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肉用鸡初生重对生长性状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6个杂交鸡群为材料,探讨了雏鸡初生重大小对早期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鸡的初生重对8周龄和10周龄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初生重为35~40g的鸡全净膛率最高,显著高于初生重为40~45g鸡的全净膛率(P<0.05)。不同的初生重对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脂肪性状均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在进行配套系生产优质肉鸡时,对地方鸡种繁殖性能的选育,重点应该放在选择产蛋量上,以便增加种母鸡的雏鸡产量,而不必首选蛋重来提高初生重。  相似文献   

2.
仔猪初生重对生长速度和哺育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初生重对生长速度和哺育率的影响王丕胜仉连平(甘肃省平凉地区良种猪场)(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仔猪初生重是猪的一个重要种质性状和经济性状,不同品种初生重不同。初生重还受母猪年龄、胎次、妊娠期营养状况、产仔数等因素的影响。初生重与20日龄窝重、断奶窝...  相似文献   

3.
仔猪初生重对断奶窝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猪的增重速度首先要从仔猪初生重、断奶重抓起 ,要取得仔猪窝重高的结果 ,除了抓好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发挥母猪良好的泌乳性能外 ,做好仔猪补料、抓旺食、过好断奶关及疾病的预防工作是关键。1 试验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猪随机选用 1 8窝“杜长上”初生仔猪 ,饲养 3 5日龄断奶。泌乳母猪、仔猪分别用申兰集团饲料厂生产的泌乳母猪料和乳猪料。母猪产前一周进产房待产 ,母猪采用高床单体限位栏 ,两侧为仔猪活动空间并配有保暖小间。1 .2 试验猪的饲养管理1 .2 .1 对临产前母猪后躯、乳房部位及分娩床面用0 .1 %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消毒…  相似文献   

4.
初生重与蛋重的关系及对仔鹅生长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鹅的初生重要主要由蛋重决定,且初生重一般为人孵蛋重的65%左右。初生重的大小对仔鹅的生长速度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初生重越大,仔鹅早期的生长速度越快,但这种影响随仔鹅的生长而逐渐减弱。试验结果同时认为仔鹅的生长不仅受初生重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生长阶段饲养管理因素的影响;当饲养管理良好时,仔鹅后期的生长受初生重的影响就小,初生重小的仔鹅就能在充分的发育下使其体重接近于全群平均重;而当饲养管理不良时,  相似文献   

5.
影响猪场生产指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仔猪成活率,其与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密切相关,因此探究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与成活率之间的关系,对猪场淘汰仔猪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以四川阆中大北农桥楼猪场二元母猪所产500头仔猪为试验对象,记录、整理和分析仔猪初生重、21日龄断奶重、21日龄成活率及70日龄成活率。结果表明:仔猪初生重呈正态分布,体重过小、过大的数量较少;体重≤1.0kg的仔猪21日龄成活率较低,体重>1.3kg的仔猪21日龄成活率均在95%以上;21日龄断奶重较大仔猪的70日龄成活率较高,5.5~6.0kg的仔猪最为理想。因此,建议四川阆中大北农桥楼猪场适当淘汰初生重≤1.0kg的仔猪,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仔猪初生重对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报道,初生重低于0.9kg的仔猪死亡率可达%呢,初生重在1.35-1.552g范围死亡率可下降至18%,1.8kg以上存活率可88%。另外,初生重低50%的仔猪断乳重低16.62%。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不同品种初生重的仔猪后期生长发育情况,探讨初生重大小对断奶重、60日龄重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品种仔猪的生长发育进行比较。1背景资料和研究方法1.1本研究资料选自某种猪场1993-1996年长白和杜洛克母猪产仔哺育记录。1.2该种猪场按照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组织生产,猪舍按空怀一妊娠舍、分娩一保育舍、出售猪舍顺序排列,根据其生产特点与要求,分…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对仔猪初生重进行表型与遗传分析,探究其对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发挥其在选种过程中的价值奠定基础。实验选取某核心场近8年杜洛克仔猪生长和繁殖性状记录,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估计了初生重的加性方差、窝效应方差、表型效应方差和残差方差,计算初生重的遗传力;并估计了杜洛克仔猪初生重与主要繁殖和生长性状之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此外,分析了随着初生重不断增加,其对应父系指数及各性状育种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性别和年份季节效应对仔猪初生重均有极显著影响;仔猪初生重遗传力达到0.24;相关性分析表明:表型与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较为相近,初生重与达115 kg体重日龄呈中等负相关,与体长和达115 kg体重日增重呈中等正相关,与达115 kg体重背膘厚、眼肌面积、总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相关均接近于0。综上,依据仔猪初生重进行早期选择,能够对种猪生长速度起到较好的选择效果,但对其他性状影响较小,建议可通过淘汰较低初生重个体(1 kg以下)来达到初选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丹系仔猪初生重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采用某丹系原种猪场2021年的仔猪初生重数据,关联其繁殖性状、生长性状以及育种指数,对不同初生重分组后繁殖性能、生长性状以及育种指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仔猪初生重主要分布于1.1~1.5 k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仔猪初生重存在极显著差异,杜洛克仔猪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大白仔猪(P<0.01),大白仔猪初生重极显著高于长白仔猪(P<0.01);初生重与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当大白母猪其自身的初生重为1.4~1.5 kg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最高,木乃伊数最低,初生窝重较好;长白母猪其自身的初生重为1.2~1.3 kg时,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最高,而其余繁殖指标较好;杜洛克母猪其自身的初生重为1.5~1.6 kg时,各项指标均较好。初生重与生长性能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当大白母猪初生重为1.32~1.42 kg、长白母猪初生重为1.22~1.32 kg、杜洛克母猪初生重为1.61~1.71 kg时,其后代的父系指数、母系指数、繁殖指数以及平均日增重最高,其达100 kg日龄等性状表现良好;在相应区...  相似文献   

9.
仔猪初生重对21日龄断奶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初生重对21日龄断奶重的影响。做了两个重复试验,共统计了655头仔猪,每个试验根据初生重分为4个阶段(0.70~1.00,1.10~1.30,1.31~1.60,1.61~2.10)。结果表明,初生重在1.3kg以下,21日龄重达不到平均重。初生重在1.3kg以上,21日龄重超过平均重。  相似文献   

10.
叶道武  王胜  张伟力 《猪业科学》2009,26(12):88-89
近几年,新美系杜洛克以其身躯修长、丰满匀称、长势迅猛、肉质性状优良而深受客户的青睐.同时,新美系杜洛克繁殖性能表现优良已是不争的事实.经产母猪产仔数已突破10头大关.但产仔超过10头的杜洛克母猪在其每窝所产的仔猪中总会出现个别体重较小的个体,这些体重较小的弱势个体在生产中是淘汰还是加强饲养继续保留?它们的生产潜力到底有多大?本试验专门就此问题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1.
对杜洛克和大约克猪的体重性状和体尺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杜洛克和大约克猪的体重性状和体尺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其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91和0.828,分别占总相关的95.90%和92.11%。杜洛克猪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主要是由6月龄体重与6月龄体长和胸围引起,而大约克猪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主要来自于6月龄体重与6月龄胸围和腹围,其次为6月龄体长。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中国南方高温高湿环境对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猪在生长育肥期采食量、采食时间等采食行为和饲料效率的影响,本研究以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猪在FIRE测定站的998 195条采食记录为基础,使用温湿度自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圈舍温度和湿度。采用R 3.5.1软件统计猪群昼夜采食节律,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同温湿度水平采食行为和饲料效率的差异,并尝试建立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公猪实际采食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猪的采食行为呈昼夜节律变化,受日温度变化影响;当环境温度在20~24℃,温湿指数(THI)在66~71时,生长猪的饲料转化率(FCR)和剩余采食量(RFI)均较低;当环境温度超过25℃,THI超过74时,FCR最高可提高13.98%,RFI最高可提高182.92%。综上可知,在华南地区湿热环境下,当环境温度控制在18~22℃、THI在65~70时,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公猪的采食量较高,FCR和RFI较低,饲料效率较高。THI可作为监测生长公猪热应激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明确羧化全酶合成酶(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HLCS)基因突变与杜洛克猪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利用Illumina SNP60芯片测序结果研究HLCS基因的突变位点,分析突变位点的多态性信息、突变位点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联性及突变位点的单倍型。结果显示,杜洛克猪HLCS基因具有4个SNPs位点:Ssc13:200455646 T>C、Ssc13:200458655 G>C、Ssc13:200504530 G>T、Ssc13:200551864 T>G,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呈现中度多态性。关联分析结果发现,Ssc13:200455646 T>C位点TT基因型100 kg背膘、剩余采食量均显著高于TC和CC基因型(P<0.05);Ssc13:200458655 G>C位点GG基因型个体100 kg背膘、剩余采食量均显著高于CG和CC基因型(P<0.05);Ssc13:200504530 G>T位点GT基因型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GT基因型个体100 kg日龄显著小于TT基因型(P<0.05);Ssc13:200551864 T>G位点TG基因型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TG基因型个体100 kg日龄显著小于GG基因型(P<0.05);其余性状各位点不同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Ssc13:200455646 T>C和Ssc13:200458655 G>C位点呈现高度连锁,Ssc13:200504530 G>T与Ssc13:200551864 T>G位点呈现高度连锁。结果表明,HLCS基因4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与杜洛克猪的剩余采食量、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100 kg日龄和100 kg背膘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为猪的生长发育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牧户传统自配饲料与全价精料补饲对妊娠后期青海半细毛羊羔羊初生重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预产期基本相近的青海半细毛羊妊娠母羊6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在临近预产期42d开始进行补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平均初生重为3.41kg;对照组羔羊平均初生重为3.06kg;试验组羔羊比对照组羔羊高0.35kg,提高11.33%,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苜蓿饲喂杂交肉羊的效果。选择临床健康的断奶公羔20只、按年龄、体重、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配对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试验组饲喂养殖场周边地区的苜蓿粉碎切成2~3cm,对照组饲喂秸秆草,经80d饲喂。结果表明:实验组日均增重253g/只,对照组日均增重234/只,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8.12%(P0.05);每增加1kg净肉成本试验组24.80元、对照组为27.24元。试验组比对照组成本费减少9.67%。结果表明:苜蓿草饲喂肉羊增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夏季暑热期间仔猪初生重及哺育率的下降 ,采用 2 2头日本Hypor系统妊娠后期母猪进行饲料中动物性油脂添加试验 ,其中C对照组 13头 ,F试验组 9头。对F试验组母猪从分娩前 2 0日至泌乳期 14日在种猪用配合饲料中添加粉末动物性油脂 10 0g d·头。结果表明 :1.仔猪初生重F试验组比C对照组重 0 .14kg 头。 2 1日龄断奶是时仔猪窝重F组比C组多 6 .48kg 窝 ,其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2 .平均总产仔猪数两组间无差异 ,但平均成活产仔数、断奶头数F组比C组分别多 0 .5 6头 窝 ,0 .95头 窝 ,差异显著 (P <0 .0 5及P <0 .0 1)。  相似文献   

17.
统计分析了2001年引进的新美系杜洛克种猪及繁殖后代在6月龄、12月龄、24月龄和36月龄四个阶段的体尺、体重数据,结合品种特征、体型外貌总结研究出杜洛克种猪的百分制评分及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测定84头新关系杜洛克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分娩胎次、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分别按照窝产活仔数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性状间的相关回归分析,探讨分娩胎次对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组间差异均呈极显著(P〈0.01),初生窝重在窝产活仔猪数为9头和10头,7、8、9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1日龄窝重在窝产活仔数为7、8、9、10、13头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对窝产活仔数与分娩胎次、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进行相关分析,分娩胎次与21日龄窝重指标不相关,其余各组指标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综合分析表明猪窝产活仔数在10~12头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将60头八眉猪二元待产母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实验组在预产期前30d在母猪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基础喂量为每天每头2kg,每产一头仔猪增加0.25kg,仔猪生出后1~3日龄保温箱的温度控制在30~32℃,4~7日龄为28~30℃,8~28日龄圈舍温度控制在22 ~ 25℃.对照组产前30d在饲料中不添加含蛋白质饲料,每天每头饲喂3.5kg.仔猪出生1~7日龄保温箱的温度控制在28 ~30℃,8~28日龄分娩舍温度控制在20~25℃.结果表明,实验组28日龄成活率和断奶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分析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1)基因SNPs与中国西门塔尔牛生长和育肥性状的相关性。试验以118头中国西门塔尔牛为材料,利用DNA测序和PCR-RFLP方法检测Pit-1基因Hinf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inf Ⅰ酶切位点与料重比和平均日增重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BB基因型个体显著优于AA基因型个体,饲料转化率较低,平均日增重较高;在8、15月龄体高性状,12、15月龄体长性状,8、12、15月龄胸围性状和8月龄腹围性状中,Hinf Ⅰ酶切位点多态差异显著,BB基因型个体表型值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在宰后体尺性状测量性状中,Pit-1基因Hinf Ⅰ多态位点对胴体长、胴体胸深和腰部肉厚性状影响显著,其中BB基因型个体表型值显著大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5)。初步认为,BB基因型与优良的生长育肥性能显著相关,对B等位基因的选择有利于优良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