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氮代谢及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栽培方法对稻米蛋白质产量的影响机理,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栽培方法对湘早籼29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糙米全氮、蛋白氮含量及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栽培改良I与习惯栽培法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水稻功能叶硝酸还原酶(NR)、蛋白水解酶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提高糙米全氮、蛋白氮的含量与籽粒蛋白质产量,其中全氮含量提高了17.86%,蛋白氮提高了17.96%,籽粒蛋白质产量提高了29.62%. 相似文献
2.
磷钾肥对饲用稻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盆栽试验和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磷肥 (过磷酸钙 )和钾肥 (氯化钾 )对饲用杂交稻威优 5 6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增施磷肥和钾肥能提高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谷氨酰胺合成酶 (GS)、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以及籽粒的蔗糖合成酶 (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DPGP)和GS的活性 ;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 ,籽粒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以及叶片和籽粒的蛋白氮及全氮含量 ,而降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 ;从而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但过量磷肥轻微降低叶片SPS和籽粒的ADPGP活性 相似文献
3.
4.
试验以中原单32、龙辐208和高油115三个品种为材料,研究氮素用量对饲用玉米子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玉米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和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活性在吐丝后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最大值出现时期因品种和氮素用量而异,氮素用量对子粒GS和GDH活性的影响因品种和时期而异,子粒GS和GDH(除吐丝后49d外)活性各处理间差异呈显著或极显著;子粒GDH和GS活性与生物干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为探明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的调控效果,以湘晚灿6号和湘晚籼9号为材料,用0.2%的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喷施水稻始穗期叶片,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能够明显提高无穗期叶片内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转化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其中,对谷氨酰胺转化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增强作用可持续到乳熟后期,并能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籽粒内全氮,蛋白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氮量对饲用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对饲用玉米子粒和秸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纯氮0-450 kg/hm^2的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玉米子粒和秸秆产量增加。当施氮量为375 kg/hm^2时秸秆产量最高,当施氮量为450 kg/hm^2时子粒产量最高。施氮量超过450 kg/hm^2时,经济效益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秸秆粗蛋白含量逐渐上升,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下降,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改善秸秆品质。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蛋白质含量小麦品种籽粒形成期氮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蛋白质含量小麦品种籽粒形成期旗叶、籽粒氮代谢主要物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分析,阐明其源、库氮形态以及相关酶活性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高、中、低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各2个,研究籽粒形成期硝态氮、氨态氮与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形成期蛋白质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蛋白质积累量呈现为高蛋白含量品种>中蛋白含量品种>低蛋白含量品种。随籽粒发育,3种类型品种籽粒硝态氮含量逐渐下降,成熟时高蛋白含量品种>中蛋白含量品种>低蛋白含量品种。籽粒、旗叶氨态氮含量与籽粒硝态氮含量呈类似变化趋势,成熟时氨态氮含量因品种而异。旗叶NR活性随籽粒成熟而降低,低蛋白含量品种NR活性低于高、中蛋白含量品种。旗叶和籽粒GS活性均随籽粒的成熟而下降,中、高蛋白含量品种趋势相似,而低蛋白含量品种籽粒和旗叶GS活性变化趋势不同,籽粒成熟时旗叶仍保持较高的GS活性,而籽粒GS活性则降至很低。【结论】籽粒硝态氮含量与旗叶NR活性和籽粒GS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氨态氮含量与旗叶NR、GS和籽粒GS活性的相关性均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蛋白含量品种由源(叶)向库(籽粒)供给硝态氮的能力强于中、低蛋白含量品种。但低蛋白含量品种对硝态氮的利用更为充分。高蛋白含量品种较高的旗叶NR活性和较高的籽粒GS活性使其氮素同化能力高于中、低蛋白含量品种,这为籽粒蛋白质合成提供了充足的底物,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给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几种新型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出效果显著的两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及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在乳熟前期差异较大,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各处理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小,各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水稻功能叶及籽粒中上述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以PGR4处理酶活性最强,PGR3处理次之,灌浆前期各处理的水稻功能叶蛋白水解酶活性之间的差异较小,而灌浆中、后期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增大,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水稻功能叶蛋白水解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以PGR4处理酶活性最强,PGR3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13.
14.
高蛋白饲料稻综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解决南方稻区早稻谷积压问题,发挥水稻生产和畜牧业的优势,经1996~1999年连续4年的研究,筛选出近期推广应用的早稻高蛋白饲料稻品种(组合)6个,晚稻品种4个;研创了饲料稻“三壮三高”(壮秧、壮秆、壮籽、高产、高蛋白、高出糙率)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研制了饲料稻“糙米型”猪系列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5.
水陆稻在水田和旱地栽培的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有代表性的陆稻(TANGARA,IAPAR9)为试材,水稻新香优80为杂交组合,R80为常规稻,采用裂区设计,通过水田和旱地栽培比较试验,探明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主要是干旱对水、陆稻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条件下各品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旱地栽培时,产量明显降低;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旱栽产量低的原因陆稻主要是有效穗数不足、结实率下降,水稻表现为有效穗数增多,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陆稻;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1.4530.干旱对生育期、株高、茎蘖数、叶面积和米质有一定影响.旱种时生育期较短,株高中等,叶面积较小的品种有利于抗旱,各品种米质水田栽培优于旱地的,但旱地栽培能明显提高水、陆稻品种的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根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根系特征的差异,加速高蛋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合理栽培,于1999至2000年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高蛋白水稻品种(组合)湘早籼24号和威优56根系的干重、α-萘胺氧化力、7种金属养分离子的吸收量在小稻5个生育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早籼13号、中优早81号和金优974。三壮三高载培法可明显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水稻根系的α-萘胺氧化力和金属养分离子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中氮量配比"(N,P2O5,K2O比率为190,90,100 kg/hm2)、"高氮量配比"(N,P2O5,K2O比率为210,90,100 kg/hm2)、"低氮量配比"(N,P2O5,K2O比率为170,90,100 kg/hm2)以及"常规配比"(N,P2O5,K2O比率为216,112.5,202.5kg/hm2)4种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饲料稻威优198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配比处理相比,中氮量配比、高氮量配比和低氮量配比处理能显著提高饲料稻功能叶(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作用速率和籽粒产量,显著降低功能叶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18.
几个早稻品种(组合)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不同早稻品种(组合)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株两优99,湘早籼29,湘丰早119,湘早143,金优402,湘早籼24功能叶硝酸还原酶(NR)、蛋白水解酶等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及其叶片、茎鞘、籽粒及糙米中全N,蛋白N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6个早稻品种(组合)其功能叶中NR活性差异较大,其中以湘早籼29与湘早籼24活性最强;蛋白水解酶活性在生殖生长后期差异大,以湘早籼29活性最强,其次为湘早籼24;水稻叶片、茎鞘、籽粒和糙米中全N,蛋白N含量湘早籼29与湘早籼24较其他品种(组合)要高,蛋白质产量也较其他品种(组合)有明显优势,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