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续上期)李老师:您好!实话实说,用龚教授的GN箱2021年我学养了12套,同场同等条件下GN箱与标准箱蜜的质量和产量效果区别很大。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对于中蜂,我本是用木桶土养后学用标准箱和GN箱的,2021年跟董师傅买了1套GN箱,跟宁老师买了1本蜜蜂饲养原理书。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加工了11套同样尺寸的蜂箱,总共加起来是养了12套GN箱。其间,  相似文献   

2.
<正>我曾在杂志上发表过一篇题为"谈我喜爱GN式中蜂箱的理由"一篇文章后,2017年又在《中国蜂业》第3期上看到"用数控技术养中蜂的探索"这篇文章,有不少蜂友写信或打电话问我什么是GN箱养中蜂,在这里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七八年来使用GN箱养中蜂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一、何为GN箱四川农业大学龚凫羌教授集几十年来对中蜂的研  相似文献   

3.
郑大红 《蜜蜂杂志》2004,(11):21-21
2000年,我有幸结识了GN式蜂箱,更幸运的是认识了龚凫羌老师,从此我专心学习GN箱的饲养技术。在饲养中,我没有完全照搬。开始用GN箱养中蜂时,我没有大面积饲养,而是养2箱先熟悉一段时间。在GN箱的最初饲养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先是继箱总是上不去,只要一上继箱蜂群不是跑到继箱,就是呆在巢箱不上去,有时还出现了飞逃;蜂群总是强不了,只能发展到6~7框,而同场的标准箱群也有6~7框。于是我打电话询问龚老师,龚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叫我要有耐心,认真思考原因,慢慢来。那时我曾想过放弃,可是我的GN箱蜂群逐渐有所好转。我现在…  相似文献   

4.
<正>(续上期)李龙标老师,您好!我很喜欢GN箱,它是最早提出生产成熟蜜之箱,适合小箱养强群。这些年看到“快手”上GN箱养强群成功的例子不断出现,很是享受。去年自己有1箱胶木板GN箱蜜蜂,在蜜蜂活动季节放在南房阴处廊上,冬天阴冷处冻死的蜂多,凭借以往冬天挪蜂不回蜂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我使用GN中蜂箱养中蜂已经有五六年了,虽然上下调子工作量大,但比起它的优点,受点麻烦就不算什么了。我喜欢GN中蜂箱的原因如下:(1)GN箱养中蜂巢脾小,拿在手里不费劲,查蜂长了手臂不累,也好找王。(2)GN式蜂箱繁蜂快。由于蜂箱容积小、保温好,再加上四五天调1次子,使蜂王有空脾产卵,而且面积大、满框。封盖子怕热,调上继箱后散热好;与蜜脾相间,出子好。就拿2014年来说,我们这里的蜜源不好,我的20个标准箱繁蜂才2箱,而GN箱只有5箱开繁,就另外繁殖出10箱,而且  相似文献   

6.
<正>1认识GN式蜂箱我很喜爱蜜蜂,在用活框蜂箱养中蜂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知道用郎氏箱养中蜂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通过长期实践,我已摸索出不用药物就能解决诸如烂子病、白头蛹、盗蜂这样一些中蜂饲养大难题,六七年来卖出去的三百多群中蜂强群,都是依靠自己用郎氏箱与相关经验和方法来实现的。因此,自以为养蜂水平还可以——用郎氏箱养中蜂也就那么回事,没啥需要再作深入研究的了。听说GN箱,则纯属于  相似文献   

7.
<正>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由于你们的多年努力与贡献,龚、宁早已成为蜂业界的热点人物。在关注你们成果的同时,也难免被大家议论一番。既然如此,我也想借助网络平台,谈点内心感言。龚凫羌老师在网络上的粉丝其实很多,但他们都只把注意力集中到GN箱这个硬件上,而忽略了与之配套的技术这样的重要软件。我就不这样,而是很欣赏你们的有王换王法、继箱养法、喷水法、金三法等新技术。说实话,相当一部分人除了不认同GN箱外,你们推出的其他方  相似文献   

8.
不离龚师     
<正>20年前,我在纳西傣家第一次看见您发明的GN式中华蜜蜂蜂箱,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椰风、艳阳、蝉噪、蜂鸣、绿草茵茵……一切都恍如昨日。也就是那一次相见,注定您和您的GN式中蜂箱会成为伴随我一生的"故人"……时光荏苒,辗转多年之后,我们在海南相聚。记得当时我问过您3个问题:第一问:龚老师,您著书立说,写出传世名作——《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那到底养了多少箱蜜蜂啊?您回答:4箱。  相似文献   

9.
李云登 《养蜂科技》2003,(5):24-24,12
中蜂自然蜂巢有两种形状 :即半个球形或半个椭圆形。只有这种形状才最有利群体在自然状态下保温。,是“自然选择”在蜜蜂群体上的体现。不过 ,自从人们仿照意蜂把中蜂进行过箱 ,采用新法饲养后 ,情形就起了变化。数十年来。全国各地出现过五花八门的中蜂箱。有用标准箱的 ,有高窄式的 (此箱我也养过 ) ,有从化式 ,沅陵式的等等。新近又有龚凫羌老师的GN箱。总之 ,多数中蜂饲养者都认为近似方形的蜂箱较好。尤其对初学者来说。可我认为 ,一件事应权衡利弊之后才可作最后定夺。高窄式箱、GN箱其缺点在于搬动不便。由于专业中蜂户是必须且肯…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都知道,GN箱加隔王板隔离蜂王在巢箱后,继箱无王区爱造王台。这一点对于要养强群不想分蜂的蜂友来说,需经常查台除台很麻烦,一大意可能就出现了处女王。我于2018年5月在一6脾群中用GN箱加隔王板取板栗蜜,因为群势不强,没往造台方面想,提的子脾中下部有卵和小幼虫也没注意,板栗蜜少粉多,只取了1次蜜,取蜜时也忘了查王台。结果十多天后拆隔王板时发现继箱中竟然有1只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我有幸结识了GN式蜂箱,更幸运的是认识了龚凫羌老师,从此我专心学习GN箱的饲养技术.在饲养中,我没有完全照搬.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5月24日上午,笔者正在蜂具室专心致志的制作最后一批GN样品箱,突然接到湖北省远安县百花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仁龙先生的紧急电话,称神农架林区决定在近日举办2场中蜂饲养方法培训,急需授课老师。胡先生闻讯后便推荐了我。几年前笔者曾受胡仁龙先生邀请,到远安县给他的社员作培训,他们说那次培训很成功!其实胡仁龙先生的中蜂那才叫养得好,应该是目前湖北这块运用GN箱及其配套技术较为成功的范例。由他发明的自然分  相似文献   

13.
《蜜蜂杂志》2021,41(1)
正李龙标老师:你好!我是七十多岁在家喜欢饲养几群中蜂的蜂友,在《蜜蜂杂志》上多次童言无忌提过你的文章,知道你、江西的刘孝高、董文龙,雅安的张忆用GN箱饲养中蜂很成功,得心应手。我对GN箱也有兴趣,饲养有5箱,但只有10~12框蜂(三箱体),觉得不够理想,所以才想方设法请教于你们具体管理方法。请予以帮助,十分感谢!我的联系电话: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是一位90后业余养蜂者,现有中蜂60箱,意蜂4箱。因为没有用过GN式蜂箱养中蜂,所以养蜂还谈不上成功。但通过使用龚凫羌老师传授的水法合并蜂群和水法介入蜂王的成功率很好后,笔者想早日尝试使用GN箱、克服中蜂烂子病等问题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刚开始接触中蜂时,笔者才15岁刚上高一。那年(2006年)的油菜花期,偶然注意到蜜蜂,之后便深深的被这种小精灵所感染,以至于对蜜蜂从喜  相似文献   

15.
<正>我爱读龚凫羌和宁守容老师的文章,更佩服他们的高尚人格,他们研制的GN式蜂箱问世后,更从理论到实践上解决了中蜂饲养中的许多难题,深受我们这些中蜂饲养者的喜爱。GN式蜂箱上有个联结套,使GN箱更加密实、黑暗,增加了GN箱的抗劣性能。但在养蜂人中,不少人自己制作蜂箱,由于不是专业木工,蜂箱很难制成真正的长方体,两箱叠加时,很难对齐,这就给联  相似文献   

16.
正《GN"粉丝"的福音——GN箱批量生产降低该技术养蜂成本》(《蜜蜂杂志》2016年第12期)一文发表后,在关注、尝试使用GN箱饲养中蜂的蜂友中引起重大反响:有的询问该箱1年能打多少蜜,有的想了解怎么用GN箱把蜂群养成强群,也有的对该箱是否真正降低该技术养蜂成本提出疑问。在此,借《蜜蜂杂志》一角对蜂友的咨询质疑一并予以回复,也谈谈自己对GN箱饲养中蜂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GN式蜂箱是四川农业大学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专为饲养中华蜜蜂而设计的 ,其内围尺寸为33cm× 37cm ,高为 15 8cm ,其宽度和郎氏蜂箱差不多。笔者饲养中蜂时曾做得几套GN式蜂箱 ,用于西方蜜蜂饲养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1 作交尾箱用GN式蜂箱的巢脾尺寸约为郎氏蜂箱 (一般称为“标准箱”)巢脾的 1 3大 ,1标准脾蜂可护住GN式巢脾 2~ 3张 ,1个GN式箱做四区交尾箱约 4标准脾蜂即可。不但不浪费蜜蜂的哺育力 ,而且防盗蜂。2 利用GN箱提供幼虫脾GN箱巢脾 ,1只蜂王一般 1天就可产满。在移虫过程中 ,不会因 1张脾…  相似文献   

18.
自从我在《蜜蜂杂志》2014年第4期上发表了《探讨GN箱快速繁蜂最佳模式》一文后,受到众多老师的关注和全国众多养中蜂朋友们的重视。有许多蜂友因不知道我的电话号码,就按照杂志上标明的地址来信询问,甚至还有人直接开车过来参观。其中,有不少是参加过杨多福老师培训班的学员,亦是杨老师引荐他们给我打电话的。  相似文献   

19.
《蜜蜂杂志》2021,41(11)
正我是"九○后"四川达州达川区人,在浙江嘉兴秀洲区工作,业余时间痴迷养中蜂。以前老家有土法养蜂,2016年我在浙江开始独立尝试学习活框饲养,用的意标箱,但一直养不好,蜜蜂经常生病,蜂蜜产量也不高,发现意标箱不适合养中蜂。2017年,看到蜂友频频发出来的那些一整框的封盖成熟中蜂蜜脾,我好生羡慕。我问是什么箱型,蜂友说是四川农业大学龚凫羌教授早在1989年就发明了的GN中蜂专用箱,还告诉我龚教授正在举办全国养蜂提高班,好评如潮。我当下就有报名参加的冲动,  相似文献   

20.
<正>与众多蜂友一样,涉及中蜂养殖后,常常会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养强群、蜂蜜高产的养殖模式,甚至想追寻捷径。笔者在各具千秋的众多款式蜂箱中,最终选定采用四川农业大学龚凫羌教授与宁守容发明的GN箱养殖中蜂。2015年的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浙江千岛湖畔举行的首期全国养蜂提高班,现场聆听龚教授对我国蜂业生产,特别是对中蜂饲养的独到见解。经过近2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在基本掌握了GN箱及其饲养技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