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不同体积分数和不同处理时间的茉莉酸甲酯喷洒神农香菊,对其叶片表皮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茉莉酸甲酯体积分数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神农香菊叶片正面和背面T-形非腺毛和头状腺毛的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叶尖部位比叶中和叶基变化明显。分泌物中萜烯类的相对含量随着茉莉酸甲酯体积分数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4-亚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2-己烯和石竹烯变化最明显,苯类和醇类在相对含量达到最高后即下降;在茉莉酸甲酯体积分数为0.5%(24 h)或48 h(0.25%)处理下,对/间伞花烃、香树烯的含量开始下降,α-人参烯、马榄烯、愈创木烯和cis-桧萜醇则降为0。这表明茉莉酸甲酯能够诱导神农香菊叶片表皮毛及其分泌物,并在体积分数为0.25%、处理时间为24 h时的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原产于神农架地区的神农香菊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神农香菊表皮毛结构及腺毛密度,通过GC/MS分析腺毛分泌物。结果表明:神农香菊表皮毛的主要类型分为不具有分泌功能的T型非腺毛、具有分泌功能的头状腺毛。神农香菊叶片分别生长到3、4、5个月时,头状腺毛密度分布规律由多到少分别体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花部腺毛分泌物主要为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双戊烯、樟脑、合成右旋龙脑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及不同处理时间对荆芥次生代谢的影响,为优化荆芥栽培技术、提高其药用品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测定4个MeJA处理浓度(0、50、100、250μmol·L-1)和6个处理时间(0、6、24、72、120、168 h)下荆芥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腺毛密度以及腺毛分泌物等指标,初步确定有利于其药用品质提升的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组合。[结果]MeJA处理的荆芥叶片总酚、总黄酮含量增加,抗氧化活性增强,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0μmol·L-1MeJA处理120 h时达到峰值。荧光显微镜下荆芥叶表皮腺毛在不同波长条件有不同响应,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分别在紫外光(512~542 nm)和蓝光(435~485 nm)下具有荧光现象。50μmol·L-1 MeJA处理的荆芥叶片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密度显著增加。MeJA处理对荆芥腺毛分泌物各组分所占比例影响较大,其中单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倍半萜类含量下降。胡薄荷酮相对含量在50μmol·L-...  相似文献   

4.
针对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含量受烟株发育阶段的影响,采用广视野显微镜和GC/MS,分析研究了烤烟K326品种不同部位成熟叶片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成熟烟叶腺毛密度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中部烟叶分泌物中的α-西柏三烯-4-醇、β-西柏三烯-4-醇、α-西柏三烯-4,6-二醇、β-西柏三烯-4,6-二醇的含量分别比下部烟叶增加了282%、240%、48%、80%,上部烟叶的上述四种分泌物的含量分别比下部烟叶增加了991%、687%、74%和129%。这说明对于同一烤烟品种,随部位的升高,烟叶腺毛密度增大,腺毛分泌物主要成分的含量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藿香叶表皮毛的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药用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叶片表皮毛被类型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藿香的叶表皮有3种形态显著不同的毛,包括非腺毛、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腺毛和非腺毛在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分布。腺毛的发育在叶片发育早期就已经完成,其密度随着叶片的发育而减小。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都具1个基细胞、1~2个柄细胞和头部。成熟的盾状腺毛的头部由12个分泌细胞组成;头状腺毛头部由1或2个分泌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6.
遮荫对烟草中部叶片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广视野显微镜和GC/MS,分析研究了遮荫条件下及正常光照条件下烟草中部叶片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时间的增加,不同光强条件下烟草叶片尖部、中部、基部腺毛密度都依次降低;遮荫条件下烟草叶尖部、中部、基部的腺毛密度低于正常光照条件,差异达显著水平;腺毛总密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烟草叶面浸提物进行GC/MS分析,遮荫条件下烟草腺毛主要分泌物———西柏三烯二醇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光照条件下。表明光强对烟草叶面腺毛的发育及分泌活动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DIS过程中烤烟叶片腺毛形态结构及分泌物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黑暗诱导衰老(DIS)处理方法,对烤烟叶片腺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发现叶龄50 d时,长柄腺毛已经成熟,并向外溢泌物质。随着叶片衰老加剧,腺毛头部开裂,内含物外泄,腺毛柄同时变干缩。处理后9 d时腺毛整体萎缩甚至脱落。在这个过程中,腺毛分泌物主要成分西柏三烯二醇含量上升,与其降解产物茄酮含量变化一致。烟碱含量在腺毛头部细胞开裂后迅速上升,并在叶面积累。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不同烤烟品种腺毛密度与腺毛分泌物含量的关系,对10个烤烟品种在成熟过程中的腺毛密度进行了统计,采用气相色谱定量检测了叶面分泌物中主要致香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的叶面分泌物组分中,以西柏三烯二醇的含量最高,是其最主要的成分;烤烟各品种间及各品种在成熟过程的不同时期的叶面分泌能力不同;随着烟叶的成熟腺毛数量逐渐减少,叶面分泌物含量逐渐增加;叶片腺毛数量与分泌物中主要致香成分含量之间并不一定正相关,腺毛自身分泌能力的强弱是影响表面致香成分含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不同烤烟品种(系)叶片组织结构、腺毛及分泌物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烤烟品种(系)叶片组织结构差异、腺毛发育及腺毛分泌物代谢特点,应用扫描电镜、数字显微镜及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对高香气品种(系) 8306、豫烟11号等8种烤烟品种(系)的叶片组织结构、腺毛密度及腺毛分泌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长柄腺毛是优势腺毛。上表皮腺毛普遍多于下表皮腺毛。豫烟11的短柄腺毛密度、8306的长柄腺毛密度、K326的保护毛密度分别较其他烤烟品种高;西柏三烯二醇是腺毛分泌物组分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赖百当化合物包括冷杉醇和赖百当二醇,仅在豫烟11、8306、12451中少量存在,在其他烤烟品种(系)中均未发现;(3)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厚/叶厚、腺毛密度及腺毛分泌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高香气烤烟品种(系)的叶片组织结构、腺毛密度、腺毛分泌物总量均显著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野菊(Dendrathema indicum)为试验材料,用紫外光UV-B进行辐射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0(CK)、12、33、54 d,研究紫外光对野菊叶片表皮毛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处理后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的腺毛形态比CK成熟,在UV-B处理54 d组C(叶龄18 d)时期的腺毛成熟度达到CK组G(叶龄33 d)时期的状态,非腺毛UV-B处理组形态上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其中54 d处理组最扭曲,同处理组形态上变化不明显;叶片不同发育时期叶表和叶背腺毛密度随着UV-B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非腺毛呈上升趋势;非腺毛和腺毛的比例则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广藿香2种表皮毛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石蜡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广藿香的茎、叶上密集分布着腺毛和非腺毛2种表皮毛,二者的外部形态及发育过程明显不同.根据腺毛头部形状可把腺毛分为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二者均发生得很早,它们的原始细胞都来源于原表皮,一般在茎尖第1和第2片叶原基的原表皮细胞以及茎的1~2节间原表皮细胞中开始发生.其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始细胞形成期、基细胞形成期、柄细胞形成期和头部的形成4个阶段.非腺毛的发生晚于腺毛,但发生时期却较长.它一般在第2对幼叶上开始发生,而且在成熟叶和具初生结构茎上也可发生、发育.原始细胞产生后,开始进行平周分裂,形成基细胞核头部细胞,头部细胞经一次或多次分裂发育形成非腺毛的数个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
腺毛作为植物表皮细胞的特化结构,在植物与环境互作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究不同类型腺毛在镉(Cd)胁迫中所发挥的作用,以非分泌型烟草品种T.I.1112和分泌型烟草品种T.I.1068为材料,研究二者对Cd胁迫的耐受性差异、腺毛形态和叶片中Cd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分泌型烟草品种T.I.1068对Cd的耐受性明显高于非分泌型烟草品种T.I.1112。显微观察发现,Cd胁迫下分泌型烟草品种和非分泌型烟草品种叶面腺毛密度都明显增加,但腺毛类型保持不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检测发现,烟叶中的总Cd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分泌型烟草品种和非分泌型烟草品种叶片的总Cd含量基本一致,但二者叶表面的Cd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分泌型烟草叶面的Cd含量远远大于非分泌型烟草。表明分泌型腺毛能排出烟叶中的Cd,降低烟叶中的镉含量,对提高烟草对Cd胁迫的耐受性具有重要作用,结果为烟草品种改良、提高烟草制品安全性及土壤修复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K326、贵烟2号、云烟85等3个不同品种烤烟的《片腺毛的形态结构及腺毛密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种烤烟的《片腺毛包括长柄腺毛、短柄腺毛,腺毛一般由1个基细胞、1至多个柄细胞和单细胞的球形头部或多细胞的纺缍形头部组成。长柄腺毛的个体较大且最多,是烤烟烟叶腺毛的主要类型;短柄腺毛粗短、数量较少。烟叶腺毛头部是腺毛分泌功能的主要部位,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的头部比相邻的柄部膨大,特别是短柄腺毛头部膨大明显。各品种间烟叶腺毛密度差异较大,其中K326的烟叶腺毛密度较大,为13.7根/mm2;云烟85和贵烟2号腺毛密度低于K326,分别为10.06根/mm2和9.89根/mm2。参试品种平均腺毛密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K326>云烟85>贵烟2号。  相似文献   

14.
肉豆蔻天竺葵是一种含有精油的植物,其精油被广泛应用于香料与化妆品.然而其精油的产生部位腺毛的结构与发育过程尚未有研究,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视电子显微镜对肉豆蔻天竺葵腺毛结构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肉豆蔻天竺葵叶的表皮上具有腺体毛和非腺体毛两种结构形态.在研究中发现,肉豆蔻天竺葵只有头状腺毛(由头细胞、柄细胞和基细胞三个部分组成),其头状腺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类型Ⅰ和类型Ⅱ.肉豆蔻天竺葵腺毛是由表皮细胞发育而来.  相似文献   

15.
烟草叶表腺毛密度与白粉病发生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叶表腺毛密度有明显差异的烤烟品种为供试植物材料,分析了烟草叶表腺毛密度对白粉病发生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种供试烟草旺长期植株中部叶片的叶表腺毛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大白筋599(6.3个/视野)、云烟85(5.6个/视野)、CF205(3.4个/视野)、革新3号(3.2个/视野),且大白筋599和云烟85的腺毛密度显著大于CF205和革新3号(P<0.05),充分发病后,大白筋599和云烟85叶片上的白粉病发生程度则极显著低于CF205和革新3号(P<0.01)。这表明烟草叶表腺毛密度越大,其白粉病发生程度越轻,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腺毛及其分泌物对烟草叶表物理性状的修饰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同一生态及栽培条件下,不同烤烟品种腺毛及其腺毛分泌物的代谢特点,以贵州主栽烟草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87、云烟97)为材料,测定并比较分析烟叶腺毛密度、石油醚提取物、西柏三烯二醇、部分有机酸、部分高级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①试验各品种烤烟腺毛密度、α-西柏三烯二醇、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而增加。②各时期腺毛密度整体表现为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云烟97,成熟期云烟87腺毛脱落率相对较低。③α-西柏三烯二醇、β-西柏三烯二醇、(α+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整体表现为云烟87>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97。④云烟87的苹果酸、油酸、亚油酸以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柠檬酸含量在烤烟生长后期表现为云烟97最高,K326最低。⑤团棵期,苹果酸含量与短柄腺毛、β-西柏三烯二醇呈正相关,柠檬酸与α-西柏三烯二醇呈正相关;旺长期,石油醚提取物与长、短柄腺毛呈正相关;成熟期,苹果酸与短柄腺毛呈正相关,柠檬酸与短柄腺毛、苹果酸呈负相关,长柄腺毛与亚油酸呈负相关。综上,红花大金元的腺毛密度与石油醚浸提物含量均较高,云烟87的α-西柏三烯二醇、β-西柏三烯二醇、(α+β)-西柏三烯二醇、苹果酸、油酸、亚油酸含量、成熟期腺毛脱落率均较高。因此,推荐贵州地区种植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