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压制成饼更便于保存和携带,但存在原有特征风格和新鲜度减弱等问题。本文以福鼎大毫茶1芽2~3叶鲜叶为原料,探讨不同加工工艺下白茶压制成饼后的品质变化。研究表明,采用中高温(25~30℃)中湿(RH 65%~75%)条件恒温恒湿萎凋,白茶品质(尤其香气)优于室内自然萎凋,且以60%萎凋减重率后直接压制成小块茶饼(5 cm×5 cm见方)为佳,感官审评表明品质与散茶无显著性差异,饼块紧实平整,白毫显露,色泽鲜亮,花香明显略带甜香,味浓醇鲜爽,富有白茶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原料制作的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香气组分,为了解品种与香气间的相关性、提升红茶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金牡丹’‘茗科1号(金观音)’‘坦洋菜茶’‘福安大白茶’‘梅占’等不同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加工红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其香气组分,分析不同红茶样的香气组成,并进行感官审评与相关性分析等。【结果】经SDE-GC-MS检测,5个红茶样中各类香气组分共计109种,其中金牡丹香气组分最多,高达52种;香气种类含量最高的是醇类,其次为酯类、醛类等;金观音中香叶醇相对含量为最高,达48.13%;梅占中芳樟醇及壬醛相对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2.97%、12.82%;坦洋菜茶中松油醇相对含量最高,为1.78%;3,7-二甲基-1,5,7-辛烯-3-醇在福安大白茶相对含量最高,为11.66%;参试品种均含有香叶醇或其异构体、芳樟醇等重要的香气成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呈现良好的香气,其中金牡丹香气和滋味中花果香最明显,感官审评得分最高;聚类分析表明,金牡丹与坦洋菜茶、梅占与福安大白茶香气...  相似文献   

3.
茶饼便于保存和携带,茶叶在压制及湿热工艺中对其品质的影响也是茶叶加工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压饼和湿热工艺对政和白茶特征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政和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茶样,以及寿眉在压饼三个阶段的茶样为研究对象,测定茶样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类、茶多糖和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经过压饼尤其是湿热压制工艺后,寿眉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可溶性蛋白质、黄酮类和没食子酸含量均显著增加,而可溶性糖、茶多糖和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湿热处理后,四款白茶茶汤内含物质丰富且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增加,有利于贡眉和寿眉的品质提升,如儿茶素含量及酯型儿茶素比例、汤色明亮度和滋味均有明显改善,而对于相对较嫩的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杨阳  刘振  赵洋  杨培迪  成杨  宁静  刘勇 《茶叶通讯》2022,(4):453-457+482
‘湘茶研1号’系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品种天然杂交后代的实生苗中分离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1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多,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与早生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平均水浸出物41.45%±2.96%、茶多酚25.40%±4.35%、氨基酸4.10%±0.83%、酚氨比6.20。制烘青绿茶翠绿多毫,条索紧细,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叶底黄绿嫩。品比试验4年(树龄4~7龄)平均年产鲜叶1001.45 kg/667 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63.99%。抗寒、抗旱、抗病虫性均较强。  相似文献   

5.
‘湘茶研3号’(原名88-03)是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种天然杂交后代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3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有较多茸毛,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和一芽三叶期与早生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平均水浸出物含量38.85%±1.67%,茶多酚含量18.13%±1.93%,氨基酸含量4.16%±1.20%,酚氨比4.36。制烘青绿茶外形条索紧细多毫,色泽翠绿,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品比试验4年(4~7龄)平均年产鲜叶871.86 kg/667 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42.25%。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性。  相似文献   

6.
以茶树新品系‘玉翠’鲜叶为原料,分别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工艺加工制样.茶样密码感官审评表明,玉翠适宜制作绿茶、红茶、白茶,亦适宜制作闽南乌龙茶.玉翠制绿茶毫显,汤色绿明亮,香气高、带花香,滋味鲜醇,叶底较肥嫩;制红茶毫显,汤色较红艳,甜香较显、带花香,味较甜醇;制白茶毫较显,甜香较显,味甜醇、甘爽;制作闽南乌龙茶,稍带蜜香,味醇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一路香’茶树新品系的茶类适制性及生化成分,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2022年连续3年春季,分别以‘福鼎大白茶’和‘黄棪’为对照,采摘一路香鲜叶,分别按红茶、绿茶、白茶、闽南乌龙茶工艺加工制样,并对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品质鉴定结果表明:一路香制红茶汤色红艳明亮,稍带花香,味较醇,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1.2分;制绿茶汤色黄绿,有奶香,味较鲜爽,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0.45分;制白茶有清香,味清甜,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0.53分;制闽南乌龙茶花香浓郁,味醇爽,水中有香,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黄棪高1.25分。生化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一路香红茶和绿茶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均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游离氨基酸与对照相当;一路香白茶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比对照福鼎大白茶低;一路香乌龙茶的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总量、水浸出物含量均比对照黄棪高。【结论】初步得出‘一路香’是个多茶类兼制的优异茶树新品系,在不同茶类中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均超过对照。  相似文献   

8.
漳平水仙茶饼属乌龙茶类的紧压茶,其制作工艺独特,在国内属首创。它采自水仙品种,加工工艺流程为:晒青———凉青———摇青(凉青与摇青反复三至四遍)———杀青———揉捻———定型———烘焙———成茶。成茶的品质特征在于形状呈正方形,色泽青褐间蜜黄或乌褐间金黄,香气清幽似兰或桂花,馥郁持久,滋味醇厚活泼而又润滑回甘,经久耐泡,汤色金黄或橙黄明亮,叶底完整黄嫩匀亮、红边鲜明等特点。漳平水仙茶饼品质优异,特征明显,颇具个性魅力。此种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其加工过程的定型与烘焙技术有密切关系。漳平水仙茶饼199…  相似文献   

9.
漳平水仙茶饼属青茶类的紧压茶,其制作工艺独特,在国内属首创,它采摘水仙品种,按照晒青——凉青——摇青(凉青与摇青反复三至四遍)——杀青——揉捻——定型——烘焙——成茶,成茶的品质特征在于形状呈正方形,色泽青褐间密黄或乌褐间金黄,香气清幽似兰或桂花,馥郁持久,滋味醇厚活泼而又润滑回甘,经久耐泡,汤色金黄或橙黄,叶底完整嫩匀亮、红边鲜明等特点。漳平水仙茶饼品质优异,特征明显,颇具个性魅力。此种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其加工过程的定型与烘焙技术有密切关系。漳平水仙茶饼一九九五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金牡丹’茶园化肥减施技术模式,充分发挥金牡丹品种的优质增效作用。【方法】2020—2022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茶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SF)、商品有机肥与茶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OM+SF)4种茶园化肥施用模式对金牡丹茶园茶叶产量、生化指标与白茶制茶品质的影响,其中SF、OM+SF为化肥减施技术模式,化肥分别减量施用34%与28%。【结果】邵武、福安栽培点产量、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最高的均为OM+SF模式,不同模式之间咖啡碱变化规律不一致,OM+SF及SF模式白茶感官审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模式,聚类分析显示同一地点不同施肥模式相关性较高,栽培地点影响金牡丹品种的产量、制白茶品质与生化指标等综合性状。【结论】OM+SF是金牡丹茶园化肥减施的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不同加工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对开发香高味浓白茶产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福云6号、福云10号、福安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荼春茶一芽二叶初展为供试材料,采用白茶传统加工工艺(CK)、新工艺和“创新工艺”3种不同加工技术对4个品种茶叶进行白茶加工试验,同时对其成茶品质和生化成分等进行评价。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传统加工工艺所制白茶外形自然开展,显毫香或甜香,味清爽;新工艺和“创新工艺”加工白茶外形较紧,香甜,滋味较浓;福安大白茶采用新工艺和“创新工艺”制法所制白荼分别表现出了“有花香、味较爽”和“花香较显、味较醇”的特征;“创新工艺”加工白茶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达到44.97%,明显高于传统工艺白茶;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三种成分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不同品种制作的武平绿茶——“梁野炒绿”的理化成分差异,为筛选适制梁野炒绿的品种及后续产品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对‘福云6号’‘梅占’‘乌牛早’‘龙井43’这4个品种制作的“梁野炒绿”进行了感官与生化成分鉴定。【结果】感官审评发现,乌牛早品种炒绿内质综合得分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1),其次是梅占品种和龙井43;生化成分鉴定表明:水浸出物含量在梅占品种绿茶中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茶多酚含量在梅占和乌牛早绿茶中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P<0.05);乌牛早品种炒绿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比值(1.44)、儿茶素苦涩味指数(5.68)、酚氨比(3.88)均比其他品种低;氨基酸组分分析表明,茶氨酸含量(8.971~14.942 mg·g-1)在福云6号中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天冬氨酸含量(1.854~2.506 mg·g-1)在乌牛早中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谷氨酸含量(1.690~2.244 mg·g-1)在梅占和乌牛早炒青...  相似文献   

13.
制曲小罐发酵是将传统发酵方法与现代发酵技术结合、自主开发的密闭式自动化普洱熟茶发酵技术,是利用从传统普洱熟茶优势菌群中筛选的优势菌株按照一定配比制备成散茶曲种。通过引入标准化自动小罐发酵工艺,研究不同配比散茶曲种对普洱茶小罐发酵过程及成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罐发酵工艺条件下,不同配比的散茶曲对普洱熟茶的成熟度、感官及理化指标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新黑曲霉、琉球曲霉、鲁氏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按照3.0%、4.0%、2.0%和1.0%配比制成散茶曲接入小罐,经过35 d发酵制备的熟茶成熟度可达7成;干茶外形红润完整;冲泡后汤色红褐明亮,滋味浓醇,陈香显有鲜甜香,稍带梅子香;叶底乌黑柔软有弹性;茶汤pH值呈弱碱性,接近人体体液水平;茶多酚保留量在10%水平以下,茶色素总含量可达到14.80%,更利于存储转化;茶汤中水溶性固形物达到0.60 brix,茶汤的浓稠感强;茶汤氨基态氮含量达到0.64%,鲜甜感和整体滋味的饱满度高。采用散茶曲制备的小罐发酵熟茶,可以显著提高发酵环境可控性,缩短发酵进程,降低发酵料营养物质损耗,提升主要功能成分溶出水平;同时改善熟茶新料汤色浑浊、堆味重、茶头多的...  相似文献   

14.
紫笋红茶是绿茶生产强省——浙江省长兴县近年采用夏秋季-芽-叶制作而成的红茶产品。本文介绍了紫笋红茶(包括条茶工夫红茶和饼茶)加工工艺,并对其产品品质进行了鉴定。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长兴夏季工夫红茶外形和秋季工夫红茶香气超过对照福建一级工夫红茶5分,汤色超过对照2—4分,滋味和叶底得分均接近对照;红饼茶外形美观,香、味品质良好,其中秋季红饼茶还带有花香。理化检测结果表明,紫笋红茶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虽然氧基酸含量偏低,但咖啡碱较对照要低。紫笋红茶品质已经达到优质红茶标准,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不同处理与特种绿茶品质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种绿茶大多采用幼嫩芽叶加工而成,各种水溶性成份高,且出茶时间早,多集中于春季,空气湿度大,成茶在产后贮藏销售过程中易吸湿、陈化乃至劣变,因此如何保持特种绿茶的品质日趋受到关注,为此本试验通过对特种绿茶进行复火、硅胶、类型和品种四种处理,从理化检测和感官审评两方面考察其品质变化,为有效防止其品质变化提供参考。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以一芽二叶标准采摘福鼎大白茶(福大)和福云6号(福6)的鲜叶为原料分别制成条形、卷曲形和扁形三种类型供试茶样。1.2试验处理采用LS(4X2‘)混合正交试验设计,设有4个…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茶叶感官审评的准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评审(感官审评)是一门通过感官鉴定茶叶品质的实用性技术。茶的品质主要是依靠人的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鉴定;相对于理化检验,茶叶感官审评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简称“五项因子”。但感官审评容易受到审评人员的生理条件、工作经验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基于萎凋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白茶加工品质目标控制,以茶鲜叶萎凋减重率达45%为环境调控节点,通过高温除湿[(30±2)℃,RH (35±5)%]或低温除湿[(20±2)℃,RH (55±5)%],研究了持续低温除湿(Low-Low)、持续高温除湿(High-High)、先高温除湿后低温除湿(High-Low)和先低温除湿后高温除湿(Low-High)4种不同控温除湿萎凋方式对福安大白茶、黄棪和黄观音等6个茶树品种鲜叶所制白茶感官品质和化学轮廓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茶风味品质主要由鲜叶原料(茶树品种)的理化特性所决定。采用Low-Low萎凋处理的白茶滋味略淡、稍带青气;High-High和Low-High萎凋处理的同一茶树品种白茶的外形和汤色等较为相近,且Low-Low和High-Low萎凋加工的白茶亦具有较为类似的品质特征。各白茶样品的紫外和近红外光谱均有较为相似的吸收变化,并以近红外光谱可为供试茶样的模式识别提供更为丰富的化学信息;白茶样品中的没食子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咖啡碱和可可碱含量在不同茶树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但萎凋处理对已标定的儿茶素类和嘌呤碱均无显著性影响。基于紫外光谱,尤其是近红外光谱和生化组成(儿茶素类和嘌呤碱)的主成分分析可对白茶样品按鲜叶原料(茶树品种)进行较好的类群区分,但不同萎凋处理对其光谱和生化组成轮廓的影响则被茶鲜叶原料的品种特性所掩饰;采用多级主成分分析可有效呈现4种萎凋环境对不同茶树品种白茶样品近红外光谱和生化组成轮廓的影响趋势,且其对全部白茶样品的分类识别结果与呈现的风味品质感官特征较为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白茶风味品质工艺技术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云南版纳、临沧两大茶区古树晒青茶的品质差异,以易武和临翔两个主产茶区23个古树晒青茶为试验对象,对茶样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理化成分检测,对相关指标采取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两大茶区古树晒青茶的品质差异并筛选优质产区。结果表明,两个茶区古树晒青茶的品质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水浸出物含量与茶汤汤色、滋味显著相关(p <0.05),酚氨比与茶多酚含量呈显著相关(p <0.05),外形和香气呈显著相关(p <0.05),汤色与滋味及叶底呈显著相关(p <0.05),滋味和叶底也呈显著相关(p <0.05)。临翔茶区茶样理化指标中除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差异显著(p <0.05)外,其余指标均高于易武茶区茶样且无明显差异(p> 0.05)。不同的内含化学成分使两个茶区的晒青茶感官品质明显不同,易武茶区茶样的感官品质高于临翔茶区茶样。主成分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易武茶区的古树晒青茶综合品质优于临翔区。本试验结果可为云南后期生产高品质普洱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晒青茶与烘青茶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普洱茶原料(晒青茶)的常见四种制作工艺制样与烘青绿茶进行品质比较,通过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晒青茶色泽较烘青绿茶黄且偏暗,香气低,冲泡后叶底绿黄、稍泛灰白,不如烘青茶明亮;香型不同于烘青茶,呈清香或酸甜香,滋味更为醇和,这与晒干样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均比烘青绿茶偏低相一致;在晒青茶的制作过程中闷堆工序使儿茶素含量减少、咖啡碱和黄酮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金美霞  陈晓阳  吴政孺  林杰 《茶叶》2021,47(1):21-25
‘木禾种’与‘鸠坑种’、‘龙井种’并称为浙江三大有性系茶树品种,然而对‘木禾种’成品茶特征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通过感官审评、理化指标检测和卷积神经网络识别三种方法对7个‘木禾种’原料加工的成品茶进行分析,旨在获取‘木禾种’在茶类适制性、成品茶辨别度上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结果表明‘木禾种’在黑茶陈香纯正,红茶显甜香,各茶类均具有一定的适制性;‘木禾种’成品茶水浸出物含量整体偏低;与丽水香茶、寿眉白茶、贡眉白茶、武夷岩茶、熟普、茉莉花茶、金骏眉7种成品茶比对结果,‘木禾种’的7个成品茶的识别率平均达到了99.24%,具有非常高的外形辨识度。本文还分析了‘木禾种’茶树在各类茶的适制性,其成品茶具有非常高的品种辨识度,可为‘木禾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