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饲喂模式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模式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 膘情相近的健康母猪60头饲喂相同日粮,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采用人工投料模式饲喂,处理组采用哺乳母猪下料器模式饲喂.试验21天后,检测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哺乳期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0.92 kg/天,断奶窝重增加6.88 kg/窝,断奶活仔数提高0.58头/窝,泌乳期母猪背膘损失减少0.63 mm.结论:采用母猪下料器饲喂模式有利于提高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改善母猪的泌乳性能,减少母猪背膘损失,增加仔猪断奶头数,提高仔猪断奶重. 相似文献
2.
不同饲喂次数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妊娠107 d,3~4胎龄的健康母猪3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母猪.试验期28 d,饲喂相同的饲粮,但处理1每天饲喂2次(每天上午7:30和下午5:30),处理2每天饲喂3次(每天上午7:30,12:30和下午5:30),处理3每天饲喂4次(每天早上6:30,上午10:30和下午1:30,6:30),处理4每天饲喂5次(每天早上5:30,上午9:00,12:30和下午4:00,7:30),考察不同饲喂次数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加饲喂次数可以使母猪尽快恢复体况,减少产后不食的发生;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可以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改善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增加泌乳量从而提高仔猪断奶重,并缩短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天数;哺乳母猪每天饲喂3~4次为宜. 相似文献
3.
如何饲喂好哺乳母猪的挑战并不是新话题,对于任何育种群,高瘦肉率和高产母系的遗传改良使得这个话题变得至关重要.妊娠期避免母猪过度采食的精细饲喂计划将对此有帮助.分娩后适当的管理包括饲喂湿拌料,给母猪足够的采食时间,监控采食量或根据食欲饲喂,可以更多更快地增加母猪采食量.环境温度过高对于母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也不应该被忽视.最后,就人员、饮水供应、母猪的舒适度和自动化设备对母猪采食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做了简短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智能化饲喂模式对哺乳母猪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膘情相近的健康母猪80头饲喂相同日粮,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采用人工投料饲喂,处理组采用智能化哺乳母猪饲喂器饲喂。试验期为产前7 d到仔猪28 d断奶,计35 d。检测哺乳母猪采食量及生产性能、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1.40 kg/d,哺乳母猪背膘损失减少1.52 mm,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减少1.1 d,哺乳期仔猪断奶个体重增加2.36 kg,日重增加244 g。结论 :采用智能化饲喂模式有利于提高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减少母猪背膘损失,减少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改善母猪的泌乳性能,提高仔猪断奶重。 相似文献
5.
选取年龄、胎次、品种基本一致的哺乳母猪2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分两批进行,每批10头.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母猪自由饮水,饲喂同一哺乳母猪料.母猪分娩后4 d内,采用原场饲养制度,逐步增加哺乳母猪采食量,第5天开始,对照组采用不限量饲喂,试验组采用限量和添加哺乳母猪补充料的饲喂方式,仔猪21日龄断奶.结果显示两组仔猪21日龄的断奶窝重、母猪断奶后再发情时间和母猪哺乳失重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张树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4):57-57
根据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保持夏季水份母猪的采食量是减少热应激对季节性不育影响的最紧要的管理步骤。以下是环境温度和湿度升高时维持哺乳期母猪采食量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8.
10.
哺乳母猪的营养与饲养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前言近 2 0年来 ,由于遗传选育的结果 ,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的管理发生很大的变化。现代哺乳母猪的特点为 ,繁殖性能提高、机体营养储备减少以及采食调节能力差等。所以 ,这些当代品种的母猪更易遭受营养应激。由于上述原因 ,对母猪营养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获得最大的泌乳量和断奶窝重以及改善母猪随后的繁殖性能 ,人们每年要从事大量的研究工作来评价特定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令人高兴的是 ,许多猪场的技术人员能较快地采纳这些研究成果 ,并在制作哺乳母猪饲粮配方时加以应用。但是在投喂这些精确配制的哺乳料时 ,往往问题就出现了 ,即… 相似文献
11.
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是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现代瘦肉型品种的哺乳母猪这一问题更为严重。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低下会对种猪繁殖性能造成有害影响,提高泌乳期采食量将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养猪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因素,弥补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的营养与饲养措施,哺乳母猪采食量的营养生理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哺乳母猪及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用分娩日期相近的天津白猪 1 8头 ,按胎次、体重随机分成 3个处理组 ,每个处理 6个重复 ,每个重复 1头母猪。哺乳母猪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 3个处理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为 1 4.0 %、1 6.5%、1 9.0 %。试验期为 7周。分别于母猪分娩后 0天、3 5天测定背膘厚度、体重、采食量 ;对仔猪隔周称重 ;母猪分娩后 2 1天于前腔静脉采血 ,分离血清后分析血清尿素氮、血清总蛋白、肌酸酐。 2 8天在第一、最后两对有效乳头取奶样 ,分析总固形物、乳蛋白、灰分。试验结果表明 ,母猪体重损失、背膘厚度、采食量、乳成分、以及哺乳期仔猪增重在 3个蛋白水平上差异不显著。高蛋白日粮有提高母猪产奶量的趋势(P <0 .0 7)。母猪的血清尿素氮浓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相似文献
13.
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对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母猪采食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况、预产期相近的第2胎法系JALAX母猪144头,分成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个处理48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A组饲喂添加低水平支链氨基酸日粮(基础日粮 缬氨酸0.26% 异亮氨酸0.06%),试验B组饲喂添加高水平支链氨基酸日粮(基础日粮 缬氨酸0.36% 异亮氨酸0.14%).试验从母猪妊娠108 d进产房开始,到仔猪21日龄断奶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提高了仔猪的断奶窝重、断奶窝增重、平均日增重和21日龄仔猪成活率,但以试验A组的效果较好,和对照组比,上述指标分别提高了23.10%(P<0.01)、30.45%(P<0.01)、19.26%(P<0.05)和7.16%(P<0.05);(2)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提高了哺乳母猪哺乳11~15 d,16~21 d以及哺乳全期的采食量,试验A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5.61%(P<0.01)、27.72%(P<0.01)和24.21%(P<0.01),试验B组虽然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提高的趋势;(3)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极显著提高了泌乳第1天、第7天和第15天乳中乳脂、乳蛋白、总固形物、非乳脂固体的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乳糖的含量(P<0.01),但以试验A组的效果最好;(4)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极显著提高了初乳(泌乳第1天)的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的含量(P<0.01),但对第7天和第15天乳中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因此,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可以提高哺乳母猪的日采食量和改善母猪乳品质,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建立合理的饲喂制度。对不同饲喂次数和育肥猪生产性能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将24头生长肥育母猪(平均体重60.01±0.96kg)分为3个处理(日喂2次、3次、4次),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期为2个月,以周为单位记录增重和采食量,在试验开始、中期和结束时采集血样并测定背膘厚度。结果表明:①饲喂4次情况下肥育母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均高于饲喂3次和2次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但料重比均低于其他两处理组。②试验结束时饲喂4次组母猪的减肥蛋白浓度比饲喂2次和3次组分别提高21.71%(P<0.05)和27.51%(P<0.05),背膘厚和减肥蛋白浓度都随着饲喂顿次数的增加逐渐上升,两者呈正相关。结论为生长肥育猪(60kg以上)以日饲喂2次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坑池发酵马铃薯渣饲喂猪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永祥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3,33(1):7-8
采用坑贮池乳酸菌发酵的马铃薯渣喂猪,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猪平均日增重提高53.6g,提高11.68%,料重比试验组为3.49:1,比对照组的3.95:1提高13.2%,投入产出比试验组为1:1.44,比对照组的1:1.28提高13.85%,每头平均体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9.8±7.85kg,经t检验,试验组增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母猪繁殖性能和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第3胎次PIC母猪30头,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即对照组、2%大豆油组和2%脂肪粉组,每个处理10个重复。试验从母猪分娩开始,到仔猪21日龄断奶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脂肪粉组第3周平均日增重(ADG)和第3周窝增重分别提高了26.29%(P<0.05)和23.93%(P>0.05),大豆油组分别提高了19.72%(P>0.05)和17.85%(P>0.05)。且脂肪粉组的提高幅度最大。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可提高饲粮养分消化率,改善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且脂肪粉优于大豆油。 相似文献
18.
自拟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生长猪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体重类同的原则,将40头长杂猪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加添1.5%的自拟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经60天试验期后,试验组猪的寺重比对照组提高22.5%,饲料消耗比对照组少0.23kg,饲料转化率提高7.4%,平均每头猪比对照组多盈利23.8元。 相似文献
19.
饲喂频率对妊娠母猪背膘厚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2022,43(2):35-40
[目的] 研究饲喂频率对妊娠母猪背膘厚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 挑选加系杜洛克经产母猪480头,配种时按照胎次(2~7胎)、背膘厚(11~22 mm)相近的原则随机将母猪分为T1组(每天饲喂1次)和T2组(每天饲喂2次),两组每天等量饲喂。T1组母猪220头,饲喂时间为8:00;T2组母猪260头,饲喂时间为8:00和15:00,每次饲喂量为总量的一半,定位栏饲养。[结果] ①饲喂频率不影响妊娠56 d、开配-妊娠56 d的背膘厚(妊娠56 d背膘厚-开配背膘厚)(P>0.05);T2组妊娠110 d(P=0.06)、妊娠56-110 d(P=0.09)背膘厚(妊娠110 d背膘厚-妊娠56 d背膘厚)有高于T1组的趋势。②饲喂频率对窝产总仔数、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初生窝重以及初生个体重均无显著(P>0.05)影响。③在三胎母猪中,T2组妊娠110 d(P=0.01)、妊娠56-110 d(P=0.04)背膘厚均显著高于T1组;五胎及以上母猪,T2组妊娠56-110 d(P=0.08)背膘厚有高于T1组的趋势。④饲喂频率不影响二胎母猪窝产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初生窝重以及初生个体重(P>0.05),但二胎母猪中T2组活仔数有高于T1组的趋势(P=0.07)。[结论] 饲喂频率由每天两餐减少到每天一餐不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对泌乳母猪泌乳量、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泌乳母猪的舒适温度区为16~22℃,因此分别在高温季节(日平均温度28.41℃)和适温季节(日平均温度20.78℃)各对20头长白泌乳母猪(初产母猪6头,经产母猪14头)开展相应的热应激和非热应激试验,检测并分析泌乳母猪在2种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泌乳量、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混合胎次所有母猪泌乳期的泌乳量(P<0.01),其中热应激显著降低了初产母猪泌乳第21~24、25~28天的日均泌乳量(P<0.05),并极显著降低了经产母猪泌乳第5~8、9~12、17~20、21~24、25~28天的日均泌乳量(P<0.01);热应激还造成总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而尿素氮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极显著增加(P<0.01);热应激对泌乳母猪的免疫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IgM、补体3、γ干扰素含量显著增加及CD8活性显著增强(P<0.05),IgG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综上,持续热应激会导致泌乳母猪泌乳量减少,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发生显著改变,从而对泌乳母猪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