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产业已由家庭分散经营逐步过渡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此必须建造一些大型、超大型土灭菌灶。但由于灭菌仓容积大,加之食用菌栽培袋比较软,相互堆积挤压,造成仓内蒸气循环不畅,容易形成灭菌死角, 致使部分栽培袋灭菌不彻底。笔者用圆钢、角钢等焊接成灭菌钢篮(见附图),作为盛装栽培袋的容器,能保证灭菌仓内空气畅通,确保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由原来的家庭分散经营逐步过渡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此必须建造一些大型、超大型土灭菌灶,但由于灭菌仓容积大,加之食用菌灭菌材料栽培袋比较软,相互堆积挤压,造成仓内蒸气循环不畅,容易形成灭菌死角,致使部分栽培袋灭菌不彻底,有的菇农因此而损失惨重,有的菇农通过延长灭菌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的生产离不开菌袋,俗话说:“一菌、二袋、三管理”,可见菌袋的质量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但这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往往因此而影响了食用菌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那么,挑选菌袋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材  相似文献   

4.
小经验集萃     
《今日农村》2006,(5):36-36
巧除菌袋水分多食用菌种植比较普遍,以平菇熟料袋栽为多,在拌料装袋灭菌接种过程中,或多或少有部分料袋水分偏多,接种菌丝萌发后就被料内多余水分阻止生长,造成菌丝易染杂,严重的可使部分菌袋报废,此现状困扰了许多种植户。笔者种菇多年,对接种后菌袋水多尝试过多种方法,由于袋  相似文献   

5.
由我校文理学院崔德芳教授和科技处处长蔺银鼎教授发明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及其专用器具”近日获国家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及其专用器具,它包括上料、灭菌、接种、发菌与出菇管理等步骤,上料时在料袋堆侧之间设置导种杆相隔,导种杆的导种耳插入两侧的料袋内,灭菌时封罩塑膜密封室,通过输入湿热蒸汽进行处理,接种时将颗粒菌种撒播在袋堆上,  相似文献   

6.
正灭菌是食用菌生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点即使是刚接触食用菌的朋友也会知道,但是还是有很多菌农因为灭菌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严重的污染而减产,问题主要在于对灭菌的原理掌握不够,忽略了灭菌过程中一些细节,导致出现灭菌不彻底。灭菌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较多使用、而且效果好、效果稳定的是物理热力灭菌法。现介绍一下灭菌原理及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木腐类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要解决的第1个关键点是将培养基无菌处理,传统的做法是用土灶、常压灭菌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这种方法灭菌周期长、耗用燃料多、环境污染严重并且灭菌不彻底,传统灭菌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食用菌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在大规模的设施化食用菌生产中大多采用脉动真空高压蒸汽灭菌,这种灭菌方法灭菌彻底、周期短、耗能低,已被越来越多的食用菌生产者所采用。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和顺县河北村食用菌厂对平菇栽培过程中菌袋水分状况进行了系统观察.看到发菌过程中菌袋含水率增长12.6%,菌袋水分和干物质含量的生产能力相差甚远等现象。据此对栽培过程水分管理措施提出如下改进意见:培养料初始含水率应控制在55%左右为宜,出菇过程应大量补水以保持菌袋含水率在55—60%。这样才能使生物学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前吉林省内各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废弃菌袋污染问题,已经制约了吉林省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如何做到吉林省食用菌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成为今后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新的课题。本文以和龙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简要分析吉林省食用菌废弃菌袋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袋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 培养料灭菌是食用菌栽培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技术要点如下: 1.防止灭菌不彻底。培养料灭菌必须彻底,否则会造成杂菌严重污染而影响菌丝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栽培种生产要求食用菌整个生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拌料、灭菌、接种等几个工艺步骤。1、拌料。所有的原辅材料和化学投入品准备齐全之后,可以进行拌料。拌料的场地必须是干净的水泥地面,四周有排水设施,不能有积水。拌料完毕后,将配制好的培养料分别装入菌种瓶或菌种袋,不论装瓶还是装袋,要求装料松紧适度,以适宜食用菌菌丝生长为宜。2、灭菌。搅拌好的培养料,需要灭菌消毒,彻底杀灭培养料中的杂菌、虫卵和害虫等。杀菌的  相似文献   

13.
陈平 《新农业》2005,(1):49-49
1.灭菌杏鲍菇极易被污染,因此灭菌时间要比其他菇长.常压灭菌一般升温至100℃.灭菌1000袋保持12小时.灭菌2000袋保持14小时.灭菌3000袋保持16小时。提倡采用框箱式蒸汽灭菌.即把菌袋放在框箱内,  相似文献   

14.
在食用菌生产中,无论生料或熟料,袋栽或床栽,如果灭菌消毒不严,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杂菌感染。生产中一些药物只能用来预防,对已感染的菌料目前尚无针对性的特效药物。一些菌农在生产中摸索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用该法治疗效果可达100%,  相似文献   

15.
1.菌袋基质欠佳表现在接种后,杂菌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料袋灭菌不彻底,潜存杂菌;料袋质次,多针孔,以致污染严重成品率不高;有的因培养料配制时水份过高,也会引起杂菌污染;还有的因拌料装袋时间拖长,袋内微生物发作,使基料酸败,PH值上升,菌种无法吃料定植。2.栽培季节失误银耳室  相似文献   

16.
魏鹏 《农村科技》2009,(6):91-91
五、培养基灭菌 培养基装管装瓶(袋)后,立即消毒灭菌,如灭菌不彻底,容易产生杂菌,给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7.
在食用菌生产中,无论生料或熟料,袋栽或床栽,若灭菌消毒不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杂菌感染。一些药物只能用来预防,对已感染的菌料目前尚无针对性的特效药物。笔者在生产中摸索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3.大袋装料质量差、花菇少是代料栽培食用菌的一大弱点。为促进多出花菇、优质菇,宜将小袋装料改为大袋装料,加大培养基的量。袋子选用 25厘米× 55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筒袋。每袋装干料 2000公斤左右。装好后立即进灶灭菌。由于袋较大,故灭菌时间需 100℃保持 14小时方可熄火,然后闷 3小时即可出灶,待冷却后接种。 4.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枝条菌种斜插袋内,以利发菌。每袋正反面接入 7根菌种,然后送入洁净干燥的培养室内发菌,视室温高低确定堆置层数,通常为 2~ 4层。接种后 15~ 20天,拔出枝条,以利透气,促进菌丝生长。总发菌期为 50~ 70天。  相似文献   

19.
<正>1对平菇厉眼菌蚊危害的识别平菇厉眼菌蚊对平菇及其它袋栽食用菌菌袋的危害是成虫迁飞入菌袋并将卵产入菌丝体中,卵孵化后,幼虫开始蛀食菌丝体、菇蕾甚至于培养料,从而对食用菌生产造成危害。其在平菇菌袋上危害可以从菌丝量减少的外观上进行早发现,也可以从观察幼虫爬行时留下的痕迹来发现。一般来说,现在的菇  相似文献   

20.
<正>1为什么菌袋会污染杂菌主要是拌料、装袋、接种时操作不当。引起菌袋污染的主要原因:基质酸败:原料霉变未作处理,杂菌潜伏在料内,加之在配料时含水量过高,装袋时间拖长,引起基质酸败,为霉菌滋生提供条件;塑料袋质次:针孔多或因袋料操作不慎致使袋壁被刺破,使杂菌有空可钻;接种时无菌操作不严,病从口入;料袋灭菌不彻底,给杂菌有成活的机会;污染袋处理不好,空间杂菌孢子数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