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试一种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体外吸附脱毒效果。结果显示,该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较好的吸附脱毒能力,其复合物稳定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3.
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研究了在pH2.06及pH8.01条件下及有无赖氨酸存在时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和解吸规律。结果表明,蒙脱石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均有较强的吸附性,吸附量随黄曲霉毒素B1含量增加而增加,两者呈直线相关。当吸附反应体系中赖氨酸含量为0.2%、0.4%时,不影响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蒙脱石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量大小相近,但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量不受边面封闭剂的影响,且改性蒙脱石吸附黄曲霉毒素B1后,黄曲霉毒素B1的解吸率较蒙脱石低,表明有机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有更高的吸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蒙脱石及其改性产品控制霉菌毒素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加重了饲料及其原料霉菌的污染。霉菌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物即霉菌毒素。一直以来,人们对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焦点集中在有强致癌作用的黄曲霉毒素,然而近几年来其他霉菌毒素,如单端孢霉烯类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日益加重,随之引起的动物中毒问题也大大增加。动物疾病的爆发,免疫功能的低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污染是危害畜牧业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与饲料污染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霉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毒方法。本文综述了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毒性作用、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污染情况严重且吸附难度较大的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吸附剂种类、作用机理与效果的探讨,结合本团队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提高吸附剂效率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展示了解决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晓蒙  刘娜  杨琳 《中国猪业》2020,15(1):50-52
霉菌毒素为霉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会对动物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而物理吸附蒙脱石为市场上常见的吸附霉菌毒素物质之一,能高效吸附霉菌毒素。本文阐述了饲料霉菌毒素的种类、动物采食后的临床表现,介绍了吸附剂蒙脱石的类型、作用机理及猪场应用后的情况,以期为养殖场在预防饲料霉菌毒素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制备穿心莲改性蒙脱石,探究其抑菌作用效果.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乙醇提取穿心莲内酯,与不同类型蒙脱石进行结合,离心分离制备穿心莲改性蒙脱石,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等仪器表征其分子结构,并测定其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 显示,穿心莲改性蒙脱石制备的最佳条件是聚乙二醇PEG1000改性蒙脱石与穿心莲提取物质量比5∶...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市售八种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进行组分分析和霉菌毒素体外吸附试验,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对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并初步归纳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成分与霉菌毒素吸附效果的规律,为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徐子伟  万晶 《动物营养学报》2019,(12):5391-5398
霉菌毒素污染是危害畜牧业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与饲料污染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霉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毒方法。本文综述了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毒性作用、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污染情况严重且吸附难度较大的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吸附剂种类、作用机理与效果的探讨,结合本团队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提高吸附剂效率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展示了解决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等温吸附,以及赖氨酸、酸碱度、温度、离体肠管吸收及透析袋透析对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蒙脱石在pH2.0和pH8.0时对黄曲霉毒素B1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98.8μg/g、682.4μg/g;赖氨酸含量为2.0mg/mL和4.0mg/mL时对吸附无影响;酸碱度在pH2.0至pH8.0及温度在20℃至60℃时对吸附无明显影响;改性蒙脱石可减少离体肠管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收率及黄曲霉毒素B1通过透析袋的透析率。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可能以化学吸附为主;鸡小肠对黄曲霉毒素B1存在主动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试验将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分别添加到含有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人工胃液或人工肠液中,探讨2种矿物对霉菌毒素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AFB1、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的吸附均在1 h达到平衡;钠基蒙脱石对AFB1和T-2毒素的吸附率高于钙基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吸附率分别为96.8%、38%;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率均小于10%。pH对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吸附霉菌毒素影响显著(P<0.05),pH 5时钙基蒙脱石对AFB1的吸附率显著高于pH 3、pH 7时(P<0.05),为90.1%;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在pH 3时较佳,对T-2毒素的吸附效果在pH 7时显著高于pH 3、pH 5时(P<0.05)。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吸附的霉菌毒素均存在解吸现象,其中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解吸明显。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霉菌毒素的吸附作用使其成为重要的吸附剂,然而作为吸附剂的同时不能忽视霉菌毒素的解吸现象,综合考虑吸附与解吸2种现象以便在生产实践中更好的脱除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季铵盐处理柞蚕丝的结构与热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正电性。采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壳聚糖制备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并将其用于柞蚕丝的改性,研究了柞蚕丝改性前后的结构与热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柞蚕丝表面微观形态,发现用壳聚糖季铵盐处理后的柞蚕丝纤维表面产生明显的纵向条纹且有新物质附着;X-衍射(XRD)分析表明处理后的柞蚕丝结晶度提高;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显示处理后的柞蚕丝纤维中N元素周围的化学环境发生了变化;热分析测试的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柞蚕丝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恩诺沙星(enrofloxacin, ENR)新盐并考察其溶解性,旨在提高ENR的溶解度,丰富其晶体形式。【方法】采用混悬法制备ENR新盐,并通过溶剂挥发法培养其单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单晶X射线衍射(S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新盐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通过粉末溶解速率试验考察ENR和新盐在37℃、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速率。【结果】制备的ENR新盐为ENR-2,6-二羟基苯甲酸半水合物(ENR-2,6-DHBA·1/2H2O)。经单晶结构分析可知,ENR-2,6-DHBA·1/2H2O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2495(7)?;b=13.8266(11)?;c=16.0672(8)?;α=114.301°(6);β=90.322°(4);γ=114.438°(7)。不对称单元中包含2个ENR阳离子、2个2,6-DHBA阴离子和1个水分子。2,6-DHBA羧酸基团的质子转移到ENR哌嗪环的N原子上...  相似文献   

14.
孟祯  孙梦珂  许永得  秦韬  任喆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12):3627-3640
本试验旨在制备余甘子多糖(Phyllanthus emblica polysaccharide,PEP),通过对其结构表征进行分析,探索PEP对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利用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scopy,UV)、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PEP结构;选取175只1日龄河田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疫苗对照组,PEP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ND疫苗进行免疫,7日龄首免,并于28日龄二免。在免疫的同时,PE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10、20、30 g·L-1的剂量给药PEP溶液0.5 mL,疫苗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 d。分别于7、14、21、28、35、42和49日龄时,测定血清中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γ-干扰素(INF-γ)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于28和49日龄时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于49日龄剖杀后采集脾、法氏囊、胸腺和肝进行组织学观察以及检测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PEP为白色棉絮状,糖含量为(86.70±1.05)%,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EP是含α型糖苷键的多糖,其组分均一,不含核酸和蛋白质,呈片状分布,总体结构规整且致密,单糖组成为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GlcA)、葡萄糖(glucose,Glu)、木糖(xylose,Xyl)和岩藻糖(fucose,Fuc),其摩尔比为0.5:8.3:1.8:0.3。动物试验结果表明,PEP能显著提高鸡血清中NDV特异性抗体、INF-γ和IL-4的水平(P<0.05),还能显著促进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P<0.05),提高免疫器官指数(P<0.05),激活脾、法氏囊、胸腺和肝等器官的免疫功能。PEP糖含量高,结构稳定,可提高机体免疫活性,具有较良好的佐剂活性,对ND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从短管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 Maxim)中分离纯化多糖,初步分析多糖的结构表征并研究其体外免疫调节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短管兔耳草中提取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短管兔耳草多糖(Lagotis brevituba Maxim polysaccharide,LMP)。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HP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紫外光谱法(UV)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并以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murine 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为靶细胞,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FC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对其免疫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从短管兔耳草中分离到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的多糖LMP,得率为(18.5±1.7)%,糖含量为(89.7±1.9)%,平均分子量为3.18 ku,平均粒径为1 483.89 nm,Zeta电位为-14.81 mV。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果显示,LMP的表面光滑,呈片状分布,单链的高度在5.4 nm左右。3.13~50.00 μg·mL-1 LMP能显著促进BMDCs增殖(P<0.05)及其表面分子(CD80、CD86、MHC-Ⅰ和MHC-Ⅱ)的表达(P<0.05)和细胞因子(TNF-α、IL-12)的分泌(P<0.05),同时显著降低BMDCs的吞噬能力(P<0.05)。LMP能促进BMDCs表型和功能的成熟,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活性,可将其作为潜在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6.
丝胶蛋白中含有的大量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与生物矿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家蚕丝胶膜为模板,采用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溶液交替浸渍的方法,研究经不同矿化周期处理丝胶膜上的矿化物沉积及对丝胶膜结构的改变情况。通过红外吸收光谱(FTIR)仪、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X)仪对表面沉积矿化物的丝胶膜进行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可见矿化物能快速有效地在丝胶膜表面沉积和生长,随着矿化周期的增加,矿化物的沉积量不断增加,丝胶膜表面的结晶度略有提高,沉积的矿化物呈龟裂、薄板状,主要成分为无定形磷酸钙盐。采用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溶液交替矿化的方法并增加矿化周期可促进无定形磷酸钙盐在丝胶膜表面的沉积,有望进一步开发出丝胶蛋白/磷酸钙盐复合支架材料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以纯化的猪脂肪细胞特异膜蛋白 (40 0 0 0 )为抗原免疫 BAL B/ c小鼠 ,制备了 2 A3、3 H7和 3 A6等 3株单克隆抗体 ,分别属于 Ig A、Ig M和 Ig G1亚类 ,其最佳稀释倍数分别为 1∶ 1 6 0 0、1∶ 3 2 0 0和 1∶ 6 4 0 0。经 Western blotting鉴定 ,3株单抗均能与 4 0 0 0 0的抗原结合 ,且具有较强的抗原亲和力 ,亲和常数分别为 4 .86× 1 0 8、1 .86× 1 0 9和 2 .4 6× 1 0 9;对皮下脂肪细胞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经 Western blotting鉴定仅与猪和人脂肪细胞的 4 0 0 0 0膜蛋白发生特异反应 ,而与牛、羊、兔、鸡、鼠等动物的脂肪细胞膜蛋白均无交叉反应 ;能与滇玉、滇昆、滇陆、长撒、长白、DL Y、约长撒和撒坝等品种猪皮下脂肪细胞的 4 0 0 0 0膜蛋白发生特异反应 ,而与皮下脂肪细胞的其他膜蛋白无交叉反应 ;仅与长撒猪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细胞的 4 0 0 0 0膜蛋白发生特异反应 ,与心、肝、脾、肺、肾、肌肉、肠系膜脂肪和肾周脂肪细胞膜蛋白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8.
才华  孙娜  宋婷婷 《草业学报》2018,27(6):168-176
DREB (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转录因子是一个干旱应答元件的结合蛋白,它能特异结合启动子中含有DRE/CRT顺式元件,激活逆境诱导基因的表达,调控植物对干旱、低温、高盐、高温等胁迫的耐逆性。大量研究表明DREB转录因子在信号传导、作用机理及基因表达方面存在复杂性。为了野生大豆来源GsDREB2基因能更有效地发挥功能,人工突变该基因的负向调节结构域(negative regulatory domain, NRD,140~204),经改造命名为GsDREB2-mNRD。在酵母中比较全长基因(FLDREB2)和GsDREB2-mNRD转录激活和与DRE元件结合的能力,并验证GsDREB2-mNRD核定位情况。分别将FLDREB2和GsDREB2-mNRD转化拟南芥,通过拟南芥幼苗期盐胁迫和渗透胁迫试验,比较GsDREB2-mNRD和FLDREB2在提高植物耐盐和渗透胁迫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GsDREB2基因内部存在着负向调节结构域(NRD),抑制了GsDREB2转录激活功能和DRE元件结合的特性;经改造的GsDREB2基因依然能定位在细胞核;超量表达GsDREB2-mNRD基因的拟南芥耐盐和渗透胁迫能力明显强于非转基因对照,也高于FLDREB2基因超表达的拟南芥;野生大豆来源的GsDREB2基因NRD结构域的缺失可增强该基因在植物耐盐、渗透胁迫等逆境胁迫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