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产养殖在世界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2012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为5907.68万吨,比去年增长5.43%。其中,海淡水养殖产量为4288.36万吨,占总产量的72.59%,同比增长6.59%。 相似文献
3.
4.
5.
<正> 吉林省盘石县水产试验站于1988和1989年从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循环微流水养鱼技术,进行了大规格鱼种培育试验。现将1989年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鱼池条件。鱼种培育池三口,1号和2号池作试验池用,面积各为2.5亩。3号池为对照池,面积3.1亩。三口鱼池池深均为1.8米。培育期间各池水深保持在1.2~1.6米,自然条件均为相同。 相似文献
6.
7.
8.
试验塘4口,总面积6254hm2。介绍了循环流水工程建设,循环流水前后池水理化特性和浮游生物变化情况,以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池塘鱼产量达759514kg/hm2,产值113万元,利税466万元。 相似文献
9.
阳春县附城中学养殖场有14亩鱼塘,共分4口,水深平均2。2米,水源较缺乏。在实行循:环微流水养鱼之前,1、4号塘常因水质过肥造成塘鱼缺氧浮头甚至死亡,2、3号塘则因水质清瘦、饵料不足导致塘鱼生长不良。4口塘年总产量仅在4000-7500公斤之间。从1988年“起,该场开展循环微流水养鱼,当年总产量即达1.5万公斤,平均亩产1071.4公斤。 相似文献
10.
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系统水质循环过滤单元概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又称工业化、工厂化养鱼,是水产养殖业在向现代化、企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养殖方式,它充分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和手段,可以人工控制鱼类的生活环境,使养鱼过程完全摆脱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从而实现了高密度、高产量和高效率的渔业生产。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工厂化养 相似文献
11.
12.
工厂化内循环海水鱼类养殖水质净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工厂化内循环养殖模式的主要优势是既不向外界排放、不污染环境,又不受外界水质污染的影响。其主要技术关键是水质净化,包括原水处理,滤除悬浮物,泡沫分离,微生物净化,以液态氧向养殖水体中补充溶解氧,利用紫外线、臭氧消毒灭菌,每1 h完成1个循环量,每平方米可获鱼产量3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3.
设计研究的清淤方案小型、灵活,清淤时无二次污染,造价低廉、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效率高,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清淤土方的一次性输距及浓度,并且降低清淤设备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4.
15.
16.
Marco V. Acosta-Nassar Julio M. Morell Jorge E. Corredor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1994,25(2):261-270
Nitrogen inputs, outputs and compartamentalization were quantified in a freshwater fish pond stocked with hybrid Oreochromis throughout a production cycle. The budget accounts for 91% of the nitrogen added to the system. Feed addition accounted for 87% of the nitrogen input and an additional 11% was attributable to nitrogen fixation, mainly in the water column. The balance of the nitrogen input was contained in the source water for the pond. Commercial-size fish accumulated 17.5% of the nitrogen added to the system. Most of the nitrogen was eventually deposited in the sediments. Nitrification constituted a major pathway for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but only 1% of the nitrogen input was lost through denitrification.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参与国际贸易的需要,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倍受关注,池塘养鱼必须实施无公害生产。作者认为,池塘养鱼无公害生产应抓好以下几项环节:选择好养殖基地的环境,建造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挖除过多淤泥和管理好水质,使用无公害鱼饲料,强化生态防病等。 相似文献
18.
池塘养鱼生产经营效益关系到产业自身的巩固和发展,作者经过多年的生产,科研和调查研究,并在199-1993年以上海市淀山湖联营养殖场为试点,探索池塘养鱼高效益管理模式,归纳为“一个目标,二个保证,三种动力”的“1-2-3管理模式”。具体实施后,淀山湖联营养殖场1993年获池塘养鱼每公顷净产11565公斤,每个职工平均产值达42375.32元,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9.
池塘网箱养鱼的可行性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在精养成鱼塘设置网箱养殖商品湘鲫与乌鳢鱼种,采取灌排水形成微流、启动增氧机、投放耐低氧吃食性鱼类、投喂颗粒馈料和动物肉、勤刷钢箱养措施,结果:湘鲫养殖136天,从150g长到670g,平均日增重3.82g,25m^2的网箱产成鱼334.33kg。平均13.3kg/m^2,成活率99.8%,乌鳢种培育42天,由体长1cm到10cm,平均日增长2.14mm,20m^2的网箱,共育鱼 相似文献
20.
1995~1996年,在山东省茌平县和东昌府区进行了大面积养鱼增产试验。通过小池改大池,浅池改深池,投放大规格鱼种,合理密养,施肥投饵,防治鱼病,建立技术网络等措施25299亩鱼池,共产商品鱼8925487.2kg,平均每亩净产352.8kg,商品率90%,平均每亩盈利1512元,投入产出比1:2.18,验收鉴定认为,增产幅度达省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