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苹果树的枝干发生腐烂病或受到牲畜、机械危害,或对枝干采取环割、环剥,伤口没有愈合或愈合不良时,生产上可采用双头桥接的方法,使伤口两端通过接条输导养分和水分,挽救树体生命,恢复树势,提高产  相似文献   

2.
苹果树的枝干发生腐烂病或受到牲畜、机械危害,或对枝干采取环割、环剥手术,伤口没有愈合或愈合不良时,生产上可采用双头桥接的办法,使伤口两端通过接条输导养分和水分,挽救树体生命,恢复树势,提高产量,延长寿命。由于苹果树的双头桥接需要两个接头都成活,  相似文献   

3.
1枝干保护 改形后剪锯口应及时用杀菌剂+伤口愈合剂或封剪油、接蜡、油漆涂抹,保护伤口,促进愈合,防止腐烂病的发生和危害;对裸露主干、中心干和主枝上背部应在改形后冬季连续涂抹2a(年),以防日烧;对造伤过大或腐烂病疤过大的枝干在4月上中旬进行桥接,保证养分的正常输送,增强树势。  相似文献   

4.
张超 《北方果树》2010,(5):35-35
<正>桥接是果树危急关头的"救命"技术,在重大伤口或腐烂病引起树势衰弱甚至危及果树生命时,如果应用得当,可有"起死回生"之功效。生产中果农在使用桥接技术时往往由于操作不当、方法不科学,致使桥接成活率低而引起树体早衰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经济损  相似文献   

5.
苹果树腐烂病常造成枝干多处病疤,极大地阻断了树体输导组织对养分的运输,导致树势衰弱。生产中,在刮治腐烂病的同时常采用桥接措施,以连接被阻断的输导组织,尽量满足树体营养供应。传统的桥接方法,由于技术不够完善,效果不甚理想,一般桥接成活率只有60%~70%,且接口愈合与枝条增粗速度均较慢。为此,我们在山西果树所试验场苹果园内进行改良“L”形桥接,连续几年成活率均在98%以上,且接口愈合快,桥接枝条增粗迅速,对树势恢复作用明显。现将其桥接方法和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有些果农采取对苹果树大枝、主干进行环剥,致使剥口过宽,不讲品种、树势,千篇一律,以至于造成树势太弱,小叶小果,花多而不座果,剥口该愈合而得不到愈合。死树死枝现象时有发生。采用借皮补皮的桥接方法,可治愈伤口。此法也可用于处理腐烂病疤上。方法操作简便,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苹果园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今年陕西省凤翔气候特点和果园实际情况.果园春季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尽早做好伤口保护果树冬剪结束.尤其苹果“大改形”之后.要对疏除大枝的伤口采取“一削光.二涂药,三抹泥,四包缠”措施进行保护。以利于伤口愈合,避免腐烂病发生:对较大的伤口。尤其是树冠基部一次性疏除较多大枝的伤口.要在花后采取“桥接”技术措施,保持水分、养分输送,以免影响树势。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凤翔县现有苹果面积6667公顷.年产苹果15万吨。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广以“大改形”为主的“四项关键”技术,在大枝去除的同时,出现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伤口保护不好容易受腐烂病菌的侵染,这几年腐烂病发生严重.与去大枝后伤口保护不佳关系密切。为此,我们对2004年12月25日前后去除大枝的苹果树进行了不同药剂的伤口保护试验,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未处理的伤口全部愈合的仅占53.7%.腐烂病发生率44.5%.伤口未完全愈合且未发生腐烂病的仅占1.8%,而分别用封剪油、油漆、果腐宁等涂抹的伤口全部愈合率均在92%以上.腐烂病发病率低于6.3%。[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1适合桥接的腐烂病树桥接应选择树势中庸、腐烂病发生在主干上、病疤横向长度为主干周长1/4左右的腐烂病树,树势过于衰弱的不适宜桥接(桥接价值不大,而且桥接后很难成活)。发生在主枝及侧枝上的腐烂病疤只进行刮治。如果腐烂病严重,冬剪时可在腐烂病疤附近靠近主干一侧的好皮处锯掉侧枝,再根据实际  相似文献   

10.
1)保护枝干伤口。修剪后剪锯口应及时用杀菌剂、伤口愈合剂、保水剂或封剪油、接蜡、油漆涂抹,保护伤口,促进愈合,防止腐烂病发生和危害;对裸露主干、中心干和主枝上背部应在改形后冬季连续涂抹2年以上,以防日烧;冰雹频发地区使用防雹网防护,避免树体损伤;冬季修剪适当延迟,去除冻害枝条,减少伤口。2)及时去病枝、刮除病斑。及时剪除腐烂小枝,用刀具刮除腐烂大枝病斑,刮治重点时期在春季果树发?前后、落花后和晚秋。应刮成梭形斜茬,伤口用50倍菌毒清、百菌清和石硫合剂原液涂抹;修剪工具和刮治工具要灼烧或用70%酒精擦拭消毒;病枝、病叶、刮…  相似文献   

11.
苹果树剪锯口保护剂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苹果树伤口保护的有效方法,促使伤口愈合,防止伤口腐烂病的发生,笔者于2007年春季在苹果树改形中进行了剪锯口保护剂应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正>拂蓝克(人工树皮)是陕西永泰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果树伤口愈合剂,也是果树修剪后的伤口保护剂,还是苹果树腐烂病疤刮除后的理想治疗剂。我的23年生红富士园中感染腐烂病的树达80%。从2013年春起,我选用菌清、果友皮腐康、愈合灵、过氧乙酸等对病疤进行刮除涂治。2014年3月20日后,腐烂病"春烂皮"盛期,我结合春季修剪刮除了树上的腐烂病斑,并选用了拂蓝克涂抹病疤伤口和少  相似文献   

13.
苹果树剪锯口保护剂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苹果树伤口保护的有效方法,促使伤口愈合,防止伤口腐烂病的发生,笔者于2007年春季在苹果树改形中进行了剪锯口保护剂应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 过去,我场对苹果树径粗5cm以上、因腐烂病只剩下1cm左右宽度健皮的大枝,既使尚未死亡,也都采取锯掉的办法,致使果园损失惨重。1990-1991年4月中旬初,我场刮治苹果腐烂病时,发现腐烂病基本烂透一圈,尚未死亡的百余个大枝发了芽,4月15日我们对这些病枝刮除腐烂病后,每个大枝剩下的健皮宽度仅1cm左右,然后利用刮治伤口下方的枝条跨越伤口进行桥接,每个大枝桥接3个枝,桥接全部成活,不但救活了这百余个大枝,而且其生育较好。例如,1990年和1991年分别救活的国光和金冠大枝,其基本烂透处的径粗分别为7cm和6cm,枝长分别为2.5m和3.0m,当年枝产果实分别为9kg和24.5kg,创产值分别为10.8元和19.6元。可见,采用  相似文献   

15.
腐烂病可导致苹果树干周皮大面积溃烂,引起树体枝干坏死甚至植株死亡,重发果园可导致园貌残败甚至毁园。腐烂病菌是一种寄生性弱、致病性强的寄生菌,主要从伤口侵染致病。生产上对腐烂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很多方法,但存在伤疤感染率高、病疤复发率高、伤疤愈合不理想等问题。长久以来,日本等国和我国许多果农采用泥巴包裹法来封护或治疗果树的伤、病疤,虽是土法,但效果比较理想。近年来笔者通过大量试验发现,如果在泥巴中掺入一定比例的赛众28中微量元素肥料,愈伤效果更加理想。据初步试验,封护伤疤后可使剪口、锯口、冻裂伤、机械伤、虫伤长期不感染;封治腐烂病疤后可使病疤一次治愈,不复发,伤口愈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果树枝干上发生的腐烂病90%是由于伤口保护措施不力造成的.果树修剪后会造成许多大小不等的伤口,这些伤口的存在会增加果树感染腐烂病的机会.陕西乾县、礼泉两地的果农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可有效保护伤口的技术措施:在果树去除大主枝后的伤口部位培土,围住伤口,外用塑料编织袋(或塑料袋)围成一圈,并用绳子围住塑料编织袋,或用绳子、铁丝等扣住袋子接口.也可用净土与少量蓝得土壤调理剂、氨基酸等混合,既补充养分又加速伤口愈合,有利于恢复树势.  相似文献   

17.
正1病虫害防治1.1腐烂病防治春季是苹果腐烂病发病高峰期,3月下旬到花期前后是防治腐烂病的最佳时期,此时树液开始流动,腐烂病病斑开始表现为水渍状,很容易发现和辨认。应对全园进行几次彻底细致的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刮治,减轻或消除危害。刮治病斑时,一定要刮去1 cm的好组织,使其伤口成立茬,这样便于伤口愈合。刮后立即涂抹绿保丹、菌毒清、石硫合剂原液或20%以上的浓盐水,同时还要彻底拾净病皮、病屑。1.2轮纹病防治早春刮涂是防治轮纹病的最好方  相似文献   

18.
王勇 《河北果树》2008,(2):42-42
1忽视伤口保护 改形修剪时,只重视去枝,忽视伤口保护。苹果高光效改形技术需要锯除许多大枝,这样就造成许多大伤口,如保护不好,可引起木质部干裂或腐烂病病菌侵染,影响来年伤口愈伤组织的形成。应在去枝后马上涂抹愈合剂,用山东产的愈合剂伤口愈合良好,且木质部不会干裂。  相似文献   

19.
腐烂病是影响苹果树健壮生长的主要因素,桥接可以有效的减轻腐烂病对苹果树主干的危害,恢复树势。本文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接穗品种、桥接时间、桥接后包扎方法等对桥接成活率影响,结果表明,桥接后包扎方法是影响桥接成活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桥接时间,接穗品种影响最小。在渭北地区最适宜的包扎方法是用黑膜包扎,最适宜的桥接时间为4月中旬(即苹果花开时期),最好的接穗品种为秦冠。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了解胶东梨产区梨树腐烂病的发生现状,筛选适宜的防治药剂,采用田间调查及试验的方法,调查了10个梨园腐烂病发生情况,研究了甲硫.萘乙酸膏剂等9种药剂对腐烂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胶东梨产区西洋梨腐烂病发病比砂梨严重;甲硫?萘乙酸膏剂和菌清膏剂对梨树腐烂病伤口愈合效果较好,枝干喷施戊唑醇+多菌灵复配剂对腐烂病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