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6):F0002-F0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体,集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全局性支柱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安全、营养、方便饮食新需求的“朝阳产业”,成为引领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为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迫切需求,“十五”期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林业总局、国家门,启动实施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科技专项。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科技》2005,(11):55-5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体,集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全局性支柱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安全、营养、方便饮食新需求的“朝阳产业”,成为引领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内外市场的迫切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已经成为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保障身体健康的社会趋势。同时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和空间。为此,农业部于2002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启动了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方案。  相似文献   

4.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4):123-123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的后续产业。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有效拉动了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产生了积极作用。现在看来,农产品加工业在带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拓宽农民增收的空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就要着力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户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体制机制,调整农产品加工业的…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在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业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阐述“十三五”期间吉林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的质量水平,可为“十四五”期间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的提供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华 《中国农垦》2009,(12):55-57
农产品加工业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肩挑两业(工业、农业),惠及三方(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税)”,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业要增产,农民要增收,发展品牌农业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农产品品牌建设将有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力推手,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要助推器,笔者在调研高台县农业品牌建设现状基础上,提出加快发展农业品牌的措施,对发展品牌农业,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新 《福建农业》2010,(2):35-35
近年来,农产品流通不畅已成为当前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电子商务以低成本、高效率、无地域界限、易形成规模效应等优势,为解决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矛盾带来了契机。在此大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逐渐成为农业发展过程中引人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80%,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经济总产出的30%,农产品加工业创造的税收,占全省税收总额的80%,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约20%,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兴的战略产业。但发展速度大大落后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也大大落后于本省农业的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目前湖南已处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机遇期,审时度势,要有新的发展战略思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方针,在湖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循环经济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和优越性,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要树立“大循环、大农业、大加工、大产业”的新观念,建设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促进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围绕战略目标,必须采取新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意农业文化的核心是附加值文化。美学经济时代的创意农产品,将成为市民消费新宠。创意农业改变中国,创意农业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越来越多农民尝到创意农业带来的甜头,发展创意农业产业成为农民新追求。全面构建农产品加工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把危机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契机。加快推进创意农产品生产,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计划,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创造中国农民独特增收模式,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市坚持“围绕产业化实施标准化.推进标准化提升产业化”的思路,以农业标准化为突破口.以实施品牌战略为动力.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0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技术,而且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民族的兴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从新疆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的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搞活农产品流通,更好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湟中县是青海省农业大县,农民收入的52%来自农业,积极探索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对于实现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培植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农产品增值,促进加工业的发展,通过对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的调查,在分析其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加工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加工园区、培养技术人才和政府金融支持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岩 《现代农业》2007,(4):32-32
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相对过剩,价格较低、农民增收难等问题,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食品污染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破坏严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把农产品生产从数量型转到质量效益型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丽水农业科技》2006,(1):F0002-F0002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产品加工中心承担丽水市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服务职能,主要从事脱水蔬菜、软包装食品和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研发。该中心正承担“方便型绿色脱水豇豆关键技术研发”、“提子贮藏保鲜技术研发与示范”、“蔬菜加工保鲜技术研究”、“高品质油焖鲜笋试验与示范”等省市下达的研发项目,研究解决农产品深加工的关键技术,为丽水山区的农产品加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如何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化危为机,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创新提升阶段。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的带动能力和示范效应明显提高,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末,农业部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使龙头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十五”期间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进入创新提升阶段。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的带动能力和示范效应明显提高。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李蔚 《吉林农业》2010,(6):46-49
农产品“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官方登记保护。我省农产品“三品一标”工作与国家同步,在省农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长足发展。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