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连作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重庆烟田连作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烟叶中烟碱、蛋白质、总氮含量均明显增加,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烟叶中施木克值、两糖比和糖氮比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氮碱比、钾氯比变化不明显。石柱、南川和奉节烤烟烟叶中中性致香物新植二烯、茄酮、β-大马酮含量较高,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降解产物最多。3县烤烟总中性致香物含量以南川为最高(728.90~858.72μg/g),其次为奉节(558.25~680.50μg/g)和石柱(520.73~637.13μg/g)。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和苯丙氨酸类致香成分随连作阶梯下降,类西柏烷类和棕色化产物总体上呈现降低趋势,在不同茬次间均表现出头茬和重茬的差距小,漏茬和多茬变化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省曲靖烟区5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为材料,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基因型烤烟中部叶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总氮、烟碱、氯离子含量均在适宜的范围之内;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普遍偏高;钾离子含量普遍偏低.不同基因型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KRK26>云烟97>云烟87>K326>NC297;不同基因型之间中性致香物质的类群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云烟87的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云烟97的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KRK26的新植二烯含量最高;NC297的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新植二烯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品种;K326的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云烟97的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海拔对盐源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烟87为材料,在盐源4个不同海拔烟区(1 600、1 800、2 000、2 400 m)进行烤烟大田栽培,研究了四川凉山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有明显影响,随海拔的升高,烟叶烟碱、总氮、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等先升高后下降,其中烟碱、总氮、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峰值出现在海拔2 000 m烟区,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峰值出现在海拔1 800 m烟区;烟叶还原糖、总糖先下降后升高,最低点出现在海拔2 000 m烟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内在质量的影响,2014年于四川省会理县,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糖碱比仍较高,烟碱、总氮含量较适宜,氯含量差异较大,氮磷钾比例为1∶1.6∶2.0(T2)处理钾含量最高,氮碱比均在1以内,T2处理上部和下部叶钾氯比最高,氮磷钾比例1∶0.5∶2.5(T3)处理中部叶钾氯比最高.不同氮磷钾配施可有效提高烤烟各类致香物质的含量,上部和中部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均以氮磷钾比例1∶1.6∶2.0的处理最高,因此,该处理是提高烟叶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昭通烟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GC/MS法检测了昭通烟区试栽的8个烤烟品种C3F等级烟叶的致香物质并将其分类后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酮类和酸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而醛类、醇类、酚类、酯类、杂环类和烯烃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达显著(0.01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在致香物质总量上红花大金元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品种,PVH19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品种。类西柏烷、类胡萝卜素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总量在品种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上的差异在各品种间达显著水平(0.01P0.05)。结论:在昭通烟区试栽的8个烤烟品种中,红花大金元和云烟203致香物质总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河南烟区是我国浓香型烟叶的主要产区之一,但近年来存在着浓香型风格弱化的问题。从烤烟致香物质产生的主要途径出发,比较了河南与其他烟区烤烟致香物质及风格的差异,综述了省内各烟区的生态环境和烟叶致香物质及风格状况,指出气候和土壤生态的特异是形成河南浓香型烟叶风格的重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恢复并发展河南浓香型烟叶生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延吉烟区不同烤烟品种中性致香物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延吉烟区9个烤烟品种烤后烟的中性致香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性挥发致香物质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其总量为(883.88±164.44)μg/g,基因型间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云烟87>吉烟9号>NC89>吉烟1号>吉烟7号>中烟98>中烟100>9407;云烟87新植二烯和苯丙氨酸类降解转化产物的含量较高;吉烟9号的茄酮和类胡萝卜素类降解转化产物最高,中烟98最低;K326棕色化反应产物最高,9407最低.  相似文献   

8.
对烤烟高香气品种8306的11个杂交品系进行初步筛选并对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品系间烤烟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均有显著差异;粤烟97×8306的钾氯比和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MS8306×K326的总糖和钾含量最高;MS8306×中烟98的烟碱含量和棕色化反应产物总量最高;MS云烟87×8306的总氮和类胡萝卜素总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粤烟97×8306、MS云烟87×8306、NC628×8306和MS8306×中烟98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协调,可进一步研究其香气风格和吸食品质。  相似文献   

9.
湖南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香气前体物与致香物质含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烟草香气前体物中叶绿素的最大积累量以湘烟3号和云烟87最高,湘烟3号和K326相当。成熟后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相比,湘烟3号降解量较大,云烟87较小。烟碱含量的品种间差异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相似,品种间以湘烟5号和云烟87含量较高,湘烟3号和K326较低。烟碱含量以湘烟5号和云烟87含量较高,在烟叶成熟后期不同品种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品种间氨基酸含量在叶龄30 d和45 d差异显著,其他时期品种间相差不大。品种间多酚含量以湘烟3号最高,其次是湘烟5号,云烟87最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以湘烟3号最高,云烟87最低,湘烟5号和K326相当。特别是在烟叶成熟后期,石油醚提取物积累量大。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以湘烟3号最高,K326略高于湘烟5号,云烟87最低,与新植二烯一致。总体来看,湘烟3号的香气品质最优,K326略高于湘烟5号,云烟87最低。综合品种表现来看,湘烟3号在各个方面表现最优,湘烟5号和K326略优于对照云烟87。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了解昭通不同产地烤烟致香成分含量的特点及差异.【方法】对2011年昭通8个产地120个烤烟样品的中部叶(C3F等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和结论】昭通不同产地烤烟中部叶有13种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有56种致香成分含量在0.05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除酮类致香物质外,醛类、醇类、酚类、杂环类、酯类、酸类致香物质和烯烃类含量在地域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基于官能团类别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昭通烤烟中部叶致香物质含量可分为4类:第1类为大关、彝良、镇雄3个产地烟叶;第2类为巧家、威信2个产地烟叶;第3类为鲁甸、昭阳2个产地烟叶;第4类为永善产地烟叶.昭通烟区不同产地烤烟中部叶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较大,有81.16%的烤烟致香成分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评价昭通烟叶致香物质时,不仅要考虑其致香物质总量,而且还要考虑致香物质的组成和比例.  相似文献   

11.
以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为材料,在豫中地区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化学成分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钾的变异最大;不同基因型间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很大差异,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KRK 28,NC 72,NC 71,KRK 26,NC102.NC...  相似文献   

12.
施磷对低磷土壤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磷土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烤烟化学成分与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能增强烟株对钾、钙、磷等矿质营养的吸收,降低中下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提高中下部烟叶总氮含量,改善烟叶的氯碱比,降低烟叶的淀粉含量,显著提高氧化异佛尔酮,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1,巨豆三烯酮4,3-羟基-β-二氢大马酮,法尼基丙酮,新植二烯等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改善烟叶的香吃味,其中以磷用量120 kg·hm~(-2)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要香气物质成分舍量及香气总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肥力水平对烤烟各部位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豫中烤烟产区设置了高、中、低3个肥力水平,研究了烤烟底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5个部位烤后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肥力条件下,大多数的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糖类及非酶棕色化反应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裂解产物含量随着叶位的升高呈增加趋势,茄酮含量则在腰叶与上二棚处于较低水平,新植二烯含量在上二棚处含量最高;中等肥力条件下,多数香气成分在上二棚处达到最高值,茄酮与新植二烯则分别在下二棚与腰叶处含量最高;低肥力条件下烟叶多数香气成分含量在腰叶或下二棚处含量最高.这说明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降低大多数香气成分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叶位也随之降低.整体来看,底脚叶在不同肥力条件下香气物质总量均为最低,高肥力的上部叶香气物质总量最高,中、低肥力分别在腰叶与下二棚处香气物质含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氯甲烷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结合毛细管GC及GC-MS技术,对许昌襄城烤烟不同叶位(8~12叶位)中性香味物质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适熟烟叶从第8到12叶位大部分香味物质,如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Ⅰ、金合欢基丙酮、苯甲醇、苯乙醇、2-乙酰基吡咯、糠醛、茄酮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到第10叶位达到最高;第10叶位各类香气物质总量最高,新植二烯、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2-乙酰基吡咯、茄酮等物质含量明显偏高;第12叶位中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Ⅲ、香叶基丙酮、3-氧化-α-紫罗兰醇、苯甲醛含量明显偏高;第11叶位中除美拉德反应产物类香气物质总量、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总量外,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的含量、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芳香族氨基酸类香气物质总量仅次于第10叶位;第8叶位中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Ⅱ含量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5.
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香气质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元统计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各类中性致香成分与香气质、香气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醛类成分、酮类成分、酯类成分与香气质、香气量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5%或1%显著水平,各类成分总量与香气质、香气量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1%极显著水平,其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苯乙醛、糠醛、巨豆三烯酮1、巨豆三烯酮3、香叶基丙酮、β-大马酮、氧化异佛尔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成分与香气质、香气量的相关上.通过典型相关分析确定了对烤烟香气质、香气量影响显著的主要中性致香成分,为烟叶质量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 测定方法,对贵州4 个基因型烤烟的中性致香物质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类 西柏烷类、新植二烯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毕纳1 号、贵烟1 号、贵烟2 号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明 显高于K326;毕纳1 号烤后烟叶中性致香化物质总量、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苯丙氨酸类含量、类西柏烷类和新 植二烯含量均最高,其中新植二烯含量显著高于K326,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显著高于贵烟2 号;贵烟2 号和贵 烟1 号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高于K326,主要是因其新植二烯含量的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了解国内规模化种植晒烟与烤烟的理化特性和香气特点,为卷烟企业开发研制具有独特品牌风格及低焦油中式卷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南宁乡、云南保山、广西贺州等地规模化种植的晒烟与云南昆明烤烟、美国烤烟为材料,对比分析不同产地及类型烟草中部烟叶样品的填充值、化学成分、香韵特征及中性致香物质等.[结果]晒烟的填充值普遍高于烤烟,以云南保山晒烟肯那的填充值最高,为5.88 cm3/g,云南昆明烤烟的最低,为2.99cm3/g.不同产地晒烟与烤烟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从而造成其感官品质差异较大.湖南宁乡晒烟的焦香、木香香韵较突出,云南保山晒烟的甜香香韵较突出,广西贺州晒烟的树脂香、坚果香香韵较突出,美国烤烟的干草香、焦香香韵较突出,云南昆明烤烟的清香、甜香香韵较突出.6个烟叶样品中共检出40种中性致香成分,其中酮类物质比例最高,有23种,其次为醛类,有7种;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36种中性致香成分的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不同晒烟和烤烟的理化特性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且各具特点,卷烟企业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合理配比获得适合中式卷烟开发与生产的原材料.其中,湖南宁乡晒烟适合添加应用于高品质卷烟;云南保山晒烟在低焦油、低危害卷烟开发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广西贺州晒烟既可在混合型卷烟中使用,又可在烤烟叶组配方中适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2011—2013年河南7个烟区26个样点的烤烟C3F烟样为材料,研究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区域分布。结果表明:洛阳烟区烤烟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低(芳樟醇和巨豆三烯酮3除外),棕色化产物含量也较低(2–乙酰基吡咯、5–甲基糠醛除外);许昌烟区烤烟的其他苯丙氨酸类物质含量较高(苯甲醇除外);南阳和三门峡烟区烤烟的茄酮含量显著低于驻马店烟区的,显著高于漯河烟区;各烟区烤烟新植二烯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致香物质总得分呈现南高北低、西低东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湖北环神农架区域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环神农架烟区烤烟样品进行中性致香物质分析,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烟样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房县、保康、兴山地区烟叶的致香物质已基本达到或超过津巴布韦水平,神农架地区与津巴布韦相比差距稍大;在该区域的生态条件下,烤烟种植品种‘K326’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高于‘云烟87’;烟叶部位间上部叶(B2F)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中部叶(C3F)次之,下部叶(X2F)最低。  相似文献   

20.
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产管理模式(常规模式和有机模式)对烤后中上部烟叶中性和酸性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模式比常规模式烤后中上部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和酸性香气成分含量明显偏高,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有机模式中部叶中性香气成分β–紫罗兰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模式,但氧化异佛尔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常规模式。有机模式上部叶9种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模式,6种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常规模式。有机模式中部叶酸性香气物质癸酸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模式,丙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常规模式;有机模式上部叶苯乙酸、3–甲基戊酸和4–甲基戊酸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模式。有机模式上部叶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模式,但中部叶差异不显著。因此,有机生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成分含量。主效应分析表明,烟叶部位是主因子,生产管理模式是次因子,但烟叶部位和生产管理模式对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