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对水稻主茎不同蘖位上产生的分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主茎上具有蘖位优势现象,一是具有营养优势,二是具有生殖优势,因两种优势的存在,使主茎中部出现几个优势蘖位,其上着生的分蘖具有很高的生产力。合理利用蘖位优势进行水稻栽培,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3.
直播稻主茎分蘖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区试验,研究了直播水稻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主茎不同叶位分蘖籽粒的生产力.结果表明:3种密度下直播水稻的中部蘖位优势>下部蘖位>上部蘖位,中部分蘖的籽粒生产力较高.要获得高产必须在充分利用下部蘖位成穗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优势蘖位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白浆型水田土的条件下,翻耙结合和免耕轻耙两种不同耕作方式的分蘖生产力。研究认为,在免耕轻耙情况下,由于泡田时间短,土壤硬度大,氮肥流失多,不利于水稻的初期生长,因而影响有效穗数和一穗粒数的增加;但是免耕轻耙既可保证水稻的浅插,又有增加水稻生长中后期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水稻成熟度,千粒重远无视于对照。如果适当调整施肥方法和加强管理,可能成为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稻田创高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黑龙江垦区主栽品种空育131和垦稻8号为材料,研究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分蘖发生特点、生产力及米质。结果表明:两品种各级薛椭 分蘖蘖位、蘖次升高、茎长、穗长、穗出现率、成穗率降低;主茎上1次分蘖生产力提高,随分蘖蘖次升高,生产力降低,两品种5-7叶同伸蘖生产力较高,其中6叶同伸蘖生产力量高,随蘖位、蘖次力升高米质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中插秧形式对分蘖生产力的影响。设置了30cm×26.4cm、40cm×20cm和(50+30)cm×20cm三种不同插秧形式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密度条件下,30cm×26.4cm形式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40cm×20cm形式的单垄宽行有利于增加1穗粒数,(50+30)cm×20cm形式的双垄宽行有利于增加千粒重。因此,水稻超稀植栽培的插秧形式要考虑土壤肥力,即窄行稀植(如30cm×26.4cm)适于低肥力土壤,以便增加穗数;;宽行稀植适于肥力较高的土壤或增肥田,以便增加穗粒数或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中,早插壮秧这一基干措施。设置了从5月15日至6月4日每隔5d插秧的5种不同插秧期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北方寒冷稻作区,过早插秧虽然千粒重和稳粒数增多,但由于低温寒潮对于移栽伤影响严重,造成决定穗数的低节位分蘖过少,不易获得高产。插秧过晚,气温高,缓苗快,低节位分蘖多,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但营养生长期延迟,千粒重和穗粒数明显降低,不易争取稳产。所以早播壮秧应该是避开低温寒潮的适时早插。  相似文献   

8.
9.
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点及其成穗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2001年,我场机插水稻面积累计达5000亩,亩产突破650kg,高产田块700kg以上.我场已连续两年对机插水稻的分蘖及成穗情况进行定点跟踪观察,摸索其分蘖发生特点与成穗规律,为大面积机插水稻分蘖利用与群体控制提供高产栽培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机直播栽培模式下水稻分蘖动态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第Ⅲ、Ⅳ蘖位分蘖发生率高,成穗率高,在总产中所占比重高,这2个分蘖在水稻分蘖中起主导作用。各蘖位分蘖发生情况和有效率不同,各蘖位在有效分蘖期间产生的分蘖都有无效分蘖。各蘖位穗粒数随分蘖蘖位递增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鲁雪林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8):38-38,73
对水稻分蘖期不同蘖位分蘖的五大类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蘖位分蘖中赤霉素(GA3)、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Z ZR)含量与每穗粒数呈正相关;生长初期增加分蘖中脱落酸含量,能促进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增加,提高分蘖的增产潜力,对蘖位优势发挥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施氮和密度对寒地水稻分蘖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寒地水稻肥密因子对水稻分蘖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方法,研究粳稻'垦鉴稻10号'在不同时期的施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及穴距对其分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分蘖状况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前期氮肥用量,其次是穴距和调节肥施用时期,再者是前期用氮量与其他因子的互作;与此同时,对分蘖状况各因子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有效蘖率>蘖穗率>最高蘖数>有效蘖率与群体成穗率互作>最高茎数与群体成穗率互作.因此,根据生产实际,尤其在低温地凉年份,适当加大前期氮肥用量并配合适当的密度以及其他农艺措施促使分蘖早生快发是提高寒地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特优582在广西不同生态区的生产适应性进行分析,探讨其作为“双超”模式品种在广西的适应性,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2011年在广西6个不同生态点观察分析特优582作早、晚稻种植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结果]特优582在广西可作早、晚稻种植,生育期适中,在115~138 d之间,适应性较广;由南至北,其生育期相对延长,在桂北因早稻生育期较长及晚稻生育期温度较低而影响其作晚稻种植;早稻产量高于晚稻,最高产量可达10.57t/ha,主要是其结实率高、单位面积颖花量大.[结论]特优582在桂北稻作区宜作早稻或一季稻种植,桂南稻作区可作早、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杂交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4个晚稻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福龙两优29、天优1261两个新品种综合表现佳,生育期适中,产量分别比宜优673(CK)增产5.05%和4.36%。  相似文献   

15.
1978~1996年,以25个早、中籼良种为材料,先后进行18年高产栽培试验,研究了川东南冬水田地区籼稻良种高产栽培规律。结果表明:(1)籼稻高产栽培技术中,品种间播种期、播种量、移载栽叶龄、每穴某秧量和施氮量的差异不显著,而栽插密度和最适有效穗数品种间差异极显著;(2)高产栽插密度分别与施氮量和品种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高产最适有效穗数与品种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已知品种着粒数就可确定其  相似文献   

16.
机插杂交粳稻基本苗数对分蘖发生与成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杂交粳稻常优1号为材料,设置25.05、50.10和75.15万株·hm~(-2) 3个基本苗数,进行机插秧新生分蘖跟踪挂牌,研究各级分蘖的发生率及成穗率特征。结果表明:机插杂交粳稻栽插50.10万株·hm~(-2)基本苗时群体有效穗数最多,产量最高;机插杂交粳稻分蘖发生和成穗主要集中在2/0、3/0、4/0、5/0和6/0的一级分蘖及1/2、1/3和1/4的二级分蘖;随着基本苗数增加,分蘖发生数减少,最终成穗数也减少,同时高位分蘖对产量的贡献也减少,单茎重、各蘖位的每穗粒数和占最终穗数的比例均减小。机插杂交粳稻移栽时以50.10万株·hm~(-2)基本苗为宜,过多或过少都影响机插杂交粳稻分蘖发生、蘖位利用和成穗数。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通过设计不同的栽插孔穴直径(栽插孔径分别为20、28、35 mm,依次记为D1、D2、D3)限制水稻的无效分蘖,研究抑制无效分蘖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产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1、D3相比,D2显著提高了水稻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的成穗率和每穗总粒数,最终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D2、D3处理水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D1处理,D3处理水稻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抽穗后叶面积大,茎鞘非结构性碳含量高,但主要供给营养器官,对产量贡献少;水稻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幼穗分化期的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每穗总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水稻生育后期喷施植全叶面营养液500倍稀释液1-2次,可增产稻谷8.6%-16.3%,每 hm~2增产稻谷458.0-931.5kg.增产效果均优于叶面宝.增产菌、百富农、碧全等叶面肥.在氮肥施用量少的情况下,增产效果更佳.植全叶面营养液喷施浓度500-800倍稀释液均可取得明显增产效果.以水稻分蘖期、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植全叶面营养液增产效果最好;破口期、齐穗期喷施肥效与3个时期喷施无显著差异,但经济效益高、喷施植全叶面营养液还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扩大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势,使光合产物增加,且能提高叶片 ATP 酶活性,增强新陈代谢,有利光合产物运转及其在谷粒中累积,因而会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使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证实水稻采用机械插秧的效果,2011年浦城县进行了中稻水稻机插与手工插秧简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插比传统手插具有省工、省本、显著增产增效的优点,可以在全县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秸秆还田同时增施氮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秸秆离田(S1)、还田(S2)和常规施氮(N1)、蘖肥增氮(N2)处理的水稻产量、氮素积累量、氮素生产效率及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在S2条件下,水稻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下降3.18%和3.90%,氮素积累量和穗部氮增加量分别减少9.34%和6.48%,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可分别提高6.87%和6.34%。相较(秸秆还田+常规施氮),(秸秆还田+蘖肥增氮)处理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增加4.60%和4.38%,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穗部增加量分别提高13.69%和11.69%,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下降7.98%。S2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及偏生产力较S1分别降低8.54%、15.77%和3.93%,生理利用率较秸秆离田提高9.52%。秸秆还田和蘖肥增氮二因素互作对水稻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及偏生产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