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开展鞭笋高产技术研究,提高竹林总产值,对毛竹鞭笋与冬笋、春笋的笋芽萌发数量、竹笋个体质量和竹笋生长方向等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冬笋和春笋相比,鞭笋笋芽萌发数量少、笋个体质量小,竹鞭平均直径比立竹平均胸径小4倍,且被挖出利用的鞭笋只占鞭笋总量的40.3%。分析表明,单位面积鞭笋产量低于冬笋和春笋的原因是由毛竹自身的内在特性所致。为提高鞭笋产量,应及时采挖鞭笋,促使岔鞭多发,并适时施肥,促进支鞭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2.
毛竹笋期的营养动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时期毛竹笋的营养物质含量分析表明,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等的含量是未出土生长的冬笋高于出土生长的春笋;水分、纤维素含量是冬笋期较为稳定,春笋期逐渐增长,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昃笋高于冬笋。从毛竹笋营养含量及产量考虑,宜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采收冬笋;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采收春笋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长汀是我国红壤侵蚀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域之一,也是毛竹面积较大的县。为充分发挥毛竹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该研究对不同经营措施下的毛竹林出笋情况和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粗放经营模式相比,劈杂除草模式对毛竹出笋量的提高效果不显著,除杂扩鞭模式下的毛竹林出笋量翻了一番,扩鞭施肥模式下的毛竹林冬笋和春笋平均产量分别为36.96kg/hm2和123.05kg/hm2,分别提高了862.50%和489.04%。同时,劈杂除草模式对毛竹生长情况和产量的提高效果亦不显著,除杂扩鞭模式下的毛竹林平均立竹产量、立竹平均胸径和平均竹高分别提高了139.18%、35.28%和26.06%;扩鞭施肥模式下的毛竹林平均立竹产量为2722株/hm2,立竹平均胸径为10.79cm,平均竹高为13.61m,分别提高了363.71%、57.29%和44.79%。  相似文献   

4.
在福建省三明市对毛竹增产剂竹腔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潜力与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设毛竹增产剂竹腔施肥、传统土壤施肥与不施肥3种处理。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提高毛竹新竹成竹数、新竹平均胸径、春笋出笋量和冬笋产量,竹腔施肥和土壤施肥各指标分别比对照提高25.4%和34.6%、5.6%和7.8%、14.6%和31.9%、55.8%和105.2%;竹腔施肥与土壤施肥间施肥效果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毛竹覆盖实用技术在浙江省长兴县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该技术有效解决了出笋期集中、笋期短等瓶颈问题,提高了竹笋产量和经济效益,提升了竹笋品牌,对竹农致富成效显著。文章介绍了长兴县发展毛竹覆盖实用技术的实施背景、具体技术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了毛竹覆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科学经营的角度,对今后发展毛竹覆盖实用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红哺鸡竹笋期覆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哺鸡竹(Phyllostachys iridescens)进行覆盖技术可明显提早出笋、增加笋产量及早期笋比例。但采用不同覆盖物覆盖,其效果不同。覆盖稻草 鸭粪对提早出笋、增加笋产量及提高早期笋比例的效果最好。覆盖竹叶在提早出笋上比覆盖稻草、谷壳好,但出笋数、早期笋数少。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毛竹生长与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的毛竹生长效果和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毛竹混交林对培肥土壤、增加有机质、控制病虫害以及维护毛竹林分长期的生产力具有效果。竹杉林、竹阔林的林分密度较毛竹纯林明显增大,分别增长48.9%、54.3%,毛竹+杉木的混交方式对促进毛竹生长效果为最好,其林分立竹量、平均胸径、新竹产量最大,而毛竹+阔叶树的林分由于乔木所占比重稍大,影响了毛竹行鞭发笋和胸径生长,但其毛竹生物量最高,比毛竹纯林增加了20%。竹阔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于竹杉林、毛竹纯林,全N含量也相应增大,但磷素明显缺乏。  相似文献   

8.
冬季对红哺鸡竹林进行覆盖可提早出笋、延长出笋期及提高出笋产量;采取不同覆盖物及覆盖厚度,产生的效果不同。覆盖稻草+鸭粪对提早出笋、增加笋产量及提高早期笋比例的效果最好。覆盖竹叶在提早出笋上比覆盖稻草、谷壳好,但出笋数、早期笋数少。覆盖厚度30 cm促进出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两种不同覆盖处理对毛竹冬笋经济效益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稻草+砻糠、稻草+地膜2种覆盖方法对毛竹笋用林进行覆盖试验,对比分析冬笋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经过覆盖处理的毛竹笋用林能大幅度地提高冬笋的产量;其中,砻糠+稻草处理可提高冬笋产量155.06%,地膜+稻草处理可提高冬笋产量97.30%。投入产出方面,地膜+稻草处理效果最好,投入产出比达到1:3.02。生产中建议采用地膜+稻草的覆盖方式提高笋用林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余姚市二六市乡李家村村民蒋训全,从1980年至1988年在1.23亩毛竹笋用林里采用年年留笋养竹,调整立竹结构,使立竹成丛状式分布和狠抓肥水管理等措施,在同一块竹林里每年能挖取春笋、鞭笋和冬笋。1985~1988年四年合计产笋(春、鞭、冬笋)6985.17公斤,平均每年产笋1746.29公斤(1988年只有春笋)。1987年的产量为最高,亩产春笋789公斤、鞭笋722.3公斤、冬笋152.5公  相似文献   

11.
根据每个竹种的不同的出笋期选用雷竹、角竹、金竹、绿竹、吊丝单及毛竹(冬笋)配置成周年供笋生产模式样板20公顷。对竹笋的产量、笋期,作了观察、调查。认为在年平均气温18℃左右、一月份平均气温7~8℃、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条件下,或有丛生的食用竹笋生产的地区,可按此模式配置成周年供笋生产。  相似文献   

12.
灌溉方式对毛竹笋竹两用林生长和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6年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毛竹笋竹两用林设置喷灌组、滴灌组、常规毛竹林经营措施(对照组)处理,研究灌溉方式对毛竹笋竹两用林笋产量和毛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毛竹笋竹两用林各项生长指标均具有显著影响,毛竹笋竹两用林冬笋数、春笋数、成竹数量、平均胸径、平均高度、立竹数均为滴灌组>喷灌组>对照组,各组之...  相似文献   

13.
经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笋用林,不仅可获得较高产量的竹笋,满足市场的需要,而对减轻毛竹用材林地过量挖笋,提高用材竹的产量和质量都具有现实意义。据笔者调查研究,培育毛竹笋网材林的关键在于林分营养条件、立地条件、立竹结构及经营措施的好坏。生长条件适宜,措施得当,每亩每年可产笋1,5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14.
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表明: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经营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经13户示范户1.64/hm^2样地1998-1999年的统计,平均产笋57 705kg/hm^2,产竹材14 954kg/hm^2,平均产值103 177.71元/hm^2。其中冬笋2192kg,产值18 697.76元;春笋50 095kg,产值63 620.65元;鞭笋5 418kg,产值20 859.3元。最高产量可达97 219kg/hm^2,最高产值1 705 559.03元/hm^2,冬笋最高产量达9 767kg/hm^2,产值达83 312.51元/hm^2,春笋最高产量达84 462kg/hm^2,产值达107 266.41元/hm^2,鞭笋最高产量达11 528kg/hm^2,产值达44 382.8元。其竹林结构立竹株数3150株/hm^2,以1-3届竹为主,平均胸径9cm左右,竹鞭分布均匀,以1-6年生鞭为主,经营技术措施调整产笋结构,着重提高冬笋鞭笋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毛竹林笋期管护及合理挖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毛竹鞭笋、冬笋、春笋及大年笋、小年笋在生长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针对毛竹林笋期各不同阶段特点,提出科学经营管护及合理挖笋的技术措施,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毛竹笋用林覆盖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林业科技》2017,(3):18-20
研究不同覆盖培育方法对毛竹林土壤温度变化、出笋规律和竹笋产量的影响,对于提高毛竹冬、春笋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稻草和谷壳为覆盖物,通过设置不同覆盖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盖林地各土层显著高于未覆盖林地的土壤温度,各覆盖处理地表(0cm)及地下(20 cm)处土壤最高温度分别在16.0~22.5℃和16.0~20.5℃之间;不同处理可使笋期提前42~65 d;林地覆盖后竹笋产量大幅增加,其中以稻草20 cm+谷壳20 cm的覆盖效果较佳,平均产量达1 547.6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66.40%。  相似文献   

17.
开展3种经营措施(浅锄+穴施复合肥、浅锄、不抚育管理)对毛竹春笋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经营措施对毛竹林的出笋期、春笋产量和成竹数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对平均退笋高度影响不显著。采用劈草、浅锄、施肥和喷灌等经营措施的毛竹林出笋最早、结束出笋最迟、出笋周期最长、出笋量也最多,同时成竹数和成竹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18.
对毛竹笋用林覆盖前与覆盖后的冬笋产量、产值进行对比,通过连续4年的观测调查得出,毛竹覆盖对冬笋产量、平均株重和单株最重的提高有极显著效果,且覆盖第二年冬笋产量远远高于第一年,这与竹林结构调整有关;覆盖效果受当年气候条件影响明显;提倡逢单年实施覆盖,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方式对毛竹冬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选取了6个毛竹林样地,采取6种不同的施肥方式,研究其对毛竹冬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竹腔施肥比氮、磷、钾配比施肥对冬笋增产效果更明显,每公顷提升21%;竹腔施肥和氮、磷、钾配比施肥相结合的方式比单一竹腔施肥增产效果更加显著,每公顷提升近60%。9月份竹腔施肥比4月份竹腔施肥更有利于冬笋品质的保障;4月施氮、磷、钾配比施肥,9月竹腔施肥最有利于提高冬笋品质。冬笋产量与品质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对景南乡忠溪、东塘村,红星街道包山村,鹤溪街道王木坑村,渤海镇梅坑村的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毛竹低产林进行劈山抚育、科学伐竹、适当垦复、合理留养等改造措施,竹林的立竹株数、胸径、笋产量、竹材产量都有明显提高。通过改造,能够改善毛竹的生长环境,提高发笋率,同时提高毛竹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