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贯彻国家《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精神,加大我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2010年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  相似文献   

2.
《四川畜牧兽医》2009,36(2):56-56
为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精神,1月13~14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在哈尔滨举办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培训班,全面部署2009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督监测工作,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检验方法及标准。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33个质检机构共100多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精神,1月13-14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在哈尔滨举办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培训班,全面部署2009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督监测工作,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检验方法及标准。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33个质检机构共100多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4.
《湖南畜牧兽医》2010,(1):41-45
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生猪屠宰是我国实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行业之一,承担着服务“三农”、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责任。为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肉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10~2015年。  相似文献   

5.
超大城市生鲜猪肉产品安全过程控制及可追溯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超大城市因生鲜猪肉消费量大而发展生猪养殖的资源环境受限从而导致产销异地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了保障生鲜猪肉产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的管理创新理论体系。并以这一理论体系为指导,试图构建饲料骨干企业与屠宰骨干企业的经营联合体,在产业链上实现以饲料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为两端来带动中间分散经营的养殖场(户),最终形成有效保障生鲜猪肉质量安全的扩大经营联合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济南市722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消费者购买安全生鲜猪肉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是否愿意选择购买安全生鲜猪肉受其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消费者是否有未成年孩子、消费者对安全品牌猪肉的认知程度以及安全猪肉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因素对消费者购买安全猪肉意愿的影响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提高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认知水平和增强消费者选择购买品牌猪肉意愿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乳业》2011,(9):22-22
【本刊辑】为深入贯彻《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天津市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近日天津市畜牧兽医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督导检查。本次检查重点围绕奶牛养殖、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等重点环节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强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监管,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生鲜乳质量安全事件。农业部表示,将着力完成"全国生鲜乳收购站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实现奶站信息化管理。继续实施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重点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监测抽检,加大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力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测网络。深入开展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制定生鲜乳运输车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严厉打击非  相似文献   

9.
近日,一个新闻的出台牵动了业界的眼睛:我国已完成《乳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并于10月21日至11月22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乳品安全面临全行业的再次升级。从去年起,我国政府已先后出台《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到《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以及《生鲜乳收购站标准  相似文献   

10.
城乡居民猪肉消费行为差异分析--基于四川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成 《中国猪业》2014,(6):29-32
通过对四川省城乡居民猪肉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四川省城乡居民在猪肉消费总量、消费结构、对猪肉安全和食品营养的关注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城乡居民猪肉消费均缺乏价格弹性,而猪肉消费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猪肉是城乡居民的基本消费品,应该稳定猪肉市场供给,保障猪肉市场安全,丰富城乡其他肉类产品供应以及提高城乡居民的猪肉安全和食品营养意识。  相似文献   

11.
行业动态     
要闻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良好2010年例行监测未检出皮革水解蛋白近日,部分媒体和网站对皮革水解蛋白问题进行了报道。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国家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是禁用物质,也是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中必须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要求,参照<良好农业规范第8部分:奶牛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 20014.8)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奶牛生鲜乳收购站管理,其他奶畜生鲜乳收购站参照本规范实施.  相似文献   

13.
《湖北畜牧兽医》2009,(4):39-39
为贯彻落实《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推进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饲料执法年行动的实施,农业部派出6个督查组。于3月10~25日对河北、山东、湖南等12个省(区、市)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督查组将深入养殖场(户)、生鲜乳收购站、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对《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情况、生鲜乳收购站的建设管理以及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猪肉质量安全,我国大力推进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但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限制了质量安全保障作用的发挥,亟需加快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顶层设计。文章基于猪肉可追溯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作用机理,在依据北京市生猪产业链各环节利益主体的实地调研结果分析了猪肉可追溯体系溯源实现难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健康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鲜肉制品安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发政 《猪业科学》2009,26(9):46-47
过去的数十年,我国的养猪生产都是以满足猪肉的供给为目标,而在食品安全意识和保障方面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导致猪肉产品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抗生素的过量使用、重金属离子超标、农药残留、瘦肉精的使用以及猪肉胴体在加工各个环节的微生物污染等。尤其在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着来自世界各个国家更大地挑战,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拥有完善的保障肉品卫生的法规标准与执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猪肉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猪肉品质的检验尤其重要,是保障肉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是防止动物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是畜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主要从感官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两个方面介绍了肉品质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极端风雪天气的出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被严重地威胁着。因此加强输电线路的安全建设及运营的监测有着重大意义,而输电状态检测和检修主要依靠在线监测来完成的。作为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之一的在线监测技术,也正是目前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可靠性的评价,也是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的,笔者根据多年经验,结合环境、监测装置本体、管理等方面,建立其一套可靠性多级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6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召开“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媒体座谈会”。农业部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以保障婴幼儿配方奶粉奶源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奶业生产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二是加快实施奶牛改良计划;三是加强奶站和运输车监管;四是全面实施生鲜乳监测计划;五是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相似文献   

19.
2021年12月17日下午,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全省农业农村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成功举办了2021年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法规培训. 培训解读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法规,讲解了依法执法办案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相关规定,详细分析了2021年省级生鲜乳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结果,分享了2020至2021年全省生鲜乳第三方检测试点项目推进情况...  相似文献   

20.
动检快讯     
《中国动物检疫》2010,27(2):75-75
《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2010年1月11日,《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以下简称《纲要》)暨猪肉市场运行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作为未来几年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新出台的《纲要》在肯定生猪屠宰行业多年来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屠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