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东乡羊肉品质,选择9月龄健康东乡肉羊、小尾寒羊和湖羊公羊各10只,测定分析肉品质、脂肪酸水平、挥发性风味物质及矿物质含量等.结果显示,东乡羊肉中瘦肉精、抗生素、磺胺类药、重金属等指标均符合绿色安全标准,组织形态、色泽、黏度均符合正常鲜肉标准;东乡羊肉的色度、失水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羊(P<0.05);东乡羊肉所含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青藏高原藏羊主产区的28只藏羊肉品的维生素含量、重金属含量及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藏羊肉中维生素K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小尾寒羊和陶赛特羊×半细毛羊一代杂种羊(P<0.01),维生素B12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小尾寒羊(P<0.01)或显著高于陶赛特羊×半细毛羊一代杂种羊(P<0.05);肉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的检出值均符合GB18406.3和NY5147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引进无角陶塞特、波德代、萨福克种公羊,与当地河西蒙古羊、小尾寒羊进行杂交,以河西蒙古羊为对照,对6月龄杂交一代羊的肉品质和重金属、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其杂交一代羔羊生产的羊肉,肉色分值在3.50~3.80之间,肉色正常;大理石纹分值在3.15~3.86之间,表明肌间脂肪含量适中;肉品24h后的pH值在5.17~5.84之间,符合鲜肉标准;熟肉率在59.98%~60.92%之间,出品率较高,肉品失水率在18.22%~20.62%之间,保水性能突出;肌纤维直径短,在34.26nm~36.09nm之间,肌肉嫩度剪切力值小,在3.56kg~4.48kg之间,肉质柔嫩;肉品中重金属铅、砷、汞、镉含量分别为0.052 mg/kg、0.067mg/kg、0.000 58mg/kg和0.000 65mg/kg,肉品中六六六、滴滴涕的含量分别为0.014 8mg/kg和0.016mg/kg,符合国家无公害羊肉标准。引进优良肉羊品种,杂交改良本地河西蒙古羊和小尾寒羊,高效、健康养殖的肉羊,其肉品质良好,达到了安全、无公害羊肉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小尾寒羊、小尾寒羊与德克塞尔杂一代(简称德寒F1)及小尾寒羊与杜泊杂一代(杜寒F1)6月龄羔羊肉品质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杜寒F1、德寒F1羊的肉色、肌内脂肪含量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要优于小尾寒羊,但德寒F1的肌纤维粗,嫩度较差,以杜寒F1肉品质为最佳。结果表明:杜泊羊能较好地改善小尾寒羊的肉品品质。  相似文献   

5.
小尾寒羊是高寒地区主要的毛肉兼用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养殖较为广泛。本文通过对小尾寒羊的圈养技术及饲养条件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小尾寒羊的生产性能,并能够改善牧区的草原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杜寒杂交一代羔羊(杜寒F1)与小尾寒羊羔羊各10只,研究同一饲养水平条件下,两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品质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杜寒F1羔羊0~3月龄、3~6月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羔羊提高44.86%和38.58%(P<0.05);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分别比小尾寒羊羔羊高出17.46%和19.93%(P<0.05);杜寒F1羔羊背最长肌肉中粗脂肪和钙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羔羊(P<0.05)。综合以上结果:杜寒F1羔羊的增重速度、屠宰性能产肉力和肉品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适合用作肥羔生产。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特克塞羊、杜泊绵羊为父本,形成二组杂交组合,对其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品品质情况进行测定分析,并与纯种小尾寒羊及其它杂交组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杜×寒、特×寒杂种一代羔羊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质均优于同龄小尾寒羊羔羊,与其它组合无明显差异.初步认为,杜泊绵羊和特克塞羊均可以作为小尾寒羊杂交改良的父本.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5,(9):40-44
为了分析寒泊肉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以小尾寒羊为对照,对寒泊肉羊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等屠宰性能、大理石花纹评分、剪切力、肉色、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等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寒泊肉羊160日龄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为30.29 kg和60.82%,净肉重(24.29 kg vs 20.16 kg)、胴体净肉率(80.19%vs 76.25%)、眼肌面积(19.60 cm2vs 14.66 cm2)、GR(1.27 cm vs 0.78 cm)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肩颈部和后腿净肉率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72.47%vs 67.61%,P=0.019;76.62%vs 71.78%,P=0.015),肋部和腰部净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后腿总重和胸下肉总重均极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1),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了25.51%和58.44%,其他部位总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寒泊肉羊羔羊肉大理石花纹评分、剪切力和肉色均显著优于小尾寒羊(P0.05),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比小尾寒羊细(27.28!m vs 29.86!m)(P0.01),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小尾寒羊。小尾寒羊羔羊肉牛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寒泊肉羊(P0.01),其余17种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P0.05)。寒泊肉羊羔羊肉中与鲜味有关的5种氨基酸(甘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均高于小尾寒羊,除赖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寒泊羊肉中的含量均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9.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肥羔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二代和小尾寒羊共24只,分为3个处理。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杜寒F1 20.1%,杜寒F220.3%,均高于小尾寒羊19.6%。17种氨基酸总量为杜寒F1 19.13 g,杜寒F2 19.38 g,小尾寒羊18.42 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16%和8.11%;其中蛋氨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小尾寒羊。与风味(鲜味)有关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杜寒杂交一二代肥羔肉中钙、铁、锰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锌、铜含量则显著高于杜寒F1和F2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综合评定杜寒杂交一二代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接近,但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营养素(CPN)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肉品质、肌肉氨基酸组成和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体重(24.18±0.31) kg的4月龄小尾寒羊母羊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CON组)羊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CPN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CPN。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CPN组小尾寒羊的眼肌面积显著升高(P<0.05)。与CON组相比,CPN组小尾寒羊肉色黄度显著降低(P<0.05);CPN组小尾寒羊肉中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CON组相比,CPN组肌肉中苏氨酸、丝氨酸、鲜味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蛋氨酸、酪氨酸、精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CPN组小尾寒羊肌肉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CPN可增加小尾寒羊眼肌面积,降低背最长肌黄度值,增加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1.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陶寒F120.5%,杜寒F1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2.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陶寒F120.5%,杜寒F1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茶卡藏羊肉的营养品质及微量元素含量,本文采用化学方法和电感耦合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了茶卡藏羊肉的营养品质及矿物元素,并以欧拉藏羊肉和小尾寒羊肉为对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茶卡藏羊肉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含量优于小尾寒羊肉。茶卡藏羊肉水分含量(73. 31±1. 38g/100g)高于小尾寒羊肉,粗脂肪含量(3. 42±0. 51g/100g)高于欧拉藏羊肉和小尾寒羊肉。茶卡藏羊肉钙含量高于小尾寒羊肉和欧拉藏羊肉。蛋白质、灰分及矿物元素含量与小尾寒羊肉差异不大,欧拉藏羊肉含量较高。不同藏羊肉的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具有差异,为全面了解青海藏羊肉资源的品质及深加工利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青海省海东农区羊的肉用性能,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集藏羊及小尾寒羊陶赛特杂种羊羊肉各5份,对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品质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藏羊肉中蛋白质、谷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陶赛特杂种羊(P0.05),藏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小尾寒羊陶赛特杂种羊高3.34个百分点,藏羊、小尾寒羊陶赛特杂种羊肉比小尾寒羊肉水分含量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说明通过小尾寒羊与陶赛特杂交,小尾寒羊的肉质有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6,(8):36-40
为比较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不同肉用绵羊杂交羔羊肉中氨基酸及常规养分,选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6月龄左右、体重45 kg左右的小尾寒羊、杜泊羊×小尾寒羊F1(杜寒F1)及东弗里生羊×小尾寒羊F1(东寒F1)公羔各5只屠宰并测定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3种杂交羔羊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总磷含量三者均差异不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三者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小尾寒羊最高(15.98%),杜寒F1最低(11.34%);钙含量东寒F1极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而杜寒F1与小尾寒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氨基酸(TAA)含量杜寒F1分别极显著高于东寒F1和小尾寒羊(P0.01),小尾寒羊和东寒F1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羊肉中含有的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中,除精氨酸(Arg)、苏氨酸(Thr)含量3种羊肉中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氨基酸含量三者间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并且三者的E/T值均超过了40%;与羊肉风味有关的氨基酸中,杜寒F1天冬氨酸(Asp)显著高于东寒F1和小尾寒羊(P0.05),谷氨酸(Glu)也以杜寒F1最高(12.05%),小尾寒羊最低(11.86%),但三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杂交羔羊肉不仅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同时肉的风味也有所改善,杜寒F1与东寒F1羔羊肉的营养价值和肉品质比较接近,但以杜寒F1的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杂交羔羊肉品质特性,试验采用肉品质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杜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F1代(简称杜寒F1代)和德克塞尔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F1代(简称德寒F1代)6月龄羔羊肉食用品质好于小尾寒羊,小尾寒羊、德寒F1代和杜寒F1代羔羊臂三头肌肉中肌纤维组织学特性无显著差异(P0.05);杜寒F1代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嫩度好于德寒F1代和小尾寒羊,杜寒F1代和德寒F1代羔羊肉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低于小尾寒羊,但羔羊肉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小尾寒羊及杜泊羊、萨福克羊、无角陶塞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和杜寒二代(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 kg)羊共20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 %; 陶寒F120.5%; 杜寒F220.3 %;杜寒F120.1 %,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 (20.09 g),陶寒F1(19.78 g);杜寒F2(19.38 g);杜寒F1(19.13 g);小尾寒羊(18.42 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 %;8.54 %;8.11 %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杜寒F2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比小尾寒羊高(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也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 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育肥的小尾寒羊和寒泊羊的羔羊为试验动物,采集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臀中肌样品,测定了肌纤维横截面积、直径、粗脂肪含量和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寒泊羊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小于小尾寒羊(P<0.01),股二头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大于小尾寒羊 (P<0.05)。寒泊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1,P<0.05),臂三头肌和臀中肌粗脂肪含量略高于小尾寒羊(P>0.05)。小尾寒羊肉中牛磺酸含量高于寒泊羊(P<0.01),其余17种氨基酸含量两品种羊肉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肉鲜味有关的5种氨基酸,寒泊羊肌肉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除赖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寒泊羊肌肉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9.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陶寒F120.5%,杜寒F1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20.
小尾寒羊是我国著名的肉裘兼用型地方良种。素以早熟多胎、常年发情、体格高大、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较好、耐粗饲、宜舍饲等优良种质特性而著称于世,倍受养羊生产者喜爱,被誉为“国宝”。养殖小尾寒羊,不仅能增加羊肉产量,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全面了解小尾寒羊育成与开发利用特点,对正确引进与科学利用小尾寒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