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耐盐乳酸菌Lactobacillus L1、L2和耐盐酵母菌Zygosaccharomyces rouxii (Saito) Lodd Yx.509混合发酵制作剁辣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酸感、风味较佳脆鲜剁辣椒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食盐添加比率为11%~12%,28 ℃恒温发酵9 d;添加0.2%的CaCl2能够保持剁辣椒良好的脆度;80 ℃水浴灭菌15 min能达到商业灭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高品质的益生菌发酵复合果蔬汁,对果蔬汁的发酵工艺及风味品质进行研究.通过观测发酵前后的pH值变化、滴定酸度、糖度和活菌数等因素,研究不同的发酵微生物、不同的果蔬种类和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结合感官评价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风味品质进行评价分析.果蔬种类和发酵菌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芒果、圣女果和胡萝卜为复合果蔬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复配发酵48 h的制品pH低、酸度较高、活菌数高、感官评价结果质量最优;GC-MS风味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酯类、醇类和酸类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增加,风味较好.说明以优化的发酵工艺制备的复合果蔬汁具有感官风味较好、活菌数含量高等特点,可为发酵制品的研制及发酵果蔬汁的市场开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马尾藻有机肥的发酵条件并评价其品质及其对辣椒抗寒性的功效,为海藻肥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农业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固态发酵工艺,以马尾藻、鸡粪、椰糠和桐子饼为发酵原料,以发酵温度为指标明确马尾藻有机肥制备过程中的碳氮比、初始含水量和发酵菌剂添加量,并进行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pH、水分、重金属、粪大肠杆菌等检测。利用种子萌发试验检测其对植物的无毒性;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空白(CK)、市售有机肥、马尾藻有机肥处理,比较叶片的冷害指数、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探究马尾藻有机肥对辣椒抗寒性的影响。【结果】马尾藻有机肥固态发酵的最适条件为碳氮比 25∶1、初始含水量 50%、发酵菌剂添加量 2%,此条件下发酵堆体最高温度达 69 ℃,55 ℃以上保持天数 6~7 d,制备的马尾藻有机肥有机质含量 72.46%、总养分 5.42%、水分 28.96%、pH 7.5、种子发芽率 89%,重金属含量极低且粪大肠菌群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与空白和市售有机肥处理相比,马尾藻有机肥处理的辣椒幼苗冷害指数分别降低20.70%、13.49%;丙二醛质量分数分别降低 23.41%、14.18%;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提高 27.96%、21.94%;脯氨酸质量分数提髙 15.49%、9.01%;表明马尾藻有机肥可有效增强辣椒的抗寒性。【结论】马尾藻有机肥最适工艺条件为发酵碳氮比 25∶1、初始含水量 50%、发酵菌剂添加量 2%,且制备的有机肥品质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对植物无毒性,并能有效提高辣椒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4.
以津春5号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盐渍过程中黄瓜的感官品质、安全品质、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筛选出综合品质最优的工艺为:加盐量30%,加VC量0.15%,加CaCl2浓度0.2%,加醋酸浓度3%,盐渍时间为10 d。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乳酸菌发酵杨梅果酱工艺条件,并分析发酵对其风味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杨梅果酱中8种有机酸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ME-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杨梅发酵果酱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杨梅果酱工艺优化后的条件为:乳酸菌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10.5%,发酵时间10.3 h,护色剂添加量1.0%(柠檬酸与异抗坏血酸钠复配1∶1),增稠剂添加量0.4%(果胶与卡拉胶复配1∶1)。与未发酵杨梅果酱相比,乳酸菌发酵显著增加了果酱中乳酸、柠檬酸的含量。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乳酸菌发酵,增加了(E)-2-庚烯醛和蛇麻烯等特征风味成分,使果酱的口感较未发酵果酱更加醇厚,改善了杨梅果酱风味品质。乳酸菌发酵可以显著增强有机酸,改善风味,用于加工开发一种新型风味独特的杨梅果酱产品。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发酵海鲈(Lateolabrax japonicas)的风味和口感,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作为外加复合菌株发酵剂,以感官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海鲈混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进一步探究了接菌发酵对海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鲈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戊糖片球菌与植物乳杆菌体积比为2∶1、接种菌量为1.0%、发酵时间为30 h和发酵盐添加量为3%;在此工艺条件下,与自然发酵海鲈相比,接菌发酵海鲈的a*值由-1.89增加至-0.94,b*值由1.71下降至1.48,发酵海鲈色泽得到改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分别由40.17 g、0.44 mJ、33.27 g增加至223.33 g、3.29 mJ、219.30 g,发酵海鲈质地得到明显改善;接菌发酵海鲈的总酸和氨基态氮含量分别提升了23.13%和40.07%。研究表明,混菌发酵有利于提升海鲈的品质和口感。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辣椒的风味品质与不同类型土壤的相关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和PLS-DA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土壤(重庆紫色土、成都水稻土)辣椒的辣椒素、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紫色土辣椒的辣椒素、维生素C质量分数显著低于水稻土,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则显著高于水稻土;紫色土辣椒挥发性成分以醛、烯烃、酯、醇4类物质为主,水稻土辣椒以醇、烯烃、酚3类物质为主;3-蒈烯、罗勒烯、芳樟醇等22种物质是导致两种类型土壤辣椒风味明显不同的关键物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游离氨基酸、酸类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辣椒素、维生素C、醇类、酯类、酮类、酚类和烷烃类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碱解氮、速效磷与辣椒素、维生素C、烯烃类、醇类、酮类、芳香族类、酚类、烷烃类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游离氨基酸、酸类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全磷、全钾、交换钙、交换镁与游离氨基酸、酸类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辣椒素、维生素C、烯烃类、醇类、酮类、芳香族类、酚类、烷烃类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发酵条件对羊乳酸奶品质影响及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脱脂羊乳粉为原料制备酸奶,通过对羊乳酸奶进行感官评定并测定酸度、持水力、黏度3个理化指标,探讨发酵条件对羊乳酸奶品质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羊乳酸奶的最优发酵工艺配方为:发酵温度44℃,发酵时间8h,菌种添加量0.125%,蔗糖添加量4%,所得羊乳酸奶口感细腻、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脱氢醋酸钠对糟辣椒发酵及保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从而了解脱氢醋酸钠与糟辣椒生产与保藏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前添加脱氢醋酸钠,脱氢醋酸钠组酸度增加速度和积累值低于对照组,浓度0.03%以上抑制糟辣椒发酵;保藏期间添加脱氢醋酸钠,脱氢醋酸钠组的酸度升高值、维生素C损失率、亚硝酸盐增加量、菌落总数等低于对照组,并低于苯甲酸钠组,且添加量达到0.03%以上保藏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风味酱鸭的加工工艺。[方法]以鸭腿为原料,选取腌制时间、煮制时间、葡萄糖添加量和酱油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风味酱鸭风味的影响,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风味酱鸭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腌制时间12h、煮制时间70min、葡萄糖添加量2.O%、酱油添加量30ml/kg(均以鸭腿的重量计)。在此工艺条件下,酱鸭腿风味口感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风味酱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新鲜青椒为试验原料,通过自然日晒的干燥方式研究热烫时间对白辣椒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绘制其重量、含水率以及干燥速率变化曲线,通过SPSS 22软件得到热烫时间与干燥品质的数学模型y=103.517-24.2x。结果表明:热烫时间越长,干燥品质越低,热烫0.5min得到的品质最佳;白辣椒干燥过程可分为高速、恒速、降速、完成四个阶段,热烫超过3min,含水率下降速度变快,热烫时间对白辣椒干燥所需时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盐水鸭辐照前后风味成分的组成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辐照对盐水鸭风味的影响。【方法】以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盐水鸭为研究对象,辐照后于室温下贮藏,随机抽取辐照后0和10 d的盐水鸭各3只,取其股二头肌作为样品进行风味成分检测。【结果】在辐照前及辐照后0和10 d的盐水鸭肉中分别检测到42,60和57种风味化合物,这些成分可归类为:含硫化合物,醇类、羧酸类、烃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结论】盐水鸭辐照后,烃类化合物增加最多,其次是醛类和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制干辣椒SCoT-PCR反应体系,为新疆制干辣椒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制干辣椒为材料,采用L25(55)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制干辣椒SCoT-PCR反应体系的Mg2+、模板DNA、引物、DNA聚合酶、dNTPs等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结果]从25个正交设计组合中筛选获得5个组合的扩增效果较好,扩增条带丰富且清晰度适中、分散性好;经引物SC-12、SC-13、SC-19筛选,获得适用于制干辣椒材料的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20.0 μL,包含10×Buffer 2.0 μL、30 ng模板DNA 0.8 μL、2.0 mmol/L Mg2+ 1.8μL、1.0 μmol/L引物1.0 μL、1 U Taq DNA聚合酶0.4μL、0.25 mmol/L dNTPs 0.5 μL、ddH2O 13.5 μL.运用优化体系从80条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SCoT引物24条.[结论]优化的SCoT-PCR反应体系及筛选的引物可用于新疆制干辣椒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14.
测定不同条件下重组毕赤酵母的蛋白表达量及酶活力,优选毕赤酵母分泌表达人源丁酰胆碱酯酶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表达条件,确定了毕赤酵母分泌表达人源丁酰胆碱酯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时间4.8d,甲醇浓度13.90%,甘油浓度2.1%。使用最佳发酵条件对毕赤酵母进行培养,最终得到的人源丁酰胆碱酯酶的表达量为368.2mg/L,表达量提高了27%。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分析了微生物发酵优化工艺中影响发酵产物生成的各种相关因素,包括培养基组分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的作用,以及发酵条件如温度、pH值、溶氧、接种量等对发酵结果的影响,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工艺优化方法及研究进展.在对现有研究初步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合理运用优化方法,对微生物发酵的过程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产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番茄茎秆资源化应用技术及效果,本研究利用番茄茎杆有氧发酵浸提液(EX1)和番茄茎杆厌氧发酵浸提液(EX2)水培番茄,以山崎营养液处理为对照(CK),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形态、果实营养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1)EX1和EX2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生物量等指标低于CK处理,但番茄果实可溶性固...  相似文献   

17.
对甲醇耐受性脂肪酶产生菌Galactomyses geotrichum SXL-107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碳源、氮源和诱导剂,响应面法确定发酵培养条件,250 mL摇瓶培养和10 L发酵罐发酵试验进行验证.SXL-107菌株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成分为黄豆粉25.56 g.L-1、橄榄油16.74 g.L-1、蔗糖4.78 g.L-1、蛋白胨10.00g.L-1,(NH4)2SO45.00 g.L-1,KH2PO41.50 g.L-1和Mg2SO41.00 g.L-1,培养温度30℃,起始培养基pH6.0,诱导剂橄榄油于发酵培养的第0,6,12 h分3批添加,在250 mL摇瓶发酵水平上,脂肪酶活性达到317.21U.mL-1,较初始发酵条件时脂肪酶活性提高了3.05倍;在10 L发酵罐放大试验中,脂肪酶活性在发酵培养38h时达到最大值332.03 U.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