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番茄筋腐病,又称乌心果,是保护地番茄栽培中经常发生并严重影响番茄品质,降低果实产量的一种生理性病害,病果率可达20%~35%。有的菜农不能正确识别该病害而盲目用药,导致番茄的品质和产量受到很大影响,严重影响了经济收入。因此,正确识别并及时预防筋腐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水泉 《河南农业》2019,(16):46-46
番茄筋腐病也称条腐病或带腐病,是番茄生长过程中普遍发生的生理病害之一。发病轻时仅部分果实品质降低,但发病重的地块,病果率可达7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番茄的生产。低温寡照的环境,导致番茄筋腐病多发,严重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笔者现将引起番茄筋腐病的原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番茄筋腐病是番茄栽培中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近年来在冀北地区保护地栽培上连年偏重发生,病果率达80%以上,发病严重温室达100%,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了防治番茄筋腐病,在分析番茄筋腐病发病原因基础上,提出了以选择抗性品种、改善环境条件、合理施肥和科学浇水等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番茄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生理性病害,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最常见的有畸形果、空洞果、脐腐病、裂果、筋腐病、日烧病、着色不良等。  相似文献   

5.
<正>番茄筋腐病是保护地番茄栽培中常见的生理病害之一,病果率一般可达15% ̄35%,给番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症状番茄筋腐病是一种危害果实的生理性病害,主要症状是  相似文献   

6.
番茄常见生理性病害的种类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生理性病害,对产量和果实品质影响很大.最常见的有畸形果、空洞果、脐腐病、裂果、筋腐病、日烧病、着色不良及棚室番茄弱光症等.了解病因,在管理上下工夫是防治番茄生理性病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三种我省主栽番茄品种:东农704、L-402、毛粉802及三种整枝方式,在早春大棚内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东农704连续摘心整枝的植株生长势弱,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小,叶绿素含量少;各花序座果率低,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少;各时期筋腐病株率、病果率,病果重率最高;总产量较低。而L-402单干整枝的植株长势、理化指标、营养品质、产量均最高;筋腐病发生率最低,该品种及整枝方式适于低温、弱光的早春大棚番茄栽培。  相似文献   

8.
无土栽培营养液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番茄筋腐病病果率,设计了5种营养液配方,研究不同营养液组成对无土栽培条件下“144”番茄筋腐病、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的筋腐病与营养液的氮钾比呈正相关,与营养液中的氨态氮与总氮比例呈正相关。在无土栽培中要注意适当调节氮钾比和氨态氮与总氮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黑筋病等,是保护地番茄上常发生的一种危害果实的生理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地冬暖式大棚番茄栽培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番茄筋腐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发病严重的大棚其病果率可达20%~30%,严重影响了保护地番茄的品质和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 番茄维生素含量高,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类蔬菜。但在保护地番茄生产中,果实生理性病害发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番茄品质和产量,已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番茄筋腐病 1.1 症状 又称黑筋病,是保护地栽培中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番茄转红期。冬春茬栽培的番茄多在第一、二果穗上大量发生,病果着色不均,横切后可见  相似文献   

11.
<正> 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或带腐病,近几年在石家庄普遍发生、该病一般不易从茎叶表现上看出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如果不及时预防,给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一、症状:番茄筋腐病果俗称"黑筋"。幼果期开始发生,多发生于植株下部,主要为害1-2穗果,在果实肥大生长期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变,果面凸凹不平,果实呈茶褐色变硬或  相似文献   

12.
正番茄筋腐病也称条腐病或带腐病,是番茄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生理病害之一。发病轻时仅部分果实品质降低,发病重的地块,病果率可达7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番茄生产。笔者现将引起番茄筋腐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总结如下。一、发病症状筋腐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褐色筋腐型,另一种是白变型。(一)褐色筋腐型褐色筋腐型筋腐病发病时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変甚至坏死斑,果肉僵硬,切开果实可见果内的维管束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和不同颜色的防虫网,研究温度与光照对越夏番茄筋腐病发生的影响,筛选出一套适宜防治番茄筋腐病的有效措施,以提高番茄商品率,确保番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不同遮光处理中,遮光率60%/银色防虫网组合的番茄各项品质指标最好,番茄红素为9.21 mg/kg,w(可溶性固形物)为5.7%,w(可溶性糖)为3.38%,w(总酸)为0.46%,糖酸比7.35,筋腐病发病率为3%,远小于CK(21.7%)。遮光率60%/银色防虫网组合产量最高为122 100 kg/hm,较CK产量增幅达26.6%,与CK相比差异显著。其他遮光处理无论番茄品质或产量均高于CK,而发病率都远小于CK。通过适宜的遮光可有效降低夏季高温和强光照,大幅提高越夏番茄商品率和产量,降低番茄筋腐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番茄畸形果、空洞果、筋腐病、脐腐病、裂果、卷叶等6种主要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以期减少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确保品质。  相似文献   

15.
番茄筋腐病是保护地番茄栽培中常发生的生理病害,据调查,病果率一般可达20%,最高达到65%。主要症状是果实着色不均匀,横切后可见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发病较轻的果实,部分维管束变褐坏死,果实外形虽没有变化,但维管束变褐部位不转红。发病较重的果实,果肉维管束全部呈明黑褐色,病果胎座组织发育不良,部分果实伴有空腔发生,果实表面明显的红绿不均.  相似文献   

16.
阐述番茄生理性卷叶、筋腐病、空洞果、裂果、畸形果、日烧果、脐腐病等主要生理性病害的症状识别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青冈县生产实际,针对各种病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番茄种植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番茄栽培中果实生理性病害对产量及质量影响很大。本文重点讲述畸形果、空洞果、顶腐病、裂果、筋腐病、日烧病等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唐山市滦南县是番茄生产大县,常年播种面积5万多亩,主要生产方式有温室、大棚、加苫冷暖棚、地膜和露地。近几年番茄筋腐病成为了番茄生产上一种重要的生理病害,多在果实膨大至成熟期发生。保护地发病重,发病严重时病果率可达60%以上,降低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防治难度大,严重影响了菜农的收入。为了帮助菜农降低筋腐病的发病率,本人  相似文献   

19.
番茄筋腐果,俗称青皮果、铁皮果,是番茄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生严重时影响番茄品质和产量。1症状表现果实表面局部出现褐变或青皮,个别果实呈茶褐色变硬或出现坏死斑,剖开病果可见果皮里的果肉呈"糠心"状,果肉维管束  相似文献   

20.
一、灰霉病发生规律 发生情况大棚番茄从育苗到结果期,容易促发喜低温高湿的灰霉病发生。据调查,灰霉病主要侵染为害果实,病果率平均在0.8-37.4%,主要为害第一,二穗果,番茄前期产量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