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扬黄新灌区影响春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气侯资料,分析确定了影响扬黄新灌区春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并对近40年来相关站点这些因子的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春小麦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水平与组合对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三因素最优设计构造试验方案,研究氮肥、磷肥、钾肥不同水平与组合对玉米产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磷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氮肥较小,钾肥居中。氮、磷、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其中氮肥、磷肥间的交互作用较大,钾肥与磷肥间的交互作用较小。在试验范围内,就玉米籽粒产量而言,施肥量投入应为N:149.87~207.07kg/hm2,P2O5:38.23~143.52kg/hm2,K2O:24.63~129.91kg/hm2在此施肥范围内,可预报玉米籽粒产量为4707.5~5616.2kg/hm2。  相似文献   

3.
<正> 阐述了宁夏扬黄新灌区农业经济发展中林业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定位试验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扬黄灌区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林种单一、功等少等),并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和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宁夏扬黄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玉米滴灌技术推广应用,在位于西北黄土高原的宁夏盐池县扬黄灌区开展了玉米滴灌制度研究。试验设计了单因素施肥水平2 131~3 847 m3·hm-2共9个梯度灌水总额,灌水次数10~11次,单次灌水定额150~450 m3·hm-2。通过对玉米生育期灌水量、土壤含水量、产量等指标的监测,分析了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强度、不同灌水定额下土壤水蓄存情况、年灌水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显示:灌水前后0~40 cm土壤含水量有显著差异,40~100 cm差异不显著;单次灌水定额为225~375 m3·hm-2时灌溉水在土壤中得到有效蓄存,而单次灌水定额为450 m3·hm-2时,灌溉水有深层渗漏和侧渗现象。灌水量与玉米籽粒、青贮产量均呈正相关,R2分别为0.75和0.82,,在总灌水量为3 402、3 628 m3·hm-2和3 847 m3·hm-2时,产量分别为14 062、11 717、12 889 kg·hm-2,籽粒和青贮产量均随灌水量增加而减少,灌溉水生产效率分别为2.46、2.01、2.14 kg·m-3;灌浆期、抽雄期、拔节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需水期,灌水定额为300~375 m3·hm-2;盐池县扬黄灌区适宜滴灌次数10~11次,灌水总额3 405~3 660 m3·hm-2。  相似文献   

5.
以12个直接变量和3个间接变量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绿洲农田土壤质量早期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表明:在0~9年间,不同土壤变量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土壤总有机碳从1.42 g·kg-1增长到4.48 g·kg-1,活性有机碳从0.31 g·kg-1增长到1.00 g·kg-1,阳离子交换量从4.30 cmol·kg-1增长到7.65 cmol·kg-1,钙磷比从4.13增长到12.46,粉粒含量从10.32%增长到20.50%,粘粒含量从15.09%增长到34.73%,都呈显著的单调线性增长趋势;而可溶性总盐从1.20 g·kg-1降低到0.49 g·kg-1、砂粒从74.60%降低到44.77%,呈显著的单调下降趋势;其他变量则表现出波动变化或相对稳定的格局。主成分分析把12个土壤变量归为土壤肥力和土壤离子环境两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土壤质量指数0~9年间的变化呈现出典型的S型增长曲线格局,其中钙磷比、CEC、总有机碳的动态与土壤质量指数变化最为相似。  相似文献   

6.
中苜2号苜蓿高产配方施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苜蓿规模化技术研发滞后于产业发展等关键性问题,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合理论优化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寻优技术,筛选出高产苜蓿的最佳土肥配比技术.结果表明:田间测产与4种模型筛选出,经济效益最佳施肥组合为:当P肥31.70kg/hm2(Ca(H2PO4)2·2H2O为159 kg/hm2)、K肥86.05kg/hm2(K2SO4为172 kg/hm2)、N肥73.08kg/hm2(CO(NH2)2为159 kg/hm2)时,产量为12348.66 kg/hm2,肥料投资较低(1171.8 元/hm2),与最高肥料投资相比低386.3元/hm2,产投比为21.08.  相似文献   

7.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肥料含量较丰富,其中丰缺指标:N丰缺指标为88.3%,P丰缺指标为89.2%,K丰缺指标为95.8%,N、P含量中等,K含量较高。供试土壤的肥料利用率偏低,其中N利用率为25.8%,P利用率为10.2%,K利率为32.8%,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依次为K、N、P。该供试土壤偏酸性,供肥能力较高,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农户施肥习惯调查,综合各方面因素,肥料推荐模式为:每667m~2施N 2.5 kg,P_2O_5 1.5 kg,K_2O 4.5 kg。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于2018―2019年在甘肃省武威市黄羊镇黄羊村,研究了不施氮肥(CK)、农户施肥、减氮施肥、农户施肥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和减氮施肥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5种方式下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氮肥利用效率、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农户施肥相比,减氮施肥在...  相似文献   

9.
平衡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施肥是实现小麦丰收的基础,而BB肥(散装掺混肥料)是推广平稳施肥技术的有效载体,只有推广平衡施肥这一物化了的技术,才能促进小麦丰产,农业丰收。  相似文献   

10.
在施有机肥及氮、磷化肥的旱地,用WSC种衣剂处理小麦种子,可增加小麦分蘖,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及其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能力,使小麦幼苗生长量,尤其是地下部生长量显著增加,旗叶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使亩有穗数及亩穗粒数均较对照显著增加,不同施肥条件下,WSC种衣剂增产效果以化肥区最高,有机肥区次之,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区较低,无肥区增产效果最低,因此旱地施WSC种衣剂应主要用于长期单施化肥地块为  相似文献   

11.
通过麦后不同牧草种类种植效益及潜力研究,探索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的粮饲高效种植模式。在对宁夏引黄灌区2010—2019年10 a主要农业气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复种的8种牧草(苏丹草、小黑麦、冬牧70黑麦、燕麦、箭筈碗豆、草木犀、高粱、油菜)类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地力提升3个二级指标,净收益、产投比等12个三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近10 a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值分别为10.5℃、37.0℃、-19.0℃;年均≥0℃和≥10℃积温分别为4 269℃、3 569℃,增温速率为211.71℃·10a-1;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日照时长均值是2 933 h,倾向率为-10.36 h·10a-1。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灌区春小麦后复种的8种牧草综合分析表明:油菜在三级指标C1~C8(实际产量占理论产量比值、水资源产出率、氮肥产出率、磷肥产出率、产量、净收益、产投比、粗蛋白量)中表现较高,其效益值分别为0.35、0.35、0.10...  相似文献   

12.
地埋滴灌对紫花苜蓿耗水、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地埋滴灌紫花苜蓿的最佳灌水量和滴灌带埋设深度,采用田间试验设置15.0、22.5 mm和30.0 mm三种灌水水平与10、20 cm和30 cm三种滴灌带埋设深度处理,研究灌水量、滴灌带埋深对紫花苜蓿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埋滴灌紫花苜蓿耗水量、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均随滴灌带埋深的增加先增大(P0.01)后减小(P0.05);总生长季紫花苜蓿总耗水量为400~500 mm,总产量为7 500~12 000 kg·hm~(-2),水分生产率为1.80~2.50 kg·m~(-3)。建议地埋滴灌紫花苜蓿采用滴灌带埋深为20 cm,灌水定额为22.5~30 mm,灌水周期5~7 d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宁夏引黄灌区灌淤土壤磷累积状况及磷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表明,灌淤耕地速效磷含量明显提高,平均含量由1985年的16.3 mg/kg增加到现在28.04 mg/kg.吴忠市利通区东塔乡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磷肥肥效试验研究表明:土壤速效磷含量在50~60 mg/kg高水平下,小麦套玉米施磷效果较低,小麦玉米总产量肥料函数效应达显著水平.施P2O5最大量1...  相似文献   

14.
2001~2003年连续3a在西吉县吉强镇酸刺村科技扶贫示范区旱地上,采用三因素四水平14处理最优回归设计,对西吉县4种主栽农作物小麦、豌豆、地膜玉米、马铃薯进行了平衡施肥专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量350~400mm的半干旱地区,上述4种农作物的最优施肥组合分别为施纯N120kg/hm2、P2O590kg/hm2、K2O30kg/hm2;N45kg/hm2、P2O5180kg/hm2、K2O40kg/hm2;N270kg/hm2、P2O5120kg/hm2、K2O60kg/hm2;N225kg/hm2、P2O572kg/hm2、K2O80kg/hm2。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扬黄灌区采用低压管灌时经常存在的泥沙淤积和碎柴草堵塞等常见问题,在宁夏盐环定扬水工程三泵站的低压管灌示范区进行了含沙量、泥沙淤积、管道流速、碎柴草及悬浮物的现场观测试验。对灌区的管网设计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支管的不淤流速与观测到的不淤流速结果基本相等。提出了在扬黄多风沙地区预防管道淤塞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河源区现代沙漠化过程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青海玛多县为例,通过数学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黄河源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基于对该区的实际调查,认为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均风速、总人口、牲畜数量和工业总产值可能是影响该区沙漠化的因素.1976-1994年期间,研究区沙漠化总面积呈迅速扩展趋势,沙漠化程度呈加重趋势.研究表明:研究区沙...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灌溉方式对榆林沙区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膜下滴灌(MG)、露地滴灌(DG)、交替隔沟灌(JG)、沟灌(GA)和漫灌(CK)5种灌溉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榆林沙区的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结果表明:(1)MG处理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状况优于其他灌溉方式。整个生育期,MG处理的株高、茎粗以及叶片SPAD值均高于其他处理,且显著高于CK(P0.05)。除苗期外,不同处理的株高、茎粗及SPAD值均表现为MGDGJGGACK。(2)在整个生育期,MG处理的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且显著高于CK(P0.05)。(3)MG处理的马铃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不同处理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和小区产量均表现为:MGDGJGGACK,MG处理分别较DG、JG、GA和CK增产6.2%、18.3%、29.7%和43.1%,分别较DG、JG、GA和CK增收7.3%、22.5%、41.1%和65.6%,并且分别比JG、GA和CK节水21.4%、30.2%和54.2%,节水效果明显。总体来看,同其他4种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是榆林沙区马铃薯生产中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3年5月—10月和2014年7月—11月的实测数据,分析了乌海市不同功能的三个典型沉淀池(如意湖、林业湖和朝阳湖)的浊度、细菌总数、叶绿素a、总氮、总磷五项水质指标的沉淀、过滤效率,利用灌水器堵塞野外调查数据并结合堵塞物电镜扫描图片,探讨了黄河水经过平流沉淀+网式过滤组合模式处理后仍会造成灌水器堵塞的原因。结果表明:各沉淀池浊度的沉淀和过滤效率均较高,其中如意湖的沉淀效率最高,平均去除率为63%;2013年朝阳湖的过滤效率最高,为60.53%,各沉淀池水质指标的过滤效果普遍较差。黄河水经沉淀过滤后仍会造成灌水器堵塞,其主要原因与细小颗粒物和微生物形成的絮状结构有关,建议对原有沉淀、过滤措施提出改进,经一、二级沉淀后在泵房内改用叠片式砂过滤器。  相似文献   

19.
滴灌用黄河水泥沙分离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滴灌中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其基本特征,研制了适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碟式分离机,选用FXJ-150-I型旋流器,将分离机与旋流器串联进行泥沙分离。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考察了底流口直径、旋流入口压力、转鼓转速对溢流颗粒D50的影响,得出D50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底流口直径和旋流入口压力对D50的影响极显著(P0.01),转鼓转速对D50的影响显著(P0.05);获得较小D50的最佳结构和操作参数是底流口直径为14 mm,旋流入口压力为0.06 MPa,转鼓转速为3 800 r/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