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峰 《蔬菜》2008,(10)
荸荠学名Eleocharis tuberosa(Roxb.)Roem. et schult,又称马蹄、地栗、乌芋等,属莎草科荸荠属.原产中国南部和印度,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有2 000多年,据史料记载湖北省荸荠著名产区团风已有400多年历史.目前,除团风和孝感等传统荸荠产区外,近些年沙洋和武汉等郊县荸荠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的应用,使其产量、品质和效益大幅提高.现就荸荠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荸荠是湖北省团风县传统的名特产品,常年种植面积在1633hm^2左右。长期以来,一直采用早稻-荸荠栽培模式。为了提高荸荠产品质量和产量,改进土壤肥力结构,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进而降低投入,增加效益。近两年,笔者在团风县方高坪镇进行了菜用大豆(毛豆)-荸荠水旱轮作栽培试验,取得了明显效益。  相似文献   

3.
黄良生  刘鹰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8):115-115,40
江西省信丰县位于北纬24°59’~25°33’、东经114°34’~115°19’,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平均气温19.6℃,年无霜期299d,年均降雨量1510mm,年均日照时数1840h,非常适宜荸荠(Eleocharis tuberosa)的生产栽培。‘信丰荸荠’为信丰县传统品种,久负盛名,中心产区在信丰县大阿镇川风、官洞坑等村,年种植面积均在200km^2以上、产量5000t以上,大量销往广东、福建、上海及南昌等地,亦用于制作荸荠罐头或淀粉。  相似文献   

4.
杨梅果实膨大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珍果。浙江省是我国最为集中的杨梅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对杨梅进行人工栽培的地区,品种资源和栽培经验丰富,拥有荸荠种、东魁、丁岙梅和晚稻杨梅等全国四大良种。面积产量一直在全国居主导地位。2006年全省杨梅面积达16.7万hm^2,总产量30万t,产值20亿元。杨梅成熟期主要集中在6月份,是初夏的时令水果,果实色艳味美,微酸味甜。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特别是果大、味鲜、色艳的品种,深受市场与消费者普遍喜爱。  相似文献   

5.
钟志清  何自强 《中国蔬菜》2007,(B08):116-116
湖北省团风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地处大别山南麓,鄂东北部,是湖北省最大的荸荠产区。据史料记载,团风荸荠栽培历史已有400多年。团风县现有水田面积2.33万hm^2,常年荸荠种植面积1733hm^2,产量3.6万t,产值近4000万元,主要种植模式为油菜-水稻-荸荠。全县逾1.3万户农户、23个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从事荸荠生产营销,产品远销湖北、河南、四川、福建等地。  相似文献   

6.
黄岩店头荸荠优质高产“三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黄岩店头荸荠采用分株繁殖、稀植栽培、斜插移栽的"三改"技术,每667m2用种量降到0.5kg,产量可提高500kg以上。目前,黄岩店头区域荸荠年种植面积115hm2以上,年产值近140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地区大棚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发展迅速,但栽培模式单一,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不多。利用大棚种植番茄一花椰菜一芹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温州地区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栽培体系,3a(年)累计推广面积333.3hm^2,每667m^2番茄产量4000—4500kg,花椰菜产量1500—2000kg,芹菜产量5000—5500kg,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值得在温州地区和长江流域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岩店头荸荠优质高产“三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黄岩店头荸荠采用分株繁殖、稀植栽培、斜插移栽的“三改”技术,每667 m2 用种量降到0.5 kg,产量可提高500 kg 以上。目前,黄岩店头区域荸荠年种植面积115 hm2 以上,年产值近1 400 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9.
日本苹果生产动态@王永生@朱松民¥吉林市农科院园艺所日本苹果生产动态世界苹果产量不断增加,1992年达到4308万t。日本苹果产量每年也有增长趋势,1992年达到105.3万t。1栽培面积的变化日本苹果栽培面积,在1965—1996年达到65600hm2,...  相似文献   

10.
宣州大红袍荸荠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州大红袍荸荠是安徽省宣城市的主栽水生蔬菜品种 ,栽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 ,在调节皖东南地区蔬菜淡季 ,发展外向型蔬菜中起着主导作用。自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大红袍荸荠加工成罐头 ,以其加工性能好、品质优良等特点 ,一直受到加工厂家和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在当地 ,普遍实行的是前茬水稻 ,后茬荸荠的栽培模式 ,其中荸荠每 6 6 7m2 产量2 0 0 0kg以上。近年来 ,常年栽培面积超过 1330hm2 ,每 6 6 7m2 平均产值在 2 5 0 0元以上。1 品种特征本品种为传统地方品种。生长期 12 0天 ,株高80~ 90cm。叶状茎绿色 ,球茎扁圆形 ,皮薄…  相似文献   

11.
李峰  李明华  彭静 《长江蔬菜》2015,(22):131-132
荸荠是我国人民非常喜食的一种水生蔬菜,广泛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荸荠栽培面积为3余万hm2,其中湖北省荸荠的种植面积0.5余万hm2.近些年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荸荠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因此荸荠轻简化生产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砂梨为福建六大落叶果树之一,产区集中分布于内陆的闽西北地区,2003年栽培面积、产量分别为2.25万公顷和13.00万吨,居落叶果树面积、产量的第五位,年产值约2.5亿元。近年来早熟梨生产发展势头较好,新植梨中早熟品种占95%,现有早熟梨栽培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的33%与20%,  相似文献   

13.
一、生产情况 近年来,上海果树栽培面积基本趋于稳定.预计2011年全市果树栽培面积在2.67万hm^2左右.产量在50万t左右。其中。桃、梨、葡萄和柑桔四大主栽果树面积和产量均占总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荸荠又称马蹄,是莎草科荸荠属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以球茎供食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健胃、祛痰、解热、防治腹泻等功效,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但荸荠不耐连作,在荆州地区多在水稻田里轮作荸荠,以后又发展了甜瓜—荸荠轮作及西瓜—荸荠轮作等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长期采用这些模式,轮作的优势逐渐丧失,荸荠病虫害逐渐严重,产量和品质逐渐降低。近年来,笔者又研究了一种新的轮作模式,即荸荠—甜瓜—红菜薹栽培模式,对改进土壤结构、减少农药化肥用量、提高荸荠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好的作用,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苹果矮化栽培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矮化果树结果早、单位面积产量高、果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着色面积大、色泽深.较乔化栽培有很大的品质优势.而且矮化树树体矮小,便于管理。可减少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园经营的经济效益。矮化栽培的这些优点.使该技术在近几十年得到快速推广应用,成为世界苹果栽培的主流技术和苹果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已占刭栽培面积的70%以上,在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论提高金丝小枣产量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论提高金丝小枣产量的主要途径@刘博生¥河北省沧州市林业局浅论提高金丝小枣产量的主要途径刘博生(河北省沧州市林业局061001)沧州金丝小枣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现栽培面积已达6.45万hm2,结果面积2.67万hm2,年总产量8.71万t(吨),平均66...  相似文献   

17.
西瓜一栽多熟是指1个生长季节种植1次,收获多次.是相对常规的一苗一瓜一收的栽培方式而言的。近几年由于人们对西瓜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西瓜面积愈年增加.出现了以瓜挤粮的情况。传统的一栽一熟模式产量较低.而西瓜一栽多熟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了1—2倍,减少了栽培面积。懈决了上市集中、下市早、供应期短而集中的弊端。山东省充州市2003年开始推广早春双膜覆盖西瓜一栽多熟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常年栽培面积达666.7多hm^2,平均667m^2产值2万元以上,利润1.2万元左右,栽培方式主要有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大棚栽培葡萄较露地栽培具有上市早、产量高、品质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现将大棚葡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丽 《山西果树》2010,(2):61-62
伊朗是最主要的阿月浑子出口国,主要栽培地区位于伊朗东南部的克尔曼省,现有栽培面积2.8万hm^2,且面积仍在不断增长。克尔曼省是世界上阿月浑子产量和栽培面积最大的区域,尤其是拉夫桑詹地区,阿月浑子品种多样,性状各异,对研究和育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马蹄(荸荠)在贺州市八步区栽培历史悠久,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一大支柱产业,但由于当地农民采用传统的栽培方法,马蹄产量较低,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的高产栽培技术,存在较大的产量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