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肌内脂肪与肉品质关系及其营养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婷  敖翔  何健 《养猪》2021,(4):50-54
猪肉品质性状中,肌内脂肪直接影响肉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对肉的整体品质有着重大影响.肌内脂肪的数量取决于肌内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大小;肌内脂肪组织的发育取决于肥育期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和重量的增加.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文章对肌内脂肪的发生和沉淀、肌内脂肪与肉品质的关系、肌内脂肪的营养调控作简要综述,以期为改善猪肉品质的研...  相似文献   

2.
总结猪肌内脂肪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遗传因素和营养水平对猪肌内脂肪调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遗传选育和营养水平调控猪肌内脂肪含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总结猪肌内脂肪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遗传因素和营养水平对猪肌内脂肪调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遗传选育和营养水平调控猪肌内脂肪含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肌内脂肪富含磷脂,与猪肉的风味、嫩度和多汁性等感官特性直接相关。猪肉品质下降与肌内脂肪含量的下降密切相关,日粮调控是提高肌内脂肪含量的有效方法。降低猪日粮的蛋白质或赖氨酸水平,提高能量浓度有助于提高肌内脂肪的沉积;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也可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添加甜菜碱、硒或VE等都可不同程度提高肌内脂肪,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5.
罗嘉  蒲强  余霞  朱砺 《猪业科学》2014,(10):114-116
脂肪不仅是动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并且与肉产品的品质、风味以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要求猪胴体不仅有高的瘦肉率,对肉品的风味以及感观满意程度也提出了要求。而肌内脂肪含量是决定肉质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对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肌内脂肪的生成受到遗传和营养的调控,各国学者就肌内脂肪的形成从细胞学,组织化学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文章就猪的肌内脂肪的沉积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肌肉中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品质以及消费者的健康。反刍动物的肉产品是具有保健作用的共轭亚油酸的主要来源。因此,揭示反刍动物肌肉脂肪酸的形成机制与调控手段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针对反刍动物肌肉脂肪酸的调控因素及肌肉脂肪酸对肉质风味、氧化稳定性和肉色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改善反刍动物肌肉脂肪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羊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羊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含量高低决定肉嫩度、多汁性和风味等肉质性状的优劣。羊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基因调控是改善羊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之一。论文综述了羊肌内脂肪的作用与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为后续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练  骆璐  董春霞 《中国猪业》2014,9(11):36-39
猪肌内脂肪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猪肉的嫩度、多汁性和风味,本文在简述猪肌内脂肪含量测定技术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和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基因(ADD1)等肌内脂肪沉积主要候选基因以及micro RNAs对猪肌内脂肪沉积和代谢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利用基因调控改善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反刍动物肌肉脂肪酸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概述脂肪酸及其营养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了脂肪酸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合成与代谢,包括脂肪酸在瘤胃的水解和氢化、在细胞内的脱氢反应及其脂肪酸在瘤胃的合成等,并从饲养方式的改变、添加脂肪等角度讨论了肌肉脂肪酸的营养调控等问题,试图为调控反刍动物肌肉脂肪酸的组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肌间脂肪含量可显著影响肉品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动物体内FASN多寡、活性高低对动物脂肪酸的合成及体脂的沉积都有影响,对肉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FASN基因的结构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脂肪酸谱的影响、营养激素调控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优质鸡肌内脂肪含量与屠体及肉质性状间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选用优质鸡父本和母本各 3个组成 5个杂交组合 ,饲养杂交后代 182 1只 ,在 10周龄时对其中 2 10只进行屠宰测定 ,并分析了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与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肌间脂宽、皮下脂厚、腹脂率、胸肌pH值、胸肌剪切力等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个体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为 1.93%~ 9.6 3% ,总体平均值为 4 .76 %。其中峪口黄鸡♂×矮小隐性白♀组合增重最快、肌内脂肪含量高 ,符合优质鸡的育种目标。优质鸡父本相同的杂交后代 ,其平均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表现出同一父本的一致性。母本相同而父本不同的杂交后代 ,其平均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同一组合内不同性别间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肌内脂肪含量与皮下脂厚和腹脂率的相关性因杂交配套组合而异 ,而与活重、屠体重、屠宰率、胸角宽、肌间脂宽、胸肌率、腿肌率这些性状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FABPs 作为猪肌内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前景作一综述。主要包括H-FABP和A-FABP基因的性质、变异以及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风味和多汁性。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因素较复杂,主要受品种、年龄、性别、营养、基因等多个因素影响。文章介绍了猪肌内脂肪的来源及其含量与猪肉嫩度、系水力、风味3个肉质性状的关联性,证实肌内脂肪与肉品质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简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品种、体重、性别和日粮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等相关营养水平,脂肪酸合酶、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脂联素等几个关键基因;初步阐释了这些因素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及脂肪代谢机理,总结影响因素与肌内脂肪之间的规律;分析发现育种、候选基因和营养调控是改善肌内脂肪含量最有效的方法,将肉质更优的本土猪与外来猪进行杂交或对本土猪进行基因改良可能是未来较为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猪肌内脂肪沉积的营养调控及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方法相结合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已经发现多种不同的营养素(如能量蛋白水平、甜菜碱、矿物质、维生素、共轭亚油酸等)对猪肌内脂肪沉积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目前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主效基因并未确定。本文主要综述了不同营养素对猪肌内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以及主要的候选基因对猪肌内脂肪沉积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共轭亚油酸异构体对小鼠肌内脂肪沉积和肌肉线粒体代谢的影响.将成长到5周龄的雄性小鼠按体重分成3组(每组8只),适应1周后分别饲喂不添加、添加2%的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和添加2%的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的日粮,正试期1个月,监测其体重和体组成的变化,饲养试...  相似文献   

16.
反式脂肪酸降低乳脂合成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中的反式脂肪酸直接来源于日粮脂肪或由瘤胃微生物氢化生成,本文重点介绍了反10-油酸和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两种不同反式脂肪酸对乳脂合成的影响,讨论了反式脂肪酸影响乳脂合成的机理,可能是反式脂肪酸通过抑制乳腺中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进而导致乳脂合成的减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研究肉兔肌肉组织、皮下结缔组织和肠系膜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先用索氏提取法和氯仿-甲醇法从肉兔脂肪组织中提取油脂,继而进行酸法和碱法甲酯化,经气相色谱技术,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碱法甲酯化法处理的效果最好。以塞北兔为研究对象,采用这种方案对油脂进行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和气质联用仪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肉兔肌肉间脂肪由12种脂肪酸组成,其中4种饱和脂肪酸中C16:0含量最高,为27.30%;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中C18:1含量最高,为24.02%;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9,12-C18:2含量最高,为26.06%;P:S值为0.88。皮下结缔组织脂肪由13种脂肪酸组成,其中4种饱和脂肪酸中C16:0含量最高,为26.75%;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中C18:1含量最高,为29.07%;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9,12-C18:2含量最高,为21.99%;P:S值为0.75。肠系膜脂肪由21种脂肪酸组成,其中7种饱和脂肪酸中C18:0含量最高,为25.47%,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中C18:1含量最高,为26.25%,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9,12-C18:2含量最高,为27.52;P:S值为0.99。肌肉间、皮下和肠系膜上脂肪酸组成种类和含量有差异。肠系膜内脂肪酸种类最多,肌肉间较少。P:S比值肠系膜组织最高,皮下结缔组织最低。  相似文献   

18.
脂肪组织是动物机体重要的能量代谢及内分泌器官,选择性的脂肪沉积对动物肉类的感官品质、风味性和加工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动物不同部位脂肪沉积的特异性调控因子及其作用分子机理备受研究者的关注。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2 nt左右的非编码小RNA,近年来采用组学技术对具有表型差异的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发现了许多差异表达的miRNAs,这些miRNAs可通过与靶基因mRNA相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对不同部位脂肪沉积调控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从miRNA在动物皮下脂肪组织和肌内脂肪的调控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miRNA调控动物脂肪组织沉积的作用及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肉羊体脂脂肪酸是影响肉品风味和膻味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利用HP6890型气相色谱仪 ,选择了 5 0日龄、2 0 0日龄和 5岁3个年龄阶段的靖远滩羊 ,比较了不同年龄阶段肉羊体脂肪中短链脂肪酸和硬脂酸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 :短链脂肪酸和硬脂酸从5 0日龄、2 0 0日龄到 5岁有显著的增加。肾脏脂肪中 (公 /母 )短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 (% ) 5 0日龄时为 0 5 2 /0 3 4,而在 2 0 0日龄时已达到 0 79/0 5 4,5岁时其含量为 0 91/0 75。 3个年龄组之间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5 ) ,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C18脂肪酸也显示同样的变化特性 ,在 5 0日龄的羔羊 (公 /母 )中含量仅为 17 2 /3 6 2 5 ,2 0 0日龄增加到 2 7 3 4/4 5 3 5 ,5岁时达到 3 6 0 3 /5 4 65 ,3个年龄组之间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5 ) ,增加的幅度也很显著。背膘脂肪中短链脂肪酸和C18(公 /母 )随年龄增大分别为 0 2 3 /0 11、0 62 /0 42、0 71/0 63 ,16 0 7/18 17、2 4 45 /2 6 66、3 3 5 2 /3 6 13。尾部脂肪中短链脂肪酸和C18(公 /母 )随年龄增大分别为 0 13 /0 10、0 2 3 /0 19、0 3 5 /0 3 3 ,11 76/13 79、19 78/2 0 89、2 0 89/2 2 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