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现今配合饲料中90%以上的组成成分为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中都含有一种或多种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不但影响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而且给动物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常见植物性饲料抗营养因子的危害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现今配合饲料中90%以上的组成成分为植物性饲料,然而植物性饲料中常常含有一种或多种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ANF)。抗营养因子不但影响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而且给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饲料抗营养因子对家禽消化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王余良(江山市农业局)饲料成分多为植物性的谷物类,油籽类及块根类作物。实践证明几乎所有的植物性饲料都伴有一些能使饲料营养价值降低,使畜禽生长减慢,饲料转化率降低的因子,这些因子称为有毒因子或抗营养因子。1....  相似文献   

4.
读编对话     
《养猪》2000,(3)
7 何谓抗营养因子 ?常用主要植物性饲料含有哪些抗营养因子 ?答 :饲料抗营养因子是指饲料中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起拮抗作用的一些成分。常用主要植物性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见表 1。表 1 几种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饲料原料抗营养因子小 麦 β 葡聚糖 ,阿拉伯木聚糖 ,植酸盐大 麦阿拉伯木聚糖 ,β 葡聚糖 ,植酸盐黑 麦 阿拉伯木聚糖 ,β 葡聚糖 ,单宁 ,蛋白酶抑制因子 ,植酸盐高 粱单宁大豆粕 蛋白酶抑制因子 ,促甲状腺肿素 ,凝集素 ,皂角甙 ,大豆球蛋白 ,寡糖 ,果胶 ,植酸盐菜籽粕单宁 ,芥子酸 ,硫代葡萄糖苷 ,单宁 ,寡糖葵花饼纤…  相似文献   

5.
植物性饲料成分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受到了其中含有的一系列抗营养物质的限制。在这些物质中,重要的有蛋白酶抑制剂、植酸盐、硫苷、皂甙、丹宁酸、寡聚糖以及非淀粉多糖、棉酚等。这些物质一般存在于商品来源的植物性饲料中.通常会影响鱼类的生长性状。在去除抗营养因子方面,一般加工工艺,如干热与湿热、溶剂提取以及酶处理等会影响饲料成分的有效性。通过纯化单一抗营养因子与饲料中多因子混合物比例的进一步研究,会进一步积累抗营因子对鱼类营养、生理和生态影响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现今配合饲料中90%以上的组成成分为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中都含有一种或多种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不但影响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而且给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众所周知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饲料生产大国(2000年生产7429万吨),人畜争粮,饲料资源短缺,尤其是蛋白质饲料资源缺口巨大,2000年缺口近3000万吨。面对这样严重的现实,除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外,提高现有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也是解决问题最有效途径之一。由于抗营养因子是影响饲料营养价值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植物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及消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存在状况植物性饲料是家畜的主要饲料来源。但近三十年来,发现几乎所有能作为家畜饲料的物质中均存在一些能使饲料营养价值降低的抗营养因子(见下表),这类物质大多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当使用具有这些成分的植物作饲料时,在加工调制不当或摄食过量的情况下,对动物会产生各种毒害作用,如生长减慢、饲料利用率低、内分泌发生紊乱、间或有器官损坏等。表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抗营养因子2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根据抗营养因子在家畜体内产生的生物学反应,其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2.1降低蛋白质消化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周超 《水禽世界》2013,(6):32-32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①饼粕是应用最广的蛋白质饲料。大豆饼粕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含蛋白质40%以上,而且有较多的可利用赖氨酸,对鸭的生长很重要,但含蛋氨酸较少,喂产蛋鸭时要和其他含蛋氨酸多的饲料搭配。生大豆中有抗胰蛋白酶等抗营养因子,在加工提油时受热破坏.若加工时温度太低,就可能有较多抗营养因子残留在饼粕中,  相似文献   

9.
豆粕是饲料工业应用最广泛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但由于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豆粕的利用率。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可以去除豆粕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营养价值。该文综述了豆粕抗营养因子种类及作用原理,重点论述了微生物发酵降解豆粕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饲料抗营养因子及其灭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晓婷 《广东饲料》2004,13(4):12-15
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是指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以及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能力的物质。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每种植物性饲料通常都含有一种至数十种的抗营养因子,其中有些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抵御外害而产生的生物适应性物质;有些是在饲料加工、储存和适用过程中而产生的与营养作用相反的物质。  相似文献   

11.
于旭华  冯定远  王芳 《饲料工业》2002,23(12):18-20
<正> 1 玉米-豆粕型日粮的营养特点 豆类中富含高质量的植物性蛋白质、微量矿物元素和维生素,成为优良的植物蛋白来源。但由于豆类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可以降低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甚至对动物产生毒性作用。豆类植物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蛋白酶抑  相似文献   

12.
<正>1饲料中为什么添加酶制剂?1.1补充内源酶的不足(主要针对幼龄动物),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1.2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可消化利用性。抗营养因子是指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存在以不同机制影响动物对其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物质的总称。由于这些抗营养因子通常都是多聚糖类,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因此又称为非淀粉多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NSP。2关于酶制剂效果的问题当前饲料中使用酶制剂已经是非常普  相似文献   

13.
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及消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抗营养因子(ANF)普遍存在于植物性饲料及部分动物副产品中,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非淀粉多糖、植酸、单宁、抗维生素因子等。文章分析了不同ANF的抗营养机制,并针对各种ANF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灭活,以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李鹂  李彪  谭斌  聂琴 《饲料研究》2013,(6):36-37
在饲料成本较高的今天,植物性原料在饲料中已得到广泛使用。但植物性原料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存在较大影响。主要从代谢能、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及磷利用率几个方面介绍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及其协同作用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豆粕抗营养因子及其生物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粕是饲料工业应用最广泛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但由于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豆粕利用率。微生物发酵法不仅可有效去除豆粕抗营养因子,而且能积累有益代谢产物,提高豆粕营养价值。本文综述了豆粕抗营养因子种类、特征及其作用机理,重点论述了微生物发酵豆粕增值除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提高豆粕营养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豆粕是饲料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植物性蛋白原料,但由于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动物对豆粕营养的吸收率。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采用热处理、化学法、作物育种法、酶制剂法、微生物发酵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解抗营养因子。比较发现,采用微生物发酵处理法可以有效地降解豆粕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并能积累有益的代谢产物,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获得具有多种功能的优质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7.
豆粕是饲料工业应用最广泛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但由于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抗原蛋白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利用率降低,同时对动物的生理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文章阐述了豆粕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及其生理特性,豆粕抗营养因子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处理方法及处理豆粕在动物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单宁存在于多种植物性饲料中,能降低畜禽采食量、抑制消化酶活性和降低蛋白质消化率,对机体产生毒性,是一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单宁对微生物有生长抑制作用,筛选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采用生物降解是消除单宁抗营养特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饲料发酵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植物性、动物性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的养分。通过发酵处理的饲料不仅改善饲料营养吸收水平,降解饲料原料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而且同时增加动物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减少疾病的发生,进而大大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改善动物的健康水平。发酵饲料中的有益菌及其酶、酸等产物还有助于动物肠道  相似文献   

20.
植物源性蛋白质通常不是仔猪断奶前或断奶后日粮中首选蛋白质饲料.鉴于植物性蛋白质含有较高水平的粗纤维和抗营养因子,饲料生产商更偏爱可替代的、价格更为昂贵的蛋白质饲料来满足仔猪对氨基酸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