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土壤微生物是植物-土壤系统中比较活跃的组成成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代表着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的演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植物类型、植物多样性、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植物不同基因型、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探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之间互作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植物的根际分泌物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样,根际微生物也以各种不同方式影响着植物根际的土壤理化性质、根际分泌物释放、土壤物质循环等。本文从根际有益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以及植物根际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这两方面对土壤根际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相互影响的途径与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根际微生物组构建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根际微生物调控作物生长发育已成为生态健康和农业发展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根际微生物组构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根际周边微生物从土壤进入植物根系内部的定殖选择过程,重点关注植物本体、土壤类型、地理位置、生长环境等因素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组的调控作用,揭示国内外研究中发现的影响根际微生物组构建的主控因素,阐明根际微生物组-宿主复杂的互作关系,以期为绿色农业、环境生态保护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土壤解磷微生物的种类、分布、解磷机制、解磷能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其他功能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并对解磷微生物制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阐释,旨在为解磷微生物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间作是一种生态农业,通过植物间优势互补来提高植物的养分积累以促进生长。筛选出优良的间作模式可实现增产增收。首先,间作通过地上部生态位提高植物对光资源的利用能力,并协同地下部生态位提高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直接促进产量增加。其次,间作能改良土壤结构,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较好的土壤条件又能正向促进植物生长、生理和养分吸收,体现出多样性净效益,使得间作系统整体产量提高。最后,间作亦会丰富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改良土壤,平衡有益和有害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本文从植物生长生产、土壤理化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等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间作研究概况,并对间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研究的重点方向、深层次机理的探究、产业面临的瓶颈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这5个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揭示间作对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影响,为未来间作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土壤盐渍化是农业可持续生产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利用高效、低成本和适应性强的方法对盐渍区进行修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土壤微生物在调节植物根际环境、调控生长发育和提高系统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微生物驱动的植物胁迫耐受性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识别和利用能与植物相互作用的土壤微生物来减轻盐胁迫,为盐渍区改良提供了一种新策略,也为与胁迫耐受相关新机制的发现开辟了新途径。了解不同微生物介导的胁迫耐受性的潜在生理机制对有效利用这些微生物促进农业可持续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从植物养分吸收、渗透平衡、激素水平、抗氧化功能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关于土壤微生物介导植物耐盐性的作用机理,评估了目前关于土壤微生物参与调节植物耐盐性相关研究的有益作用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目前通过提高养分及水分吸收效率维持盐胁迫下植物离子稳态,提高生长素的合成、降低乙烯的释放调控植物激素水平是土壤微生物改良植物耐盐性的目标过程,然而单个外源微生物接种时会与土著微生物组竞争,导致许多微生物菌株不能在土壤或植物根系中定殖或存活,致使微生物在大规模农业生产应用中仅取得了有限的成功。未来微生物介导植物抗盐性的研究应突破单一微生物接种的研究方式,进一步在群落水平上阐明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介导植物抗盐性的机制,解决农业微生物利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茶树根表微生物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言土壤是一个无机、有机、生物复合体,由于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使之表现出相应的生物活性。高等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料,同时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造就了特殊的生态条件。植物根在土壤中的穿插,挤压作用,根系的脱落物和分泌物为微生物创造赖以生存的理化条件,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则使有机物质无机化,为植物提供可给态的养料,并可分泌刺激素和抑制素、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可见,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土壤中的微生物类群和数量,往往因土壤类型,植物种类而变化。为了便于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早春棚室地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棚室的地温,直接影响到植物根部的生长发育和吸收能力,同时也影响到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肥料的分解,地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往往比气温更大、更明显,尤其是在早春,由于封冻的土壤往往湿度过大,土温升高比较缓慢,造成了气温偏高而土温偏低的生长发育条件,  相似文献   

9.
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于土壤生态系统,不同的施肥方法、种植模式直接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土壤微生物与作物种植的研究在农作物生长和调控应用等领域应用前景潜力巨大。阐述了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的相互影响,论述了不同肥料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探讨了土壤微生物与作物种植模式的关系,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直流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电场作用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效率密切相关.利用改进的PCR-DGGE方法研究了不同电场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变化,分析了直流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与电场条件有关,合适的电场条件有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电场形式、强度和施加方式不当则会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受到明显影响.电场作用下土壤性质的变化、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的迁移作用和致死效应,以及微生物对环境压力的生理响应等是电场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机制.为了避免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不利影响,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时需要采用合适的电场条件.  相似文献   

11.
白蜡树是良好园林树种,其经济用途为生产白蜡,为促进微生物肥料在白蜡树生长方面的作用,通过对白蜡树施用微生物肥料宁盾的效果分析,研究宁盾对白蜡树促生防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宁盾可以显著促进白蜡树的生长,使之存活率提高20%,茎粗和叶绿素含量也明显提高,并可有效改善其土壤生长环境,显著提高土壤中可利用的氮磷钾,对三者的提升分别达到61.91%、358.97%、272.43%;从而增强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发展前景和改进方面作出一定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质量等作用,为微生物菌剂复配和小麦土壤改良、病害防治和高产优产等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设置无菌水(CK)、抗倒伏(A)、促早熟(B)、防病促生功能菌剂(C)4个处理,通过田间浸种试验,采用测定小麦的生长、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和Biolog微平板法,研究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生物培养和BIOLOG GN2微平板培养,研究了施入自制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青枯病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平板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入复合菌剂后,可延缓青枯病发病时间并降低发病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AWCD)和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施入复合菌剂的处理,在番茄生长中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较相似,其菌群特征是对糖类和聚合物优先利用,对羧酸类利用率则较低.  相似文献   

14.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养分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80,自引:1,他引:80  
 多年连续秸秆覆盖免耕,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含量和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明显提高;免耕能提高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0-7.5cm土层比翻耕处理年平均增高51.7%。翻耕能增加土壤活跃微生物生物量,0-30cm土层翻耕土壤活跃微生物生物量比免耕高25.3%。0-30cm土层微生物对养分的固结量多于作物年吸收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春季和秋季即冬小麦生长苗期增大,固结土壤养分,而在夏玉米生长时期的夏季降低,被矿化释放养分,所以微生物对土壤养分转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广西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桉树(eucalyptus)3种人工林分布情况,按其在各县市的分布权重选取不同龄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典型样地,样地面积20m*50m,采用网格法采集表层土壤(0cm-10cm),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各林龄阶段土壤可培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幼龄、中龄、过熟龄阶段微生物数量大小顺序为:杉木>桉树>马尾松,杉木幼龄、马尾松、桉树近熟林微生物数量在各自的林型中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在杉木幼龄林、马尾松中龄林、桉树过熟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在杉木过熟林、马尾松和桉树幼龄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磷(Pmic)在杉木成熟林、马尾松幼龄林、桉树近熟林最大,杉木Cmic、Nmic、Pmic随着林龄的递增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马尾松和桉树微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Nmic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具有显著的(P<0.05)分形关系,其余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均不存在分形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菌剂对土壤酶活性及高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微生物菌肥施用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将有机废弃物资源有效再利用,研究微生物菌剂对高粱不同生育期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及对高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各处理均能提高土壤蔗糖酶、磷酸酶的活性,以T5、T6对脲酶的影响最大.在高粱生长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中的脲酶活性较高,分别为1.441、...  相似文献   

17.
以黄河三角洲区低盐和高盐土壤为对象,采用盆栽棉花试验,分析不施肥(CK)、施化肥(NPK)、秸秆+化肥(S+NPK)、牛粪+化肥(M+NPK)处理下棉花生长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溶解性碳、氮的含量,探讨施肥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对低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较小,而S+NPK、M+NPK处理明显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与CK相比增加幅度分别为10.4%-113.4%、45.7%-115.9%和56.9%-90.6%、69.2%-186.4%。NPK、S+NPK、M+NPK处理均明显提高了高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8.6%-62.1%、19.8%-106.3%、31.8%-220.0%和46.7%-115.1%、58.2%-131.2%、70.2%-146.0%。各施肥处理对两个土壤溶解性碳含量的影响均较小。尽管在棉花生长前期(5月、6月)NPK处理可明显提高土壤溶解性氮含量,与CK相比低盐和高盐土壤增加的比例分别为40.5%-60.7%和139.9%-229.2%,但在棉花生长后期(9月、10月)影响较小。研究阐明了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有利于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特别是对于高盐含量的土壤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园艺废弃物未资源化利用问题,以设施西芹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不添加废弃物为对照,以桃树枝条(T1)、葡萄枝条(T2)、菜豆植株(T3)、黄瓜植株(T4)以及4种残体等体积混合还田(T5)为处理,研究其对西芹土壤C/N、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微生物群落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还田处理均显著增加拉秧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全氮含量,T1、T4、T5处理显著增加拉秧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有机碳,且T1和T4处理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C/N,其中T5处理增加微生物碳、氮效果最显著;T2、T3、T4、T5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细菌数量,T4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真菌数量,其他还田处理显著降低缓苗期土壤真菌,各还田处理显著增加拉秧期土壤B/F,T3、T4、T5处理显著增加放线菌数量;相关分析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总菌数均与微生物量氮呈极显著正相关,真菌与放线菌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且真菌与土壤C/N显著负相关,B/F与土壤C/N、微生物量C/N呈显著正相关。说明4种园艺废弃物还田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其中T3、T4、T5处理效果显著,且T5处理增加微生物量碳、氮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国植烟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植物生长重要的生态因素之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土壤的不合理使用可导致植烟土壤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近年来对植烟土壤的修复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介绍了翻压绿肥、添加生物炭、秸秆还田、使用微生物肥料以及其他改良措施对植烟土壤的修复状况,分析论述了其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酶活性等的影响,结合近年来植烟土壤修复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增加植烟土壤改良物质的研究深度以及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建议,以期为植烟土壤修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