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蜂规模是影响蜂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转地蜂场生产成本高、风险系数大等条件下.怎样的养蜂规模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适度养蜂规模)是业内普遍关注的热点.2011-2012年,跟踪调查了浙江省缙云县80家转地蜂场养蜂规模经济效益,结果发现,2011年的适度养蜂规模为4人蜂场平均饲养186群西方蜜蜂;2012年的适度养蜂规模为3人蜂场平均饲养158群西方蜜蜂.这表明转地蜂场适度养蜂经营规模处于动态变化中.调查结果对指导转地蜂场调整适度养蜂规模,增加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鲍敬恒 《中国蜂业》2002,53(6):12-12
长途转地养蜂 ,在促进我国养蜂事业的发展方面 ,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但是 ,长途大转地养蜂 ,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诸如运杂费高、养蜂人员生活艰辛、蜂场风险大等 ;更主要的是容易传播蜜蜂疾病 ,比如1992年春季 ,只在南方少数地区发生的白垩病 ,随着蜂场北移 ,很快便传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为了克服大转地养蜂的弊病 ,曾有人主张按照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把全国各地划分成几个大区 ,每一个区域内的蜜蜂只在本地区放养。这种想法出发点是好的 ,但实行起来是不可能的。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由于运输费用、养蜂物资等价格一涨再涨 ,而蜂…  相似文献   

3.
转地蜂场以多大的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好,这是广大蜂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浙江省缙云县的数十家转地蜂场2004~2006年连续3年的养蜂规模效益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比较分析得出的结果为:目前转地蜂场以4人蜂场、饲养170群蜜蜂的蜂场养蜂规模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4.
谈大转地蜂群怎样在辽西就地安全越冬辽宁北镇县大市乡江家村(121301)艾国民近年来,由于大转地养蜂费用大幅度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不断下降,促使大批蜂场逐渐由大转地饲养过渡为定地加小转地养蜂。在这转变过程中,本区有很多养蜂者由于是在走南闯北、追花夺蜜...  相似文献   

5.
养蜂规模是影响蜂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转地蜂场何等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好,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之一。2007-2010年,我们对浙江省缙云县80家以生产蜂蜜为主、生产蜂王浆、蜂花粉为辅的转地蜂场养蜂规模经济效益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的转地养蜂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下,蜂场规模以2-4人为主,其中,4人规模的家庭蜂场饲养185-195群西方蜜蜂,为最佳的适度规模;5人蜂场的经济效益最佳,但发展缓慢,值得关注与期待。  相似文献   

6.
蜂群藜芦中毒的防治与管理我是一个养蜂3年的新手。几年来,在贵刊的帮助下,解决了养蜂途中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然而,最头痛的问题是我地藜芦花会毒死蜜蜂。我地藜芦开花正好在椴树场地,又不能转地,以致于蜂场蜂尸遍地,惨不忍睹。能用什么药解毒,望赐教。黑龙江虎林...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大部分蜂农,一直遵循着转地放蜂,追花夺蜜,跟着蜜源走的养蜂方式,每年有数百万群蜂浩浩荡荡地参加南北(或东西)大转地行列。许多省分的大宗蜜源,对蜂农很有吸引力,如南方的油菜,吉林黑龙江的椴树,内蒙古的荞麦,辽宁、河北、山东的刺槐和荆条等。转地蜂农,餐风露宿,日夜繁忙,辛苦自不必说,如前往地落场的场地没有选好,除造成巨大损失外,还会惹出许多麻烦,使养蜂人流下辛酸的眼泪。1“蜂霸”横行的地方不宜落场所谓“蜂霸”是专门欺侮养蜂人,谋取私利的个人或一伙人。例如吉林省露水河某林业局林场,当地有一伙人,对去落场的蜂农收1000元…  相似文献   

8.
梁以升  刘漪 《蜜蜂杂志》2013,33(6):18-18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温差明显,蜜粉源植物从南到北逐渐开放。长途转地蜂场虽周年追花夺蜜,但受制约因素太多:气候、蜜源、运费、劳动力成本、养蜂人员老化等,养蜂费用逐年上升,而蜂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却不大。养蜂业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有很多长途放蜂人员都有歇业或改为小转地饲养的打算,  相似文献   

9.
《蜜蜂杂志》2021,41(11)
缙云县、仙居县80家转地蜂场2013-2019年的调查结果:在组织结构全部是以家庭结构为主、饲养西方蜜蜂的专业化养蜂场中:2人蜂场占比26.25%~57.50%,3人蜂场占比35.00%~58.75%,4人蜂场占比7.50%~12.50%,5人蜂场占比0~2.50%;蜂农户籍为缙云县的占比77.31%~85.00%,外地的占比15.00%~22.69%。蜂农人均饲养蜂群由52.73群发展到64.85群。增加1.73群/年。蜂农平均年龄分别为39.91岁、40.46岁、41.41岁、42.43岁、43.57岁、44.65岁、45.75岁;蜂农平均工龄为13.87~19.19年。蜂农文化程度小学占比由5.88%减少到4.00%,初中占比由83.61%减少到78.50%,高中占比由9.66%提高到15.50%,大专占比由0.84%增加到2.00%。上述数据表明,转地蜂场是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转地蜂场追踪蜜粉源生态养蜂,积极脱贫致富,并无偿大范围为各地农作物授粉,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但是转地蜂场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养蜂风险系数大、场长老龄化趋势加重。这些难题的解决亟待国家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增加养蜂投入,以期促进养蜂业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辛强 《蜜蜂杂志》2002,(4):24-24
转地放蜂之前,按常规必须先派经验丰富的养蜂员到新的场地去调查蜜源情况,并请当地养蜂管理部门安排场地,做到科学合理地利用蜜源。 然而在2001年6月1日,我地刺槐开花前后,各个乡村的公路两旁出现了异常热闹的场面。短短几天,全国各地的数万群蜂来到这里,因其中不少蜂场事先并未与集安市牧业管理局或养蜂协会联系,致使有些蜂车没有场地可落,拉着蜂群岭前岭后到处转,开巢门运蜂的车丢下不少散蜂乱飞,时常螫人,给当地行人带来恐惧感,甚至坐汽车沿途……  相似文献   

11.
转地蜂场结构,素质,规模效益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元强 《中国蜂业》1998,49(3):14-15
调查60家转地蜂场,全部是一户一家的家庭式专业化养蜂场。蜂场以1~3人为主,人均养蜂28群。养蜂员平均年龄3467岁,养蜂工龄平均9年,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占7064%,与农村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相比,养蜂员整体素质较高,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调查统计表明:家庭模式转地蜂场以3人饲养83群蜜蜂为适度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佳,具有推广价值,对提高养蜂经济效益,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气候条件对椴树流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椴树是东北林区的主要蜜源 ,流蜜量大 ,而且泌蜜时间长 ,素有天然蜜库之称 ,无论是定地蜂场或转地蜂场对这一蜜源年年都会及时组织强群采集。椴树有明显的大小年之分 ,在黑龙江省 ,一般养蜂员认为双年是小年 ,单年是大年。单年流蜜好是丰收年。然而椴树受气候条件影响 ,若在其生长期遇到霜冻、干旱、虫灾和连绵阴雨 ,就会影响流蜜 ,甚至绝产。我们利用气象资料并结合多年在椴树场地养蜂观察 ,发现了一些与椴树生长发育相关和对椴树的流蜜规律有影响的气候变化现象 ,现发表于下 ,以便广大蜂友参考借鉴。1.椴树生长过程及开花流蜜规律一般年…  相似文献   

13.
陈伟  陈旭 《中国蜂业》2008,59(5):36
说到换王,很多蜂友各有高招,在众多方法中我选择的是一次性原群换王法,不用交尾群。因为我养蜂主要以长途转地为主,南北大转地,行程数千里,蜂数又多,经常更换场地,用交尾群太麻烦,成功率也不太高,我采取原群直接诱入王台法。  相似文献   

14.
对浙江省缙云县80家转地蜂场养蜂生产成本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养蜂生产总成本598.45元/群,比2007年增长14.22%。2007~2008年转地蜂场年平均生产总成本561.19元/群,与2005~2006年相比,增长6.36%。2007年和2008年,养蜂生产总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72.62%和78.72%。转地蜂场生产成本高,尤其是运费开支。蜜蜂授粉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养蜂业亟需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有主要蜜源20余种,如刺槐、椴树、荆条、养麦、白瓜籽、益母草、油菜、芝麻、向日葵、月见草、苜蓿、紫苏、沙打旺、草木樨、枣树、茴香、毛水苏、胡枝子、棉花、甘薯等等。吸引全国数千个大蜂场转运几千里来东北内蒙古追花夺蜜,全国蜜产量约三分之一来自东北和内蒙古。泌蜜最多,面积最广的“铁杆”蜜源椴树,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再加上其它蜜源也十分丰富,所以称东北、内蒙古是一个大蜜库。七十年代以前无论是南北大转地的蜂场或定地养蜂户,几乎年年大丰收。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影响,蜜源植物流蜜情况开始转差。特别是最近几年,蜜源植物流蜜情况是丰年少,歉年多。  相似文献   

16.
一、外出放蜂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答 :外出放蜂追花夺蜜 ,除要办理“检疫证明”外 ,还必须办理“养蜂证”。《养蜂管理暂行规定》第十条明确规定 :“凡养蜂单位、专业户和兼业户 ,可凭本单位或乡 (镇 )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介绍信 ,向所在县养蜂生产主管部门领取养蜂证。养蜂证由农业部统一设计 ,由县印发。二、外出放蜂如何落实场地 ?答 :《养蜂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对此作了详实的规定 :“出县放蜂的蜂场 ,凭养蜂证到所去县养蜂生产主管部门 ,办理入境手续和落实场地。放蜂场地的安排 ,由县养蜂主管部门统一负责 ,并根据当地蜜源资源与有关…  相似文献   

17.
1.秋季转地养蜂繁殖场地和采蜜场地的选择。秋季转地的场地要选择蜜源植物多、面积大、长势好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多采蜜、多采粉,有利于蜜蜂秋季繁殖。场地的范围大些,对于采蜜有好处,又可以避免出现盗蜂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蜜蜂转地饲养中,蜂场电源的解决将会对提高养蜂机械化水平、扩大养蜂规模起到促进作用。对已有成果——多功能电气控制装置进行进一步可靠性实验,验证了方案设计和设备的选型,满足了蜂场的需要,达到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引进西方蜜蜂饲养以来,养蜂模式大致分为两种:即定地饲养与转地饲养,转地又有大转地(全国范围)和小转地(本省范围)之分.20世纪80~90年代,党的三中全会后,以家庭为单位的蜂场蓬勃兴起,大多是夫妻二人管理百群左右的蜂场.  相似文献   

20.
王星 《中国蜂业》2006,57(5):21-22
笔者根据养蜂实践和调查本地区蜂场认为,定地结合小转地、蜂产品自产自销是丹东地区比较好的养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