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云南“八五”橡胶树育种攻关专题通过验收云南省热作物科学研究所,“八五”承担国家橡胶育种攻关专题:“云南地区高产、抗寒、抗病橡胶树新品种选育的研究”。通过专题组全体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与农场协作单位密切合作,较好的完成了攻关计划指标任务,于1995年1...  相似文献   

2.
云南橡胶树选育种工作进展和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云南橡胶树选育种工作50年,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实现云南植胶良种化,收集、保存、利用橡胶新种质,选育高产抗寒新品种和新技术育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对天然橡胶产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8~9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育种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在景洪召开,来自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区的54名专家学者参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热带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协办。会议在实地参观考察云南省热作所科研试验基地及景洪农场胶园的基础上,就橡胶树特高产单株高产原因、当前橡胶品种在各植区的表现和今后选育种的工作设想、橡胶树转基因研究、热带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展开广泛、深人的探讨,为今后的橡胶育种工作和热带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提高巴西橡胶的产量和抗性,我国橡胶育种工作者除了参与国际橡胶发展委员会到橡胶树的故乡——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去寻找高产的野生种质资源外,各地还开展了单倍体育种、组织培养、理化诱变、选缘杂交等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关于巴西橡胶的细胞学及细胞遗传学方面研究的报道却很少见。两年来,我们对巴西橡胶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  相似文献   

5.
<正> 橡胶幼态优势的获得与利用,关系到橡胶杂交的超亲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利用,是橡胶选育种工作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虽然早自1904年,巴西橡胶树相继引入我国云南、海南等省区种植,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规模化生产种植,并同时开始系统的研究工作,但在橡胶选育种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6.
杨树人工丰产林生产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栽培条件,尤为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遗传成分的改良,而进行杨树有性控制杂交又是杨树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几年来的杂交育种经验,对杨树水培杂交育种技术做一探讨。 1杂交组合的选配   根据速生、优质和抗寒育种改良目标,我们选择速生的南方型美洲黑杨和抗逆性强的北方型杨树品种做亲本进行杂交,选择亲本 26个、设计杂交组合 69个,其中 47个杂交组合获得成功,杂交成功率 68 1%,各品种间可配性高,成功率达 87%,白杨种与其它种之间可配性低,成功率仅达 12%,另外还做了多…  相似文献   

7.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2):F0003-F0003
2006年4月26日~5月1日,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参加了由云南省农垦总局组织的赴“两院”的交流研讨,分别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环植所、品资所、香饮所、生物所、南亚所、加工所就“国家橡胶种质资源圃云南分圃”、“国家橡胶育种中心云南分中心”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一、育种目的以早实、丰产、优质、抗病为目标,进行多特性核桃优良品种的培育。二、杂交组合选配通过对育种原始材料的研究,确定河北薄皮和丰产纸皮拟为杂交组合。因为它们在生态类型、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容易获得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9.
云南橡胶树选育种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云南引入橡胶树新种质的研究和新品种推广规模种植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加快橡胶树亚马逊种质、魏克汉种质杂交组合的鉴定,通过常规选育程序,选育出适合云南植胶生态环境的新品种;收集、研究存在于生产胶园中的高产速生特异单株种质,作为有效选育新品种的新材料;应用分子标记和遗传转化技术,对橡胶树种质特异性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品种选育目的性,提高筛选效率,缩短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10.
加快水稻新品种育成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利用常规杂交有种手段,一个新的水稻品种从配交F0代经过选拔以及测产,最后到审定需9~12年时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日益活跃,并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当然包括农业科研生产方面,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栽培技术的进步,要求育种工作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选育出适合市场要求的新品种,常规的育种手段已经很不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笔者根据几年的育种实践体会,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能够适应水稻育种生产发展形势的需要,时间短成效好,现简述如下。1利用粳糯杂交选育所需使或糯稻品种首先做好亲本选配…  相似文献   

11.
云南垦区橡胶树大面积高产的气候学基础王利溥(西南林学院·昆明·650224)云南植胶区1994年橡胶创大面积平均单位产量每公顷1549.95千克的世界先进水平。若扣除云南植胶区生态条件的次适宜区、基本适宜区的开割面积和产量,则1994年云南垦区适宜区...  相似文献   

12.
<正> 云南宜胶区地处热带北缘,纬度北、海拔高。自1904年巴西橡胶引种到云南,截至目前已发展到六十五万余亩,每年可为国家提供橡胶一万多吨。 巴西橡胶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从未遇到过低温寒害问题。二十七年的植胶实践证实,寒害是本省发展橡胶的主要矛盾。在重寒区的阴坡和半阴坡,中寒区的陡阴坡,没有一个高产无性系不遭受严重寒害的,培育抗寒高产有性系,是扩大植胶面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毛泡桐种内有性杂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育种目的,正确地选配亲本,这是杂交育种工作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近年来我国做的泡桐有性杂交试验,多以种间组合为主。各地初步试验结果说明,有些种间组合表现比较好,苗木和幼树杂种优势显著,但为数不多。另外还有许多种间组合表现不如亲本。我国泡桐种类较多,分布广泛,种内类型尤为丰富,无论种类或类型都是我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的宝贵原始材料。为了探索泡桐种内杂交的利用价值,我们于1972年至  相似文献   

14.
d/3+ET、d/4+ET等刺激采胶技术是天然橡胶采胶技术发展史上的革命性技术创新。新的割胶制度通过使用刺激剂减少割次,保持原有的干胶产量水平,而达到大幅度提高胶工劳动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割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多年来,景洪农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依靠科技进步,在橡胶生产的各环节推广先进技术,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提高橡胶生产科技含量,发展橡胶生产,使大面积橡胶生产实现了持续高产、稳产,推动了农场经济健康、稳步地发展。1998年,景洪农场在云南垦区率先推行橡胶树割制改革,采用高产高效新割制…  相似文献   

15.
南北核桃种间杂交F1代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9-1997年首次选用南方云南薄壳核桃与北方新疆核桃早实优株进行了18个杂交组合的南北核桃种群杂交,对杂种F1代7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杂种F1代的主要性状广泛复杂分离,为多基因控制呈数量性状遗传,由于基因的加性效应,F1代可组合双亲优异性状,由于基因互作产生非加性效应,F1代产生杂种优势性状,这些遗传趋势和特点,对核桃的进一步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下一步的育种提供了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6.
铁线莲杂交与花期观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线莲花型、花色丰富多样,花朵美丽繁茂,花期长,观赏价值高。为培育优良特异种质,探索高效便捷的铁线莲人工杂交技术,从引进的20个园艺品种中选取9个作为杂交亲本,结果表明:23个杂交组合均结实,共获得304个果实,平均结实率为90.21%,最高为100%,最低仅为58.33%,杂交亲本选配对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引种的20个园艺品种花色、花型各异,分属早花大花型、晚花大花型、佛罗里达型、德克萨斯型4个类型,充分体现了铁线莲花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采取以人工杂交为主的选、育、引常规育种结合辐射等新技术,在河南、浙江、辽宁选育优良亲本,人工杂交81个组合(亲本单株158个组合),克服了某些泡桐种间花期不遇的困难,人工授粉24186朵花,采杂交果947个。从1218个无性系测定试验中培育出豫桐1一5号泡桐,为具有优质、抗病、速生、丰产、于良等综合柱状优良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对我国 5 0余年杨属派内和派间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众多的杨树杂交组合中 ,派内种间杂交以白杨派、黑杨派成就显著 ,派间杂交以青杨派与黑杨派杂交成果最为突出。从杂交方式看 ,有单交、双交、三交、回交等 ,以杂种作亲本进行再杂交能够获得显著杂种优势 ;从育种目标看 ,有速生、抗寒、抗旱、抗病虫、窄冠、生根等 ;从育种方法看 ,以常规人工杂交为主 ,将常规人工杂交与物理辐射、化学诱导等技术有机结合 ,能够创造出生产潜力较大的三倍体新品种。选育的杨树良种已在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 ,对目前我国杨树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 在我国植胶区,存在着风、寒两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寒害,是湛江北部和广西垦区发展橡胶的主要限制因素。要使寒害地区橡胶生产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达到高产、稳产,利用常规育种,把具有不同特性的无性系进行芽接,组成抗寒、速生、高产的三合树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93—114/GT1,93—114/PR107,8—  相似文献   

20.
华南地区桉树可持续遗传改良与育种策略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华南地区发展桉树工业纤维用材林对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需求的迫切性出发,分析了桉树引种成功之后遗传改良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要实现华南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必须建立和完善桉树长期可持续遗传改良体系,坚持以多世代群体遗传改良为基础,种间杂交无性转化利用为突破,加快育种增益转化为生产力的育种思路;强调新世纪桉树育种要重视常规育种与分子遗传研究相衔接,通过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多层次多育种方式的相互交叉,充分利用各层次的遗传变异,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