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液体管道瞬变流计算中,传统的拟恒定摩阻模型不能准确描述瞬变流的真实物理现象.阐述了瞬变流非恒定摩阻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着重讨论了当今为改进瞬变流摩阻计算而提出的非恒定摩阻模型的研究进展,期望利用非恒定摩阻模型结合经典的特征线法理论使液体管道的水击计算更接近实际.介绍了几类有重要价值的非恒定摩阻模型及相应的应用范围,并给出了各类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的思路及以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液体管道非稳定流动摩阻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明 《油气储运》2000,19(4):19-22
管道中非稳定流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频域法和时域法,非线性摩阻的存在给非稳定流动的分析带来一定困难,通常的作法是认为瞬态流动下的摩阻等于稳定流动下的摩阻,但对于管道非稳定流动的长时间的动态模拟,用传统的“拟稳态”假设计算管道摩擦阻力及相关压头损失不够准确,采用频率相关摩中改变这一情况,给出了频率相关摩阻的计算公式及在特征线法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瞬变流摩阻计算精度低的问题,对其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采用动态摩阻系(因)数来计算瞬态摩阻,并运用辛普生方法处理摩阻积分项,提高了计算精度。算例表明,将该方法应用于长距离管道水击分析,可以在保证与传统方法相同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能够显著地减小计算量,节省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4.
输气管道摩阻公式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输气管道水力计算是输气管道设计的重要部分,而摩阻系数的计算又是水力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收集了国内外公开发表或现场应用的紊流区摩阻系数计算,通过大量的计算,绘图等工作对这些公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和评价测试,为输气管道工程的设计提价节适用的摩阻系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和提高水平井与大位移井固井质量,通常会在大斜度井段及水平段安放一定数量的套管扶正器,以保证套管居中,但同时也增大了下套管摩阻.针对安放扶正器的套管串,结合三维井眼状况,应用纵横弯曲梁理论分析了多扶正器影响下的套管串受力情况,建立了侧向力及摩阻计算模型.现场数据计算表明,考虑扶正器影响后的套管摩阻比未考虑情况下的摩阻增大4.88%~34.99%,该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水平井及大位移井下套管摩阻,对于指导现场下套管作业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6种气液分层流相间摩阻系数计算关系式。根据双流体模型编制了分层流计算程序,采用各种相间摩阻系数计算关系式计算,与在多相流试验装置上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分层流水力计算中,各种相间摩阻系数的计算关系式对结果影响很大,Andritsos & Hanratty关系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最好。  相似文献   

7.
幂律流体管内紊流摩阻系数计算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鹏  张劲军 《油气储运》2005,24(9):13-19
幂律流体是最常见的非牛顿流体,其管内紊流摩阻系数的计算方法较多,但远没有牛顿流体的成熟.对搜集的国内外已公开报道的14个幂律流体管内紊流摩阻系数的计算式,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了Fanning摩阻系数f,对计算结果以图表形式进行了相对偏差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计算公式,Dodge-Metzner式计算结果的总平均相对偏差最小,因而该公式适用于幂律流体管内紊流摩阻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获得接近客观真实的摩阻因数是准确预测摩阻、扭矩的基础。摩阻因数受井壁表面形貌、钻柱的局部弯曲、井眼迂曲度、钻井液性能、地层空隙压力、滑动速度等重要因素影响。钻井摩阻复杂系统具有分彤几何相关特征,采用分形几何理论,引入各种摩阻因数影响因素,建立了摩阻因数分形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管道水力摩阻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计算机水力摩阻系数λ的通用公式,在分析现有计算摩阻系数公式的基础上,借助于专门的过渡函数,求出了新的通用式。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农田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的野外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北方城市空气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不同地表类型,观测起尘差异,分析表土微团粒粒度,计算起动摩阻风速。[结果]沙化农田的光滑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s)为0.0012cm,小麦地为0.0021cm,果树苗地的为0.0025cm。有植被覆盖的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明显高于裸露地表,且随着植被高度增加而增大。延安果树苗地地表起动摩阻风速达到了139:15cm/s。裸露小麦地和果树苗地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大于裸露沙化农田(7.39cm/s)。小麦返青期、成熟期、收割后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分别为46.85、98.93、29.05cm/s,裸露地表和幼苗期果树苗地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分别为26.01和139.15cm/s。[结论]植被高度和土壤结构性质是影响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