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笼养蛋鸡群在实行断喙后,鸡的啄羽和啄肉现象相对减少。但近年来,鸡群发生同类相残的现象时有发生,啄癖可降低肉品的级别,增加蛋品的损耗和鸡群的死亡率,提高鸡的应激强度,从而造成了一定的的经济损失。一.鸡的行为特点啄食是鸡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发行为,对鸡啄羽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啄羽是变相的啄地行为。这种生存适应性的行为在商业饲养条件下会变成啄击其它鸡的羽毛。对圈养鸡的观察发现,有70%以上的鸡有轻柔啄羽行为,主要是啄击其他采食鸡和砂浴后正在梳理羽毛的鸡的身体,其中,严重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蛋白浓度对育成期蛋鸡啄羽及羽毛损伤状况的影响,本试验选取第九周到第十周海兰白羽蛋鸡雏200只,按照试验设计随机分40组,每组5只鸡。试验鸡只分别饲喂14%、17%和19%三个不同蛋白质浓度水平的饲粮。试验观察鸡只的啄羽行为,同时观察记录被啄鸡只的身体羽毛部位以及被啄时的行为表现。在观察期间对羽毛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表明:被啄鸡只的身体羽毛损伤部位主要是尾部羽毛(39.97%)、背部羽毛(23.11%)和头部羽毛(13.23%)。育成期蛋鸡的羽毛损伤评分的总分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对鸡只的身体只是轻微损伤。啄羽行为发生时,被啄鸡只的行为表现以趴卧行为(37.27%)、站立行为(24.56%)和采食行为(20.81%)为主。  相似文献   

3.
1前言啄羽(FP)是典型的禽类的特异性行为,即啄其他鸡只的羽毛,有的甚至拔出羽毛并吃掉。啄羽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福利问题。由于羽毛损坏、皮肤裸露的鸡会损失热量和消耗大量的能量,以致会消耗更多的饲料来维持体温,其采食量几乎增加30%,导致养殖者投入更大的费用。严重的啄羽还会导致被啄鸡的外皮损伤而产生同类相残,从而产生更严重的损伤和伤亡。2关于啄羽原因的几种假说Blokhuis(1986)认为啄羽与蛋鸡的寻食行为有关。这种假说是基于家禽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在地面上的啄食和搔抓行为(Savory,1995)。当鸡只所处的环境缺少鸡只寻食的…  相似文献   

4.
<正>鸡啄羽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营养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例如:饲养密度或光照强度过大、饲料营养不当等,都会诱发鸡群发生啄羽病症。因此养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鸡啄羽的防治工作,以维持鸡群健康和获取理想的养鸡效益。一、鸡啄羽临床表现不同品种和周龄的鸡群都可以发生啄羽病症,尤其是饲养密度较大或鸡群在更换羽毛的阶段,鸡群更容易发生啄羽现象。鸡只表现啄食自身羽毛或者相互啄食羽毛,致使背部或尾部羽毛稀疏或打綹,  相似文献   

5.
将200只4周龄海兰白蛋鸡雏随机分4组(D1、D2、D3、D4),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饲养密度水平分别为30只/m2、40只/m2、50只/m2和60只/m2。通过观察鸡只的啄羽行为,记录被啄鸡只的身体羽毛部位以及被啄时的行为表现,并对羽毛状况进行评分。试验期3周。结果:被啄鸡只的身体羽毛损伤部位主要是尾部羽毛(35.29%)、背部羽毛(17.08%)和头部羽毛(14.71%);育雏期蛋鸡的羽毛损伤评分的总分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对鸡只的身体只是轻微损伤;啄羽行为发生时,被啄鸡只的行为表现以趴卧行为(41.26%)、站立行为(19.74%)和采食行为(16.58%)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1啄癖信号1.1羽毛消失鸡每天都有羽毛掉落到地面上,如果掉落的羽毛从地面上消失,说明羽毛被鸡吃掉,这是鸡群出现问题的信号。1.2对死鸡有兴趣有的鸡对死鸡或受伤的鸡表现出特有的兴趣,这也是鸡出现啄癖的重要信号。2啄癖类型2.1啄羽这是最常见的互啄类型,是指有啄癖的鸡啄食其他鸡的羽毛,特别是背部、尾尖羽毛的行为。被啄鸡羽毛脱落,组织出血,因伤淘汰或  相似文献   

7.
<正>啄癖种类1啄羽癖。啄羽癖主要发生在雏鸡和高产、换羽期的蛋鸡,尤其是肉鸡发生较多,被啄部位主要是背部和尾根处,使其羽毛不全、饲料浪费、不利于屠宰加工甚至感染致死;2啄趾癖。啄趾癖主要发生于雏鸡,当雏鸡看到被啄鸡脚趾发红或者粘有饲料颗粒、水珠时就开始啄食,结果是越啄越红(因为啄破出血),最后造成被啄鸡伤残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食盐不足导致鸡严重啄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张掖地区兰马鸡驯养场饲养的80只兰马鸡中,在不到40天时间里有74只鸡的羽毛被啄食,发生率高达90%以上,给兰马鸡的驯养和繁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鸡只食欲减退,自啄和互啄羽毛,羽毛散乱,失去金属样光泽。严重者两翅主羽全部啄光,露出皮肤。兰马鸡美丽而蓬松的马尾羽被啄得象秃扫帚头。引起鸡群发生啄羽的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兰马鸡饲料中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含量作  相似文献   

9.
鸡群中互相啄食的现象如:啄肛、啄趾、啄毛等统称为啄癖。北安市城郊乡革命村一养鸡户饲养蛋鸡2000羽,从2002年至2003年7月,发生“鸡啄食鸡”致死的行为,先后啄食致死42羽,经采用调整日粮配合比例和改善管理条件等措施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正>鸡啄食癖是养鸡生产上的一种多发病,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常发生。常见的有啄羽、啄背,啄肛、啄趾、啄头、啄蛋等。被啄部位一旦出血,则鸡群争抢啄食,轻者使鸡受伤,羽毛不全,皮肉暴露,体热散失,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重者造成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啄食癖会很快慢延,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搞好鸡啄食癖的预防和治疗,对养鸡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1鸡啄食癖发生的主要原因1.1饲料营养饲料营养不平衡,如日粮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粗纤维易引起啄肛;缺乏含硫氨基酸易引起啄羽和啄肛;钙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会引起啄蛋;微量元素、食盐及维生素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会引起互啄。  相似文献   

11.
鸡啄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啄癖又称异食癖 ,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 ,特别是在某些营养成分缺乏或饲养管理不善的情况下 ,这种行为就更加严重。啄癖一旦发生 ,很快蔓延全群 ,且难以控制。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和有关资料 ,把啄癖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 啄癖的类型啄癖类型很多 ,根据引起啄癖的原因和啄食的部位 ,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啄羽 :啄羽是最常见的一种啄癖行为。据报道圈养鸡中有70 %的鸡有轻微的啄羽恶习 ,其中较严重的约占 3 0 %~ 40 %。在圈养条件下 ,饲养密集、饲料供应充足 ,鸡的啄击情绪一直很高昂。啄羽有自啄和互啄之分 ,有些是几只鸡…  相似文献   

12.
1鸡啄癖的种类鸡啄癖的类型很多。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分为啄肛癖、啄头癖、啄羽癖、啄趾癖、啄蛋癖、啄肉癖、啄尾癖、异食癖等,其中以啄肛癖、啄头癖、啄羽癖最为常见。1.1啄肛癖种鸡生长期限饲,初产母鸡的子宫脱落或产双黄蛋所引发的肛门破裂易诱发啄肛癖。啄肛易引起鸡肛门脱落,甚至造成鸡肠道被啄出而死亡,或因出血而引起贫血。1.2啄头癖因公鸡相互斗殴造成鸡冠、肉垂或皮下出血,继而引发啄头。1.3啄羽癖附着在羽毛上的垫料或饲料颗粒,常常会引发其他鸡只的啄羽行为。有的羽毛未被啄掉,只是轻微受伤;如羽毛被啄拔,则会造成皮肤损伤或较…  相似文献   

13.
将150只9周龄海兰白蛋鸡随机分2组,每组5只鸡。试验组鸡被饲养在15只/m2和30只/m~2两个不同的饲养密度条件下,观察鸡的啄羽、采食、趴卧、修饰、寻食、饮水、站立和走动行为。研究显示:饲养密度对育成期蛋鸡啄羽的影响很大(P0.05);饲养密度对趴卧行为、寻食行为和走动行为影响显著(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育成期蛋鸡的啄羽、趴卧、饮水和站立行为逐渐增加,采食、修饰、寻食和走动行为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4.
从第四周到第六周,试验选择200只海兰白羽蛋鸡雏,按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0组,每组5只鸡。试验鸡只被饲养在14%、17%和19%共3个不同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水平条件下,研究观察鸡只啄羽、采食、寻食、趴卧、站立、走动、饮水和修饰等行为。研究发现蛋白质质量分数对育雏期蛋鸡啄羽、采食、寻食和趴卧行为的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质量分数对育雏期蛋鸡站立、走动、饮水和修饰行为的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蛋白质质量分数水平的上升,育雏期蛋鸡的趴卧行为逐渐增多,啄羽、采食、寻食、站立和走动等行为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5.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被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1临床常见的几种类型1.1啄羽啄羽指鸡啄食其他鸡的翅膀,有时拔出羽毛并吞食。进攻性啄羽主要由进攻性强的鸡,啄怯弱的鸡,这种啄羽的啄伤力很大,尤其是在头部可造成冠和肉垂的组织损伤。1.2啄趾啄趾常见于家养小鸡,因饥饿导…  相似文献   

16.
早期研究结果表明,蛋鸡啄羽与食羽有关。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蛋鸡对羽毛消化率的反馈可能影响其啄羽或食羽习惯。假设富含蔗糖的羽毛可形成正反馈,而富含硫酸奎宁的羽毛形成负反馈。将48只蛋鸡单独笼养,饲喂颗粒饲料,自由采食。24只每天饲喂羽毛,其中12只喂给4%硫酸奎宁浸泡过的羽毛(Q),12只喂给4%蔗糖浸泡过的羽毛(S);另外24作为对照组,不喂给羽毛(C)。10d后,将12只S和12只C分成3组,每组4只S和4只C,将12只Q和另外12只C也分成3组进行试验。记录为期8 d的啄羽行为。Q组食羽的数量显著低于S组。采食过硫酸奎宁浸泡羽毛的蛋鸡,啄羽现象显著低于饲喂S和C的蛋鸡。结果表明,硫酸奎宁因其适口性不好,可用于防止蛋鸡啄羽。  相似文献   

17.
鸡啄癖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啄癖又称异食癖,根据啄食的对象不同而分为啄羽癖、啄肛癖、啄蛋癖、啄趾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啄癖在养鸡生产中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河北省滦县东安各庄某养鸡户饲养的800只蛋鸡至淘汰时因啄死的就达100只,啄伤致死率达125%;余庄某养殖户320只蛋鸡产蛋期啄死33只,啄伤致死率达13.1%。因此,正确认识啄癖并进行预防,可使养殖户减少经济损失。 一、啄癖发生的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鸡只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使鸡只有拥挤感,是发生啄癖的诱因。 (2)饲料营养个全价且不平衡,特别…  相似文献   

18.
鸡群中自啄和互啄的现象称啄癖,是一种复杂的病理机制所引起的病态行为。啄癖在鸡饲养中很常见。肉鸡的啄癖主要有两种:一是啄羽癖,表现为自啄或互啄体羽、翅羽、尾羽,啄得羽毛不全,有的甚至部分或全身光裸;二是肛癖,先啄食某只鸡的尾部羽毛、肌肉,直至死亡,或将肠管等内脏拉出。鸡群中有啄癖发生时,很快蔓延,全群效仿,往往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9.
正黄羽肉鸡啄羽(毛)通常在春夏、秋冬交替之际发生。根据被啄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啄羽和重度啄羽。轻度啄羽时,羽毛几乎没有受损,被啄的鸡无反应或仅有轻微反应;严重啄羽时,羽毛往往被拔掉,被啄的鸡做出逃跑或回啄啄羽鸡的强烈反应。严重啄羽通常逐只发生,往往一只鸡被啄后,多只鸡共同啄一只鸡,被啄的鸡皮肤裸露、肌肉受损,见图1。严重影响肉鸡的外观质量、生产  相似文献   

20.
多发生于集约化养鸡,是当代养鸡业的常见病。可发生于所有年龄的鸡,不分季节,无论蛋鸡、肉鸡或种鸡,无论平养或笼养,均可发生。其他禽类,如火鸡、鹌鹑等也有发生。表现为互相攻击伤害,自食或争食所下的蛋,以至吞食各种异物。在雏鸡中,此种恶癖常限于啄食趾部和尾部,而在成年家禽,泄殖腔、尾部和冠等为最常被啄食的部位。鸡群中一旦发生,很快蔓及全群,严重时,啄癖率可达80%以上,死亡率可高达50%。1啄癖的分类根据啄食的部位,啄癖分为:⑴啄羽癖表现为啄羽、啄翅、啄尾,或自啄,或被啄,或互啄。啄得羽毛不全,皮肉暴露,并可导致成为啄肉癖。产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