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科学评价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并识别其障碍因素是优化乡村旅游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基础。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从资源禀赋特征、区域生态环境和旅游开发条件3个维度选择13项指标,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法的旅游用地竞争力评价模型,以揭示密云区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的格局。引入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分析主要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类型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用地低竞争力类以组团状形式,在密云区东南部和密云水库东北集中连片分布;中竞争力类沿"潮河轴带""白河轴带""安达木河轴带"和北部山区带状分布;高竞争力类以点状形式,涵盖张家坟村、司马台村、贾峪村、河北村、石城村、圣水头村、石马峪村和龙潭沟村。(2)以中竞争力类区域为例,基于主要障碍因素,将其划分为资源、环境和开发障碍型,并分别提出优化对策。研究成果可为乡村产业用地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学评价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并识别其障碍因素是优化乡村旅游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基础。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从资源禀赋特征、区域生态环境和旅游开发条件3个维度选择13项指标,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法的旅游用地竞争力评价模型,以揭示密云区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的格局。引入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分析主要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类型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用地低竞争力类以组团状形式,在密云区东南部和密云水库东北集中连片分布;中竞争力类沿“潮河轴带”“白河轴带”“安达木河轴带”和北部山区带状分布;高竞争力类以点状形式,涵盖张家坟村、司马台村、贾峪村、河北村、石城村、圣水头村、石马峪村和龙潭沟村。(2)以中竞争力类区域为例,基于主要障碍因素,将其划分为资源、环境和开发障碍型,并分别提出优化对策。研究成果可为乡村产业用地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贵阳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旅游区域竞争力,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也可以走新型的产业集群道路。贵阳市作为一个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避暑之都,其乡村旅游依托自然的、原生态的、多民族的文化遗产而发展起来,已开始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对贵阳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乡村旅游集群理念、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乡村集群网络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旅游人才、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建设等提升贵阳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是产业振兴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分析了乡村文旅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其中包括产业基础资源、旅游核心资源和文化融入资源。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受限于主导产业规模小、产业关联度不足、产业竞争优势弱、产业协同不明显的“小、散、弱”发展困境。依据乡村文旅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困境,提出高质量发展对策:加强引导培育,强化核心主导产业;增强文化融入,促进文旅耦合互动;提升服务质量,培育区域文旅品牌;促进创新驱动,打造文旅产业示范。  相似文献   

5.
张曼婕 《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且发展趋势强劲的背景下,以贵州省为例,研究分析了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能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对提升贵州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贵州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基础内容和素材。因此,提出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模式是促进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景点的时空演变研究对于掌握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渝东南地区为例,采用GIS技术和计量数学方法,分析了2000-2014年间乡村旅游景点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景点包含休闲观光类、农事体验类、乡村文化类和特色村镇类4个一级类别和9个二级类别,景点类型较丰富,各类景点发展差异较大;(2)2000-2010年,乡村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增速缓慢,2010-2014年,乡村旅游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提速明显;(3)在时间维度上,区县间各类型景点发展存在较大差异;(4)在区域空间尺度上,各类型景点整体分布不平衡,交通、水系对景点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5)区域内乡村旅游景点总体集聚程度高,分布不均,区县间乡村旅游发展等级存在差异,旅游发展欠平衡.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配置,打造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加快旅游扶贫事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面对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乌鲁木齐打造南山国际旅游区的契机,达坂城区结合其区情、资源等条件提出了"生态立区、旅游活区、产业强区、文化兴区"的发展战略和"天山绿谷、文化达坂"的发展定位。文章基于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多角度分析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引领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2)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力度不够;(3)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力度疲软;(4)乡村旅游行业组织及专业性人才匮乏;(5)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达坂城区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地区多产业协同发展,能极大弥补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在发展资源、产业建设等的不足,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多元化优势,强化乡村地区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为此,各地区应基于乡村振兴发展要求,切实做好对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从提升构建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顶...  相似文献   

9.
发展特色小镇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挖掘特色小镇旅游功能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提升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针对商洛市特色小镇的特点,面向游客从旅游资源、自然环境、民俗文化、基础设施、综合感知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对问卷调查结果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权重的大小表明游客的期望,总结归纳影响商洛市特色小镇旅游功能发展的因素,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66-69
发展乡村旅游是打造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以"中国红花油茶第一村"腾冲市和睦村为研究对象,开展乡村旅游发展调研。系统梳理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农业与旅游产业基础,判定该村具有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研究意义。通过分析该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现了该村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不规范、缺乏优秀运营管理团队等问题。研究从多维度、宽视角、结合和睦村乡村旅游的现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措施:通过相关部门科学的规划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的潜在价值,提高和睦村乡村旅游的品牌影响力,扩宽旅游观光项目,增加旅游体验项目,加强和睦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山茶花的保护力度,以此促进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走向可持续生态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运用PEST-SWOT模型对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白水洋镇发展乡村旅游在政治/政策、经济、社会、科技方面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目前白水洋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存在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等优势,也面临专业人才缺乏、数字化服务不普遍适用等问题,以及产品同质化竞争、游客需求多样化、多层次化等的挑战,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期望为白水洋镇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整体当作旅游景区,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良好,乡村旅游已经形成特色,但仍存在总体规划控制不够、社区参与度不高、旅游特色不够鲜明、旅游产业规模不大等问题,需要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对黄山市乡村旅游进行整合,从管理体制、旅游业态、旅游服务、文化特色、产业支撑、主题定位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乡村旅游品牌整合能否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找到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提出能够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运用案例实证研究法,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为案例,采用排序选择计量模型对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可以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市场力、塑造力、支持力和发展力,对被调查企业总体绩效得分结果进行加权求和并进行排序可知,品牌发展力(607.3)品牌支持力(587.2)品牌塑造力(514.1)品牌市场力(420.6)品牌竞争力(353.0)。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对企业品牌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政府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旅游市场体系完善、健全品牌危机预警机制、推广品牌整合成功的行业经验、推广旅游服务质量检测和标准化服务、积极构建旅游区域品牌的营销管理、积极推动旅游区域品牌的文化建设和积极实施旅游区域品牌的网络营销,本文对诸因素从乡村旅游品牌扶持、监督、服务指导和营销推广等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区蓬勃兴起,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旅游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中国乡村旅游主要有5类别10种型态,分布范围遍及全国各个省区;乡村旅游开发充分利用了各地区的乡村资源和游客市场,区位选择较为科学,产业集聚度较高,空间结构规划比较合理;乡村旅游空间分布有四个特点: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处于初级形态;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形态差异显著;全国有三个乡村旅游相对发达的区域;东中西部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优化中国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的对策思路主要有:宏观层面——形成全国性乡村旅游空间网络;中观层面——构建区域性乡村旅游空间体系;微观层面——优化乡村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对我国乡村旅游地品牌化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区域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乡村旅游地品牌化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地品牌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探讨了乡村旅游地品牌化突围的基本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品牌化经营的意识不足、顶层设...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依然面临很多困境。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乡村经济有效发展,结合观察法、调查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全域旅游下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对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融合政府、文化产业相关资源,拓展旅游项目可以有效提高乡村文化旅游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所具备的竞争优势有助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河北省乡村旅游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促进河北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角度,从管理体制、旅游规划、企业间分工合作、创新能力、中介组织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选取海口市北港村为研究实践对象,根据其特殊的交通、区位、资源及生态环境等条件,分析其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契机和困境,提出整合区域资源、内外联动统筹布局,生态控制优先、统筹国土空间规划,打造特色风貌、提升人居旅游环境等相应规划策略,旨在探讨村庄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的适宜途径。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对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等发挥着积极作用。淮安市地处苏北,农业人口众多,但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通过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品质、量不断升级,产业融合与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但仍存在着乡村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性整合、乡村旅游地域特色不凸显、缺乏系统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发展与完善淮安市乡村旅游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城乡融合体系,挖掘淮安地域特色,打造乡村旅游知名品牌,建立乡村旅游发展的动态评估机制等举措是优化淮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系统影响.构建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明确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和社会文化子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反馈关系与互动机制,识别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将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模式分为资源环境依赖型(N模式)、产业效益导向型(E模式)、生态环境保护型(R模式)、社会文化兼顾型(S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