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贵妃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CLA含量、肉品质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体重接近且健康的55日龄贵妃鸡公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0%大豆油;试验组在对照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1.5%和2.0%CLA,并以对应的CLA替换等量大豆油。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5%和2.0%CLA显著降低贵妃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0%CLA显著降低贵妃鸡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 <0.05),饲粮添加1.0%和1.5%CLA极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CLA均极显著提高贵妃鸡胸肌和腿肌CLA含量(P<0.01),并均以2.0%CLA添加组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5%CLA显著降低贵妃鸡胸肌亮度(L*...  相似文献   

2.
刘玉霞 《养猪》2005,(6):8-8
此研究目的是调查饲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水平和饲喂持续时间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的影响。动物脂肪(妊娠饲粮中3%,哺乳饲粮中5%)作为对照饲粮的脂肪来源,50%(妊娠饲粮中CLA水平0.75%,哺乳饲粮中CLA水平1.25%)或100%的动物脂肪(妊娠饲粮中CLA水平1.50%,哺乳饲粮中CLA水平2.50%)被含50%CLA异构体的商业CLA替代。从配种前15天至断奶或配种后74天至断奶饲喂含CLA的饲粮。饲粮中CLA水平和饲喂持续时间不影响产仔数,但高水平CLA降低仔猪初生重(P<0.01)和母猪断奶时的背膘厚,长期饲喂含CLA的饲粮降低仔猪断奶重(P<0.05)和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以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选用胎次相近、妊娠85 d的经产荣昌猪母猪3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含0,1%和2%CLA的饲粮。试验至母猪产后第28天结束。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CLA,能显著提高初乳与常乳中CLA-c9,t11和CLA-t10,c12的含量(P0.05)。对照组中出生第28天的仔猪血液中没有检测出CLA的2种异构体,而添加组中均检测出2种异构体,且2%CLA仔猪血液中CLA-t10,c12的含量显著高于1%CLA组(P0.05)。母猪日粮中添加CLA对哺乳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以及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1%CLA显著降低了肌内脂肪含量、背脂重和背脂率(P0.05)。以上结果提示,母猪日粮中添加CLA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母猪日粮中添加CLA能显著降低哺乳仔猪背脂和肌内脂肪的沉积。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开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硬度和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用产蛋率、体重相近的18周龄海兰褐蛋鸡63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1%、2%、3%、4%、5%和6%CLA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CLA添加水平≤2%时,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4%CLA可增加蛋壳厚度(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3%时,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蛋黄硬度显著增加(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平均日采食量和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5%时,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蛋黄比例显著降低(P<0.05)。2)1%、2%CLA添加组蛋黄中C16∶0、C18∶0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蛋黄中C16∶0、C18∶0和SFA含量显著增加(P<0.05),C16∶1、C18∶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黄中CLA含量随饲粮CLA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显著二次升高(P<0.01),c9,t11-CLA的富集量是t10,c12-CLA的1.47倍。综上,饲粮添加2%CLA,可以改善蛋壳质量,降低蛋黄中SFA含量,蛋黄中可富集一定量的CLA,且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共轭亚油酸(CLA)水平对淘汰安格斯母牛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选用40头健康无病、体重(417.70±30.83)kg的22月龄淘汰安格斯母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不添加CLA,试验组分别添加0.5%(0.5%CLA组)、1.0%(1.0%CLA组)和1.5%(1.5%CLA组)CLA,整个试验期为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取3头体重相近的试验牛采血并屠宰,测定其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脂联素(ADPN)和瘦素(LEP)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各组间血清中TC、TG、HDL、LDL及GH、ADPN和LE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1.0%CLA组血清中INS含量显著低于0.5%、1.5%CLA组(P0.05),但0.5%CLA组和1.5%CLA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添加CLA对淘汰安格斯母牛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5%、1.0%和1.5%CLA组C14∶0含量与1.0%CLA组C16∶0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均以1.0%CLA组C14∶0与C16∶0含量最低;1.0%CLA组C18∶1n9c、MUFA(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1.0%、1.5%CLA组C18∶2n6c、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均以1.0%CLA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由此可见,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0%CLA能降低淘汰安格斯母牛血清中INS水平,提高牛肉中MUFA和PUFA含量,改善牛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开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硬度和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用产蛋率、体重相近的18周龄海兰褐蛋鸡63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1%、2%、3%、4%、5%和6%CLA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CLA添加水平≤2%时,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4%CLA可增加蛋壳厚度(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3%时,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蛋黄硬度显著增加(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平均日采食量和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5%时,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蛋黄比例显著降低(P0.05)。2)1%、2%CLA添加组蛋黄中C16∶0、C18∶0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蛋黄中C16∶0、C18∶0和SFA含量显著增加(P0.05),C16∶1、C18∶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黄中CLA含量随饲粮CLA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显著二次升高(P0.01),c9,t11-CLA的富集量是t10,c12-CLA的1.47倍。综上,饲粮添加2%CLA,可以改善蛋壳质量,降低蛋黄中SFA含量,蛋黄中可富集一定量的CLA,且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绿狐尾藻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40头初始体重为(55.20±2.18)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和15%绿狐尾藻,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Ⅱ和Ⅲ组肥育猪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Ⅳ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增加(P0.05)。2)各组肥育猪的血清总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Ⅳ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3)各组肥育猪的胴体率、瘦肉率、屠宰率、胴体斜长、肉色、剪切力和大理石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和Ⅳ组的平均背膘厚和Ⅳ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降低(P0.05),Ⅲ组的滴水损失有降低趋势(P0.05),Ⅱ和Ⅲ组的p H45 m in、p H24 h有增加趋势(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0%绿狐尾藻对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改善血清生化指标,降低平均背膘厚,减缓肌肉p H下降速度,降低滴水损失,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对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头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头猪。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1.0%、2.0%的复方中草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Ⅲ组育肥猪末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胴体斜长、熟肉率、脾脏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背膘厚、剪切力、失水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育肥猪胴体重、胴体斜长、血清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育肥猪基础饲粮中添加1.0%和2.0%的该复方中草药制剂均能改善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免疫功能,临床应用中选择1.0%作为最适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亚麻籽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52.31±2.28) kg的生长猪72头,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和10%亚麻籽的饲粮。试验分2个阶段(50~80 kg和81~110 kg),每个阶段结束时对猪进行称重,试验结束后每栏选2头接近平均体重猪进行麻醉屠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和10%亚麻籽显著降低了生长育肥猪50~80 kg阶段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50~110 kg阶段料重比(P<0.05),并且10%添加量还显著提高了50~8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P<0.05)。2)饲粮添加亚麻籽能显著增加生长育肥猪眼肌面积(P<0.05),但对胴体长、屠宰率、平均背膘厚等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5%和10%亚麻籽能显著降低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值(P<0.05),显著提高α-亚麻酸、二十二碳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含量及PUFA总含量(P<0.05),且当添加量达到10%时,还能显著提高背最长肌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P<0.05)。结果提示,亚麻籽能一定程度提高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增加背最长肌中n-3PUFA含量,降低n-6/n-3 PUFA值,且对胴体性状及肉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添加1%的CLA,可以显著降低料重比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P<0.05),极显著降低皮质醇浓度(P<0.01);添加2%CLA可以极显著降低料重比(P<0.01),显著降低平均日采食量、血清中葡萄糖含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和皮质醇浓度(P<0.0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共轭亚油酸(CLA)对梅花鹿瘤胃发酵参数及鹿茸生产性能的影响,为CLA在梅花鹿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取16头平均体重为(40.25±2.38) kg的1岁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鹿。对照组(G0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G1组)、0.50%(G2组)和1.00%(G3组)的CLA。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1)G2组和G3组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2组和G3组瘤胃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1组、G2组和G3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异丁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G2组鹿茸主干长度、鲜重和鲜鹿茸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CLA可以改变梅花鹿瘤胃发酵模式,提高瘤胃供能效率,促进鹿茸生长。本试验条件下,梅花鹿饲粮CLA适宜添加水平为0.50%。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55.85±1.37)kg]基本一致的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肥育猪63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含10%桑叶饲粮、含20%桑叶饲粮,试验期65 d。结果表明:1)和基础饲粮相比,饲粮中添加10%桑叶对育肥猪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P>0.05),板油率和背膘厚度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眼肌面积、料重比和胴体率差异不显著(P<0.05);2)和基础饲粮相比,饲粮中添加10%桑叶可减缓肌肉pH下降速度,显著提高肌肉肌苷酸和脂肪含量(P<0.05);3)和基础饲粮相比,饲粮中添加20%桑叶显著抑制血清脂肪酶、小肠蔗糖酶活性和降低育肥猪血脂含量(P<0.05),显著提高胰腺、板油脂肪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10%桑叶显著激活育肥猪肝脏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肝脏丙酮酸含量(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10%桑叶,不影响育肥猪生长速度,可降低猪板油率和背膘厚度,提高肌肉肌苷酸、脂肪含量,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控育肥猪蔗糖酶、脂肪酶及肝脏糖代谢酶活性达到对脂肪代谢和沉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合多肽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和肠道主要菌群数量的影响。将90头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占1/2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和1.0%的复合多肽,试验期30d。在试验的第30天测定断奶仔猪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血液中各项理化指标以及肠道菌群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5%和1.0%的复合多肽均可以增加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0.5%的复合多肽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添加1.0%的复合多肽显著降低血清一氧化氮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5%和1.0%的复合多肽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清免疫指标,且1.0%的添加水平能显著提高血清白细胞介素-2、甲状腺素、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5%的复合多肽可以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提高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5%和1.0%的复合多肽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抗氧化能力,提高血清中各项免疫指标以及激素含量,并且添加0.5%的复合多肽能显著提高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6,(12):2166-2170
为研究育肥期间补饲发酵饲料桑粉对猪的生长性能与猪肉品质的影响,54头胎次、初始体质量(65.80±1.20)kg、日龄基本一致的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Ⅰ、Ⅱ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5%饲料桑粉,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5%发酵饲料桑粉。育肥猪在饲喂66d后,测定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屠宰率、平均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肌肉pH值、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剪切力,脂肪含量和脂肪酸含量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51%,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背膘厚度,试验Ⅰ组降低了6.60%,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内脂肪,试验Ⅰ组、试验Ⅱ分别提高了9.97%,17.82%,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猪肌肉剪切力降低了9.86%,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猪肉内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所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5.
共轭亚油酸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血脂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体重30 kg左右的社长大三元杂交猪64头,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含共轭亚油酸(CLA)0%,0.25%,0.5%,0.75%的日粮.试验期为60 d.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猪的日增重、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共轭亚油酸0.5%组与对照组的背膘厚差异显著(P<0.05);随着CLA添加水平的提高,生长猪血液中总胆固醇(CHO)含量、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上清液胆固醇含量和HDL与LDL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白术多糖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8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60头,随机分为3组,Ⅰ组(白术多糖组)饲喂添加0.50%白术多糖日粮,Ⅱ组(抗生素组)饲喂添加0.01%金霉素日粮,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饲喂一定时间后测定仔猪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白术多糖能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ADG),降低饲料增重比(F/G)(P<0.05),提高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以及α-淀粉酶(AMY)、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降低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K)活性。结果提示,白术多糖能有效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添加剂(黄芪粉、刺五加粉和松针粉复合制剂)对林下鸡生长性能、肉质理化特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00只90日龄体质量相近健康无病的芦花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同时选取200只黑土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5%+0.5%、2.0%+1.0%+1.0%、1.0%+0.5%+0.5%及2.0%+1.0%+1.0%的黄芪粉、刺五加粉和松针粉复合制剂。试验共计61 d,预饲期5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可以提高林下鸡的平均体质量和日增质量,其中试验二组效果最佳;饲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可以改善林下鸡的肉质理化特性,提高肉质性状;添加中草药制剂可以提高林下鸡血液中总蛋白的含量,降低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含量和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可以促进肉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肉鸡肉质性状和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期饲喂高纤维饲粮对母猪产仔性能及后代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40头经产二元母猪,按照背膘、胎次一致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为对照组和高纤维组。妊娠期对照组和高纤维组母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粗纤维水平为3.85%)和高纤维饲粮(粗纤维水平为5.02%),妊娠第107天进入产房后2组母猪统一饲喂哺乳期饲粮。2组母猪饲喂同种哺乳期饲粮,自由采食。试验期间记录母猪妊娠第49天、第84天、第110天以及哺乳第14天和断奶当天背膘厚,分娩时记录母猪产仔性能,哺乳期记录仔猪的生长性能。试验从母猪配种开始至分娩后21 d断奶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纤维组母猪不同阶段背膘厚以及妊娠期背膘沉积量和哺乳期背膘损失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纤维组母猪窝产健仔数显著升高(P<0.05),初生窝重极显著升高(P<0.01),窝产活仔数有升高的趋势(P=0.058),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个体重均无显著变化(P>0.05);高纤维组仔猪宫内发育迟缓率低于对照组;高纤维组母猪健仔率与对照组相比虽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杂粕型饲粮添加杂粕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21日龄AA肉鸡360羽,研究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杂粕酶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共设3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正对照)、玉米-杂粕型饲粮(负对照)和玉米杂粕加杂柏酶饲粮(试验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酶组比杂粕饲粮组日增重提高8.07%(P<0.05),料肉比降低12.02%(P<0.05),增重饲料成本降低了22.63%(P<0.01);与豆粕型饲粮组相比,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饲料成本显著降低(P<0.05).说明在肉鸡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杂粕酶可以保持生产性能不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黄腐酸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腐酸(fulvic acid,FA)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30.0±2.5)kg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猪216头,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CT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4、6、8 g/kg FA(即FA1、FA2、FA3、FA4、FA5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87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FA各组平均日增重都表现出提高的趋势,其中FA4和FA5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8.86%和8.25%;FA2、FA3、FA4和FA5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FA各组屠宰重、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FA各组平均背膘厚和板油率均有所下降,其中FA2、FA3和FA4组的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板油率各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FA各组肉色亮度和黄度值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FA4和FA5组肉色红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A各组pH、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基础饲粮中添加FA能够有效地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背膘厚,改善肉品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生长育肥猪饲粮中FA的最适宜添加剂量为6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