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低蛋白质饲粮中植物源血根碱替代色氨酸后仔猪门静脉血浆流率(PVPF)、氨基酸净吸收量及血清尿素氮净吸收量,探讨血根碱替代色氨酸对仔猪PVPF及门静脉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2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进行血液插管手术(颈动脉、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插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猪。4个处理分别为低蛋白质饲粮组(低蛋白质组)、低蛋白质不补充色氨酸饲粮组(缺色氨酸组)、低蛋白质不补充色氨酸添加血根碱饲粮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结果表明:1)猪PVPF会随着采食时间变化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在后期趋于稳定,缺色氨酸组6 h内平均PVPF比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均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缺色氨酸组门静脉赖氨酸、色氨酸及精氨酸净吸收量显著低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P0.05),而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3组间门静脉赖氨酸、色氨酸及精氨酸净吸收量差异不显著(P0.05)。缺色氨酸组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净吸收量显著低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P0.05),而低蛋白质组和血根碱组间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净吸收量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的血浆尿素氮的净吸收量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中不补充色氨酸,对PVPF和门静脉氨基酸净吸收量有一定影响;在不补充色氨酸添加血根碱后会相对提高PVPF,增加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净吸收量,但不影响门静脉血浆尿素氮净吸收量。  相似文献   

2.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选择30头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4.5kg),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粮CP水平分别与CP摄入量、CP表现消化率、可消化CP摄入量、未消化CP摄入量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2)CP真消化率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3)仔猪内源粪氮排泄量为0.22g/日,内源粪氮占干物质摄入量的比值为2.6g/kg;(4)饲粮CP水平分别与盲肠内容物中挥发性盐基氮(VBN)和氨氮(AN)含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但饲粮CP水平分别与结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存在显著(P<0.05)的正相关;(5)饲粮CP水平分别与血浆VBN和尿素氮含量存在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但血浆AN含量则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随着饲粮CP水平升高,CP的真消化率不变,进入大肠的蛋白质量增加,结肠内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增强,血中含氮代谢产物增多。  相似文献   

3.
仔猪饲粮中纤维水平对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S 贺倩 《饲料广角》1995,(6):4-9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一种非水溶性纤维源对仔猪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效果。实验选用Solkafloc,一种含93%纤维素,以不同量加入到玉米淀粉为基础日粮含22.5%粗蛋白的饲料中。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仔猪门静脉回流组织(PDV)氮代谢的影响规律及机制。试验选用18头出生日龄接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0±1.0)kg,分别安装门静脉、颈动脉、肠系膜静脉和肝静脉血插管,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配到日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一致而CP水平分别为20.0%(对照)、17.0%和14.0%的3组饲粮中。1周后通过血插管采集血液样品,离心获取血浆,用于分析血浆中排流物质的浓度。结果表明:仔猪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葡萄糖(GLU)浓度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P0.05),而门静脉GLU的净流量以及肝脏GLU的消耗量皆随饲粮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1);仔猪肝脏总蛋白(TP)的产量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P0.05);14.0%CP组仔猪肝脏尿素氮(UN)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衡4种重要必需氨基酸的情况下降低饲粮蛋白水平降低了肝脏UN的生成量,但是并未降低肝脏UN生成量与蛋白质采食量的比值。  相似文献   

5.
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23~25kg的2岁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瘘管和回肠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进行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个组试验羊灌注相同水平氨基酸、不同水平的葡萄糖,使进入绒山羊十二指肠的各种氨基酸(日粮氨基酸+灌注氨基酸)达到M 85+C15(即85%的肌肉和15%的绒毛氨基酸模式)的理想氨基酸模式,1、2、3组的代谢葡萄糖水平分别为35.56、55.56和70.56g/d。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随代谢葡萄糖水平的提高,NEAA及EAA中Lys、ArgI、lu、Val、Phe的表观消化率降低,2、3组明显低于1组(P<0.05);2、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饲粮能量水平和饲粮组成对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试验研究了低能量水平饲粮对断奶仔猪肠黏膜形态的影响,同时观测饲粮组成(通过改变乳糖/蛋白质比)与肠黏膜形态的关系。试验分三个处理组,分别是令断奶仔猪采食低乳糖/高蛋白质饲粮(LL/HP)、对照饲粮(C)和高乳糖/低蛋白质饲粮(HL/LP),三种饲粮能量水平相同。仔猪断奶后第四天剖杀取小肠前段、中段、后段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表明,采食三种低能量饲粮的仔猪,其绒毛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隐窝都表现加深。与采食其它两种饲粮的仔猪相比,采食HL/LP饲粮的仔猪小肠前段有较高的绒毛高度(P<0.01)和较浅的隐窝深度(P<0.01)。说明断奶仔猪饲粮的能量水平和饲粮组成对其肠黏膜形态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l)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谷氨酰胺是否对SGLTl和GLUT2 mRNA的表达产生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9头,断奶当天屠宰3头猪,其余6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断奶仔猪血清氨基酸含量和生化参数对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的动态响应。选取18头35日龄平均体重为(10.0±1.0)kg三元(杜×长×大)杂交断奶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并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LP)、17%(M P)和20%(HP)的饲粮。每头试验猪安装颈动脉血管插管,术后恢复5 d,于第6~8天正式试验。每天采食前,采食后30、60、120、180和300 min连续采集颈动脉血液10 m L,分别检测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仔猪采食前后各时间点血清中游离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p)、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甘氨酸(Gly)和谷氨酸(Glu)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血清中Lys、Met、Thr、Trp含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升高。HP组仔猪采食前后各时间点血清游离氨基酸[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精氨酸(Arg)]和尿素含量显著高于MP和LP组(P0.05)。采食后120~300 min HP组血清Leu含量显著高于LP组(P0.05)。采食后各时间点LP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HP和MP组(P0.05)。各组仔猪采食后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相关生化指标随时间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断奶仔猪饲粮在平衡4种氨基酸(Lys、Met、Thr、Trp)的基础上,常规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血清游离Val、Ile、Arg含量显著降低,但对血清中其他氨基酸和相关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而蛋白质水平降低6个百分点,血清游离Leu和尿素含量显著降低,TP、ALB含量和ALP活性显著升高,但对血清中其他氨基酸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郭姣洁  苏玲  刘玲 《中国饲料》2019,(16):64-67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80头,称重后随机分为试验1、2、3、4组,各组饲粮中含硫氨基酸含量分别0.49%、0.64%、0.79%、0.94%,共进行21d。试验结果,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随着饲粮中含硫氨基酸水平增加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料肉比(F/C)与之趋势相反,当含硫氨基酸含量为0.79%时(试验3组)生长性能最好。其中,试验2、3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较试验1组分别增加12.5%、15.9%(P<0.05),F/C较试验1组分别降低10.8%、12.4%(P<0.05)。饲粮中含硫氨基酸水平显著影响仔猪空肠形态,而对十二指肠、回肠形态无显著影响(P>0.05)。相比于试验1组,试验2、3、4组空肠绒毛高度(VH)分别增加8.6%、11.7%、9.1%(P<0.05),空肠隐窝深度(CD)分别下降22.6%、16.4%、12.7%(P<0.05),试验2、3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V/C)较试验1组分别增加24.3%、17.4%(P<0.05)。除此之外,饲粮中含硫氨基酸显著影响仔猪空肠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二次P<0.05)及麦芽糖酶活性(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含硫氨基酸水平显著影响断奶仔猪小肠发育及空肠内酶活性,改善生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降低现行饲粮蛋白质水平同时补充合成氨基酸是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保护仔猪断奶后的肠道结构和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消化吸收功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比例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将96头初始体重9.8 kg左右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分别饲喂含不同蛋白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20%CP、19%CP、18%CP和17%CP),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使各处理组的氨基酸与要求相一致。正式试验期为28 d,测定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氮平衡指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水平降至18%时,不会影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且显著降低尿氮、粪氮和总氮排放量(P<0.01);但随着日粮蛋白水平进一步降至17%时,显著降低仔猪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增加料重比(P<0.01);18%CP组与17%CP组总氮排放量、氮表观利用率、氮表观生物学效价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合成氨基酸满足断奶仔猪需要,将日粮蛋白水平降至18%,不仅不会影响仔猪生长性能,而且还会降低氮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探明复合功能性氨基酸的应用效果与机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复合氨基酸对断奶仔猪肝脏能量状态、游离氨基酸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6头体重相近的(21±3)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氨基酸组,每组8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99%丙氨酸(与试验组等氮)和1.00%复合氨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甘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5:2:2:1:0.5)的基础日粮。于试验第21天前腔静脉采血,屠宰取肝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氨基酸显著降低了仔猪血浆ALT和AST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仔猪肝脏总蛋白含量、RNA/DNA和总蛋白/DNA(P<0.05),显著降低了仔猪肝脏MDA和H2O2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精氨酸和二磷酸腺苷(ADP)含量(P<0.05);显著上调了肝脏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y+LAT2基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ω2基因(GSTO2)、干扰素γ基因(IFN-γ)、脂蛋白酯酶基因(LPL)的表达(P<0.05),显著下调了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N)的表达(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0%复合氨基酸可以改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可以调控仔猪肝脏能量状态及游离氨基酸代谢,并可能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氮利用的影响。选择24头胎次、体重和体况相近的长白×大白哺乳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每头母猪哺育12头仔猪。各组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CP)18%、17%、16%、14%的饲粮(后3种为低CP氨基酸平衡饲粮),哺乳期21d。结果表明:CP14%饲粮使母猪体重损失显著增加(P<0.05);CP14%饲粮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分别较其他试验组显著下降(P<0.05);CP17%、CP16%饲粮可显著提高母猪CP和有机物的消化率(P<0.05),CP17%、CP16%、CP14%饲粮可显著提高母猪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CP16%、CP14%饲粮组总氮摄入量、吸收氮、总氮排出量均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CP18%饲粮组血清尿素氮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理想氨基酸模型下,不同饲粮氨基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及乳汁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用200头体况、分娩时间相近的长白×约克夏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为0.9%(试验组1)、1.0%(试验组2)、1.1%(试验组3)和1.2%(试验组4)的饲粮,并通过添加5种合成氨基酸保证4组饲粮中可消化赖氨酸:可消化缬氨酸:可消化苏氨酸: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可消化色氨酸的值(100:85:66:60:19)一致.结果表明:试验组2仔猪断奶窝增重分别比试验组1和试验组4提高了4.48%和4.34%(P<0.01),仔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比试验组1和试验组4提高了5.46%和4.74%(P<0.01);试验组2背膘厚损失比试验组4多0.57 mm(P<0.05);试验组2血浆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试验组2血浆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瓜氨酸、谷氨酸、甘氨酸(P<0.01)和亮氨酸(P<0.05)浓度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试验组4,除赖氨酸和苏氨酸浓度与试验组1差异显著(P<0.05)外,以上其他氨基酸浓度与试验组1、试验组3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2血浆中总氨基酸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或P<0.01),乳汁中赖氨酸浓度极显著低于试验组4(P<0.01),与试验组1、试验组3差异不显著(P>0.05),且缬氨酸(P<0.05)、异亮氨酸(P<0.05)、亮氨酸(P>0.05)、丙氨酸(P>0.05)、酪氨酸(P>0.05)和谷氨酸(P>0.05)浓度以试验组2最高.由此可知,理想氨基酸模型下,泌乳母猪赖氨酸摄入量为59 g/d(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0%)时,能够获得最高的氨基酸利用率和最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L-精氨酸含量对冬毛期雌性水貂氨基酸消化率、血清氨基酸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50±3)日龄的健康雌性水貂63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0.40%、0.60%、0.80%、1.00%和1.20%L-精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中L-精氨酸含量分别为1.70%、1.90%、2.10%、2.30%、2.50%、2.70%和2.90%。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出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1.70%组水貂的赖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2.50%、2.70%和2.90%组(P0.05)。2.70%和2.90%组水貂的精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1.70%和1.90%组(P0.05)。3)2.30%组水貂血清丝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1.70%、1.90%、2.10%和2.90%组(P0.05)。2.30%和2.50%组水貂血清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1.70%、1.90%、2.10%和2.90%组(P0.05)。2.30%组水貂血清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1.70%和2.90%组(P0.05)。2.30%组水貂血清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1.70%、1.90%、2.10%和2.90%组(P0.05)。4)2.30%组水貂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1.70%组(P0.05)。2.30%和2.50%组水貂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1.70%、1.90%、2.10%、2.70%和2.90%组(P0.05)。5)2.30%和2.50%组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1.70%、1.90%、2.10%、2.70%和2.90%组(P0.05)。2.30%组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1.70%和2.90%组(P0.05)。2.30%和2.50%组水貂血清补体4含量显著高于1.70%和2.90%组(P0.05),2.10%组水貂血清补体4含量显著高于1.70%(P0.05)。由结果可知,当饲粮中L-精氨酸含量为2.30%时,冬毛期雌性水貂能获得较好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同时免疫功能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不同饲粮氨基酸水平对生长期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用120头体况相似、平均体重为(19.00±1.50)kg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4种不同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20~40 kg阶段,饲粮DLys水平为0.78%(1组)、0.83%(2组)、0.88%(3组)、0.93%(4组);40~70 kg阶段,饲粮DLys水平为0.68%(1组)、0.73%(2组)、0.78%(3组)、0.83%(4组),并通过添加4种合成氨基酸保证4组饲粮中DLys、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可消化苏氨酸、可消化色氨酸的比值(100∶60∶65∶18)一致。结果表明,20~40 kg阶段,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569.69 g)达到最大,料重比(2.24)最低;试验2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浓度显著高于试验3和4组(P0.05),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游离赖氨酸、苏氨酸浓度2组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血清游离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浓度2组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40~70 kg阶段,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787.43 g)达到最大,料重比(2.55)最低;试验3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游离赖氨酸、苏氨酸浓度试验3组显著低于试验1、2组(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长大后备母猪20~40 kg阶段适宜饲粮DLys水平为0.83%,以消化能浓度表示为0.61 g/MJ,40~70 kg阶段适宜饲粮DLys水平为0.78%、以消化能浓度表示为0.57 g/MJ。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比较饲粮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对育肥羔羊小肠氨基酸(AA)流量及吸收率的影响。选用体重(30.0±3.7)kg,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近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3只哈萨克羊公羔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各处理饲粮CP水平分别为11.00%、12.00%和13.00%;预试期10 d,正试期10 d。采用镱锕(Yb-Ac)、锂铬乙二胺四乙酸(Li Cr-EDTA)分别作为消化道固相和液相食糜标记物测定小肠食糜流量。结果表明:提高饲粮CP水平可增加羔羊氮进食量、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13.00%CP处理显著高于11.00%CP处理(P0.05),并有增加饲粮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的趋势(0.05≤P0.10),但不影响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P0.05)。提高饲粮CP水平虽然对小肠真食糜流量及氨基酸吸收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十二指肠氮、总氨基酸(TAA)流量以及必需氨基酸(EAA)中精氨酸(Arg)、组氨酸(His)和赖氨酸(Lys)的吸收率在数值上有所增加。结果显示,提高饲粮CP水平有提高消化率、小肠食糜流量及氨基酸吸收率的潜在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研究免疫应激对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影响。选取体重(390±20)g的16日龄AA肉公雏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免疫应激组分别于16、18和20日龄按500μg/kg BW向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对照组和采食量配对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1日龄屠宰,取日粮和食糜测定氨基酸和Cr2O3含量,计算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结果显示,与配对组相比,免疫应激增加了肉仔鸡除甘氨酸外其余16种氨基酸的回肠末端内源流量(mg/24 h),其中6种氨基酸增幅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应激减少除半胱氨酸和组氨酸外的其余氨基酸的内源流量,其中8种氨基酸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食量是影响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主要因素,谷氨酸是回肠末端内源损失(mg/kg DMI)最大的氨基酸,其次是天冬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和丝氨酸,含硫氨基酸内源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八角抽提油(八角油)和蚯蚓粉对肉鸡肠道发育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一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38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八角油组、蚯蚓粉组和杆菌肽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八角油、100 mg/kg蚯蚓粉和20 mg/kg杆菌肽锌;试验二选用2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12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处理1~4同试验一,处理5为内源组),每个处理12个重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均能显著改善肉鸡21 d小肠各段的相对长度和相对重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八角油和蚯蚓粉均显著提高肉鸡部分肠段的绒毛高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均显著提高部分肠段绒腺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均极显著提高肉鸡氮的表观和真利用率(P0.001);与对照组和杆菌肽锌组相比,八角油组和蚯蚓粉组肉鸡蛋氨酸的表观和真利用率均显著提高(P0.001)。由此可见,八角油和蚯蚓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均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肉鸡肠道发育,提高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