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几丁质酶的纯化及其在抗菌核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菜叶片经油菜菌核病菌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 或水溶性壳聚糖处理后, 几丁质酶活性明显提高, 分别在处理后 1 d 和 2 d 达活性高峰, 比对照分别高5 倍和2 倍左右。被激发提高的几丁质酶表现为内切酶活性, 细胞间的几丁质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细胞内的酶比活力。菌核病菌侵染后的油菜叶片提取液经60% 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再通过再生几丁质柱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的几丁质酶, 经 S D S P A G E 显示单一的谱带,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000。纯化的油菜叶片几丁质酶能降解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细胞壁,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可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2.
草酸对黄瓜叶片中几种与抗病有关酶的系统诱导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用盆栽黄瓜为材料,研究了草酸对黄瓜叶片中几种与抗病有关的酶的系统诱导作用.结果表明:004mol/L的草酸诱导几丁质酶总活性的效果最好;草酸和圆刺盘孢菌在1~7d内可诱导几丁质酶活性持续提高,第7d挑战接种后活性继续上升;草酸和圆刺盘孢菌诱导内切几丁质酶活性提高的倍数显著大于外切几丁质酶;在1~11d内,草酸对苯丙氨酸解胺酶的诱导效果不明显,而圆刺盘孢菌诱导该酶活性从第4d开始上升;草酸和圆刺盘孢菌对黄瓜叶内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诱导作用,在前6d表现抑制作用,然后酶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温对小麦几丁质酶基因的影响。[方法]对120个小麦品种进行低温处理,测定处理前后的小麦几丁质酶活力,分析低温对小麦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常温下45个小麦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在0.5~0.8,42个小麦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在0.8~1.1,几丁质酶活性小于0.5和大于1.1的小麦品种仅占所测定小麦品种总量的27.5%。低温培养后所有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几丁质酶活性的升高范围为0~1,74个小麦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升高了0~0.2,占所测小麦品种总量的61.7%;37个小麦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升高了0.2~0.4,仅9个小麦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升高了0.4以上,占所测小麦品种总量的7.5%。[结论]低温条件诱导了小麦中的几丁质酶基因表达,从而抵抗不利环境。  相似文献   

4.
草酸对黄瓜叶片几种与抗病有关酶的系统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用盆栽黄瓜为材料,研究了草酸对黄瓜叶片中几种下抗病有关的酶的系统诱导作用,结果表明:0.04mol/L的草酸诱导几丁质酶总活性的效果最好,草酸和圆刺盘孢菌在1~7d内可诱导几丁质谱活性持续提高,第7d挑战接种后活性继续上升,草酸和圆刺盘孢菌诱导的内切几丁质酶活性提高的倍数显著大于外切几丁质酶,在1~11d内,草酸对苯丙氨酸解胺酶的诱导效果不明显,而圆刺盘孢菌诱导该酶活性从第4d开始上升,草酸和  相似文献   

5.
磷酸盐诱导黄瓜系统抗病中主要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瓜幼苗第2叶喷施75mmol/LK2HPO4溶液之后,叶片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并诱导第3,4,5叶片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增强,从而抵制以后炭疽菌(Coletotrichumlagenarium)的侵入。但过氧化物酶活性仅在叶片受到直接诱导时才增强。上述结果表明,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诱导系统抗病直接相关,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仅与局部诱发抗病有关。喷施75mmol/LK2HPO4溶液能安全、有效地诱导黄瓜抵抗炭疽病。  相似文献   

6.
淡紫拟青霉MD1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胶体几丁质平板透明圈法和DNS法测定了淡紫拟青霉MD1的几丁质酶活性,首次获得淡紫拟青霉在胶体几丁质平板上的透明圈,DNS法测定MD1几丁质酶活性结果表明,粗酶液无论是否有几丁质诱导,MD1菌株的几丁质酶活力均在第7 d最高,而且几丁质诱导的粗酶液酶活明显比同期未经几丁质诱导的粗酶液酶活高.  相似文献   

7.
以番茄品种"江蔬14"为材料,研究喷施丁子香酚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番茄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处理后96 h内,200μg/mL丁子香酚能显著提高番茄叶片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接种TYLCV后,丁子香酚进一步诱导番茄叶片的酶活升高;接种处理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未接种处理。说明丁子香酚可以通过诱导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从而增强番茄对TYLCV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8.
油菜几丁质酶的特点及其与抗菌核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测定甘蓝型油菜西农长角几丁质酶对底物的特异性等性质,结果表明,几丁质酶以脱乙酰化几丁质7B(乙酰化程度为30%)为底物时活性最高,而对8B,9B,10B(乙酰化程度为20%,10%,0%)和菌核菌细胞壁的活性较低。几丁质酶活性的最适宜反应温度为30℃-40℃中,并在25℃以下时活性大大降低,这与菌核菌生长和入侵的最适温度15℃-25℃不一致。西农长角的种子中几丁质酶的活性很强,发芽后逐渐下降,到第5天时开始提高。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和抗性油菜材料的几丁质酶活性和对菌核菌的抗性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这表明几丁质酶在提高油菜的抗菌核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磷胁迫对油菜幼苗Apase·POD ·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低磷油菜品种中油821为材料,研究足磷和缺磷条件下幼苗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对甘蓝型油菜821足磷和缺磷处理后的形态比较观察发现,缺磷处理后,形态学与对照有明显变化。地上部分真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较小,叶柄较粗;地下部分主根细、纤弱。对油菜幼苗根部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发现,缺磷处理后,酶的活性显著增加,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的活性随之增大。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表现出油菜根部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反应。对磷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发现,在磷胁迫的初期2个酶的活性均显著增加,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过氧化物酶的活力逐渐降低,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则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番茄品种‘1479’为材料,研究喷施核黄素(riboflavin)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番茄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处理后96 h内,2.0 mmol·L-1核黄素能显著提高番茄叶片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接种TYLCV后,核黄素进一步诱导番茄叶片的酶活性显著升高,接种处理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高于未接种处理。表明核黄素诱导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增强与番茄对TYLCV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许天委  张世清  黄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28-6429,6431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爪哇正青霉Q-5产几丁质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w/v)几丁质粉末对爪哇正青霉Q-5产几丁质酶诱导性最强;pH值在5.0~7.0的范围内酶活力最稳定,pH值为4.0时,酶活力最低;金属离子Mn2+和Cu2+对爪哇正青霉Q-5产几丁质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Fe3+和Ca2+则完全抑制几丁质酶的活性;以蛋白胨为氮源时,酶的活力最高可达24 U;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能显著提高几丁质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麦多倍化初期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生长17d的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第五代)及其父本粗山羊草、母本硬粒小麦的叶片为材料,采用pNPG法测定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而研究了六倍体小麦多倍化初期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二倍体父本TQ27中β-葡萄糖苷酶的比活力略高于四倍体母本TTR04,但差异不显著。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AT5中β-葡萄糖苷酶的比活力最低,与其父本TQ27、母本TTR04中β-葡萄糖苷酶比活力差异显著。TQ27、TTR04和AT5中β-葡萄糖苷酶的平均比活力分别为62.36、64.66和24.15U/(μg.h)。[结论]异源多倍化初期六倍体小麦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较其双亲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产几丁质酶链霉菌SO1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样中分离获得的链霉菌SO1菌株在产酶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7天,其胞外几丁质酶活力可达1809u/ml。实验表明,不同碳、氮源及诱导物对SO1菌株产几丁质酶有不同的影响,以酵母粉对产酶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比对照提高了75.2%。部分脱乙酰几丁质、胶体几丁质及几丁质均可作为SO1菌株产几丁质酶的诱导物,其中以几丁质诱导产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油菜素内酯(BR)提高水稻(Oryza sativa)抗真菌的分子机制,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鉴定受BR调控的蛋白质,结果表明:OsCHRLK(Chitinase-Related Receptor-Like Kinase)受BR上调;通过RT-PCR技术对水稻叶片中编码几丁质酶(Chitinase)基因CHA1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CHA1受BR的上调;对BR处理后水稻叶片细胞间隙液中几丁质酶的活性分析表明,几丁质酶的活性也明显受BR上调;过表达OsCHRLK的转基因拟南芥表现为抗灰葡萄孢的能力增强,说明OsCHRLK在BR提高水稻抗性方面起正调控作用。以上结果表明BR可激活几丁质酶信号系统,加速对真菌细胞壁的降解,减少病菌对植物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实验采用 5个生理小种的大豆灰斑病菌接种抗性不同的 6个大豆品种 ,并设置相应的对照 ,分别测定了接种不同时间的大豆叶片中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表明 ,正常生长情况下 ,不同大豆品种中的几丁质酶活性无明显区别 ;大豆灰斑病菌可诱导大豆几丁质酶 ,特别是内切酶的产生 ,而外切酶产生的量少或对其诱导的效果不明显 ;但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的抗病性与几丁质内切酶和外切酶的活性均呈正相关关系。接种灰斑病菌的不同生理小种的大豆叶片中几丁质酶活性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用植物源病毒抑制剂多羟基双萘醛处理西葫芦后,诱导了西葫芦叶片内过氧化氢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发生变化;叶片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到抑制,酶活性降低30%;药剂处理,叶片中酸溶性胞内和碱溶性胞间几丁质酶活性相对于对照分别提高22.1%和20.1%;碱溶性胞内和酸溶性胞间β-1,3-葡聚糖酶活性相对于对照分别提高17.3%和76.6%。同时发现,叶片胞间可溶性酶活性峰较胞内可溶性酶活性峰出现的时间早;上述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药物能启动植物的一系列抗病防御反应,提高植物抵抗病原物侵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草地早熟禾在持续高温胁迫下表现为叶绿素相对含是下降,POD酶活性在处理2d时表现为下降,4d及4d后则明显提高。耐热品种较不耐热品种的叶片POD酶活性无论是适温还是高温下一般均较高。热境下较高的POD酶活性可能是植株体耐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栗疫病菌对板栗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实生苗和嫁接苗 (怀黄 )为试材 ,研究了栗疫病菌 (Cryphonectriaparasitica)菌块、CFE、ME等对板栗几丁质酶的诱导 ,测定了几丁质酶活性、比活性 ,并对其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 ,菌块对板栗几丁质酶总活性、比活性的诱导效果最佳 ;接种后 35~ 4 0 h几丁质酶活性持续上升并达到高峰 ,之后开始下降。能够同时检测到板栗几丁质酶的内切酶和外切酶 ,以内切酶活性稍高。初步确定板栗几丁质酶的分子质量为 6 0 ku  相似文献   

20.
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CAT和APX活力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麦叶片在连体自然衰老和离体诱导衰老过程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比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力下降得早。当CAT活力处于较低水平时,APX仍然维持较较活力,且APX活力与H2O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经同工酶电泳分析,离体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CAT同工酶带无增减,只是活性免疫,而APX同工酶带则有增加,APX在小麦叶片衰老的中后期可能起着比CAT更重要的清除H2O2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