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九曲红梅茶是著名的传统工夫红茶之一。在红茶消费热兴起的环境下,如何振兴与发展杭州十大名茶中的唯一红茶——九曲红梅,成为杭州茶产业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与评价九曲红梅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据此提出新形势下九曲红梅发展对策,以期为九曲红梅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7,(10)
<正>1.历史与现状"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杭州是中国著名的茶都。杭州茶叶以绿茶为主,同时兼顾红茶,"一绿一红"相互辉映。西湖龙井茶享誉世界,被称为"世界绿茶皇后"。历史上浙江产红茶比较罕见,但是洪坑红茶(建德)、九曲红梅(西湖区)曾参展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大奖。民国21年(1932)《农声》第154、155期合刊载林家齐《我国茶业问题》中记述:产于杭州、湖州、金华、严州者,总称为杭州茶,是包  相似文献   

3.
游杭州灵山风景区时,切莫错过品赏灵山佳茗的良机。当你游览了“灵山幻景”、“清虚洞天”等神奇莫测的洞天世界后,不妨到那灵山脚下的“九曲红梅茶室”休息片刻,泡上一杯独具风味的九曲红梅茶,润润喉,暖暖胃,领略灵山土特产的滋味,可谓不虚此行。 九曲红梅茶简称“九曲红”,也称“九曲乌龙”,源于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灵山生产“九曲  相似文献   

4.
开展日晒萎凋、日晒发酵、日晒干燥等九曲红梅茶传统加工工艺与现代机械加工工艺比较试验,茶样经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日晒萎凋的香气较高、带甜;日晒发酵和日晒干燥的香气微青,滋味微闷、微青。传统工艺香气高鲜香显、微青,无日晒味,滋味醇鲜爽、花果香;现代工艺香气高甜,有果香,滋味醇厚,果香带甜。品质得分为现代工艺略高于传统工艺,但无显著差异。生化成分检测结果也表明,现代工艺的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等红茶有益成分含量也略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5.
1.引言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茶文化在中国大陆开始复兴,各类茶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创作出来。就浙江地区而言,代表性作品有中国茶叶博物馆推出的"西湖茶礼"、"文士茶"、"禅茶"表演,以及已故著名茶艺家袁勤迹创作并表演的"龙井问茶"、"九曲红梅"、"佛家茶礼"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永州地方特色野生茶红茶的品质,以永州市金洞管理区黄江源1芽2叶为原料,设置了红茶传统工艺(A)和创新工艺(B)2个处理,对永州野生茶红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创新工艺促进了多酚类等物质的转化,红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均有所下降。与传统工艺相比,创新工艺处理红茶滋味更加醇厚,有花果香味,降低了苦涩味,提高了甘鲜味。综合茶叶功能成分和感官审评结果可知,野生茶红茶的创新工艺优于传统工艺,达到了预期效果,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梁斯雅  黄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7):142-143,146
[目的]分析六堡茶的主要理化指标成分,并与其他茶类比较,探索六堡茶的品质特征和地方特色。[方法]对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中的水分、总灰分、茶梗、水浸出物(干态)等理化成分进行分析,并与工夫红茶、大叶种绿茶、茯砖茶、普洱茶(熟茶)国标中的技术要求限量等进行比较。[结果]采集茶样中的总灰分与工夫红茶、大叶种绿茶的最高限量值接近,比六堡茶国标中的最高限量值低31.4%,水浸出物含量平均水平比国标中绿茶最低限量值要求高18.4%,比红茶(大叶)和其他类别的紧压茶(花砖茶)最低限量值要求高出33.0%、93.7%,结合水分与茶梗的特点,得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工艺形成了六堡茶独特的滋味和风味。[结论]应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发挥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的特色特点,促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比较5、10、15年陈不同乌龙茶、红茶和白茶等老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咖啡碱、茶氨酸、茶黄素等成分的含量.检测发现,5年以上的陈年老茶中,白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总体最高,其次为乌龙茶,红茶最低;咖啡碱、茶氨酸含量均表现为白茶最高,红茶次之,乌龙茶最低;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总体高于白茶、乌龙茶,且储藏时间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黔茶1号制成红茶、绿茶和黄茶的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为黔茶1号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感官审评、理化成分测定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茶样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多元统计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进行判别。【结果】感官品质得分依次为绿茶(93.18分)>红茶(92.57分)>黄茶(92.29分);水浸出物含量依次为黄茶(46.60%)>绿茶(45.40%)>红茶(40.00%),氨基酸含量依次为红茶(3.81%)>黄茶(3.53%)>绿茶(3.36%),茶多酚含量依次为绿茶(17.85%)>黄茶(17.77%)>红茶(12.37%);绿茶和黄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是红茶的21.47倍和21.00倍,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是红茶的4.68倍和4.64倍。鉴定出香气成分50种,其中,红茶45种、绿茶28种和黄茶30种,共有香气成分23种,包括6-甲基-5-庚烯-2-酮、2-甲基丙醛、3-甲基丁...  相似文献   

10.
正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于2019年5月15—19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茶博会以"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为主题,展区面积7万平方米。湖南省是全国茶叶主产区,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重点围绕"湖南红茶""安化黑茶""潇湘绿茶""岳阳黄茶""桑植白  相似文献   

11.
杭州农家茶楼产业作为休闲旅游经济的一种形式,为西湖龙井茶乡农民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休闲经济,增加茶农经济收入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文综述杭州农家茶楼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家茶楼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增加茶农收入,促进景区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红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需求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我国红茶的发展沿革、生产现状、市场动态、研究进展等产业发展概况;针对红茶加工与品质特性,分别从加工原料需求、工夫红茶加工、红碎茶加工、特种红茶加工、红茶加工设备升级等方面,对红茶产业提升 的技术需求进行了多层面分析;并从构建区域特色产业模式、红茶品牌系统建设、行业监督管理与社会保障及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红茶产业的发展策略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名茶却鲜有名牌的产茶大国,茶叶强势品牌的缺失已成为制约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的瓶颈。笔者通过对中国茶叶市场品牌状况的分析,旨在探索中国茶叶如何打造品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广西是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近年来广西茶业快速发展,广西茶叶产业面临产业化生产、产品质量提高以及优势名牌产品的构建等挑战。文章分析了广西茶叶加工机械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加工机械化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茶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广西茶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外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从茶叶产量及区域分布情况,产业发展形势,产品供需与消费市场 等方面着手,深入剖析广东茶叶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当前广东省茶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 发展高效生态茶叶产业、塑造品牌、打造名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改造传统的流通体系等茶叶 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主栽春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新疆推广较好的主要玉米品种15 个,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袁进行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的分析袁 鉴定新疆自育玉米品种和国外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和机械化种植的适应性袁比较国内外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的差 异袁明确新疆进一步提高玉米育种水平的主要方向遥结果表明院国外玉米品种比国内自育品种熟期早袁抗倒伏尧抗倒 折性强袁籽粒灌浆脱水速率快袁结实性好袁其中先玉335尧KWS2564 等几个品种籽粒产量高尧熟期早尧抗倒伏性强尧出 籽率高袁是适宜新疆机械化种植的优良品种遥 关键词院新疆春玉米曰品种曰产量曰适宜机械化种植  相似文献   

17.
根据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比较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以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生产潜力、良种和品牌为基础,浅析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十一五”期间,贵州茶叶栽培面积将稳定增长,加工规模不断扩大;茶叶消费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的提升将促进茶叶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茶叶深加工是茶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茶叶加工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安徽天方茶业集团历经10多年跨越式发展,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文以安徽天方茶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多角度分析和研究天方茶业的经营模式,为各名优茶叶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捷  徐有明  高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92-15694,15697
采用SWOT方法分析九江茶叶产业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提出九江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优化茶叶区域布局,着力培植名优茶区和重点茶区;提高茶产业集中度,统一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加大茶叶基地建设力度;建立生态观光示范园,培植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加快茶叶加工设施改造,推行清洁化生产;建立茶叶专门市场,健全营销体系;实施科技兴茶,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加快推进茶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营造产业发展氛围;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保障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清改 《农业考古》2020,(2):247-25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茶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而各地的茶产业、茶文化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大潮,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掘地方茶的优势,创造了地方茶发展的辉煌业绩,积累了地方茶发展的有益经验。本文以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茶为例,对其70年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区域茶产业发展和中国茶产业发展都产生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