均0.640.采用UPGMA聚类分析法96份玉米自交系可划分为6个杂种优势群,合并为SS和NSS 2大种质类群.  相似文献   

18.
利用SSR荧光标记分析山西糯玉米农家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0):1433-1436
采取混合取样策略,利用荧光SSR技术对来源于山西省的45份糯玉米地方品种和40个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45个糯玉米地方品种中,共检测出等位变异241个,每个位点检测出3~11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6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在0.27~0.87,平均每个位点0.71;标记索引指数(MI)变化范围在1.35~9.53,平均每个位点4.42;聚类分析可将45份糯玉米地方品种划分为4个类群。结果显示,部分品种有许多特有的等位变异,应引起特别的注意,需作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利用SSR标记研究50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从40对核心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稳定性和多态性好的18对引物,在50份糯玉米自交系中检测出87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7个,平均4.83个;每对SSR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为0.211~0.759,平均0.584。利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把50份供试糯玉米自交系分为4个类群,其划分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分别测定了50份糯玉米自交系子粒中蛋白质、淀粉、水分、脂肪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糯玉米子粒营养成分含量各不相同,游离氨基酸变异系数最大,淀粉变异系数最小,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50份自交系的品质性状数据,利用SPSS分析软件中平方欧式距离聚类分析方法进行聚类,结果划分为2个大类,4个亚类,类群之间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101份贵州玉米地方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101份贵州玉米地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技术,从22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3对差异比较明显的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出252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幅为7~21个,平均为11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分布范围为0.753~0.945,平均为0.857。遗传相异系数变幅在0.722~0.905之间,平均值为0.812。以遗传相异系数0.80为界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材料划分为5个大群,其中来自册亨县的大黄早单独划分在第一类群,与其他4个类群的遗传距离较远。利用SSR进行玉米亲缘关系分析,为贵州地方种质资源系统研究和今后玉米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