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调查甘肃省临夏回族聚集地中绵羊双腔吸虫的自然感染情况,有效地指导防治工作,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屠宰场进行调查。首先经过形态学观察,对疑似病原进行分离,再通过PCR方法及DNA测序来鉴定。形态鉴定结果表明,在350只绵羊中共发现8只绵羊感染了双腔吸虫,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这8只绵羊感染的双腔吸虫均为矛形双腔吸虫。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采自西昌市6只山羊体内的小型吸虫的种类,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形态学观察和PCR方法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经形态学观察,发现采自6只山羊体内的吸虫与枝睾阔盘吸虫形态相似;对6个样本虫株cox1基因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用cox1序列构建其与其他吸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测序结果显示所获得的吸虫cox1基因片段大小为429 bp,6个虫株的同源性为97.7%~99.8%;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显示6个虫株与胰阔盘吸虫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将分离的6个小型吸虫虫株均鉴定为枝睾阔盘吸虫。研究结果为枝睾阔盘吸虫病的分子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徽县绵羊寄生虫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徽县不同区域40只绵羊寄生虫剖检和体表检查发现,徽县绵羊寄生虫有14种,体内12种,体外2种。隶属于线虫、吸虫、绦虫和蜘蛛昆虫4纲12科14属。双腔吸虫和捻转血茅线虫乏弱,有拉稀症状羊只全部感染,平均感染强度依次分别为1765.5和586.4,体外寄生虫硬蜱全部感染。营养健康状况良好羊只毛圆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2005个,双腔吸虫平均感染强度为1327。绵羊感染寄生虫种类为7~12种,以感染9种的居多。  相似文献   

4.
为鉴定我国黑龙江省分离的小熊猫肠道吸虫的种类及确定其在复殖吸虫中的分类地位,本研究首先对分离的吸虫进行染色制作虫体装片,根据虫体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为小熊猫槽盘吸虫。采用PCR方法扩增该吸虫的rDNA ITS序列,测序后与NCBI数据库中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的吸虫rDNA ITS序列全长为936 bp,其中ITS-1、5.8S和ITS-2序列分别为518 bp、126 bp和292 bp,与NCBI数据库中鹿槽盘吸虫(Ogmocotyle sikae)的同源性达到94.9%。最后,基于rDNA ITS-2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本研究中分离的吸虫在复殖吸虫中的分类地位。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殖目吸虫的分支中,本次分离的小熊猫肠道吸虫与槽盘属吸虫处于同一分支,因此鉴定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为小熊猫槽盘吸虫。研究填补了槽盘吸虫的分子数据,为小熊猫槽盘吸虫病的流行及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早在1954年,在本旗境内就已发现了绵羊的双腔吸虫病,野猪、狍子、鹿等野生动物亦均有该虫寄生,后经有关部门鉴定,定为中华双腔吸虫。该虫在我旗感染地区大、感染率高,全  相似文献   

6.
双腔吸虫病亦称腹腔吸虫病,是由寄生于牛、羊(或其他家畜)肝脏胆管、胆囊的双腔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侵袭病,本病在临床上无特征性症状。双腔吸虫在甘肃省的分布极为广泛,全省各地的绵羊、山羊均有感染,还有许多地方的黄牛、犏牛和牦牛也有感染,也寄生于马、驴、猪、骆驼、狗、猴、兔、鹿、黄羊等动物,人也有被感染的病例。本虫在有些地区与肝片形吸虫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南济源地区奶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以期为该病的防制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尼龙袋集卵法对奶牛粪便中虫卵进行收集、镜检,摸清奶牛肝片吸虫病在济源市流行情况,利用PCR技术对肝片吸虫分离株线粒体nad1基因序列进行扩增与分析。结果显示,13份样品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5.41%,13个分离株nad1序列长度基本一致,为488~494bp,各分离株间同源性为99.3%~100.0%;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济源市分离株与Genbank收录的肝片吸虫分离株位于同一大分支,与大片吸虫所属分支较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淡水鱼人兽共患吸虫囊蚴感染的季节性差异,笔者自2017年3月份—2018年3月份,每月月初从各个市场及江边售卖点等购买淡水麦穗鱼807尾,采用直接压片法和人工消化法分离鱼肉中的吸虫囊蚴,采取形态学方法对吸虫囊蚴种类进行鉴定,并且对感染囊蚴的种类和感染率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调查共检出人兽共患吸虫囊蚴两种,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囊蚴和东方次睾吸虫囊蚴,其中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为44.73%(361/807),东方次睾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2.59%(263/807)。华支睾吸虫囊蚴和东方次睾吸虫囊蚴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和东方次睾吸虫囊蚴感染率四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支睾吸虫囊蚴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在8—11月份感染达到高峰,感染强度最大为每克鱼肉含150个囊蚴;东方次睾吸虫囊蚴在9—10月份期间感染最为严重,感染强度最大为每克鱼肉含100个囊蚴。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确定辽宁西部地区绵羊住肉孢子虫的虫体种类和遗传进化关系,采集绵羊膈肌样品23份,采用压片镜检法检测分离虫体并进行初步鉴定,对分离虫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进行PCR扩增,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录的其他绵羊住肉孢子虫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从23份绵羊膈肌样品中分离到11株住肉孢子虫,11株住肉孢子虫的pcox1序列长度基本一致,约为397 bp;与GenBank登录的2株柔嫩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tenella)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6.2%~99.7%和94.4%~97.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全部样品与柔嫩住肉孢子虫属同一分支,种内差异(0~5.8%)远小于种间差异(11.3%~35.5%)。研究表明,从辽宁西部地区分离到的绵羊住肉孢子虫均为柔嫩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10.
双腔吸虫是由双腔科双腔属的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引起的疾病。虫体寄生于动物胆管和胆囊中,该病主要危害反刍动物,严重感染的羊有时甚至死亡,尤以绵羊为甚。  相似文献   

11.
据以往区系调查,双腔吸虫在青海省分布面积很广,除海西州外,其余各州、地区都有报导,侵袭绵羊、山羊、牦牛及黄牛。有些地区羊只感染率高达97%以上,感染范围多在一百条至数千条,甚至有上万条,危害十分严重。以往报导对双腔吸虫有很好驱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乌裕尔河流域富裕段麦穗鱼感染吸虫囊蚴的种类,本研究采集乌裕尔河流域富裕段麦穗鱼,利用人工消化法收集的不同形态的吸虫囊蚴,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囊蚴的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同时分别提取各种囊蚴的总DNA,利用PCR方法扩增其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并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基因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相应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乌裕尔河流域富裕段麦穗鱼主要感染3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方法是鉴定淡水鱼中吸虫囊蚴感染种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中华双腔吸虫线粒体cox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从中国甘肃玛曲牦牛胆管中采集的3条中华双腔吸虫作为研究对象,用引物JB3及JB4.5扩增中华双腔吸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并用pcox1序列构建其与其它吸虫的进化关系。将测定获得序列应用Clustal X 1.81程序进行比对,然后用Phylip 3.67程序MP法,并用Puzzle 5.2程序构建最大似然树。所获得的3个中华双腔吸虫样品pcox1序列长度一致,均为355 bp。种系发育分析表明,3个中华双腔吸虫样品位于同一分枝。本研究系首次报道中华双腔吸虫的线粒体cox1序列,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中华双腔吸虫进一步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诊断绵羊双腔吸虫病一般都应用蠕虫卵镜检法。但是在寄生虫排卵期前和在感染强度低的慢性过程中就不可能采取粪便学的方法诊断绵羊双腔吸虫病。为此免疫学方法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双腔吸虫制备的全抗原进行绵羊的皮内试验特异性不高(1957)。按照氏方法和通过葡聚糖凝胶柱G—100(第3组分)分离的抗原进行皮内试验反应结果表明具有种的特异性,并在感染后一个月就能确定绵羊的双腔吸虫病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引起绵羊肺炎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本研究通过无菌采集绵羊肺脏并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然后对所得到的溶血性曼氏杆菌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得到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具有弱溶血性,经生化试验和PCR鉴定为溶血性曼氏杆菌;耐药性分析显示该菌株对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等大部分药物敏感。本研究为绵羊溶血性曼氏杆菌感染的有效防制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山东省滕州市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和种类,从该市2个绵羊场、2个山羊场采集222份羊粪便样品,提取所有样品的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扩增隐孢子虫actin基因,对阳性样品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滕州市羊隐孢子虫总的感染率为6.76%,其中绵羊7.84%,山羊5.83%;不同月龄的羊感染情况不同,6~12月龄绵羊感染率最高(20.69%),而12月龄以上的山羊感染率最高(10.00%);共发现3种隐孢子虫感染,其中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C.parvum)检出率最高为53.33%,其次是肖氏隐孢子虫(C.xiaoi)为40.00%,仅发现1例(6.67%)泛在隐孢子虫(C.ubiquitum)感染;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本试验所获得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的C.parvum、C.xiaoi、C.ubiquitum actin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滕州市的羊样品中鉴定的actin序列,与Gen Bank中的相应虫种序列在同一分支上。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滕州市羊隐孢子虫流行情况及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8株来自新疆发病绵羊和健康绵羊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分离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相关性,本实验对8株LM分离株进行小鼠致病力检测、多重PCR谱系鉴定、血清型鉴定及InlA基因的PCR-RFLP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绵羊与临床发病绵羊中分离的LM分离株对小鼠具有相同的致病性;除1株临床分离株为血清型4b和谱系Ⅰ外,其余7株均为血清型1/2a和谱系Ⅱ;5株健康绵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InlA的PCR-RFLP复合基因型均为E型,而3株临床发病绵羊中的分离株为C型或B型。两种不同来源LM在小鼠致病性血清型及谱系上具有一致性及相关性,但其毒力基因InlA存在多样性。初步揭示健康绵羊携带的LM可以经内源性感染而发生李氏杆菌病,表明内源性感染是造成绵羊李氏杆菌病流行的一种传染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矛形双腔吸虫属于双腔科双腔属(也有称之为歧腔科歧腔属),是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肝脏胆管和胆囊内的一种小形吸虫。肝片吸虫属于片形科片形属,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2012年5月26日,笔者在承德县六沟镇遇到1例矛形双腔吸虫与肝片吸虫混合感染病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从辽宁省葫芦岛市通过汽车运输引进成年绵羊60只,体重5565 kg,采取放养的方式。购入10 d左右,绵羊陆续开始发病,表现腹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近年来吉林省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es,BEV)感染流行情况及病毒株分子变异特征,本研究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采集于吉林省不同地区的326份疑似BEV感染的牛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并对ELISA检测出的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同时对分离毒株5′UTR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牛群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肠道病毒感染;BEV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序列与本实验室2012年分离的国内首株E种牛肠道病毒HY1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86.2%~96.9%。其中从公主岭地区分离的毒株GZL-6与HY12毒株差异性最大,其同源性只有86.2%;而与HY12同地区分离出的HY68毒株同源性只有86.3%。国内外现有BEV毒株序列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从吉林省新分离到11株BEV与HY12处在同一个分支。上述结果表明,新近分离的BEV毒株,无论源于HY12毒株的原地区还是其他不同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核苷酸序列差异。本研究为BEV感染的诊断、防治及肠道病毒进化变异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致西藏日喀则市某村死亡绵羊感染的主要病原,试验对采集的绵羊肝脏、肺脏、脾脏等病料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纯化后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根据染色结果选择细菌鉴定卡和药敏鉴定卡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分析;通过16S rRNA引物对分离菌进行PCR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对分离的1株优势菌进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2 Compact System的GN卡鉴定,结果为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物;分离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8种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酯、安曲南、呋喃妥因等7种药物不敏感,对头孢曲松中度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本菌具有一定的毒力;PCR产物测序比对后鉴定该菌为醋酸钙不动杆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与序列号为MG011594.1的醋酸钙不动杆菌相似性达100%,确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说明西藏日喀则市某村死亡绵羊感染了醋酸钙不动杆菌,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