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含雄性激素甲基睾酮(MT)的饲料饲喂经产雌性斑马鱼(Danio rerio)来探讨外源激素对其性腺发育的影响。通过投饲含0、30、60、120、240和400 mg.kg-1 MT的饲料30 d后,石蜡切片观察斑马鱼卵巢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随着MT剂量的增加,斑马鱼性腺的发育受到抑制,卵巢结构变化明显。30 mg.kg-1剂量组的成熟系数有明显的降低,至400 mg.kg-1剂量组,成熟系数仅为对照组的1/6;同时外源雄性激素严重影响或抑制了卵巢的进一步发育,较低剂量组性腺发育停滞在Ⅲ时相左右,较高剂量组的性腺明显的退化,至400 mg.kg-1剂量组,卵巢已呈明显的萎缩状态,卵母细胞几乎不可见;卵母细胞在甲基睾酮作用下的退化过程为:抑制卵母细胞发育—细胞核结构变化—累及细胞器—形成凋亡小体、破坏细胞膜结构—凋亡小体逸散、细胞固缩—崩解。结果显示外源雄性激素对雌性斑马鱼的性腺发育影响明显,较高剂量时可导致外源激素的阉割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双酚A(BPA)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了BPA对斑马鱼肝脏雌激素受体(Esr1 mRNA)、芳基烃水解酶受体(AhR2 mRNA)以及卵黄蛋白原(VTG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BPA暴露12 h后,Esr1 mRNA和VTG1显著提高(P<0.05).BPA暴露24 h后,Esr1 mRNA和VTG1 mRNA相对表达量依旧保持相当高的水平(P<0.05).暴露48 h后,Es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继续升高.暴露72 h后,Esr1 mRNA和VTG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暴露12、24 h和48 h.暴露48 h后,AhR2相对表达量为0h的3.22倍.暴露过程中,Esr1 mRNA和VTG1 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一致.BPA对雄性斑马鱼的Esr1 mRNA和VTG1mRNA诱导能力较强,但对AhR2诱导能力较弱.表明BPA对斑马鱼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存在多途径过程.  相似文献   

3.
胡志伟  钟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39-12541
炔雌醇和菲在各种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其对水生动物的繁殖、发育和生长等各方面有显著的影响.斑马鱼容易饲育,遗传学工具成熟,是研究脊椎动物的一种模式动物.综述了炔雌醇和菲2种内分泌干扰物对斑马鱼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HBCDs)广泛存在于环境介质及生物体内。为研究HBCDs饲料长期暴露对斑马鱼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设计HBCDs饲料暴露剂量为0、10、100、400 ng·g-1,对斑马鱼成鱼进行为期56 d的长期暴露,以其肝脏组织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含量及T3/T4比值作为生物标志物,评价HBCDs饲料长期暴露对斑马鱼肝脏组织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BCDs对斑马鱼体内T3和T4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随着HBCDs暴露浓度的增加,T3和T4的含量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在中浓度组(100 ng·g-1)和高浓度组(400 ng·g-1),HBCDs对FT3和FT4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随着HBCDs暴露浓度增加,T3/T4的比值呈现升高的趋势,表明HBCDs可诱导T4转化为T3。研究表明,HBCDs对鱼类具有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从而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溴鼠灵对斑马鱼的生态毒性效应。[方法]在2 h内将受精后6 d的斑马鱼幼鱼暴露在不同浓度的溴鼠灵溶液中,计算溴鼠灵对斑马鱼幼鱼的半数致死浓度,并记录染毒后斑马鱼的运动轨迹。[结果] 2 h内溴鼠灵对斑马鱼幼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可达13.51 mg/L,表明溴鼠灵对斑马鱼幼鱼具有显著的急性毒性作用。光暗交替环境刺激下,随着溴鼠灵浓度的升高,对斑马鱼幼鱼的平均运动速度、加速度的抑制作用愈加显著。当药物浓度低于1.00 mg/L时,各试验组斑马鱼幼鱼的运动行为均未出现异常,当试验进行至60 min,10.00、50.00和100.00 mg/L浓度组斑马鱼幼鱼的运动能力显著下降。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斑马鱼幼鱼对强光刺激的应激反应受到显著抑制,100.00 mg/L浓度组斑马鱼幼鱼基本失去应激能力。[结论]溴鼠灵在2 h内对斑马鱼幼鱼具有显著的急性毒性作用,能够显著抑制其运动行为。  相似文献   

6.
甲基叔丁基醚对斑马鱼及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基叔丁基醚(MTBE)对斑马鱼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氧化应激效应,为其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半静态试验法研究不同浓度MTBE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以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为模型,分析不同浓度MTBE对CHO细胞增殖水平和氧化应激相关酶活力水平的影响。[结果]MTBE对斑马鱼的48 h LC50值为71.5 mg/L;在细胞试验中,当MTBE暴露浓度高于5.0 mmol/L时,CHO细胞增殖水平受到明显抑制(P0.05);当MTBE暴露浓度达到50.0 mmol/L时,SOD活力明显上升(P0.05)。当MTBE浓度达到25.0 mmol/L时,CAT活力达到最大值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当MTBE浓度达到25.0 mmol/L时,CHO处理组GSH-Px活力明显上升(P0.05)。[结论]MTBE暴露可以诱导斑马鱼和CHO细胞的毒性作用,而氧化应激酶活力水平的改变可能是MTBE毒性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7.
类胡萝卜素甲基睾酮对观赏鱼体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5月龄珍珠玛丽鱼和3月龄红剑尾鱼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的类胡萝卜素或17α-甲基睾酮10μg/g,在近50天的养殖试验表明,饲料中添加0.5%的类胡萝卜有使鱼的体表增色;  相似文献   

8.
60只兴国灰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鹅在30日龄每羽翅下埋植甲基睾酮20mg。两组鹅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混群饲养。在30,45,60日龄分别称体重。表明兴国灰鹅在30至45日龄增重较快(♂♀平均806.7g/15d),在45至60日龄时增重减慢(♂♀平均479.2g/15d)。埋植睾酮对母鹅增重没有影响,其中:试验组45日龄(1583.3±205.5)g,60日龄(2022.2±289.7)g;对照组45日龄(1628.1±240.4)g,60日龄(2090.6±284.1)g,p>0.05。30日龄未达1000g体重的公鹅埋植睾酮后对增重没有影响。30日龄体重达1000g以上的公鹅埋植睾酮后比30日龄体重达1000g以上的对照公鹅增重略快,其中:试验组45R龄(2200±147.2)g。60日龄(2683.3±169.9)g;对照组45日龄(2170±59.9)g,60日龄(2637.5±124.4)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废水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采用静水式直接接触致毒法,研究庆大霉素废水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根据斑马鱼在各时间段的死亡率求出半致死浓度(LC_(50)),根据LC_(50)判断庆大霉素废水的毒性等级。[结果]预试验结果表明,斑马鱼暴露于庆大霉素体积百分比为30%的废水中24 h 100%死亡(24 h LC100)和体积百分比为10%的废水96 h零死亡(96 h LC_0)。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22±1)℃下,庆大霉素废水4、8、12、24、48、72、96 h的LC_(50)分别为23.975%、21.210%、19.050%、18.395%、16.779%、16.779%、16.779%。庆大霉素废水不同时段的LC_(50)为10%~50%,Tua值为2~10,毒性等级为中等毒性。[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为庆大霉素废水对水生生物的亚急性毒性研究提供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0.
环境雄激素17α-甲基睾酮(MT)在养殖业和医药等行业的广泛使用,导致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MT。本文研究其对常见鲤科鱼类麦穗鱼性腺组织学及性腺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5 ng·L~(-1)、50 ng·L~(-1)和100 ng·L~(-1)的MT暴露麦穗鱼雌鱼7 d、14 d和21 d后,均对雌鱼的卵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MT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25 ng·L~(-1)、50 ng·L~(-1)和100 ng·L~(-1)的MT分别暴露麦穗鱼雄鱼7 d、14 d和21 d后,组织学结果显示50 ng·L~(-1)MT处理组中雄鱼性腺出现精卵巢(testis-ova)现象。50 ng·L~(-1)MT暴露7 d的时候对雌鱼的性腺指数造成显著影响,延长暴露时间至14 d的时候雄鱼性腺指数才显著升高。综上所述,中浓度的MT(50 ng·L~(-1))对麦穗鱼的性腺指数和性腺组织学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Pb对斑马鱼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方法]将成年斑马鱼(3月龄)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0.4mg/L)、中(0.8 mg/L)、高(1.6 mg/L)剂量PbAc染毒组,每组20条,连续染毒7 d。染毒结束后,测定雌性斑马鱼产卵数和雄性斑马鱼产精子体积以及精子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4和0.8 mg/L Pb染毒组斑马鱼产卵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mg/L Pb染毒组斑马鱼已不产卵。随着染毒剂量的增高,斑马鱼产卵数呈减少趋势。各Pb染毒组雄性斑马鱼精子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0.4、0.8和1.6 mg/L Pb染毒组雄性斑马鱼精子体积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交配试验结果也是类似。[结论]Pb染毒可对成年斑马鱼产生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2.
屈冬冬  孙力平  陈旭  刘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2,(20):10566-10568
[目的]研究1-萘酚在斑马鱼体内富集规律。[方法]试验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萘酚暴露下斑马鱼体内1-萘酚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1-萘酚的富集系数和染毒浓度的相互关系。[结果]在0.1和0.5 mg/L 2个浓度点下进行富集效应时,1-萘酚在鱼体中的富集速度较快,富集系数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均在第4天达到富集稳态,富集系数BCF0.1 mg/L=21、BCF0.5 mg/L=13;96 h半致死浓度值为3.963 mg/L,属高毒污染物。[结论]1-萘酚在低浓度条件下鱼类更容易对污染物产生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喻俊磊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3):108-110,113
综述了斑马鱼在发育遗传学、人类疾病模型及新药筛选、环境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农药对农田环境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弧菌Q67和斑马鱼作为受试生物,研究多菌灵杀菌剂对其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该杀菌剂农业生产应用中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结果]22%多菌灵杀菌剂对青海弧菌Q67的EC_(50)为7.70 mg/L,pEC_(50)为2.11;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24、48、72、96 h LC_(50)分别为8.53、8.39、8.07和7.64 mg/L;斑马鱼的安全浓度为0.76 mg/L。[结论]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对鱼类毒性评价标准,判断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属中毒。  相似文献   

15.
斑马鱼孵化期组织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瑛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981-983
为进一步了解斑马鱼孵化阶段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活体观察与组织切片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对斑马鱼孵化期胚胎进行形态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斑马鱼运动器官"鳍芽"的伸长标志着胚胎孵化期的开始,此时可以清楚观察到胚体形态结构,如卵黄、头部、嗅基板、运动纤毛等;至胸鳍形成期,胚胎已经基本孵出卵膜,其内部器官形态发生已经基本形成,摄食器官口和运动器官、循环系统、感觉及其神经系统均进一步完善,为孵出后幼鱼的独立生存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利用GUN Zebra在Linux下实现了路由器的功能,这种路由器能支持多种路由协议,以OSPF为例,阐述了配置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克隆表达斑马鱼p53基因。RT-PCR法从斑马鱼胚胎中扩增获得p53基因编码区,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重组质粒pET28a/z-p53,将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受体菌,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纯化、尿素透析复性,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p5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的p53融合蛋白分子量大约为53kD,透析复性后获得了高纯度可溶性的p53蛋白。  相似文献   

18.
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需要建立地区性的文献资源共享中心,这就涉及到Z39.50服务器建设的技术,遗憾的是目前关于该方面技术探讨的文献非常稀少。论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开源(Open Source)工具Zebra建立Z39.50服务器的详细技术实现,对于希望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心的单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斑马鱼早期胚胎神经形成过程中SOD表达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瑛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0):1117-1120
为了解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为代表的抗氧化酶系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建立及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SOD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神经系统中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在体节分化的不同时期,SOD在脊索、神经管、眼等部位呈不同程度的表达;咽弓形成时期,SOD在咽弓中表达微弱,在脑组织中表达较强;至孵化期,SOD在终末器官中的表达程度不尽相同,其在大脑区域的表达略强于间脑区域。说明在斑马鱼早期胚胎神经形成过程中,以SOD为代表的抗氧化酶系统已经开始逐步形成,维持胚胎组织细胞中活性氧(ROS)的正常浓度,确保胚胎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